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而历史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可以采用紧扣教材自然渗透、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等几种有效的方式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使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人文素养、道德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历史教学德育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30098
德育是教育的精髓与本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借鉴历史、资治育人”,历史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德育不仅是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也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充分挖掘历史素材,寓德育于历史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如今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历史学科以其独特的史实依据、丰富的历史素材,在德育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笔者在长期的历史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种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方式。
一、紧扣教材,自然渗透
历史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教育因素,把德育寓于知识的讲授之中,在教学中选择恰当、有效的方法进行自然而然的渗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
1.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曾涌现出无数的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科学家等杰出人物,他们远大的志向、高尚的品德、顽强的毅力、无私奉献的精神等优秀的素质,都可以用来对青少年进行理想的优良品质的教育。如通过对从小立志“精忠报国”的岳飞、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英雄人物的爱国义举和民族气节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通过对中外历史上许多因持之以恒而取得成功的事例,如司马光编《资治通鉴》用了19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20多年,曹雪芹写《红楼梦》用了10年,可以让学生领悟任何一项成果都是人们坚持不懈的结果,从而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通过让学生了解历史上一些创新人物的经历,如改良蒸汽机的瓦特、发明大王爱迪生、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等,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品质。
可见,在历史的教学内容中,德育素材无处不在,关键看教师是否用心去进行挖掘、利用,从而引导学生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迈进。
2.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
当学生感觉到教师在有意识地对自己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他们很容易产生一种抵触的心理,教育的效果往往不佳。而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获得更具体直接的感受,从而激发其相应情感。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和图片,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电影和文艺节目,让学生从历史环境中感悟历史,升华情感。比如在讲述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时,笔者向学生展示了秦始皇陵的视频和秦始皇陵陶俑的图片,学生很快便沉浸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而在讲述抗战时期的历史时,笔者给学生播放了《中国梦想秀》2014年4月18日的节目片段,节目中出现了现年93岁的张修齐和91岁的冯宗尧两位抗战老兵。他们回顾了抗战时期在萧山与日本军队作战的情景,高呼:“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缺!”在演唱了当时的抗日歌曲之后,他们缓缓地说:“我们不怕死,我们就怕被你们忘记了。”看到此处,学生们纷纷为老兵们为国奉献的精神所动容,坚定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决心。
3.加强乡土历史教学
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学生对乡土历史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教师重视和加强乡土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例如新中国第一任副主席李济深是广西苍梧县人;曾指挥过百团大战、担任过中华民国代总统的李宗仁是广西临桂人;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灵渠位于广西的兴安县;我国自行修建的铁路由清朝铁路大臣关冕钧任命詹天佑完成,而关冕钧为广西苍梧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梧州人是中国铁路的开山鼻祖。听到以上的知识点,学生感到既新奇又自豪:原来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进行乡土历史教学,可以把爱国事迹讲近了,把爱国人物讲亲了。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的学习,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与家乡与祖国联系得更真切更紧密,坚定自己为家乡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二、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教师要在政治思想、个人品德、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知行统一。要以平易近人、幽默风趣、品行端正、知识丰富的状态来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提升自己的道德人格境界。
教师可以运用自身得体的仪态、行为,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也可通过自身字迹优美的板书、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富有创造性的教法感染学生,加强对学生心灵与情操的陶冶;课外还可以与学生聊聊比尔·盖茨如何发迹、“都叫兽”的帅气、“出彩中国人”的出彩等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亦师亦友,走进学生的心里,在不知不觉中给他们以正面的影响。
三、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
历史德育教育可通过开展各种活动的方式进行,如感恩教育、演讲比赛、手抄报展示、知识竞赛等,还可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综合实践活动,如祭扫烈士墓、帮助孤寡老人、爱心捐助等。历史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促进学生历史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在活动中,历史教师既要担当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组织者,还要引导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在参与后感悟,在学生感悟后帮助他们提升思想道德境界。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品德教育,把历史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历史课外活动中。
四、营造良好的社会家庭教育氛围
教育环境的改善也是进行德育的重要一环。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能是孤立的,要与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相联系。改善教育环境除了加强校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外,社会家庭教育氛围的营造也十分重要。社会各界要创造良好的舆论导向和健康的德育环境;家长们要正确关爱自己的孩子,用优雅的举止、文明的谈吐给孩子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只有学校、社会、家庭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读史使人明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正是历史教学的价值所在。作为历史教师,应多采取一些有效的方式,寓德育于历史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他们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亲近感和热爱感,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庞丹丹)
[关键词]历史教学德育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30098
德育是教育的精髓与本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借鉴历史、资治育人”,历史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德育不仅是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也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充分挖掘历史素材,寓德育于历史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如今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历史学科以其独特的史实依据、丰富的历史素材,在德育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笔者在长期的历史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种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方式。
一、紧扣教材,自然渗透
历史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教育因素,把德育寓于知识的讲授之中,在教学中选择恰当、有效的方法进行自然而然的渗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
1.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曾涌现出无数的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科学家等杰出人物,他们远大的志向、高尚的品德、顽强的毅力、无私奉献的精神等优秀的素质,都可以用来对青少年进行理想的优良品质的教育。如通过对从小立志“精忠报国”的岳飞、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英雄人物的爱国义举和民族气节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通过对中外历史上许多因持之以恒而取得成功的事例,如司马光编《资治通鉴》用了19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20多年,曹雪芹写《红楼梦》用了10年,可以让学生领悟任何一项成果都是人们坚持不懈的结果,从而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通过让学生了解历史上一些创新人物的经历,如改良蒸汽机的瓦特、发明大王爱迪生、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等,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品质。
可见,在历史的教学内容中,德育素材无处不在,关键看教师是否用心去进行挖掘、利用,从而引导学生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迈进。
2.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
当学生感觉到教师在有意识地对自己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他们很容易产生一种抵触的心理,教育的效果往往不佳。而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获得更具体直接的感受,从而激发其相应情感。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和图片,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电影和文艺节目,让学生从历史环境中感悟历史,升华情感。比如在讲述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时,笔者向学生展示了秦始皇陵的视频和秦始皇陵陶俑的图片,学生很快便沉浸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而在讲述抗战时期的历史时,笔者给学生播放了《中国梦想秀》2014年4月18日的节目片段,节目中出现了现年93岁的张修齐和91岁的冯宗尧两位抗战老兵。他们回顾了抗战时期在萧山与日本军队作战的情景,高呼:“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缺!”在演唱了当时的抗日歌曲之后,他们缓缓地说:“我们不怕死,我们就怕被你们忘记了。”看到此处,学生们纷纷为老兵们为国奉献的精神所动容,坚定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决心。
3.加强乡土历史教学
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学生对乡土历史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教师重视和加强乡土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例如新中国第一任副主席李济深是广西苍梧县人;曾指挥过百团大战、担任过中华民国代总统的李宗仁是广西临桂人;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灵渠位于广西的兴安县;我国自行修建的铁路由清朝铁路大臣关冕钧任命詹天佑完成,而关冕钧为广西苍梧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梧州人是中国铁路的开山鼻祖。听到以上的知识点,学生感到既新奇又自豪:原来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进行乡土历史教学,可以把爱国事迹讲近了,把爱国人物讲亲了。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的学习,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与家乡与祖国联系得更真切更紧密,坚定自己为家乡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二、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教师要在政治思想、个人品德、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知行统一。要以平易近人、幽默风趣、品行端正、知识丰富的状态来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提升自己的道德人格境界。
教师可以运用自身得体的仪态、行为,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也可通过自身字迹优美的板书、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富有创造性的教法感染学生,加强对学生心灵与情操的陶冶;课外还可以与学生聊聊比尔·盖茨如何发迹、“都叫兽”的帅气、“出彩中国人”的出彩等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亦师亦友,走进学生的心里,在不知不觉中给他们以正面的影响。
三、开展多样化的课外活动
历史德育教育可通过开展各种活动的方式进行,如感恩教育、演讲比赛、手抄报展示、知识竞赛等,还可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综合实践活动,如祭扫烈士墓、帮助孤寡老人、爱心捐助等。历史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促进学生历史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在活动中,历史教师既要担当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组织者,还要引导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在参与后感悟,在学生感悟后帮助他们提升思想道德境界。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品德教育,把历史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历史课外活动中。
四、营造良好的社会家庭教育氛围
教育环境的改善也是进行德育的重要一环。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能是孤立的,要与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相联系。改善教育环境除了加强校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外,社会家庭教育氛围的营造也十分重要。社会各界要创造良好的舆论导向和健康的德育环境;家长们要正确关爱自己的孩子,用优雅的举止、文明的谈吐给孩子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只有学校、社会、家庭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读史使人明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正是历史教学的价值所在。作为历史教师,应多采取一些有效的方式,寓德育于历史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他们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亲近感和热爱感,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