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诗歌的看法是柏拉图文艺理论中的重要部分,柏拉图主张“将诗人逐出理想国”这一观点主要是他作为一个哲学家的政治理念之一,柏拉图并不是真正贬低诗歌,他只是站在城邦教育的角度理性地提出这样的观点,在意识到完全否定诗歌的不可行性之后,柏拉图又提出了诗歌的审查筛选制度,以力求达到哲学和诗歌的平衡状态。
关键词:柏拉图;诗歌;《理想国》;模仿说;社会功用
一、柏拉图的哲学之路
柏拉图(前427—前347)是古希腊先哲之一,师从苏格拉底,其毕生都在努力创建一套能治理理想城邦的成熟哲学思想体系。他出生于雅典民主时代末期的一个贵族之家,青年时代的他经历了雅典的战败及民主黄金时代的结束。随后,柏拉图又经历了三十僭主的残酷统治时期,这三十人都是平时高谈美德的有学志士,这使他明白了尽管拥有才智和道德也未必能清醒正直地将健全的政治见识变为现实。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被冠上“毒害青年罪”而冤死这一事情更是深深影响了柏拉图之后的人生道路。他曾说:“虽然我曾经满腔热诚的希望参加政治生涯,但这些混乱的政治现实却使我晕头转向。”他放弃了积极投身政治的热忱,转而进入哲学的研究中。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构建理想城邦的心愿,他在接下来十二年游历欧洲各国,学习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最后回到雅典创建学园。学园的创立是柏拉图一生最重要的功绩。当时希脂以及周围各国最有才华的青年受它的吸引,聚集在柏拉图周围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讨论,为后来西方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原创性的思想。
二、从模仿说看诗中是否包含真理
柏拉图在分析个人的正义时,提到心灵结构的三个组成部分:理性、欲望和激情。这三者在一个人自身内各司其职,那么这个人就是正义的,即在做他本分的事情。而理性无疑在三者中起领导作用,并与激情协同作用,领导欲望,以免它会因为肉体的快乐而变大变强不再恪守本分,“企图去控制支配那些它所不应该控制支配的部分,从而毁了人的整个生命” [1]98。因为“心灵的理性部分才是心灵最善的部分,而当人们处理数字、计量等问题,就是心灵的这个部分在进行工作” [1]355。理想国的建立是要依靠理性力量的主导,诗歌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部分对人心的影响是颇为深刻的,诗歌能否存在于理想国中就取决于诗歌对理想国的教育是否有益处,归根结底就是探讨诗人创作时是否凭借理性的力量,诗歌中是否包含真理。
为了解释诗歌和诗人的存在对理想国究竟有无益处,柏拉图在第十卷中举了床这个简单的例子来揭示他的文艺模仿说。他认为诗人和画家一样是模仿者,与理念隔了两层,他们“除了模仿技巧以外一无所知”, “能以语词为手段出色地描绘各种技术”,而听众“由于和他一样对这些事情一无所知,只知道通过词语认识事物,因而总是认为他描绘得再好没有了” [1]352。诗人只是像魔术师变戏法一样利用了人们心灵中时常有的对表面现象的混淆及感性的成分。柏拉图对艺术创作中的模仿并不认同,这样的过程让诗歌和真理相隔甚远。“诗人的创作是真实性很低的;因为像画家一样,他的创作是和心灵的低贱部分打交道” [1]355。因此柏拉图认为完全会有理由拒绝让诗人进入治理良好的城邦。因为他的作用在于激励、培育和加强心灵的低贱部分毁坏理性部分。
三、文艺的社会功用分析诗歌和哲学能否结合
由于生长环境和家庭背景,柏拉图博览群书,谙熟诗歌和戏剧的美和力量,本身也热爱诗歌创作,他赞颂荷马是“第一位教师和所有这些美的悲剧之物的首领”[1]362。诗人的诗是美的,因此希腊人对其推崇备至,这是传统权威建立的基础。但柏拉图更加强调的是“不能让美伤害了真,不能因为诗的美就认为诗中包含真理” [3]41。
首先,柏拉图自身创作时也充分发挥了诗歌的故事性和感染力,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的文学风采。柏拉图自己也提出“要用故事来教育孩子”。而在柏拉图的著述里,“故事”常常是“诗”的同义语。就连他的对话录本身也是用形象的故事讲述抽象的道理。这里也展现了柏拉图诗人的一面,“柏拉图的哲学对话,用诗的方式展示了哲学生活本身。在他无形的戏剧舞台上哲人苏格拉底是一个主角(英雄),苏格拉底通过沉思和言谈在其生死中践行的哲学生活” [12]89。而且一直以来,诗歌和音乐就是青少年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城邦的管理者不能对哲学一无所知;同样,合格的公民不能对诗乐置若罔闻” [4]118。
其次,理性审查诗歌作品是比起完全驱逐诗歌来得更为实际的做法,这需要在哲学家“自己内心深处守护自身心灵城邦的秩序”。经过筛选的诗歌如诸神的颂诗或者好人的赞美歌,柏拉图认为不仅包含丰富的知识内涵,除了给人愉悦以外,还使人增长知识,开阔心胸,使人热爱生活。在这样管理得当的情况下,优秀的诗歌作品就可以在城邦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诗歌的感染力和充满希望的力量会给城邦的公民带来精神上的洗礼。纯粹的理性固然是引导一个人生活、引导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主导力量,但人的心灵始终包含感性因素,抛弃这个部分是不能让一个人正常生活,也不能让一个国家正常运行的,因为这如同否定了人的本质。“抛却诗也将导致巨大的损失,人们将因此丧失一种与人的本质密不可分的理解和生活的框架,日常生活如果脱离了习俗的规范和一贯性很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结果” [3]47。
作为哲学家的柏拉图认为“诗的首要任务不是拘泥于这种或那种形式,而是教育民众,尤其是儿童,使之成为具有高度政治意识和稳妥的道德观念的自由人” [4]123,他从诗的社会功用性角度将诗歌从被完全驱逐的边缘拉了回来,这也反映了哲学家柏拉图内心深处的诗人本色。正是有这样的特质存在,柏拉图才能清醒地认识到诗歌的对城邦建设的意义所在,让哲学和诗歌二者有机结合比完全否定诗歌对国家的管理来说更为实际且长远。
四、总结
柏拉图是个具有诗人气质的哲学家。作为理想城邦的构建者,他不得不站在政治家的角度对诗歌进行理性审判,他的文艺“模仿说”使他得出了诗人必须被逐出理想国的结论,但是柏拉图的思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总是在不断思考和探索中将自己的理念不断改进更新,因此,深深热爱诗歌的柏拉图最后又得出了一个诗歌的筛选审查制度以求达到诗歌和哲学的平衡,他希望诗歌的魅力能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激发城邦的公民内心深处的真善美,让他们用开阔的心胸生活,这样艺术也可以充分发挥其社会责任,在公民的生活框架中找到其理性的位置。比起简单地对诗歌的全面否定,哲学家们更可以通过不断在为诗歌和哲学寻找平衡的过程中达到心灵的自我改进和净化提升。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张竹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2]柏拉图.斐多[M].杨绛译. 北京: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6.
[3]陈雷.柏拉图《理想国》中的诗学问题[D].吉林大学, 2011: 40-50.
[4]陈中梅.诗与哲学的结合——柏拉图的心愿[J].外国文学评论. 1995(04):116-124.
[5]刁克利.柏拉图诗人论的矛盾及其启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1): 149-155.
[6]樊莹霞, 梁艳萍.柏拉图的文艺“模仿说”[J].文学教育. 2011(09): 8-9.
[7]冯建庆, 孙博.柏拉图的灵感说——指向理智的迷狂[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6(3): 64-68.
[8]李衍柱.哲学与诗歌之争——谈柏拉图为什么要把诗人赶出“理想国”[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2005, 21(3): 74-76.
[9]梅林· 戴维.理解柏拉图[M].喻阳译.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0.
[10]门罗·C 比厄斯利.西方美学简史[M].高建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8-52.
[11]苏宏斌.迷狂说·模仿说·理念论——柏拉图诗学的现象学阐释[J].许昌学院学报. 2013, 32(1): 73-78.
[12]张文涛.柏拉图的诗人面容[J].中国图书评论. 2007 (05): 87-91.
关键词:柏拉图;诗歌;《理想国》;模仿说;社会功用
一、柏拉图的哲学之路
柏拉图(前427—前347)是古希腊先哲之一,师从苏格拉底,其毕生都在努力创建一套能治理理想城邦的成熟哲学思想体系。他出生于雅典民主时代末期的一个贵族之家,青年时代的他经历了雅典的战败及民主黄金时代的结束。随后,柏拉图又经历了三十僭主的残酷统治时期,这三十人都是平时高谈美德的有学志士,这使他明白了尽管拥有才智和道德也未必能清醒正直地将健全的政治见识变为现实。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被冠上“毒害青年罪”而冤死这一事情更是深深影响了柏拉图之后的人生道路。他曾说:“虽然我曾经满腔热诚的希望参加政治生涯,但这些混乱的政治现实却使我晕头转向。”他放弃了积极投身政治的热忱,转而进入哲学的研究中。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他构建理想城邦的心愿,他在接下来十二年游历欧洲各国,学习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最后回到雅典创建学园。学园的创立是柏拉图一生最重要的功绩。当时希脂以及周围各国最有才华的青年受它的吸引,聚集在柏拉图周围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讨论,为后来西方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原创性的思想。
二、从模仿说看诗中是否包含真理
柏拉图在分析个人的正义时,提到心灵结构的三个组成部分:理性、欲望和激情。这三者在一个人自身内各司其职,那么这个人就是正义的,即在做他本分的事情。而理性无疑在三者中起领导作用,并与激情协同作用,领导欲望,以免它会因为肉体的快乐而变大变强不再恪守本分,“企图去控制支配那些它所不应该控制支配的部分,从而毁了人的整个生命” [1]98。因为“心灵的理性部分才是心灵最善的部分,而当人们处理数字、计量等问题,就是心灵的这个部分在进行工作” [1]355。理想国的建立是要依靠理性力量的主导,诗歌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部分对人心的影响是颇为深刻的,诗歌能否存在于理想国中就取决于诗歌对理想国的教育是否有益处,归根结底就是探讨诗人创作时是否凭借理性的力量,诗歌中是否包含真理。
为了解释诗歌和诗人的存在对理想国究竟有无益处,柏拉图在第十卷中举了床这个简单的例子来揭示他的文艺模仿说。他认为诗人和画家一样是模仿者,与理念隔了两层,他们“除了模仿技巧以外一无所知”, “能以语词为手段出色地描绘各种技术”,而听众“由于和他一样对这些事情一无所知,只知道通过词语认识事物,因而总是认为他描绘得再好没有了” [1]352。诗人只是像魔术师变戏法一样利用了人们心灵中时常有的对表面现象的混淆及感性的成分。柏拉图对艺术创作中的模仿并不认同,这样的过程让诗歌和真理相隔甚远。“诗人的创作是真实性很低的;因为像画家一样,他的创作是和心灵的低贱部分打交道” [1]355。因此柏拉图认为完全会有理由拒绝让诗人进入治理良好的城邦。因为他的作用在于激励、培育和加强心灵的低贱部分毁坏理性部分。
三、文艺的社会功用分析诗歌和哲学能否结合
由于生长环境和家庭背景,柏拉图博览群书,谙熟诗歌和戏剧的美和力量,本身也热爱诗歌创作,他赞颂荷马是“第一位教师和所有这些美的悲剧之物的首领”[1]362。诗人的诗是美的,因此希腊人对其推崇备至,这是传统权威建立的基础。但柏拉图更加强调的是“不能让美伤害了真,不能因为诗的美就认为诗中包含真理” [3]41。
首先,柏拉图自身创作时也充分发挥了诗歌的故事性和感染力,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的文学风采。柏拉图自己也提出“要用故事来教育孩子”。而在柏拉图的著述里,“故事”常常是“诗”的同义语。就连他的对话录本身也是用形象的故事讲述抽象的道理。这里也展现了柏拉图诗人的一面,“柏拉图的哲学对话,用诗的方式展示了哲学生活本身。在他无形的戏剧舞台上哲人苏格拉底是一个主角(英雄),苏格拉底通过沉思和言谈在其生死中践行的哲学生活” [12]89。而且一直以来,诗歌和音乐就是青少年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城邦的管理者不能对哲学一无所知;同样,合格的公民不能对诗乐置若罔闻” [4]118。
其次,理性审查诗歌作品是比起完全驱逐诗歌来得更为实际的做法,这需要在哲学家“自己内心深处守护自身心灵城邦的秩序”。经过筛选的诗歌如诸神的颂诗或者好人的赞美歌,柏拉图认为不仅包含丰富的知识内涵,除了给人愉悦以外,还使人增长知识,开阔心胸,使人热爱生活。在这样管理得当的情况下,优秀的诗歌作品就可以在城邦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诗歌的感染力和充满希望的力量会给城邦的公民带来精神上的洗礼。纯粹的理性固然是引导一个人生活、引导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主导力量,但人的心灵始终包含感性因素,抛弃这个部分是不能让一个人正常生活,也不能让一个国家正常运行的,因为这如同否定了人的本质。“抛却诗也将导致巨大的损失,人们将因此丧失一种与人的本质密不可分的理解和生活的框架,日常生活如果脱离了习俗的规范和一贯性很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结果” [3]47。
作为哲学家的柏拉图认为“诗的首要任务不是拘泥于这种或那种形式,而是教育民众,尤其是儿童,使之成为具有高度政治意识和稳妥的道德观念的自由人” [4]123,他从诗的社会功用性角度将诗歌从被完全驱逐的边缘拉了回来,这也反映了哲学家柏拉图内心深处的诗人本色。正是有这样的特质存在,柏拉图才能清醒地认识到诗歌的对城邦建设的意义所在,让哲学和诗歌二者有机结合比完全否定诗歌对国家的管理来说更为实际且长远。
四、总结
柏拉图是个具有诗人气质的哲学家。作为理想城邦的构建者,他不得不站在政治家的角度对诗歌进行理性审判,他的文艺“模仿说”使他得出了诗人必须被逐出理想国的结论,但是柏拉图的思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总是在不断思考和探索中将自己的理念不断改进更新,因此,深深热爱诗歌的柏拉图最后又得出了一个诗歌的筛选审查制度以求达到诗歌和哲学的平衡,他希望诗歌的魅力能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激发城邦的公民内心深处的真善美,让他们用开阔的心胸生活,这样艺术也可以充分发挥其社会责任,在公民的生活框架中找到其理性的位置。比起简单地对诗歌的全面否定,哲学家们更可以通过不断在为诗歌和哲学寻找平衡的过程中达到心灵的自我改进和净化提升。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张竹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2]柏拉图.斐多[M].杨绛译. 北京: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6.
[3]陈雷.柏拉图《理想国》中的诗学问题[D].吉林大学, 2011: 40-50.
[4]陈中梅.诗与哲学的结合——柏拉图的心愿[J].外国文学评论. 1995(04):116-124.
[5]刁克利.柏拉图诗人论的矛盾及其启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1): 149-155.
[6]樊莹霞, 梁艳萍.柏拉图的文艺“模仿说”[J].文学教育. 2011(09): 8-9.
[7]冯建庆, 孙博.柏拉图的灵感说——指向理智的迷狂[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6(3): 64-68.
[8]李衍柱.哲学与诗歌之争——谈柏拉图为什么要把诗人赶出“理想国”[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2005, 21(3): 74-76.
[9]梅林· 戴维.理解柏拉图[M].喻阳译.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0.
[10]门罗·C 比厄斯利.西方美学简史[M].高建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8-52.
[11]苏宏斌.迷狂说·模仿说·理念论——柏拉图诗学的现象学阐释[J].许昌学院学报. 2013, 32(1): 73-78.
[12]张文涛.柏拉图的诗人面容[J].中国图书评论. 2007 (05): 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