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德育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对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中职学生的生源特点以及中职德育课面临的种种挑戰,采用丰富教学手段、设置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途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效提升德育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程;效能提升
德育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系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其它课程密不可分、互相统一、互为推动,该课程的成功教授有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格,有助于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因此,长久以来,德育课程是夯实中等职业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基础,被列为公共基础课必修课程。但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变革和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带来了社会风气的转变与异化,诸如校园里“追求物质利益和实现自我幸福”、“寝室亲密关系变质”、“社会参与度降低与社会责任感萎缩”以及“信仰危机和传统道德塌陷”等情况的发生,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价值观念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
本文拟进一步探索并实践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从实际出发打造契合中等职业院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发挥德育课程思政育人的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材内容陈旧、教师授课手段单一、学生听课专注度低是较为突出的几大问题。德育课程能够从实际层面真正契合学生成长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丰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等信息化设备和手段,教师可以将线上幕课、线下实践、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渠道、宽领域的教学手法丰富课堂内容,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学习“职业价值取向及其调整”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拍卖会”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来了解什么是职业价值取向;也可以进行情景剧表演,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什么情况下需要调整职业价值取向以及如何正确调整职业价值取向。此外,还可以在课堂中开展主题朗诵比赛、主题情景剧、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等提升个人品德修养的影音素材等。通过此种方式方法来活跃课堂氛围,形成“教师乐于教,学生积极学”的良好局面。
二、课程设置贴近学生实际,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教材呈现出“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职业”的特点,相关教师在备课、授课、答疑等教学环节和过程中,一定要精细地挑选课程导入部分的教学案例,确保案例贴近当下社会现象且符合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和年龄特征。
例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中讲授“财政收入与支出”部分内容时,学生通常认为这是国家财政的大事件,会潜意识地觉得这种知识与自我实际关联性不高,造成不爱听、不愿学的窘境。这时,教师就可以列举一些学生周围的事情,比如这几年国家大力发展中职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的事例,并让学生自己去调查。与此同时,授课教师应该切实联系学生实际社会阅历特点,启发式地引导学生思考有关该知识点的社会现象,如抗震救灾、抗洪抢险等大事难事,都是由国家财政做扶持的。包括:你在本校学习期间每年的学费是多少 国家每年给你的补贴是多少 当学生有了自己思考之后的答案时,教师可以继续朝着知识点的方向引导。
再如教授《职业生涯规划》模块中“职业能力”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尝试邀请一些优秀毕业生、优秀学长学姐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相关经验分享,充分发挥朋辈群体的支持网络作用,让学生能够真正从身边的人、事、物来体悟职业生涯规划的广泛内涵,从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涯目标。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丰富学生实践能力
中职德育课程仅凭借课堂45分钟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更多地是由教师传授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自己如何为人处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中职德育课教师,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利用班会、社会实践等学生较为集中的时间节点,将育人课程与其他学生工作具体实践相结合,最终达到“全员、全过程、全方面”三全育人的实效。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深入发掘德育课的意义,不断的丰富与创新德育课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有效性,让中职学校的德育课真正成为塑造学生高尚意志品质与优秀道德品质的有效指导。
作者简介:张丽瑶(1992—),女,山东泰安人,助理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程;效能提升
德育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系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与其它课程密不可分、互相统一、互为推动,该课程的成功教授有助于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格,有助于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因此,长久以来,德育课程是夯实中等职业院校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基础,被列为公共基础课必修课程。但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变革和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带来了社会风气的转变与异化,诸如校园里“追求物质利益和实现自我幸福”、“寝室亲密关系变质”、“社会参与度降低与社会责任感萎缩”以及“信仰危机和传统道德塌陷”等情况的发生,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价值观念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
本文拟进一步探索并实践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从实际出发打造契合中等职业院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发挥德育课程思政育人的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材内容陈旧、教师授课手段单一、学生听课专注度低是较为突出的几大问题。德育课程能够从实际层面真正契合学生成长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丰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等信息化设备和手段,教师可以将线上幕课、线下实践、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多渠道、宽领域的教学手法丰富课堂内容,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学习“职业价值取向及其调整”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拍卖会”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来了解什么是职业价值取向;也可以进行情景剧表演,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什么情况下需要调整职业价值取向以及如何正确调整职业价值取向。此外,还可以在课堂中开展主题朗诵比赛、主题情景剧、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等提升个人品德修养的影音素材等。通过此种方式方法来活跃课堂氛围,形成“教师乐于教,学生积极学”的良好局面。
二、课程设置贴近学生实际,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教材呈现出“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职业”的特点,相关教师在备课、授课、答疑等教学环节和过程中,一定要精细地挑选课程导入部分的教学案例,确保案例贴近当下社会现象且符合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和年龄特征。
例如,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中讲授“财政收入与支出”部分内容时,学生通常认为这是国家财政的大事件,会潜意识地觉得这种知识与自我实际关联性不高,造成不爱听、不愿学的窘境。这时,教师就可以列举一些学生周围的事情,比如这几年国家大力发展中职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的事例,并让学生自己去调查。与此同时,授课教师应该切实联系学生实际社会阅历特点,启发式地引导学生思考有关该知识点的社会现象,如抗震救灾、抗洪抢险等大事难事,都是由国家财政做扶持的。包括:你在本校学习期间每年的学费是多少 国家每年给你的补贴是多少 当学生有了自己思考之后的答案时,教师可以继续朝着知识点的方向引导。
再如教授《职业生涯规划》模块中“职业能力”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尝试邀请一些优秀毕业生、优秀学长学姐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相关经验分享,充分发挥朋辈群体的支持网络作用,让学生能够真正从身边的人、事、物来体悟职业生涯规划的广泛内涵,从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涯目标。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丰富学生实践能力
中职德育课程仅凭借课堂45分钟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更多地是由教师传授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自己如何为人处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中职德育课教师,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利用班会、社会实践等学生较为集中的时间节点,将育人课程与其他学生工作具体实践相结合,最终达到“全员、全过程、全方面”三全育人的实效。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深入发掘德育课的意义,不断的丰富与创新德育课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有效性,让中职学校的德育课真正成为塑造学生高尚意志品质与优秀道德品质的有效指导。
作者简介:张丽瑶(1992—),女,山东泰安人,助理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