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凡·高是后期印象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与塞尚、高更一起,是那个时期最具特色的代表人物。凡·高的画面追求色彩的明度、强度和张力以及厚重线条的质感,高更画作的色彩鲜明纯粹,对后来的野兽派画家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这两个大师在茫茫世界中交汇,碰撞出十分耀眼的光芒。《阿尔的舞厅》是见证凡·高与高更合作的一幅作品,相对于他们各自的风格,有着明显的不同。
关键词:《阿尔的舞厅》;凡·高;高更;合作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7-0139-01
艺术是法国最值得骄傲的领域,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法国馆,带来了从巴黎奥赛美术馆运来的七件名家珍品,其中包括塞尚的《咖啡壶边的妇女》、博纳尔的《化妆间》、凡·高的《阿尔的舞厅》、米勒的《晚钟》、马奈的《阳台》、高更的《餐点》等六幅油画和一件罗丹的雕塑作品《青铜时代》,这些作品属于奥赛博物馆从1848年到1914年的收藏品,见证了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艺术创造的活力。
其中文森特·凡·高在1888年绘制的《阿尔的舞厅》十分引人注目,这是他与高更合作完成的画作。这是一幅以舞厅为主题的画作,是一个在封闭空间内举办的一场舞会,其中有观众也有舞者。穿制服的士兵,穿地方传统服饰的阿尔姑娘,以及穿摩登服装的男男女女纷纷擠在一起。舞厅顶部的黄色灯光以成对的方式出现,给人一种眩目的感觉。里面的人群十分拥挤,画家通过形态饱满的色块来体现,并用深色的弧线勾勒出外部轮廓,凸显出一种富有韵律的起伏感。画中女性日本风格的发式发髻高耸,整片的靛蓝色块描绘了姑娘头上飘逸的饰带。画面中运用了大量的互补色——红与绿,黄与靛蓝——色调浓郁并且饱和,表现了人群中强烈的节日氛围,并伴有空间的饱和感和些许不安,整体上将热闹场面和压抑的气氛形成对比。
在凡·高短暂的一生中,有个阶段被称作阿尔时期,这一时期是从1888年2月21日到1889年5月3日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这个阶段是凡·高绘画艺术达到顶峰的时期。1888年春凡·高为寻找创作灵感,移居到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阿尔。并于五月底入住阿尔的一所黄房子,凡·高想建立一个类似于中世纪作坊的“南方画室”,他希望创作观念相似的艺术家能聚在一起以新的方式作画,但最终只有高更一个人响应他,他不仅向高更发出了邀请,并且在信中明确说了高更将是工作室的指导。终于在十月,高更抵达阿尔。
在高更最初到来的日子里,他俩保持着非常愉悦、和谐的关系,可他们在一起呆了十天以后,最初的情谊开始发生变化。他们的讨论涉及到绘画时,争吵就会发生并很激烈。凡·高与高更可以算作是志同道合的好友,但是相处起来是那么困难,这是他们绝没有想到的。
高更赞赏的画家,文森特瞧不起,文森特的偶像则是高更诅咒的对象,他们对彼此的激发各执己见。其他的任何话题都能使他们以平静友好的态度来谈论,但是,绘画对他们来说,就像生活中的肉和饮料,他们拼命捍卫各自的想法。高更有两倍文森特的蛮力,然而文森特的拗劲使他们两人势均力敌。日复一日的争吵,在一个早晨,高更对凡·高说他准备离开阿尔回到巴黎,这个消息对于凡·高无疑是个打击,阿尔的黄房子就是为了高更准备的,他拼命的想要把高更留下来,恳求、哄骗、咒骂,甚至是哭泣,高更被弄得筋疲力尽,妥协下来。这种紧张的关系持续了几天,突然,凡·高对高更提出了自己苦想的主意:“作为画家,我们都已经失败了。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因为我们孤军奋战。”“保罗,我们必须那样做。你和我,修拉,塞尚,洛特雷克,卢梭,我们必须通力合作。共同绘制一张画,那将是一个真正的画家们的共产主义。我们都描绘自己拿手的东西。修拉空气,你风景,塞尚‘表面’,洛特雷克人物,我太阳、月亮、星星。我们合作起来,就能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你看怎么样?”“将军,”他叫道,在透过起来后,“那如果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注意,我就吃了它。原谅我大声叫喊。”“来吧,文森特,我们下山到路易那儿去。听了你那无价之宝的好主意后,我感到要庆祝一番。”
也许就是这次在暴风雨过后的短暂平静,突然间在凡·高脑海里面闪现的提议,在高更的心中激起一些涟漪,他决定推迟离开阿尔的日子,也就是因为这样,两位大师尝试了文森特那个绝妙的主意,在一起合作完成了几幅作品,其中包括两幅大作——凡·高的《阿尔的舞厅》和高更的《阿尔勒姑娘》。并肩工作的两个人都力图证明自己是对的,他们重新审视许多重要的问题尽管两人在一起的生活充满了分歧和争吵,,但这一时期艺术上的合作对他们甚至是他们无法料到的未来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这之后,他们俩的生活和画风也有了各自的变化。凡·高在合作的后期开始出现精神异常,争吵加重了他精神受到的刺激,之后还割下自己的耳朵,但在精神正常的空隙,他仍旧自己的绘画,《戴着绷带和叼着烟斗的自画像》发生在割耳朵之后,画面以红色为基调,保守疾病和苦难折磨的凡·高右耳朵包扎着绷带,口里衔着烟斗,头戴毛皮帽,身着大衣,眼里充满焦虑。这幅画的色彩还是那样的缤纷艳丽,红色绿色这样的对比色出现在显眼的位置,黄色在画面依然存在,不过再不像他之前的《向日葵》等作品那么大面积的使用柠檬色,笔触和色调趋于平稳,画风成熟。
高更也开始了这次碰撞之后的转变,回到巴黎没多久,他又来到布列尼塔,这一次,他用全新的眼光观察布列尼塔的风景和色彩。黄色成了高更最爱的颜色,就像受到了凡·高的传染,连阴沉暗淡的冬季都被高更涂满了鲜艳的黄色,画面欢快亮丽。他放弃成熟的绘画技巧,用质朴的手法来表现布列塔尼地区的渔民农夫,平涂就是一种改变。此时高更的作品愈加具有情感和思想的深度,画面构图完美,富有装饰性。凡·高和高更走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绘画方式,彻底地改变了西方绘画面貌,由客观再现走向主观表现,并使之走向现代。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作者单位:
[1](美)欧文·斯通著,刘明毅译.渴望生活[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关键词:《阿尔的舞厅》;凡·高;高更;合作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7-0139-01
艺术是法国最值得骄傲的领域,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法国馆,带来了从巴黎奥赛美术馆运来的七件名家珍品,其中包括塞尚的《咖啡壶边的妇女》、博纳尔的《化妆间》、凡·高的《阿尔的舞厅》、米勒的《晚钟》、马奈的《阳台》、高更的《餐点》等六幅油画和一件罗丹的雕塑作品《青铜时代》,这些作品属于奥赛博物馆从1848年到1914年的收藏品,见证了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艺术创造的活力。
其中文森特·凡·高在1888年绘制的《阿尔的舞厅》十分引人注目,这是他与高更合作完成的画作。这是一幅以舞厅为主题的画作,是一个在封闭空间内举办的一场舞会,其中有观众也有舞者。穿制服的士兵,穿地方传统服饰的阿尔姑娘,以及穿摩登服装的男男女女纷纷擠在一起。舞厅顶部的黄色灯光以成对的方式出现,给人一种眩目的感觉。里面的人群十分拥挤,画家通过形态饱满的色块来体现,并用深色的弧线勾勒出外部轮廓,凸显出一种富有韵律的起伏感。画中女性日本风格的发式发髻高耸,整片的靛蓝色块描绘了姑娘头上飘逸的饰带。画面中运用了大量的互补色——红与绿,黄与靛蓝——色调浓郁并且饱和,表现了人群中强烈的节日氛围,并伴有空间的饱和感和些许不安,整体上将热闹场面和压抑的气氛形成对比。
在凡·高短暂的一生中,有个阶段被称作阿尔时期,这一时期是从1888年2月21日到1889年5月3日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这个阶段是凡·高绘画艺术达到顶峰的时期。1888年春凡·高为寻找创作灵感,移居到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阿尔。并于五月底入住阿尔的一所黄房子,凡·高想建立一个类似于中世纪作坊的“南方画室”,他希望创作观念相似的艺术家能聚在一起以新的方式作画,但最终只有高更一个人响应他,他不仅向高更发出了邀请,并且在信中明确说了高更将是工作室的指导。终于在十月,高更抵达阿尔。
在高更最初到来的日子里,他俩保持着非常愉悦、和谐的关系,可他们在一起呆了十天以后,最初的情谊开始发生变化。他们的讨论涉及到绘画时,争吵就会发生并很激烈。凡·高与高更可以算作是志同道合的好友,但是相处起来是那么困难,这是他们绝没有想到的。
高更赞赏的画家,文森特瞧不起,文森特的偶像则是高更诅咒的对象,他们对彼此的激发各执己见。其他的任何话题都能使他们以平静友好的态度来谈论,但是,绘画对他们来说,就像生活中的肉和饮料,他们拼命捍卫各自的想法。高更有两倍文森特的蛮力,然而文森特的拗劲使他们两人势均力敌。日复一日的争吵,在一个早晨,高更对凡·高说他准备离开阿尔回到巴黎,这个消息对于凡·高无疑是个打击,阿尔的黄房子就是为了高更准备的,他拼命的想要把高更留下来,恳求、哄骗、咒骂,甚至是哭泣,高更被弄得筋疲力尽,妥协下来。这种紧张的关系持续了几天,突然,凡·高对高更提出了自己苦想的主意:“作为画家,我们都已经失败了。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因为我们孤军奋战。”“保罗,我们必须那样做。你和我,修拉,塞尚,洛特雷克,卢梭,我们必须通力合作。共同绘制一张画,那将是一个真正的画家们的共产主义。我们都描绘自己拿手的东西。修拉空气,你风景,塞尚‘表面’,洛特雷克人物,我太阳、月亮、星星。我们合作起来,就能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你看怎么样?”“将军,”他叫道,在透过起来后,“那如果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注意,我就吃了它。原谅我大声叫喊。”“来吧,文森特,我们下山到路易那儿去。听了你那无价之宝的好主意后,我感到要庆祝一番。”
也许就是这次在暴风雨过后的短暂平静,突然间在凡·高脑海里面闪现的提议,在高更的心中激起一些涟漪,他决定推迟离开阿尔的日子,也就是因为这样,两位大师尝试了文森特那个绝妙的主意,在一起合作完成了几幅作品,其中包括两幅大作——凡·高的《阿尔的舞厅》和高更的《阿尔勒姑娘》。并肩工作的两个人都力图证明自己是对的,他们重新审视许多重要的问题尽管两人在一起的生活充满了分歧和争吵,,但这一时期艺术上的合作对他们甚至是他们无法料到的未来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这之后,他们俩的生活和画风也有了各自的变化。凡·高在合作的后期开始出现精神异常,争吵加重了他精神受到的刺激,之后还割下自己的耳朵,但在精神正常的空隙,他仍旧自己的绘画,《戴着绷带和叼着烟斗的自画像》发生在割耳朵之后,画面以红色为基调,保守疾病和苦难折磨的凡·高右耳朵包扎着绷带,口里衔着烟斗,头戴毛皮帽,身着大衣,眼里充满焦虑。这幅画的色彩还是那样的缤纷艳丽,红色绿色这样的对比色出现在显眼的位置,黄色在画面依然存在,不过再不像他之前的《向日葵》等作品那么大面积的使用柠檬色,笔触和色调趋于平稳,画风成熟。
高更也开始了这次碰撞之后的转变,回到巴黎没多久,他又来到布列尼塔,这一次,他用全新的眼光观察布列尼塔的风景和色彩。黄色成了高更最爱的颜色,就像受到了凡·高的传染,连阴沉暗淡的冬季都被高更涂满了鲜艳的黄色,画面欢快亮丽。他放弃成熟的绘画技巧,用质朴的手法来表现布列塔尼地区的渔民农夫,平涂就是一种改变。此时高更的作品愈加具有情感和思想的深度,画面构图完美,富有装饰性。凡·高和高更走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绘画方式,彻底地改变了西方绘画面貌,由客观再现走向主观表现,并使之走向现代。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作者单位:
[1](美)欧文·斯通著,刘明毅译.渴望生活[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