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生源成分的多元化、复杂化和个性化,高校学生发生突发性不良行为明显增多,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增大了难度,也影响到了高校的安全稳定。高校学生发生突发性不良行为,一般是指学生在一定条件下突然发生的严重违犯校规校纪和犯罪的行为。出现突发性不良行为,教师要着眼于用科学发展观解决新问题,处理新情况。深入了解掌握大学生的真实思想,做到见微知著;搞好教育疏导,使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加强科学管理,严格按校规校纪规范大学生的言行;用心理知识疏导不良心态,及时校正学生的心理偏差;用道德传统提升审美情趣,培植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追求。
[关 键 词] 高校;不良行为;科学管理;教育疏导;提升审美;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1-0012-02
近年来,随着生源成分的多元化、复杂化和个性化,高校学生发生突发性不良行为明显增多,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增大了难度,也影响到了高校的安全稳定。近日,我们对大学生发生突发性不良行为进行了认真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感到许多高校大学生发生突发性不良行为尽管成因复杂,形式多样,但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只要认真研究和把握其中的特点、规律,找准“症结”,积极防御,是完全可以减少或避免的。
高校学生发生突发性不良行为,一般是指学生在一定条件下突然发生的严重违犯校规校纪和犯罪的行为。其有四个基本特征:(1)突然式。事先没有明显的征兆和反应。问题一旦发生或暴露,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和防范,经常是一些不该发生的问题。(2)隐蔽性。隐蔽性是违法犯罪的基本特征之一,一些学生为达到不良目的,总是千方百计进行欺骗、掩盖和伪装。分析一些学生的突发性不良行为可以看出,尽管行为发生突然,但有的事先有准备、有预谋,只不过其行为更加隐蔽,很难让人看出端倪。(3)時间短。学生突发性不良行为的形成过程,往往时间较短,有点速战速决的感觉。(4)危害大。学生突发性不良行为,由于短期形成、发生突然、隐蔽性大,使高校管理者难以预料和把握,给预防工作增大了难度,处置工作往往比较被动,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制止,则可能造成更大的危害。
高校大学生发生突发性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有:(1)心理素质较差。学生个人心理素质较差,是形成突发性不良行为的主要内因。当前大学生中,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性格脆弱,经不起挫折,且年轻气盛,性情极易偏激,听不进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劝告,对批评教育满不在乎。很多大学生讲究哥们儿义气,行事鲁莽、不计后果,极易发生打架斗殴。另外,不少大学生性格怪僻,心理承受能力差,一经受挫,就发泄到周围的人或物上。同时,还有的学生看到别人进步超过了自己,就起妒心,设法诋毁他人或散布流言蜚语等。还有些学生侥幸心理严重,特别有一定的社会经历和经验,过于自信,心存侥幸,自以为个人“本事”大,手段高明,违法违纪不会被发现,因而更加放纵了自己的行为。(2)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外在环境因素影响,是诱发高校学生突发性不良行为的客观原因。主要是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因而诱发出一些学生吃吃喝喝、不假外出、进歌厅网吧等娱乐场所。还有的是偶然因素的影响。由于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心理素质不够成熟,思想和情绪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往往会因一句话或一件小事引起思想和行为突变,进而发生违法违纪和犯罪行为。(3)教育和管控失当。教育和管控工作不力、不得法,也是造成学生突发性问题的重要原因。主要有的班主任搞教育流于形式,远离学生群体;对经常性的思想教育重视不够,落实不好;对学生管理不严,背离校规校纪。还有的班主任名利思想严重,把学生发生的问题隐瞒起来,或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结果放纵了学生的错误行为。
出现突发性不良行为,给高校管理、安全和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难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我们要着眼于用科学发展观解决新问题,处理新情况。现就处理和解决高校学生发生突发性不良行为谈几点对策。
1.深入了解掌握大学生的真实思想,做到见微知著。了解掌握大学生的真实思想是预防突发性不良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要对所有大学生建立思想档案,在班主任中开展对大学生“十知道”活动,即知道学生入学前的经历、家庭情况、社会关系、交友情况、性格特点、爱好特长、当前在哪里、在干什么、在想什么、最需要什么,并将此作为考核班主任的一项内容。在平时,要求班主任骨干要细心观察大学生的言谈举止、饮食起居、情绪波动和与人交往中的细微变化,善于从他们饭量的增减、情绪的涨落、言语的多寡和入睡的快慢中预测情况、预知问题,坚持从细微之处见端倪。要把“个别人”作为预防突发性问题的重点,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耐心细致地做好帮教转化工作,做到止于未萌、防患未然。
2.搞好教育疏导,使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们讲求实际,物质利益观念增强;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自主意识提高;喜欢独立思辨,追求民主、自由、平等;争强好胜,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处事灵活,交际范围扩大;求美图新,物质生活需求层次提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抓住学生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要注意把握教育的时机,在党和国家政策调整出台;工作总结、评优评先和各种奖学金;处理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家庭遭受天灾人祸、发生重大变故;相互间出现矛盾纠纷及患病等时机,要及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要认真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使学生的思想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矛盾能够及时化解,始终保持轻松、愉快、健康的心态投入学习当中去。
3.加强科学管理,严格按校规校纪规范大学生的言行。要认真贯彻依法从严治校的方针,严格按校规校纪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培养学生令行禁止、文明守纪的良好作风。既要充分发挥思想工作“润物无声”的作用,还要充分利用校规校纪的制约作用来“纠偏扶正”。要适应大学生文化素质较高、独生子女较多、社会交往较广等特点,坚持以情带学生,以法带学生,要以理服人,坚决防止和克服管理上的简单粗暴和违背校规校纪的做法。要经常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校规校纪和法律常识,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和自控能力。要加强行为引导,启发学生的觉悟,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4.用心理知识疏导不良心态,及时校正学生的心理偏差。要针对少数学生心理脆弱、自控能力差等特点,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懂得自卑、畏苦、忌妒、侥幸、报复等不健康心理产生的诱因,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各系部要开设心理咨询室,各班要有咨询员,解答学生在心理方面遇到的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青春期心理卫生知识的灌输,引导学生从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认清对待异性交往、失恋中不健康心理的危害。注重把心理学知识运用在“两个经常性”工作中,把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工作实效。
5.用道德传统提升审美情趣,培植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追求。我们注意用道德传统培养学生高尚的人生追求,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要经常开好“守德对照检查专题班会”,引导学生互助扬德;开好“道德新风评议专题班会”,激励大家模范行德;开好“道德热点辨析专题班会”,启发大家自觉守德,帮助学生澄清“迎来送往不请客就是不会来事”“不随大流就是不聪明”“想进步不意思就是死脑筋”等模糊认识,增强抵制不良风气的“免疫力”。把讲文明、讲道德、讲纪律活动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圆满安全地完成学业。
编辑 马燕萍
[关 键 词] 高校;不良行为;科学管理;教育疏导;提升审美;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1-0012-02
近年来,随着生源成分的多元化、复杂化和个性化,高校学生发生突发性不良行为明显增多,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增大了难度,也影响到了高校的安全稳定。近日,我们对大学生发生突发性不良行为进行了认真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感到许多高校大学生发生突发性不良行为尽管成因复杂,形式多样,但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只要认真研究和把握其中的特点、规律,找准“症结”,积极防御,是完全可以减少或避免的。
高校学生发生突发性不良行为,一般是指学生在一定条件下突然发生的严重违犯校规校纪和犯罪的行为。其有四个基本特征:(1)突然式。事先没有明显的征兆和反应。问题一旦发生或暴露,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和防范,经常是一些不该发生的问题。(2)隐蔽性。隐蔽性是违法犯罪的基本特征之一,一些学生为达到不良目的,总是千方百计进行欺骗、掩盖和伪装。分析一些学生的突发性不良行为可以看出,尽管行为发生突然,但有的事先有准备、有预谋,只不过其行为更加隐蔽,很难让人看出端倪。(3)時间短。学生突发性不良行为的形成过程,往往时间较短,有点速战速决的感觉。(4)危害大。学生突发性不良行为,由于短期形成、发生突然、隐蔽性大,使高校管理者难以预料和把握,给预防工作增大了难度,处置工作往往比较被动,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制止,则可能造成更大的危害。
高校大学生发生突发性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有:(1)心理素质较差。学生个人心理素质较差,是形成突发性不良行为的主要内因。当前大学生中,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性格脆弱,经不起挫折,且年轻气盛,性情极易偏激,听不进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劝告,对批评教育满不在乎。很多大学生讲究哥们儿义气,行事鲁莽、不计后果,极易发生打架斗殴。另外,不少大学生性格怪僻,心理承受能力差,一经受挫,就发泄到周围的人或物上。同时,还有的学生看到别人进步超过了自己,就起妒心,设法诋毁他人或散布流言蜚语等。还有些学生侥幸心理严重,特别有一定的社会经历和经验,过于自信,心存侥幸,自以为个人“本事”大,手段高明,违法违纪不会被发现,因而更加放纵了自己的行为。(2)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外在环境因素影响,是诱发高校学生突发性不良行为的客观原因。主要是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因而诱发出一些学生吃吃喝喝、不假外出、进歌厅网吧等娱乐场所。还有的是偶然因素的影响。由于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心理素质不够成熟,思想和情绪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往往会因一句话或一件小事引起思想和行为突变,进而发生违法违纪和犯罪行为。(3)教育和管控失当。教育和管控工作不力、不得法,也是造成学生突发性问题的重要原因。主要有的班主任搞教育流于形式,远离学生群体;对经常性的思想教育重视不够,落实不好;对学生管理不严,背离校规校纪。还有的班主任名利思想严重,把学生发生的问题隐瞒起来,或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结果放纵了学生的错误行为。
出现突发性不良行为,给高校管理、安全和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难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我们要着眼于用科学发展观解决新问题,处理新情况。现就处理和解决高校学生发生突发性不良行为谈几点对策。
1.深入了解掌握大学生的真实思想,做到见微知著。了解掌握大学生的真实思想是预防突发性不良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要对所有大学生建立思想档案,在班主任中开展对大学生“十知道”活动,即知道学生入学前的经历、家庭情况、社会关系、交友情况、性格特点、爱好特长、当前在哪里、在干什么、在想什么、最需要什么,并将此作为考核班主任的一项内容。在平时,要求班主任骨干要细心观察大学生的言谈举止、饮食起居、情绪波动和与人交往中的细微变化,善于从他们饭量的增减、情绪的涨落、言语的多寡和入睡的快慢中预测情况、预知问题,坚持从细微之处见端倪。要把“个别人”作为预防突发性问题的重点,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耐心细致地做好帮教转化工作,做到止于未萌、防患未然。
2.搞好教育疏导,使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们讲求实际,物质利益观念增强;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自主意识提高;喜欢独立思辨,追求民主、自由、平等;争强好胜,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处事灵活,交际范围扩大;求美图新,物质生活需求层次提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抓住学生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要注意把握教育的时机,在党和国家政策调整出台;工作总结、评优评先和各种奖学金;处理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家庭遭受天灾人祸、发生重大变故;相互间出现矛盾纠纷及患病等时机,要及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要认真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使学生的思想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矛盾能够及时化解,始终保持轻松、愉快、健康的心态投入学习当中去。
3.加强科学管理,严格按校规校纪规范大学生的言行。要认真贯彻依法从严治校的方针,严格按校规校纪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培养学生令行禁止、文明守纪的良好作风。既要充分发挥思想工作“润物无声”的作用,还要充分利用校规校纪的制约作用来“纠偏扶正”。要适应大学生文化素质较高、独生子女较多、社会交往较广等特点,坚持以情带学生,以法带学生,要以理服人,坚决防止和克服管理上的简单粗暴和违背校规校纪的做法。要经常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校规校纪和法律常识,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和自控能力。要加强行为引导,启发学生的觉悟,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4.用心理知识疏导不良心态,及时校正学生的心理偏差。要针对少数学生心理脆弱、自控能力差等特点,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懂得自卑、畏苦、忌妒、侥幸、报复等不健康心理产生的诱因,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各系部要开设心理咨询室,各班要有咨询员,解答学生在心理方面遇到的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青春期心理卫生知识的灌输,引导学生从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认清对待异性交往、失恋中不健康心理的危害。注重把心理学知识运用在“两个经常性”工作中,把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工作实效。
5.用道德传统提升审美情趣,培植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追求。我们注意用道德传统培养学生高尚的人生追求,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要经常开好“守德对照检查专题班会”,引导学生互助扬德;开好“道德新风评议专题班会”,激励大家模范行德;开好“道德热点辨析专题班会”,启发大家自觉守德,帮助学生澄清“迎来送往不请客就是不会来事”“不随大流就是不聪明”“想进步不意思就是死脑筋”等模糊认识,增强抵制不良风气的“免疫力”。把讲文明、讲道德、讲纪律活动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圆满安全地完成学业。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