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注重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对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具有重大意义。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就是要把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会民俗渗透到课堂,使学生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吸收民族精神的营养。“引人入胜的京剧”是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第三课“我们的国粹”中的第一课时。那么,怎样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这一课时的教学呢?
一、准确把握学情,确定教学设计思路
有效的学习,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要在一节40分钟的课中将传统文化渗透进教学实属不易,这需要教师了解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已有认知。学生对相关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认知程度,决定着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整节课的顺利进行。深入了解学生,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育方向。
在“引人入胜的京剧”一课的教学中,需要教师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的独特魅力,进而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和认同感,使学生懂得珍视宝贵的传统文化。我国的京剧艺术博大精深,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仍为人喜闻乐见。对于教师而言,京剧的内容相对陌生,而通过课前调查的情况显示,学生对京剧的相关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学生对京剧的第一感觉大都是“陌生”“听不懂”。基于此,如果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京剧为什么被称为国粹,在教学中设计大量环节,深入地讲授京剧的历史和内涵,而脱离学生的生活,忽视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就会进一步增加学生对京剧的陌生感。而且,教师在没有丰富专业知识的情况下讲授京剧内容,难免出现各种错误。在这样的情况下实施的教学,结果可能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基于以上情况,在设计“引人入胜的京剧”一课前,教师首先可以对教育对象进行课前调查。通过对北京市普通小学五年级教学班的调查不难发现,小学五年级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京剧只能做到“耳熟”而不“能详”。78.4%的学生对京剧不了解,对京剧为什么被称为“国粹”不理解,对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很难有深刻的认识,更无法做到珍视京剧。
结合这些情况,在本课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着重从京剧的历史、行当、表演形式等几个方面选取资源,或制成展板、或编印学习资源,以便供学生观看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合理挖掘、利用多种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京剧服装、道具、脸谱等,供学生穿着、佩戴、体验。通过这些资源的引入,为学生创设开放的学习空间,拉近京剧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最为关键的是,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在调查学生情况基础之上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不仅为本课教育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使得学生得以更加自主地了解京剧,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二、深入钻研教材,准确制定教育目标
很多老師在面对“引人入胜的京剧”一课时,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应该如何确定?本单元以“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为主题,那如何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京剧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呢?本课的内容仅仅是学习京剧,还是通过学习京剧进而了解中华文化?怎样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呢?这些都是教师在面对教材时可能出现的疑问。
通过认真钻研教材的相关内容,我们就可以发现:本单元包括中国人、国宝(有形的文化遗产)、国粹(中国的生活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中国人创造的特有文化的结晶)这三个内容层面,而我们的国粹,反映的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生活、特有的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的精华,比如京剧。教材首先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多观察、多体验,进而激发学生关注这些生活中已习以为常的文化积淀,以尽可能地改变学生不以为然的态度。
基于以上认识,本课的教育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可以这样设计:引导学生关注京剧,对京剧产生兴趣,进而帮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亲近感和认同感,使学生懂得珍视祖国宝贵的传统文化。
此目标的设定,既不是让小学生只去了解很多京剧常识、知道多少京剧剧目,更不是要学生学习京剧该怎么唱,而是通过对京剧的基本了解,使学生对京剧的认识上升到“培养对中国文化的亲近与认同感”的层面。这样既没有忽视了对京剧的基本了解,更没有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情感;不仅能够使学生道德意识的发展“自然而然、有感而发”,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底蕴。
三、转变教学方式,在实践活动中体认传统文化
为了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育目标引领下,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活的内在联系出发,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抓住各个环节设置不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认传统文化。
(一)校内外实践相结合,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人入胜的京剧”一课课前,教师带领学生走进首都博物馆京剧展厅开展校外实践活动。上课伊始,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了实践活动的过程。
学生们对本次活动兴趣盎然,在参观活动前,针对京剧的话题学生提出了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结合学生的需求,师生共同设计了学习任务单。在参观活动中,学生根据任务单的要求,开展了探究活动。结合校外实践活动,学生在课堂上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收获:有的孩子发现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有的孩子发现京剧服装上的图案和人物身份有关,有的孩子介绍了戏楼,有的学生介绍了京剧名家,有的孩子交流了自己看到的京剧剧照,等等。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提出了本节课要探讨的话题:为什么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京剧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使校内外实践活动相结合,运用已有认知,使学生对京剧由过去的不了解、不知道、不关注,到积极思考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校内外实践相结合,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发现中华传统文化就在生活中
新课部分,教师设计了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我是京剧小票友”的活动。在活动中注意校内外实践相结合,从少年宫借来京剧的服装和道具,将校外的课程资源引入课堂,为学生创设了开放的活动空间。教师在教室里为学生创设了道具体验区、服装体验区、国粹知识学习区。
孩子兴高采烈地参加体验活动。有的学生试穿服装,有的学生试用道具,有的学生观看宣传展板,积极参与体验活动,感受京剧的魅力。学生们乐在其中,学在其中,体验活动为学生带来亲身的感受,又一次拉近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活动一:国粹知识大闯关
学生运用校外实践活动的收获,回答了一系列问题,了解到京剧历史悠久、有四大行当等基本知识。
活动二:猜一猜
通过播放京剧片断,请同学们猜一猜京剧的表演形式。学生观看京剧片段后,有的学生发现京剧有优美的曲调、有韵味的念白、舞蹈化动作、精彩的武打,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
活动三:看一看
老师播放京剧《拾玉镯》片段,学生们被演员精彩的表演所吸引,纷纷交流自己的体会:有的学生说京剧的表演是无实物的、虚拟的。有的学生发现在这个片段中没有一句语言的表述,完全是京剧演员通过逼真的动作,就把这个情节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京剧非常吸引人的地方之一。这就是京剧表演独特的表现手法。京剧舞台上大到登山涉水、骑马打仗,小到开门关窗、吃喝睡觉……无不运用这样的表现手法来展现,这正是京剧的魅力所在。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学生对京剧虚拟化的表演特点有了更深的认识。
活动四:赏一赏
接下来教师和孩子们又开展了“赏一赏”的活动:欣赏京剧服装。有的学生发现服装好看、漂亮、颜色多样。有的学生发现服装上的图案丰富,能表示人物身份地位。此时教师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蟒袍上绣了什么图案?为什么要把它们绣在蟒袍上?在其他服装上你又发现了什么图案?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发现蟒袍上绣的是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吉祥的寓意,代表皇帝的身份,也代表着江山社稷。学生还看到飞禽走兽、寿字、燕子等,感受到京剧的服装是生活的再现,是艺术的创造,把中华民族热爱生活、装饰生活的意识汇于一身,是京剧的魅力所在。京剧的服装色彩鲜艳,图案繁多而且各不相同,代表着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无不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趣。
活动五:做一做
赏一赏的活动结束后,教师又带领学生开展了“做一做”的活动:教师利用校外资源使用京剧道具,带领学生学习简单的京剧表演。比如教孩子们学唱京剧、运用道具示范京剧动作。学生们看到老师的示范都非常兴奋,争先恐后地学习起来。虽然教师的示范并不规范,学生的表演也不准确,但是在一招一式之间,学生感受到京剧“马鞭一端,走过万水千山,帅旗一打,带出千军万马”的独特风格,体會到京剧表演中无动不舞,有声必歌,所有的舞蹈动作都是为表现人物个性、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是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方式。以独有的艺术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渗透了新课程的理念,将校外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通过课堂体验探究活动,学生亲身感受京剧服装的美丽与优雅、唱词的优美、脸谱的色彩美、舞蹈的动作美,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喜爱之情,衍生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与欣赏,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三)校内外实践相结合,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珍视祖国的传统文化
当学生还沉浸在闯关活动带给他们的兴奋之中时,教师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的京剧票友:有的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看到公园里的票友唱京剧、小朋友唱京剧、外国人唱京剧,从调查中发现了亲人也喜欢京剧,还发现了有关京剧的物品,如扇子、钥匙链、服装等。此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现在还有很多人喜欢京剧?什么是国粹?学生感受到京剧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感悟京剧的影响力以及它在世界上的传播,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喜爱之情,衍生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与欣赏。学生明白了京剧作为国粹是我国特有的,已流传千百年,至今喜闻乐见,需要我们去珍爱、保护、传承。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注意课内外教学实践相结合,密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京剧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构建和丰富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美、乐趣、健康、祥和。
四、在评价中提升学生认知
结束了本课的学习,学生把自己的收获与感悟绘制成一份份精美的宣传报,同时把自己的收获介绍给家人、伙伴,让更多的人了解京剧的魅力。
根据学生自制的宣传报,师生共同进行评价。学生在自评中写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希望通过我的宣传报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京剧,喜欢上这门艺术。教师也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你的宣传报制作得非常精美,希望你以后更加深入地了解京剧。
教师评价方式的运用符合学生的特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主体、开放性的作品评价,激励了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品德与社会课就要克服脱离生活实际的说教的方式,内容和形式都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只有通过让学生亲自观察、切身体会,所获得的感受与感悟才可能是真实的、触动心灵的。学生的思想认识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也只有如此,学生的人文底蕴才会更加丰富。
传统文化是我国的瑰宝,它不仅不会褪色,而且会历久弥新。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注重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对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具有重大意义。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有“根”的中国人,这才是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初衷。
【樊雪红,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樊 璐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就是要把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会民俗渗透到课堂,使学生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吸收民族精神的营养。“引人入胜的京剧”是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第三课“我们的国粹”中的第一课时。那么,怎样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这一课时的教学呢?
一、准确把握学情,确定教学设计思路
有效的学习,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要在一节40分钟的课中将传统文化渗透进教学实属不易,这需要教师了解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已有认知。学生对相关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认知程度,决定着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整节课的顺利进行。深入了解学生,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育方向。
在“引人入胜的京剧”一课的教学中,需要教师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的独特魅力,进而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和认同感,使学生懂得珍视宝贵的传统文化。我国的京剧艺术博大精深,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仍为人喜闻乐见。对于教师而言,京剧的内容相对陌生,而通过课前调查的情况显示,学生对京剧的相关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学生对京剧的第一感觉大都是“陌生”“听不懂”。基于此,如果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京剧为什么被称为国粹,在教学中设计大量环节,深入地讲授京剧的历史和内涵,而脱离学生的生活,忽视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就会进一步增加学生对京剧的陌生感。而且,教师在没有丰富专业知识的情况下讲授京剧内容,难免出现各种错误。在这样的情况下实施的教学,结果可能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基于以上情况,在设计“引人入胜的京剧”一课前,教师首先可以对教育对象进行课前调查。通过对北京市普通小学五年级教学班的调查不难发现,小学五年级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京剧只能做到“耳熟”而不“能详”。78.4%的学生对京剧不了解,对京剧为什么被称为“国粹”不理解,对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很难有深刻的认识,更无法做到珍视京剧。
结合这些情况,在本课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着重从京剧的历史、行当、表演形式等几个方面选取资源,或制成展板、或编印学习资源,以便供学生观看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合理挖掘、利用多种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京剧服装、道具、脸谱等,供学生穿着、佩戴、体验。通过这些资源的引入,为学生创设开放的学习空间,拉近京剧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最为关键的是,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在调查学生情况基础之上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不仅为本课教育目标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使得学生得以更加自主地了解京剧,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二、深入钻研教材,准确制定教育目标
很多老師在面对“引人入胜的京剧”一课时,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应该如何确定?本单元以“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为主题,那如何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京剧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呢?本课的内容仅仅是学习京剧,还是通过学习京剧进而了解中华文化?怎样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呢?这些都是教师在面对教材时可能出现的疑问。
通过认真钻研教材的相关内容,我们就可以发现:本单元包括中国人、国宝(有形的文化遗产)、国粹(中国的生活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中国人创造的特有文化的结晶)这三个内容层面,而我们的国粹,反映的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生活、特有的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的精华,比如京剧。教材首先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多观察、多体验,进而激发学生关注这些生活中已习以为常的文化积淀,以尽可能地改变学生不以为然的态度。
基于以上认识,本课的教育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可以这样设计:引导学生关注京剧,对京剧产生兴趣,进而帮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亲近感和认同感,使学生懂得珍视祖国宝贵的传统文化。
此目标的设定,既不是让小学生只去了解很多京剧常识、知道多少京剧剧目,更不是要学生学习京剧该怎么唱,而是通过对京剧的基本了解,使学生对京剧的认识上升到“培养对中国文化的亲近与认同感”的层面。这样既没有忽视了对京剧的基本了解,更没有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情感;不仅能够使学生道德意识的发展“自然而然、有感而发”,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底蕴。
三、转变教学方式,在实践活动中体认传统文化
为了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育目标引领下,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活的内在联系出发,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抓住各个环节设置不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认传统文化。
(一)校内外实践相结合,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人入胜的京剧”一课课前,教师带领学生走进首都博物馆京剧展厅开展校外实践活动。上课伊始,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了实践活动的过程。
学生们对本次活动兴趣盎然,在参观活动前,针对京剧的话题学生提出了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结合学生的需求,师生共同设计了学习任务单。在参观活动中,学生根据任务单的要求,开展了探究活动。结合校外实践活动,学生在课堂上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收获:有的孩子发现京剧脸谱的象征意义,有的孩子发现京剧服装上的图案和人物身份有关,有的孩子介绍了戏楼,有的学生介绍了京剧名家,有的孩子交流了自己看到的京剧剧照,等等。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提出了本节课要探讨的话题:为什么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京剧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使校内外实践活动相结合,运用已有认知,使学生对京剧由过去的不了解、不知道、不关注,到积极思考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校内外实践相结合,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发现中华传统文化就在生活中
新课部分,教师设计了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我是京剧小票友”的活动。在活动中注意校内外实践相结合,从少年宫借来京剧的服装和道具,将校外的课程资源引入课堂,为学生创设了开放的活动空间。教师在教室里为学生创设了道具体验区、服装体验区、国粹知识学习区。
孩子兴高采烈地参加体验活动。有的学生试穿服装,有的学生试用道具,有的学生观看宣传展板,积极参与体验活动,感受京剧的魅力。学生们乐在其中,学在其中,体验活动为学生带来亲身的感受,又一次拉近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活动一:国粹知识大闯关
学生运用校外实践活动的收获,回答了一系列问题,了解到京剧历史悠久、有四大行当等基本知识。
活动二:猜一猜
通过播放京剧片断,请同学们猜一猜京剧的表演形式。学生观看京剧片段后,有的学生发现京剧有优美的曲调、有韵味的念白、舞蹈化动作、精彩的武打,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
活动三:看一看
老师播放京剧《拾玉镯》片段,学生们被演员精彩的表演所吸引,纷纷交流自己的体会:有的学生说京剧的表演是无实物的、虚拟的。有的学生发现在这个片段中没有一句语言的表述,完全是京剧演员通过逼真的动作,就把这个情节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京剧非常吸引人的地方之一。这就是京剧表演独特的表现手法。京剧舞台上大到登山涉水、骑马打仗,小到开门关窗、吃喝睡觉……无不运用这样的表现手法来展现,这正是京剧的魅力所在。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学生对京剧虚拟化的表演特点有了更深的认识。
活动四:赏一赏
接下来教师和孩子们又开展了“赏一赏”的活动:欣赏京剧服装。有的学生发现服装好看、漂亮、颜色多样。有的学生发现服装上的图案丰富,能表示人物身份地位。此时教师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蟒袍上绣了什么图案?为什么要把它们绣在蟒袍上?在其他服装上你又发现了什么图案?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发现蟒袍上绣的是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吉祥的寓意,代表皇帝的身份,也代表着江山社稷。学生还看到飞禽走兽、寿字、燕子等,感受到京剧的服装是生活的再现,是艺术的创造,把中华民族热爱生活、装饰生活的意识汇于一身,是京剧的魅力所在。京剧的服装色彩鲜艳,图案繁多而且各不相同,代表着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无不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趣。
活动五:做一做
赏一赏的活动结束后,教师又带领学生开展了“做一做”的活动:教师利用校外资源使用京剧道具,带领学生学习简单的京剧表演。比如教孩子们学唱京剧、运用道具示范京剧动作。学生们看到老师的示范都非常兴奋,争先恐后地学习起来。虽然教师的示范并不规范,学生的表演也不准确,但是在一招一式之间,学生感受到京剧“马鞭一端,走过万水千山,帅旗一打,带出千军万马”的独特风格,体會到京剧表演中无动不舞,有声必歌,所有的舞蹈动作都是为表现人物个性、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是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方式。以独有的艺术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渗透了新课程的理念,将校外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通过课堂体验探究活动,学生亲身感受京剧服装的美丽与优雅、唱词的优美、脸谱的色彩美、舞蹈的动作美,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喜爱之情,衍生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与欣赏,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三)校内外实践相结合,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珍视祖国的传统文化
当学生还沉浸在闯关活动带给他们的兴奋之中时,教师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的京剧票友:有的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看到公园里的票友唱京剧、小朋友唱京剧、外国人唱京剧,从调查中发现了亲人也喜欢京剧,还发现了有关京剧的物品,如扇子、钥匙链、服装等。此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现在还有很多人喜欢京剧?什么是国粹?学生感受到京剧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感悟京剧的影响力以及它在世界上的传播,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喜爱之情,衍生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与欣赏。学生明白了京剧作为国粹是我国特有的,已流传千百年,至今喜闻乐见,需要我们去珍爱、保护、传承。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注意课内外教学实践相结合,密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京剧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构建和丰富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美、乐趣、健康、祥和。
四、在评价中提升学生认知
结束了本课的学习,学生把自己的收获与感悟绘制成一份份精美的宣传报,同时把自己的收获介绍给家人、伙伴,让更多的人了解京剧的魅力。
根据学生自制的宣传报,师生共同进行评价。学生在自评中写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希望通过我的宣传报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京剧,喜欢上这门艺术。教师也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你的宣传报制作得非常精美,希望你以后更加深入地了解京剧。
教师评价方式的运用符合学生的特点,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主体、开放性的作品评价,激励了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品德与社会课就要克服脱离生活实际的说教的方式,内容和形式都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只有通过让学生亲自观察、切身体会,所获得的感受与感悟才可能是真实的、触动心灵的。学生的思想认识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也只有如此,学生的人文底蕴才会更加丰富。
传统文化是我国的瑰宝,它不仅不会褪色,而且会历久弥新。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注重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对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具有重大意义。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有“根”的中国人,这才是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初衷。
【樊雪红,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樊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