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项目开展中的文化差异及其应对方式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跨国公司的发展中,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何有效避免不同国籍员工之间的冲突,增加员工之间的信任,有赖于国际工程管理体系的优化和完善。本文梳理文化差异、国际工程管理项目的相关研究,对国际工程项目中存在的不同文化差异进行解读,并提出相对的应对方式建议。
  【关键词】 文化差异;国际工程管理;应对方式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4-0051-02
  一、 前言
  从21世纪的企业竞争来看,某些传统的企业竞争方式出现了明显变化,企业的竞争优势不再是规模与资本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创新,因此人才储备必不可少,同样的,人力资源的管理就成为了先进企业的核心优势。因而,在企业发展中,人力资源一直被作为企业的战略性资源,随着我国国力的逐渐强盛,国内的各大企业逐渐走入国际,也因而企业中需要融入各个国家的社会文化环境。在这样的趋势下,不同国家的员工互相交融,企业在面对不同的文化碰撞时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加快完善企业国际化战略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缺陷,本研究通过有序梳理前人以及现在热点的跨国企业文化探讨,对不同文化差异进行解读,为国际项目工程管理中的文化差异现象提供应对方式建议将是本文的探讨重点。
  二、文化差异的概念及其解读
  文化是一个群体性的名词,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人,有共同的生活经验,有相同的风俗习惯,这个地区的人会有相类似的心理过程。同样的,来自于不同国家的人本身所带来的就是不同的文化,本身就具有不同的心理习惯和思维方式,工作习惯和喜欢的激励措施也是有区别的。而在国际工程中,文化差异的表征也是不同的,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一)国家/民族层面的文化差异
  首先要谈到的就是被多数人所认知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比,比如个人主义的独立性和集体主义的人际交往,出现矛盾的就是注重合作的中国员工与强调独自完成的外方管理者,二者的文化差异极容易产生矛盾,互相不信任对方,中国管理者认为对方没有合作意识,太过自私,外方管理者认为中国管理者用集体名义绑架个人自由。有学者用量表对不同国家进行测量,发现个人主义的典型代表是美国,而集体主义程度较高的是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其中缺少中国大陆的数据),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到,东西方文化是有极大区别的。其次,表现较为明显的,就是美国的诉讼文化和中国的合作愉快,在美国企业的合约里,基本都会详尽阐述发生违约如何解决。这在美国习以为常,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会造成对方不信任的心理,这一差异也在很多时候造成了中美企业合作的不愉快[1]。很多时候双方无法理解对方,互相觉得对方无法沟通。并且中国社会注重含蓄,而西方社会注重开门见山。
  (二)企业文化的差异
  公司是由员工所组成的,那在公司内部本身就会带有自己民族和地域的文化色彩,比如:1.中国的企业更注重培养企业文化,将公司比喻为员工的家,用精神构建企业的家庭形象,同时,社会的伦理也在企业中成为内核,而在西方国家,无论企业如何关注员工,员工本身所遵守的是规章制度,家庭与公司是泾渭分明的。因而在中国的公司,如果有增加的订单,完成不了任务,管理人员会希望员工能够加班完成,而在西方国家,员工是不会为了公司利益而加班的,在他们看来,加班并没有回家陪亲人重要。2.在整体的运营思路上,西方国家的企业更注重数据和模型,而在东方国家,管理员更注重企业内整体气氛与人际关系,也因而东方文化里员工加班行为更多,社会整体注重奉献精神,而西方社会是更看重个人利益。3.在企业的竞争中,西方管理者追求变革与创新,整体趋于冒险,而东方文化中,管理者更注重求稳,在创新上稍有欠缺。
  (三)个人文化差异
  经常有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专家称呼西方教育为鼓励式教育,表现在企业中就是管理者更加容忍员工的失败,鼓励的员工个人的创新。相反,东方文化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在很多事情上,管理者考虑人情世故,对于权威性较为尊重,也因而对上级的指示更为看重,也就不太容忍员工个人的失误,也就是所谓的“严师出高徒”。
  三、国际工程项目开展中的文化差异应对
  文化差異在国际工程项目中需要分阶段进行,分别是:直面文化差异,培养文化敏感性,增进不同文化的融合,促使文化进行创新,形成文化认同。
  (一)直面文化差异减少文化冲突
  管理过程中针对文化差异也是有其体系的,直白来说,就是从人、事、物背后的文化出发,对牵连到的价值观、工作模式、思维方式进行管理。文化差异的管理最主要的就是为了减少文化差异导致的摩擦、冲突,增进文化的融合和新生,提升企业管理的效率,其中,作为成功的文化差异管理需要做到两点:
  1.正视文化差异
  在不同国家,民族文化有较大区别,相应的企业也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每个国家的企业都带有自己国家的文化特色[2]。比如,日本和中国一样,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注重集体主义、团队协作,同时又区别于中国,非常重视精细生产,而且在员工关怀上非常重视,终身聘用制,按工龄进阶;德国和日本相类似,在工作中注重认真的细微精神,而且在企业中极其重视分工合作,早早进行分流,学校、企业相互结合,培养具有专业精神的员工;美国企业注重员工个性化;东西方文化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同时每个相近的国家又都有自己的特色。
  2.避免文化冲突
  正是由于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因而不同国家的员工在一起工作时,因为文化差异产生文化冲突就成为了需要防范的地方,如果因为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员工之间的彼此排斥和对立,那么工作上的正常交流和沟通将会非常困难,也会给公司造成很严重的损失。既然文化冲突很容易发生,那么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避免文化冲突为了重要工作任务,而避免文化冲突其实也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进行,多多的接触是避免文化冲突的重要措施,因而,可以采用员工聚餐、员工团建、员工的派对等。   (二)培养文化敏感性促进文化融合
  1.培养文化敏感性
  文化差异真实存在,要解决文化差异的冲突,首先需要的就是培养员工和管理者的文化敏感性,在跨国企业中文化敏感性又可以称为文化差异敏感性,文化差异敏感性越高的人越容易觉察到文化的差异并避免与他人的冲突,因此,在企业中进行文化差异敏感性的培养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尊重不同国家的员工和个人,在21世纪,国家工程项目里面,文化差异敏感性是员工培养的必修课,而一般来说,对文化差异的接受过程分为六阶段,拒绝、防御、轻视、接受、适应和融合,在企业中,文化差异也有特定的运用情境,比如,内部管理人员的沟通、领导与员工、部门相互间、员工之间、企业与管理人员、企业和供应商、企业和经销商/中间商、企业和消费者等,这些情境中,不同文化的人都需要互相沟通和交流,应对的方式就是提高员工和相关部门以及企业的文化敏感性,增加交流。
  2.促进文化融合
  企业走向国际化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文化融合的过程,其中在文化差异的接受过程中可以分为几个步骤,不同的文化进行接触、爆发冲突、针对差异的沟通、深入的交流、认同彼此的文化差异、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更进一步的沟通、完善的企业文化形成。从整个过程来看,企业在融入当地文化的过程中也在改变当地的文化,企业在面对文化的差异时,需要保持尊重、包容,并且积极融入当地的文化,其中的核心就是管理要优化,而管理的优化就是对人的管理要更完善,也就是激励体系的搭建需要更为合理,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
  3.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文化认同
  文化创新来源于文化认同,但是二者又是不同的,跨国企业的文化创新是指在不同的文化中进行交流和沟通,最后二者互相适应并融合,形成一种全新的文化,也就是隶属于企业的文化。如果企业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就可以形成有利的优势,既给当地带来了新的文化形式,又符合本地人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在当地市场会拥有很好的市场效益。文化认同不涉及到新文化的产生,仅仅是从人本身出发,当地人了解认可企业的本国文化,而企业也会逐渐接受本地的文化,文化认同相对来说,在国际工程项目中是为了让本地人认可企业的文化,最后能为项目来买单。通常来说,国际工程项目中针对文化认同一般采用的有几种策略,比如利用文化的差异来进行文化互补,采用增进交流的方式缩短文化距离,还有构建企业本身的多元文化属性,在这些策略中可以采用构建激励体系的方式,设立完善的激励措施,提升员工的文化融合积极性,避免交流沟通中出现文化冲突,进而提高整体的运行效率。同时,人员激励体系的搭建可以有效反馈到管理体系中,员工的交流舒畅,整体工作积极性很高,管理员也与员工有较少冲突,那么管理系统的运行也将是高效的。
  四、结语
  本文围绕关于文化差异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用文献综述的方式介绍相关的理论和研究进展,然后阐述关于“文化差异”的概念及相关研究,并对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文化差异现象提供有效地应对方式建议。目前来说,随着国内企业越来越多地进入国际化,加入文化差异的研究是以后的热点研究问题,这一命题可以填补目前国内研究的空白,也能够在深入剖析后作用于实践。本文仅仅是针对于文化差异角度研究阐明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对于其他相关影响因素并未进行探讨,未来研究可以从这一方向出发,激发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该问题,最终推动实践改进,更有利于我们本国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昌浩,郭亮辉,史伟亮,張俊.基于承包商视角浅析EPC国际工程合同管理[J].水力发电,2020,46(01):10-13.
  [2]雷小苗.正视文化差异发展文化认同——跨国公司
  经营中的跨文化管理研究[J].商业研究,2017,59(001):13-18.
  作者简介:
  杨李慧子,女,云南昆明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心理学及人力资源。
其他文献
【摘要】 玛格丽特 · 富勒的经典游记作品《湖光夏日》是美国西部殖民扩张背景下的一部经典游记作品,富勒通过这部游记记录了美国中西部殖民地的自然人文风景,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本文通过对《湖光夏日》研究发现,作为一名女性游记作家,富勒在叙事对象和模式上创作了与男性帝国话语有所偏离的女性气质的文本,但在文化批评的视阈下,迫于其殖民地白人女性旅行者身份的复杂性,富勒所采用的叙事策略实则是对帝国话语的隐匿性
期刊
【摘要】 《碎片》是波斯尼亚裔美国作家伊斯梅特·普利希克(IsmetPrcic)的作品,该小说以回忆录的形式记录了主人公伊斯梅特(Ismet)的戏剧人生,小说通过这位波黑青年的成长故事,揭露战争的残酷与暴虐,展现人物内心的创伤治愈过程。小说采用的碎片化叙事手法对人物塑造与主题揭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结合加布里埃尔·佐伦(Gabriel Zoran)提出的地志空间概念,对《碎片》进行分析和解读
期刊
【摘要】 湖南蓝山瑶族还家愿仪式剪纸是盘瑶宗教仪式中重要的仪式器物,它与仪式依附共生,是瑶人宗教精神的外化和客观化符号,它的类别和使用方式,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节点及其物的流通使构建了瑶族盘王文化价值以宗教信仰等多重意义,把剪纸放入仪式动态的考察中,才可能理解它丰富的文化信息。  【关键词】 剪纸;艺术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
期刊
【摘要】 《我的光辉生涯》是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迈尔斯·弗兰克林最重要的作品,被誉为“第一部澳大利亚小说”。这部小说围绕女主人公西比拉 · 梅尔文的形象,描绘了她在单调乏味的環境中所经历的苦恼和抗争,刻画了她追求独立人格、富有反抗精神的个性,并通过这个形象真切地反映了澳大利亚十九世纪末期的社会风貌。本文主要从传统等级观念以及爱情婚姻观两个方面来阐述女主人公是如何面对现存环境进行反抗的,从而展现她独立
期刊
【摘要】 余华的小说中充满了诡异的想象和大量的血腥场面,叙事冷峻,视角独特。作品中的暴力叙述,既反映了作者思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又以隐喻的方式对人的悲苦命运进行了思考。余华为什么这样迷恋血腥和暴力书写?本文试从余华暴力情节的内涵入手,来探讨其呈现的原因。  【关键词】 余华小说;血腥;暴力情节;死亡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
期刊
【摘要】 东汉支娄迦谶(略称支谶)译《道行般若经》记载的萨陀波伦菩萨见化佛金身并得其劝导而继续东行求法的故事,与汉明帝梦化佛金身而遣使西行求法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处,为汉明帝梦化佛金身的传说提供教义依据,反映2世纪晚期单尊立姿化佛金身教义已经出现并传入汉地,有助于单尊化佛金身立像在汉地的传播与发展,其意义不仅限于艺术领域,对于中外文化交流史、佛教史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道行般若经
期刊
【摘要】 自然观是人类意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影响着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一度支配着人类的精神世界,但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逐渐取代了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成为了社会的主流。历史为何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选择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在人类思想史中,宗教无疑对自然观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宗教在主观上打压排斥科学精神,另一方面却又客观促进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从
期刊
【摘要】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的技术理念也渗透到了社会的各行各业当中,在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宣传中,也应该结合现代化“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传统的长城文化与新时代元素相结合。长城是我国现存的规模极其宏大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在“互联网+”时代下的长城文化也发展出了新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 长城文化;互联网+;文化现状;多元化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 当下青春文学写作成为一股热潮,但过度商业化的追求使当下青春文学弊端日益暴露。二十世纪初的青春文学大家巴金的写作以自觉承担时代责任,积极乐观的创作心态和朴实真挚的情感表达给我们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方向。  【关键词】 巴金;当下青春文学;写作;真挚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24-0033-03  基金项目:本文受湖
期刊
【摘要】 在中国文坛当中,贾平凹地位颇高,他创作了一系列刻画不同女性人物形象的作品,这些作品使得他在我国文学界饱受赞誉。贾平凹不仅细致地描写出了这些女性人物的外在美,还突出刻画了她们的内在美和诗意美。基于此,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贾平凹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行了分析,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 贾平凹;女性人物形象;塑造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