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播音专业是实践性学科,播音工作的重点在于“播”,而播音专业的学习也重在实践,国内众多开设有播音专业的院校,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了促进学生的业务能力水平能更好更快的提升,通过各种途径展开了与各省市、地方广播电视台或传媒企业的合作。当然,这些合作仅存在于一小部分办学条件相对有优势的院校,更多的播音院校在开办专业时间较短、资金配备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下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设备简陋等诸多问题。但对于我国近四五百所开设有播音专业的院校来看,必须探寻出一条能够提升学生业务能力水平的新道路。那么,该通过何种方式方法达到这样的实践效果呢?
笔者通过前往国内的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天津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通过对其办学规模,培养方案的调查,办学条件的研究,寻找差异,通过交叉对比的方式进行研究发现,如能在开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院校间进行专业合作交流,将会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力量。
播音主持专业校际合作交流是指:在开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院校间进行专业规划、人才培养等领域沟通往来、互相借鉴学习。通过组织参观访问、互邀观看专业汇报演出、互邀教师讲学、互换学术论文和图书资料、开展各种专业竞赛、举办短期训练班等方式,激发起学生“赶学比帮超”的学习氛围,全方位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水平,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交流,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一、校际合作交流背景分析
1、培养目标分析
笔者利用2012年到2014年近三年时間,通过前往全国各地开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院校以实地调研的方式对各院校的培养目标进行了解,综合分析后发现,不同类型院校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有较多差异。
一些艺术类院校,如南京艺术学院主要培养能在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院校、文艺团体及新闻传媒部门从事播音与主持以及采编工作的专门人才。而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主要培养以栏目主持为目标,具有动口(表达)、动脑(策划)、动笔(写作)、动手(编摄)能力的主持人。
对于综合类院校,如海南大学三亚学院主要培养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他单位从事广播电视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应用型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中国传媒大学则主要面向广播影视媒体及相关机构,培养具备中国播音学、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哲学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从事广播电视普通话新闻播音主持及新闻报道、专题播音主持、文艺节目主持、体育评论解说、双语播音主持、影视配音及演播,以及播音主持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复合型语言传播精英人才。
对于师范类大学,如天津师范大学主要培养能在电台、电视台及其他新媒体、新兴产业从事播音与主持或采编播一体化等以及其他与有声语言应用相关的经济、文化、会展、礼仪等领域和新闻、传播、教育等工作的较高水平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而安徽师范大学则培养擅长广播、电视、网络等电子传播媒体中各类节目的播音与主持工作,能够胜任文化传播机构和相关部门宣传、文艺工作的复合型应用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
综合各个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可以发现,由于社会需求、学生来源、教学特色的不同,每个院校都有着自己的培养特色。例如: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在教学中普通话和英语口语并重,培养学生具备双语主持能力;安徽师范大学则培养学生拥有新闻传播学、语言学、艺术学、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这样的做法,究其目的,也是为了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加全面的胜任媒体工作。
2、特色课程分析
不同院校所设立的培养目标影响着其人才培养方案的的制定,各类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院校还拥有特色的专业课程,经笔者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
艺术类专业院校主要注重:言语、表演、形体、演播空间处理和艺术实践。如南京艺术学院就提供条件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参与电视台、广播电台的节目播音与主持,积极参加社会相关的艺术活动,通过与新闻传媒的合作,为学生提供艺术实践的定点平台。而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专业拓展课则拥有礼仪主持、化妆技巧、造型设计等特色课程。
综合类和师范类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特色课程则有别于艺术类院校。如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所开展的特色课程为:公共关系学演讲学、社交与礼仪、应用写作。天津师范大学利用学校专业优势开展了女性形象学、中国妇女运动等课程。安徽师范大学依托新闻系的优势加强学生在新闻素养上的培养:开设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马列新闻论著选读、新闻摄影等特色课程。
综观各院校的特色课程,我们很容易发现每所学校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特色课程,这些课程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又增强了学生的知识素养,在这种情况下,如能够进行播音主持专业的校际合作交流,则能够大力促进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播音主持专业现状对校际合作交流的影响
1、各院校课程设置与教师比例不相符
由于许多学校盲目的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至今存在着缺少自己的专业老师,或者只是邀请在一线工作的播音员主持人做外聘教师的现象。来自于一线的教师虽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对于播音专业系统的教学方法和理论知识认识不足,往往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又因为这些一线的外聘教师由于工作的原因,在时间上往往不能固定,这就导致了专业上的发展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还有些院校因为完全没有聘请在一线工作的播音员主持人来校执教,导致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较弱,不符合媒体需要等多种问题。
2、各院校间教学设备参差不齐
播音专业是一个培养特殊人才的专业,在专业教学方面要投入很高的教学成本。作为一项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演播的全套播音设备上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同时需要有专业的实验人员对设备进行专业的操作和保养。
由于长期保持教学设备参差不齐的局面就导致了面对当前社会传媒行业人才急需的情况,既严重的过剩,又非常的紧缺。过剩是因为低水平同类人才过多;紧缺是由于高素质、特色人才太少。“新闻媒体需要的,高校供应不上;新闻媒体不怎么需要的,高校却在大量培养!”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梓华教授这样说。①
然而,面对着现在各院校课程设置与教师比例大不相符和各院校间教学设备参差不齐的局面,如何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增强各校播音专业的教学质量,提高播音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水平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
三、通过校际合作交流优化教学力量
1、营造学习氛围
当前社会所急需的传媒人才就是要“以播为主,一专多能”。这就要求作为播音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层面不仅要能胜任某一类型节目的主持,还要对其它类型的节目有详细的了解,能够做好各类节目;在传播层面“专业能力很强,还应该拓展,策划、文案、撰稿、编辑、采访、录制、拍摄、化妆、灯光、音响等方面,也能够参与其中,甚至能独当一面。特别是加强策划、采访能力,更为重要。如果训练有素,一旦机遇到来,就可以应付裕如。”②
结合开设播音专业院校的实际情况,当教学资源不能同时满足学生需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校际交流的途径进行教学资料的合理优化配套。
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如安徽师范大学与南京艺术学院进行校际交流,在交流中就可以通过双方对于专业汇报演出进行双向展演,将南京艺术学院浓郁的艺术氛围与安徽师范大学严谨的治学相融合,互惠贯通。即在两方进行教学汇报演出前相互通知,两方选派代表前往观看,同时互换演出策划、文稿、视频等资料,归校后以班级为单位对演出视频进行展播,对演出资料进行讨论,并将此举形成常态化机制。通过双方不断的学习改进以提高学生全方位的专业能力水平。
2、提升教学质量
随着信息传播的速度不断加快,播音专业的学生也无时不刻的需要获取更先进、更前沿的信息,但生活在固定的校园环境中,通过互联网又无法全面深刻的获得这些信息时,就需要更多教师进行教学,通过教师讲授信息的综合,来创造出新的学习模式。“综合就是创造,这是创造条件的一项基本原理。”③因此,我们通过校际合作交流的方式,在现有教师的基础上,通过教师跨校兼课、开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获取全面信息的渠道进行综合。
以天津师范大学为例:如天津师范大学与中国传媒大学进行校际交流,通过教师跨校兼课的形式,一方面让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感受天津师范大学在女性形象学、中国妇女运动等特色学科方面的魅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天津师范大学学生接受更加权威的专业教育。将此形式按照教学课程设置,形成固定的上课时间,即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增强教学力量
校际交流合作的学校在教师间更可以通过参观学校播音业教学设施、开展专业教育交流研讨会、进行专业说课竞赛等形式在专业设置、教学理念、教学科研课题、教学设施等方面互相进行合作,相互促进,这样就能够进一步推进播音专业课程改革,加强对播音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创建优质的播音教学环境,推动专业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同时在播音专业人才的质量上进行很好的优化。
即在校际合作交流的院校间定期组织教师专业教育交流研讨会,通过对教学理念、教学科研课题等多方面的探讨,增强教师的教学力量。校际合作交流既能够全面提升国内开设有播音院校的教学水平,又能够有力的支持整個传媒行业。
结语
播音主持专业校际合作交流本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对教学资料的优化,增强播音专业的教学力量,改善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学习环境,为他们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这将提升国内专业教育的整体水平,也将刺激到专业教师的学习意识,提高专业教师的危机感但是,播音主持专业校际合作交流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合作院校间距离较远、交通不便等情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播音主持专业校际合作交流将会更加密切,更加引人关注。□
【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创新训练项目:播音主持专业校际合作交流的重要性研究】
参考文献
①吴郁、曾志华:《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21
②张颂:《播音创作基础》[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3
③张颂:《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106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2011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责编:姚少宝
笔者通过前往国内的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天津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通过对其办学规模,培养方案的调查,办学条件的研究,寻找差异,通过交叉对比的方式进行研究发现,如能在开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院校间进行专业合作交流,将会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提升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力量。
播音主持专业校际合作交流是指:在开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院校间进行专业规划、人才培养等领域沟通往来、互相借鉴学习。通过组织参观访问、互邀观看专业汇报演出、互邀教师讲学、互换学术论文和图书资料、开展各种专业竞赛、举办短期训练班等方式,激发起学生“赶学比帮超”的学习氛围,全方位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水平,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交流,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一、校际合作交流背景分析
1、培养目标分析
笔者利用2012年到2014年近三年时間,通过前往全国各地开设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院校以实地调研的方式对各院校的培养目标进行了解,综合分析后发现,不同类型院校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有较多差异。
一些艺术类院校,如南京艺术学院主要培养能在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院校、文艺团体及新闻传媒部门从事播音与主持以及采编工作的专门人才。而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主要培养以栏目主持为目标,具有动口(表达)、动脑(策划)、动笔(写作)、动手(编摄)能力的主持人。
对于综合类院校,如海南大学三亚学院主要培养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他单位从事广播电视与节目主持工作的复合应用型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中国传媒大学则主要面向广播影视媒体及相关机构,培养具备中国播音学、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哲学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从事广播电视普通话新闻播音主持及新闻报道、专题播音主持、文艺节目主持、体育评论解说、双语播音主持、影视配音及演播,以及播音主持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复合型语言传播精英人才。
对于师范类大学,如天津师范大学主要培养能在电台、电视台及其他新媒体、新兴产业从事播音与主持或采编播一体化等以及其他与有声语言应用相关的经济、文化、会展、礼仪等领域和新闻、传播、教育等工作的较高水平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而安徽师范大学则培养擅长广播、电视、网络等电子传播媒体中各类节目的播音与主持工作,能够胜任文化传播机构和相关部门宣传、文艺工作的复合型应用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
综合各个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可以发现,由于社会需求、学生来源、教学特色的不同,每个院校都有着自己的培养特色。例如: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在教学中普通话和英语口语并重,培养学生具备双语主持能力;安徽师范大学则培养学生拥有新闻传播学、语言学、艺术学、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这样的做法,究其目的,也是为了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加全面的胜任媒体工作。
2、特色课程分析
不同院校所设立的培养目标影响着其人才培养方案的的制定,各类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院校还拥有特色的专业课程,经笔者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
艺术类专业院校主要注重:言语、表演、形体、演播空间处理和艺术实践。如南京艺术学院就提供条件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参与电视台、广播电台的节目播音与主持,积极参加社会相关的艺术活动,通过与新闻传媒的合作,为学生提供艺术实践的定点平台。而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专业拓展课则拥有礼仪主持、化妆技巧、造型设计等特色课程。
综合类和师范类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特色课程则有别于艺术类院校。如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所开展的特色课程为:公共关系学演讲学、社交与礼仪、应用写作。天津师范大学利用学校专业优势开展了女性形象学、中国妇女运动等课程。安徽师范大学依托新闻系的优势加强学生在新闻素养上的培养:开设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马列新闻论著选读、新闻摄影等特色课程。
综观各院校的特色课程,我们很容易发现每所学校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特色课程,这些课程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又增强了学生的知识素养,在这种情况下,如能够进行播音主持专业的校际合作交流,则能够大力促进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播音主持专业现状对校际合作交流的影响
1、各院校课程设置与教师比例不相符
由于许多学校盲目的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至今存在着缺少自己的专业老师,或者只是邀请在一线工作的播音员主持人做外聘教师的现象。来自于一线的教师虽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对于播音专业系统的教学方法和理论知识认识不足,往往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又因为这些一线的外聘教师由于工作的原因,在时间上往往不能固定,这就导致了专业上的发展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还有些院校因为完全没有聘请在一线工作的播音员主持人来校执教,导致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较弱,不符合媒体需要等多种问题。
2、各院校间教学设备参差不齐
播音专业是一个培养特殊人才的专业,在专业教学方面要投入很高的教学成本。作为一项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演播的全套播音设备上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同时需要有专业的实验人员对设备进行专业的操作和保养。
由于长期保持教学设备参差不齐的局面就导致了面对当前社会传媒行业人才急需的情况,既严重的过剩,又非常的紧缺。过剩是因为低水平同类人才过多;紧缺是由于高素质、特色人才太少。“新闻媒体需要的,高校供应不上;新闻媒体不怎么需要的,高校却在大量培养!”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梓华教授这样说。①
然而,面对着现在各院校课程设置与教师比例大不相符和各院校间教学设备参差不齐的局面,如何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增强各校播音专业的教学质量,提高播音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水平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重大问题。
三、通过校际合作交流优化教学力量
1、营造学习氛围
当前社会所急需的传媒人才就是要“以播为主,一专多能”。这就要求作为播音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层面不仅要能胜任某一类型节目的主持,还要对其它类型的节目有详细的了解,能够做好各类节目;在传播层面“专业能力很强,还应该拓展,策划、文案、撰稿、编辑、采访、录制、拍摄、化妆、灯光、音响等方面,也能够参与其中,甚至能独当一面。特别是加强策划、采访能力,更为重要。如果训练有素,一旦机遇到来,就可以应付裕如。”②
结合开设播音专业院校的实际情况,当教学资源不能同时满足学生需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校际交流的途径进行教学资料的合理优化配套。
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如安徽师范大学与南京艺术学院进行校际交流,在交流中就可以通过双方对于专业汇报演出进行双向展演,将南京艺术学院浓郁的艺术氛围与安徽师范大学严谨的治学相融合,互惠贯通。即在两方进行教学汇报演出前相互通知,两方选派代表前往观看,同时互换演出策划、文稿、视频等资料,归校后以班级为单位对演出视频进行展播,对演出资料进行讨论,并将此举形成常态化机制。通过双方不断的学习改进以提高学生全方位的专业能力水平。
2、提升教学质量
随着信息传播的速度不断加快,播音专业的学生也无时不刻的需要获取更先进、更前沿的信息,但生活在固定的校园环境中,通过互联网又无法全面深刻的获得这些信息时,就需要更多教师进行教学,通过教师讲授信息的综合,来创造出新的学习模式。“综合就是创造,这是创造条件的一项基本原理。”③因此,我们通过校际合作交流的方式,在现有教师的基础上,通过教师跨校兼课、开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获取全面信息的渠道进行综合。
以天津师范大学为例:如天津师范大学与中国传媒大学进行校际交流,通过教师跨校兼课的形式,一方面让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感受天津师范大学在女性形象学、中国妇女运动等特色学科方面的魅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天津师范大学学生接受更加权威的专业教育。将此形式按照教学课程设置,形成固定的上课时间,即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增强教学力量
校际交流合作的学校在教师间更可以通过参观学校播音业教学设施、开展专业教育交流研讨会、进行专业说课竞赛等形式在专业设置、教学理念、教学科研课题、教学设施等方面互相进行合作,相互促进,这样就能够进一步推进播音专业课程改革,加强对播音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创建优质的播音教学环境,推动专业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同时在播音专业人才的质量上进行很好的优化。
即在校际合作交流的院校间定期组织教师专业教育交流研讨会,通过对教学理念、教学科研课题等多方面的探讨,增强教师的教学力量。校际合作交流既能够全面提升国内开设有播音院校的教学水平,又能够有力的支持整個传媒行业。
结语
播音主持专业校际合作交流本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对教学资料的优化,增强播音专业的教学力量,改善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学习环境,为他们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这将提升国内专业教育的整体水平,也将刺激到专业教师的学习意识,提高专业教师的危机感但是,播音主持专业校际合作交流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合作院校间距离较远、交通不便等情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播音主持专业校际合作交流将会更加密切,更加引人关注。□
【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创新训练项目:播音主持专业校际合作交流的重要性研究】
参考文献
①吴郁、曾志华:《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21
②张颂:《播音创作基础》[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13
③张颂:《播音语言通论——危机与对策》[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106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2011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