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淀区是全国知名的文化教育区,也是国家教育改革试验区,拥有北京市基础教育最多样的办学主体、最大的办学规模、最多的师资人数。教师人数多,学校类型多,教师发展的需求多样。基于此,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将教研和培训融为一体,坚持“全覆盖、分层次、应需求、重选择”的指导思想,以专业素养提升为重点,在教研转型和“按需施训”方面做了诸多探索,助力海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教研转型,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机制创新,实现转型。面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建立了“三级联动深度教研”机制,探索区域教研、联片教研、校本教研优势互补的新模式。区域教研,重在把握方向和理念、调研需求、规划研修课程、组织实施、跟进评价等,解决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联片教研,聚焦地理位置相近、发展需求相近、规模较小学校的共同困惑,通过建立研修共同体,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关键问题;校本教研,由教研员指导各校教师解决本校教学难点,如探索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长短学时”、校内校外课程资源统筹等具体问题。三级联动深度教研,最终把理念落实到课堂实践中。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实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项目载体,研究驱动。以课题项目为载体,深入学校开展实证研究,破解难题,引领教师发展,已成为海淀教研转型的基本经验之一。“十二五”时期,进修学校承担了30多项省部级和市区级课题,2016年又新增了1项教育部重点课题、5项北京市规划课题、22项区级课题。项目研究为教师找到了解决教学关键问题的切入点和方法,在优化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过程中,增强了课程育人意识,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落实了课程育人的功能与价值。
南北同步,协作共享。“十二五”时期,进修学校成立了学院路研修中心和北部研修中心,对口支持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教研员“下沉”对口支持学校,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准确把握学校的需求;与学校共同完善课程体系,开发校本课程;整合优质教师资源,开展包括综合素养提升、基于学科能力发展的教学与评价等主题的教师培训,与学校共同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在课程、教学、评价、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专业的指导与帮助。
培训创新,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全员培训,提升教师整体素养。面向全区学科教师,分年级、分学科开展培训,构建“5 M N”的课程结构(5是面向全体教师的专业必修课程,M是专题选修,N是联片选修),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学科研修、跨学段跨学科教研和分层互动式研修形式。帮助教师掌握学科教学理论前沿和动态;拓宽学科知识视野;理解教材,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分析诊断能力和教学设计改进能力。“十二五”期间,通过开设成建制的教师培训班,累计培训小学教师35985人次,中学教师35376人次,职高教师1807人次;通过学科专业必修,近六年组织面向全体教师的分学科专项研修,每年组织培训1200-1400科次,每次参加研修的教师人数在35到500不等。
专项培训,满足层级化发展需求。基于教师成长规律,实施学科教师分层培训:第一,开展以“教学基本功”为主题的新任教师培训。利用专题讲座、听课评课、案例剖析、基本功测评等形式,帮助新任教师迅速理解教育,掌握育人技能。“十二五”期间,共开设5期培训班,培训新教师共2708人,培训满意度均在97%以上。第二,开展以“教学和研究能力”为主题的区级骨干教师培训。聚焦“学生发展”“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帮助骨干教师实现从“关注自我”向“关注学生”的转变。“十二五”期间,对4079名区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进行培训。第三,开展以“教育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市级骨干教师培训。采用导师带教“一对多”辅导的形式,“一人一策”实施针对性培养;专题跟进,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境外研修,扩大教师国际化教育视野。
特需培训,缩小城乡校际差距。进修学校基于南北差异、校际差异,开展了针对农村校和普通校教师的特需培训。第一,北部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学校教师寒暑假培训。按照需求导向、贴近一线、注重实效的思路,将课程设计为通识课程、学科课程和教学延展活动。培训主题逐层推进,内容相互衔接。培训开展了三期,共培训2100余人次,满意度达97.72%。第二,名师教学指导团下校指导。聘请退休特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等,组成名师教学指导团,定期到农村校和城镇普通校开展教育教学诊断和指导。“十二五”期间,重点指导学校40余所,下校1684人次,组办18场教学专题现场会,在培养青年教师、提升教研组和校本教研方面下足功夫。第三,北部农村校专项培训。以课程教学实践为重点,采取集中学习与校本研究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典型示范与专家引领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教师把培训内容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教研转型,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机制创新,实现转型。面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挑战,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建立了“三级联动深度教研”机制,探索区域教研、联片教研、校本教研优势互补的新模式。区域教研,重在把握方向和理念、调研需求、规划研修课程、组织实施、跟进评价等,解决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联片教研,聚焦地理位置相近、发展需求相近、规模较小学校的共同困惑,通过建立研修共同体,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关键问题;校本教研,由教研员指导各校教师解决本校教学难点,如探索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长短学时”、校内校外课程资源统筹等具体问题。三级联动深度教研,最终把理念落实到课堂实践中。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实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项目载体,研究驱动。以课题项目为载体,深入学校开展实证研究,破解难题,引领教师发展,已成为海淀教研转型的基本经验之一。“十二五”时期,进修学校承担了30多项省部级和市区级课题,2016年又新增了1项教育部重点课题、5项北京市规划课题、22项区级课题。项目研究为教师找到了解决教学关键问题的切入点和方法,在优化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过程中,增强了课程育人意识,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落实了课程育人的功能与价值。
南北同步,协作共享。“十二五”时期,进修学校成立了学院路研修中心和北部研修中心,对口支持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教研员“下沉”对口支持学校,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准确把握学校的需求;与学校共同完善课程体系,开发校本课程;整合优质教师资源,开展包括综合素养提升、基于学科能力发展的教学与评价等主题的教师培训,与学校共同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在课程、教学、评价、队伍建设等方面提供专业的指导与帮助。
培训创新,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全员培训,提升教师整体素养。面向全区学科教师,分年级、分学科开展培训,构建“5 M N”的课程结构(5是面向全体教师的专业必修课程,M是专题选修,N是联片选修),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学科研修、跨学段跨学科教研和分层互动式研修形式。帮助教师掌握学科教学理论前沿和动态;拓宽学科知识视野;理解教材,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分析诊断能力和教学设计改进能力。“十二五”期间,通过开设成建制的教师培训班,累计培训小学教师35985人次,中学教师35376人次,职高教师1807人次;通过学科专业必修,近六年组织面向全体教师的分学科专项研修,每年组织培训1200-1400科次,每次参加研修的教师人数在35到500不等。
专项培训,满足层级化发展需求。基于教师成长规律,实施学科教师分层培训:第一,开展以“教学基本功”为主题的新任教师培训。利用专题讲座、听课评课、案例剖析、基本功测评等形式,帮助新任教师迅速理解教育,掌握育人技能。“十二五”期间,共开设5期培训班,培训新教师共2708人,培训满意度均在97%以上。第二,开展以“教学和研究能力”为主题的区级骨干教师培训。聚焦“学生发展”“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帮助骨干教师实现从“关注自我”向“关注学生”的转变。“十二五”期间,对4079名区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进行培训。第三,开展以“教育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市级骨干教师培训。采用导师带教“一对多”辅导的形式,“一人一策”实施针对性培养;专题跟进,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境外研修,扩大教师国际化教育视野。
特需培训,缩小城乡校际差距。进修学校基于南北差异、校际差异,开展了针对农村校和普通校教师的特需培训。第一,北部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学校教师寒暑假培训。按照需求导向、贴近一线、注重实效的思路,将课程设计为通识课程、学科课程和教学延展活动。培训主题逐层推进,内容相互衔接。培训开展了三期,共培训2100余人次,满意度达97.72%。第二,名师教学指导团下校指导。聘请退休特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等,组成名师教学指导团,定期到农村校和城镇普通校开展教育教学诊断和指导。“十二五”期间,重点指导学校40余所,下校1684人次,组办18场教学专题现场会,在培养青年教师、提升教研组和校本教研方面下足功夫。第三,北部农村校专项培训。以课程教学实践为重点,采取集中学习与校本研究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典型示范与专家引领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教师把培训内容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