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教学实践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提出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体现了深化课程改革中凝聚着培养“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中“唯物史观”素养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基础。文章重点从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方面入手,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唯物史观”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教学实践
  自新高考启动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实施以来,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之后,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主要由“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组成。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唯物史观概述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记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在探究和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根据具体的历史史实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去认识世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结合唯物史观正确认识历史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厘清历史发展脉络和发展趋势,从而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的。
  二、核心素养下唯物史观的运用与实践
  (一)基于唯物史观构建知识体系
  在高中历史的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尽管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详细记录课堂笔记,但其历史成绩仍然进步缓慢。究其原因,是这些学生缺乏科学唯物史观的指引,未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下,教材编写和教学理念都开始注重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人教版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为例,“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绝非偶然,是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紧密结合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角度进行深入理解。春秋战国是一个动荡和改革并存的时代,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各诸侯国崛起,周王室衰微,社会文化环境十分宽松,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才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可以看作是社会意识,体现当时社会存在的特征。结合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系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基于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要素。基于唯物史观的历史人物评价能够让学生从客观公正的角度进行分析,提高历史核心素养。以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一课为例,晚晴重臣李鸿章贯穿本课始终并发挥重大作用,赵尔巽在《清史稿》中描述李鸿章“独立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人当其冲,近世所未有也”。李鸿章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崭露头角,实现封侯夙愿,从此以其为首的汉族官僚集团崛起并活跃于“沉沦”的晚晴政局之中。在洋务运动中,由李鸿章主导创办的近代企业和筹建海军等都为推动中国近代化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日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派李鸿章等人赴日签订《马关条约》,自此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学习过程中,不乏有部分学生对李鸿章的评价集中在“顽固不化”、“丧权辱国”、“卖国贼”等描述上。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上分析,李鸿章本人受阶级与时代的局限性,其思想与行为确实未能完全顺应历史潮流,但凭其一己之力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晚晴“沉沦”的政局。甲午海战失败的根本原因也绝非是李鸿章的“避战保船”之策,而是中日之间国力的悬殊对比。在赴日参与《马关条约》的谈判中,李鸿章也是极力降低损失,争取利益,期间还被日本刺客袭击而險些丧命。究其根本,可谓“弱国无外交”,“丧权辱国”的帽子扣在李鸿章头上未免有失客观。唯物史观强调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也是学习历史过程中充分了解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从而更科学全面的评价历史人物的理论基础。
  (三)基于唯物史观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在新时代背景下,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开放化的环境也使高中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历史具有显著的人文性特点,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行为以及健全人格的重任。因此,教师更要注重唯物史观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尊重历史,追求历史真相,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中“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的内容时,部分学生对网络上“西方侵略有功论”的说法表示赞同,认为其有一定的合理性。教师应该结合近代史的史实对学生加以引导,“侵略有功论”只是将原有的历史文明发展进程进行了极端化的分析,把侵略“理性”的解析成对人类本质和人类发展的推进与融合。而无法掩饰的是,侵略严重损害了被侵略国的主权和利益,给被侵略国人民带来沉重的压迫和剥削。一切所谓的“侵略有功论”都是侵略者为了逃脱道德的谴责和责任的掩饰。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认识历史,形成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引导学生以祖国建设为重要任务,培养不断拼搏的学习态度和积极奋进的人生态度,为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三、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唯物史观是高中历史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以及解决历史问题的有力指导,也是历史学科其他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教师应在深度理解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学生加以引导,真正发挥历史学科育人、立德的功能,树立求真务实的态度,让学生真正懂得历史,感受历史学习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4页。
  [2]陈贞.基于核心素养的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名师在线,2020年第17期,第66-67页。
  [3]李梅丽.唯物史观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20第25期,第127-128页。
其他文献
摘 要:“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保护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重中之重。TPR即全身反应法能在很大程度上跃动英语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TPR;兴趣;英语教学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方式较为简单,就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课本、一本参考书和一块黑板的单一
期刊
摘 要: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越来越注重德育内容的教学工作来提高实际的教学质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充分地结合实际的阅读内容,来为学生积极渗透不同的德育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阅读的过程当中,不仅提升相应的阅读水平,还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对于学生的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针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详细地阐述
期刊
摘 要:中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高中学生的思想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寓教于乐则能够为思想政治课程的创新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对寓教于乐在中学思政课堂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在教育当中的主体性也越来越明显,思政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思政课程的学习氛围,为此需要对学生进行寓教于乐的深入研究,从而提高中学思政课程的有效性。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美术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础的美术素养,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元素不仅是新时代对美术教学的要求,而且是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发展的必要措施。小学美术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应该立足于传统文化,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真正推动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加大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革新教
期刊
摘 要:现阶段我国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当中普遍存在着缺乏实际运用背景以及对教学内容抽象等现象,导致学生自身参与的积极度不高,教学任务也难于完成。而这种通过任务驱动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体现了会计教学的实践性,还为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会计人才奠定了基础。在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对知识的应用和理论实践技术能力的培养,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做好教学方法的创新,为社会培养更加专业且全面的人
期刊
摘 要:初中化学教师在引导初三的学生完成化学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给学生制定出总体的学习安排和布局,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同时能够感悟到乐趣和美好,又能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为严谨、客观、理性和严谨。教师要沿着正确的教学道路去引导学生,让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不断提高,让学生善于完成各式各样的富有难度和趣味的化学实验,增加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让学生对于世界的认识更为深刻。  关键词:初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职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广大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中职历史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机械地记忆历史常识,还要提升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与解释能力,使得学生能够从历史中汲取足够的营养,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由此成为国家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面对这种要求,教师必须构建起更加有效的中职历史课堂,并进行教学策略方面的创新。本文即从创设情境、补充内容和创新形式三个
期刊
摘 要:每一次数学课堂教学实践都是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精心安排,小学阶段的学生从形象认知到逻辑思维,从课堂学习到自主延伸,需要将生活化教育理念融入到小学教学实践中,从而启发学生的数学智慧,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断在把握教学方向中,进行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为学生构建适合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策略,不断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人加强课堂互动和课堂提问,在相互进行思想交流和思维递进中培
期刊
摘 要: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典型学科,科学素养在当今社会也日益重要。浙江省是新高考改革的示范省份,目前面临着严峻的物理选考“遇冷”危机。本项目旨在通过对浙江省的高中学生有关物理选考现状的相关调查,如物理选考科目的遇冷危机、物理选考学生的生存现状、物理选考政策的认识情况等,来了解当下高中学生在物理选考乃至整个新高考改革中的状况,以对当下的教育形势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为新高考改革的继续完善提供借鉴。  关键
期刊
摘 要: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因为种种特殊原因而无法进入学校的孩子。针对这些孩子,特殊教育学校采取了上门教育的教学方式,从而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公平的对待。但是特殊教育“送教上门”的实施还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因此,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不断地对“送教上门”的策略进行有效反思,设计出更加合理的教学对策,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多、更有意义的帮助。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育公平;送教上门;教学对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