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日托》项目的拍摄中,希望呈现老人们的正常状态,不是很欢乐,也不是很悲伤,正常就好。太戏剧化的照片,可能会看得很快,更适合事件性的东西。我希望大家看的时候,有时间去想自己老年的时候,如何去生活。
公益画册《日托》的分享会
2012年3月23日下午,位于静安区乌鲁木齐北路上一幢老房子一楼的摄影画廊“鲲鲤”,门口立着一块纸板海报,海报上有张老人坐在沙发上的照片,老人双手舒展地放在沙发两边,双眼微阖神态安详。照片下写着一本公益画册《日托》的摄影师创作分享会将于下午3点举行。“鲲鲤”的负责人付玲一早在画廊等候了。这次分享会正是她的主意。去年年中,她策划了一个群展,周仰也是受邀参加展览的摄影师之一,那次展出的是周仰之前在英国读书时的毕业作品,拍摄生活在伦敦一所老年公寓里的独居老人们,还有她拍外公外婆的照片。当时,付玲得知了她正在拍摄浦东一所老人日托中心的老人,原来她一直关注的老人题材,还在延续。付玲有感于这样坚持拍摄同样题材的年轻纪实摄影师,在这样一个浮躁的年代里显得着实难能可贵,便已经在心里决定,等周仰这个项目拍到一定的时候,要免费为她筹办一次分享会。这回,得到日托中心所在的潍坊街道的支持,为周仰将近一年的拍摄编辑出版了一本名为《日托》的公益画册。付玲觉得举办分享会的契机也到来了。
管理潍坊二街老人日托中心是一个名叫“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的NGO组织,周仰说,没有“手牵手”的支持,她的拍摄计划不可能进行得这样顺利。
源于她对衰老的恐惧
“小仰?”
“嗯,外婆。”
“你是哪天的飞机走啊?行李收拾好了吗?”
“早收拾好啦,外婆,是后天的飞机。”周仰第一百次回答着外婆同样的问题,天生好脾气的她也觉得有些不耐烦:人老了真可怕啊!曾经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外公外婆,如今竟像尚未开智的无知懵童一般?
2009年10月,上海的金秋。周仰两天后就要负笈伦敦读研。从小跟外公外婆住的她,这是头一回长时间离开家离开他们。金婚一年后,88岁的外公和83岁的外婆,都开始明显地现出老态来。主要体现在健忘,交流变得困难。这让周仰难以接受却又在不知不觉中必须接受,一种对于“老”的恐惧,就这样开始在心底滋生。有时候,她拿出相机来给外公外婆拍照,像是在尝试用这种方式来接受她感到难以接受的现实。由熟悉的亲人生命力的衰退而引发的思考和恐惧,就这样悄然占据了她行囊的一角。
周仰此去,是到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修读新闻摄影的研究生课程。当她思考毕业作品时,她决定趁此机会面对心中的恐惧,尝试让镜头带领她去了解“老”的各种样式。于是,一番周折后,她联系到了伦敦一座Sheltered home(一种由政府提供的老年人公寓)的管理者Linda,Linda听了她的计划后很支持,很快在公寓的公告栏里贴出周仰写的公告,并在老人们开Patty时让周仰也来参加,使她有机会跟老人们见面交谈。很快,周仰就募集到了30个愿意接受她采访和拍摄的老人,那些老人,不管是否还有亲人在世,他们都在以独居的方式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老人们都喜欢年轻人来和他们聊天,对镜头和非常欢迎。经过三个月的采访和拍摄,除顺利完成了毕业作品外,周仰还收获了更多。譬如从老人们对于“老是什么”的回答里,周仰看到了他们的处世方式,言语中智慧的光亮和乐观。她惊讶于那些高龄老人,并不像平常人们认为的那样,活在悲伤和对往事的回忆中,又或变得倚老卖老,而是发现他们都是“活在当下”的。老人们的状态和谈话让周仰大开眼界,这无疑让她对“老”的恐惧也消减了许多。
这便是去年4月,回国后的她,继续把镜头和关心放到老人身上的前因。
遇见“手牵手”
晓静是NGO组织“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去年4月,“手牵手”接管了浦东潍坊二街的老人日托中心,街道同意他们用“艺术舒缓”这种全新的方式来照料那些日托老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综合艺术教育专业的晓静,成为这个项目的统筹,并负责音乐治疗的部分。每周都会有一天,晓静在1点45分从办公室出发,步行10分钟到日托中心。边准备乐器、音响等,边等老人们午休起来吃完点心,再带他们进行一个小时具有疗愈作用的音乐活动。
她跟周仰一见如故,十分投契,成为好友。晓静的工作,是帮助老人们调整身心,重新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体会生之乐趣。其中也包含了老人接受这种方法的过程。老人们花了两个多月,渐渐适应了晓静他们提供的新方法,而周仰也和她的镜头一道见证了这个过程。
老人们其实非常喜欢年轻人来看望他们,和他们聊天跟他们玩,他们也丝毫不排斥周仰的镜头,任她记录下他们任何的状态。不过心里有点纳闷:这个小姑娘总拍他们,可怎么就是不拿照片来给他们呢?但也没关系,每当护理主管金爱农告诉他们,周仰明天要过来了,他们还是会感到很兴奋。记得的话,那天出门前还会打扮一番。周仰开始还真的没意识到老人们会那样迫切盼望着看到自己的照片。后来,周仰特意把照片打印出来送过去,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贴在墙上,那面墙被大家称作“笑脸墙”。知道要给他们出画册时,他们开心极了。画册封面的毛笔字“日托”,还是日托老人何建华的书法呢。
镜头中延伸出来的一切
周仰说,作为一名生活在城市里的女性摄影师,她坚持想要通过纪实摄影,去探寻自己所关注的群体和他们精神状态的变化,去找寻自己问题的答案。
在探索了英国老人的状态后,周仰回转头来看这些上海老人的状态。在拍摄的过程中,她发现中国的老人跟英国的老人最大的不同,是跟子女的关系。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老人们会过于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一旦他们离开,由此带来的失落、无奈、空虚之感,就会让他们衰老得更快。他们更害怕孤单,需要人照顾,比较少靠自己的力量去缓解孤独感。而她接触的英国的老人们,则都很独立,虽然孤独是难免的,却懂如何让自己过得充实。
不过,从日托项目的开始,周仰也见证了一些老人们状态改善的过程。这很出乎她的意料,她没想到这群6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们,居然那么有活力,可以那么开心。基本上每周一次的探访,她也学会了更多与老人相处的方法。她说,现在对外公外婆再也不会不耐烦,因为更能理解了他们了。对于“老”的恐惧,虽然没有消灭,却因为明白自己老了之后,也还可以有更多的活法,而感到了安心。
“我在《日托》项目的拍摄中,希望呈现老人们的正常状态,不是很欢乐,也不是很悲伤,正常就好。太戏剧化的照片,可能会看得很快,更适合事件性的东西。我希望大家看的时候,有时间去想自己年老的时候,如何去生活。”
周仰:在我们惯常的观念里,对于“美人迟暮”这样的意象总是抱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惋惜。这种可以被文人大大书写一番的“淡淡的忧伤”背后其实是一个残酷的暗示,即老年是一切“有价值事物”的对立面:青春、美貌、力量——潜意识里,大概每个人或多或少恐惧变老。对我来说,这种恐惧更有其现实出处。2009年夏,出国前闲在家里的时光,我的外婆几乎每天都要问我哪天飞,以及有没有同学一起。日复一日,这段毫无变化的对白折磨着我的耐心。我的外公外婆都曾是知识分子,然而现在头脑却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混乱不清,这种巨大的落差让我万分恐慌。然而愈恐惧,便愈渴望去了解。
延伸阅读
老人日托:一种居家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指老人日间在日托所接受日托工作人员的照料,日托提供餐食、午休、娱乐、康复等生活照料服务。以上海潍坊二街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例,该社区年龄在65岁以上,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就能申请加入日托。日托也将成为养老院的前站。(黄卫平)
公益画册《日托》的分享会
2012年3月23日下午,位于静安区乌鲁木齐北路上一幢老房子一楼的摄影画廊“鲲鲤”,门口立着一块纸板海报,海报上有张老人坐在沙发上的照片,老人双手舒展地放在沙发两边,双眼微阖神态安详。照片下写着一本公益画册《日托》的摄影师创作分享会将于下午3点举行。“鲲鲤”的负责人付玲一早在画廊等候了。这次分享会正是她的主意。去年年中,她策划了一个群展,周仰也是受邀参加展览的摄影师之一,那次展出的是周仰之前在英国读书时的毕业作品,拍摄生活在伦敦一所老年公寓里的独居老人们,还有她拍外公外婆的照片。当时,付玲得知了她正在拍摄浦东一所老人日托中心的老人,原来她一直关注的老人题材,还在延续。付玲有感于这样坚持拍摄同样题材的年轻纪实摄影师,在这样一个浮躁的年代里显得着实难能可贵,便已经在心里决定,等周仰这个项目拍到一定的时候,要免费为她筹办一次分享会。这回,得到日托中心所在的潍坊街道的支持,为周仰将近一年的拍摄编辑出版了一本名为《日托》的公益画册。付玲觉得举办分享会的契机也到来了。
管理潍坊二街老人日托中心是一个名叫“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的NGO组织,周仰说,没有“手牵手”的支持,她的拍摄计划不可能进行得这样顺利。
源于她对衰老的恐惧
“小仰?”
“嗯,外婆。”
“你是哪天的飞机走啊?行李收拾好了吗?”
“早收拾好啦,外婆,是后天的飞机。”周仰第一百次回答着外婆同样的问题,天生好脾气的她也觉得有些不耐烦:人老了真可怕啊!曾经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外公外婆,如今竟像尚未开智的无知懵童一般?
2009年10月,上海的金秋。周仰两天后就要负笈伦敦读研。从小跟外公外婆住的她,这是头一回长时间离开家离开他们。金婚一年后,88岁的外公和83岁的外婆,都开始明显地现出老态来。主要体现在健忘,交流变得困难。这让周仰难以接受却又在不知不觉中必须接受,一种对于“老”的恐惧,就这样开始在心底滋生。有时候,她拿出相机来给外公外婆拍照,像是在尝试用这种方式来接受她感到难以接受的现实。由熟悉的亲人生命力的衰退而引发的思考和恐惧,就这样悄然占据了她行囊的一角。
周仰此去,是到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修读新闻摄影的研究生课程。当她思考毕业作品时,她决定趁此机会面对心中的恐惧,尝试让镜头带领她去了解“老”的各种样式。于是,一番周折后,她联系到了伦敦一座Sheltered home(一种由政府提供的老年人公寓)的管理者Linda,Linda听了她的计划后很支持,很快在公寓的公告栏里贴出周仰写的公告,并在老人们开Patty时让周仰也来参加,使她有机会跟老人们见面交谈。很快,周仰就募集到了30个愿意接受她采访和拍摄的老人,那些老人,不管是否还有亲人在世,他们都在以独居的方式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老人们都喜欢年轻人来和他们聊天,对镜头和非常欢迎。经过三个月的采访和拍摄,除顺利完成了毕业作品外,周仰还收获了更多。譬如从老人们对于“老是什么”的回答里,周仰看到了他们的处世方式,言语中智慧的光亮和乐观。她惊讶于那些高龄老人,并不像平常人们认为的那样,活在悲伤和对往事的回忆中,又或变得倚老卖老,而是发现他们都是“活在当下”的。老人们的状态和谈话让周仰大开眼界,这无疑让她对“老”的恐惧也消减了许多。
这便是去年4月,回国后的她,继续把镜头和关心放到老人身上的前因。
遇见“手牵手”
晓静是NGO组织“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去年4月,“手牵手”接管了浦东潍坊二街的老人日托中心,街道同意他们用“艺术舒缓”这种全新的方式来照料那些日托老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综合艺术教育专业的晓静,成为这个项目的统筹,并负责音乐治疗的部分。每周都会有一天,晓静在1点45分从办公室出发,步行10分钟到日托中心。边准备乐器、音响等,边等老人们午休起来吃完点心,再带他们进行一个小时具有疗愈作用的音乐活动。
她跟周仰一见如故,十分投契,成为好友。晓静的工作,是帮助老人们调整身心,重新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体会生之乐趣。其中也包含了老人接受这种方法的过程。老人们花了两个多月,渐渐适应了晓静他们提供的新方法,而周仰也和她的镜头一道见证了这个过程。
老人们其实非常喜欢年轻人来看望他们,和他们聊天跟他们玩,他们也丝毫不排斥周仰的镜头,任她记录下他们任何的状态。不过心里有点纳闷:这个小姑娘总拍他们,可怎么就是不拿照片来给他们呢?但也没关系,每当护理主管金爱农告诉他们,周仰明天要过来了,他们还是会感到很兴奋。记得的话,那天出门前还会打扮一番。周仰开始还真的没意识到老人们会那样迫切盼望着看到自己的照片。后来,周仰特意把照片打印出来送过去,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贴在墙上,那面墙被大家称作“笑脸墙”。知道要给他们出画册时,他们开心极了。画册封面的毛笔字“日托”,还是日托老人何建华的书法呢。
镜头中延伸出来的一切
周仰说,作为一名生活在城市里的女性摄影师,她坚持想要通过纪实摄影,去探寻自己所关注的群体和他们精神状态的变化,去找寻自己问题的答案。
在探索了英国老人的状态后,周仰回转头来看这些上海老人的状态。在拍摄的过程中,她发现中国的老人跟英国的老人最大的不同,是跟子女的关系。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老人们会过于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一旦他们离开,由此带来的失落、无奈、空虚之感,就会让他们衰老得更快。他们更害怕孤单,需要人照顾,比较少靠自己的力量去缓解孤独感。而她接触的英国的老人们,则都很独立,虽然孤独是难免的,却懂如何让自己过得充实。
不过,从日托项目的开始,周仰也见证了一些老人们状态改善的过程。这很出乎她的意料,她没想到这群6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们,居然那么有活力,可以那么开心。基本上每周一次的探访,她也学会了更多与老人相处的方法。她说,现在对外公外婆再也不会不耐烦,因为更能理解了他们了。对于“老”的恐惧,虽然没有消灭,却因为明白自己老了之后,也还可以有更多的活法,而感到了安心。
“我在《日托》项目的拍摄中,希望呈现老人们的正常状态,不是很欢乐,也不是很悲伤,正常就好。太戏剧化的照片,可能会看得很快,更适合事件性的东西。我希望大家看的时候,有时间去想自己年老的时候,如何去生活。”
周仰:在我们惯常的观念里,对于“美人迟暮”这样的意象总是抱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惋惜。这种可以被文人大大书写一番的“淡淡的忧伤”背后其实是一个残酷的暗示,即老年是一切“有价值事物”的对立面:青春、美貌、力量——潜意识里,大概每个人或多或少恐惧变老。对我来说,这种恐惧更有其现实出处。2009年夏,出国前闲在家里的时光,我的外婆几乎每天都要问我哪天飞,以及有没有同学一起。日复一日,这段毫无变化的对白折磨着我的耐心。我的外公外婆都曾是知识分子,然而现在头脑却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混乱不清,这种巨大的落差让我万分恐慌。然而愈恐惧,便愈渴望去了解。
延伸阅读
老人日托:一种居家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指老人日间在日托所接受日托工作人员的照料,日托提供餐食、午休、娱乐、康复等生活照料服务。以上海潍坊二街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例,该社区年龄在65岁以上,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就能申请加入日托。日托也将成为养老院的前站。(黄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