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医内科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且实践性较强的临床学科,是学生完成从基础学习到后期临床实践转型的桥梁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观察以辽宁中医药大学本硕七年制学生为对象,通过对中医内科学理论教学方法的改革——融合PBL式、病案导入式、CAI课件与传统授课组合式等多形式教学方法,增加课堂实践教学;重视中医内科学课程结束后期临床实践——增加教学监督,严格实施“3 1 1”临床实习质量监控考核办法。其不仅提高了中医内科学的教学质量,夯实后期临床基础,同时以此为平台,探索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适合七年制研究生培养需求、独具中医药特色的现代中医药院校教育模式。
关键词:临床后期教学;七年制;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0-0131-02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应用学科,医学对教学的要求有它的特殊性,即教学的直观性和教学的实践性。中医药高级人才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对中医药发展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为更好地培养创新型、实用型的高级中医人才,针对我校本硕七年制研究生,在培养模式、授课内容及方式、方法、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出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适合七年制研究生培养需求、独具中医药特色的现代中医药院校教育模式,为我校学科建设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并对培养实用型的高级中医人才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一、理论教学
1.研究对象:选取2012—2013学年有中医内科学教学任务的辽宁中医药大学本硕七年制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其中2010级中西医结合方向91人,2009级中医学方向30人,共121人。
2.研究方法:将理论授课126学时,调整为理论授课102学时,增加课堂实践教学24学时。
课堂理论教学:本着临床课与临床专业对口的原则,授课教师从各临床内科中多年从事临床、教学工作副高职以上教师承担理论授课及实践课,便于把握实践教学环节与质量。理论授课采用PBL式、病案导入式、CAI课件与传统授课组合式等多形式教学法。
课堂实践教学:开展名家医案讨论。为了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我们制作了古今名家医案库,并与中医内科学教材相对应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以名家医案讨论方式实现课堂实践教学,共24学时,进行临床实际能力培养。
3.研究结果: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20%,包括学生的出勤率、课堂提问、名家医案讨论中的表现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80%,从多方面评价、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多形式教学法及名家医案讨论实践教学,在2010级中西医结合班、2009级中医学班运行一年,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学生上课出勤率达98%以上,平均成绩88.98分。
二、实践教学
1.研究对象:以2012—2013学年进入临床实习的本硕七年制2007级中医方向、中西医结合方向共计89名学生为实施对象,实行导师负责制,依托各临床科室监督管理的运行机制,发挥学科集体作用,注重学生全面的临床实践能力训练。
2.研究方法:通过严格执行“3 1 1”考核办法,进行临床实践的监管与评价,加强后期临床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七年制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3”是指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的3次阶段性考核,包括:岗前培训——实习初期,由研究生部组织关于临床实习中相关问题的培训;中期考核——实习中期,在临床主管部门监督下,由导师及所在科室专家5~7人组成专家组,对本专业学生进行与专业相关的理论和临床技能两部分的考核,严格按照《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表》进行;毕业考核——实习后期,由科室主人负责,按照中医职业技能考核模式进行,要求内容全面,覆盖面广。两个“1”是指贯穿实习过程始终的出科考核和病例书写考核——出科考核要求考核内容覆盖本科室常见病、多发病,覆盖面广,重点突出;病历书写要求学生能独立书写中医住院病历,书写规范,正确运用中医术语,重点突出,病因病机分析比较深入,文理通顺,字迹工整,病历质量达到甲级标准,并由带教老师及时批阅修改。五个考核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不通过都不能进入下一阶段实习,促进了七年制研究生临床后期学习态度和实践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3.研究结果:通过对本硕七年制2007级中医方向、中西医结合方向共计89名学生的科室考核、中期考核、毕业考核的成绩观察,学生对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扎实,尤其是临床基本技能方面进步较快,可以独立完成中医、西医的诊治过程,病志书写规范,平均成绩为91.5分,并得到科室老师的一致好评。
三、讨论
目前七年制本硕连读高等中医教育得以全面推广,各高等中医院校基本实施“院校式”培养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基本上沿用了西医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其主要培养途径是以“课程式”为主体的系统化、规范化教学,课堂主要形式是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通过教材课堂板书或多媒体等形式传授知识;院校模式的临床教学是通过在医院实习来实现的[1]。目前中医院校七年制教育的缺点是忽视存在了几千年的实践教育力量,对中医临床的继承存在脱节现象;由于学制短,时间紧,以致课程设置不尽合理,重基础轻专业,重理论轻实践,造成学生学术视野狭窄,中医临床思维欠缺,缺乏临床实际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2]。如何探索独具中医药特色的中医药院校七年制的教育模式,各高等院校在教学实践中仍处于探索、改革之中。从2000年至今,承担我校本硕七年制不同专业中医内科学课程,以教学为核心,以临床技能操作为主要内容的临床基础课程达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本项研究以我校中医学专业七年制为实施对象,将理论授课126学时,调整为102学时,增加课堂实践教学24学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以名家医案讨论方式实现课堂实践教学;授课方式采用PBL式、病案导入式、CAI课件与传统授课组合式等多形式教学法。 PBL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双向交流。通过设问、讨论的方式进行,在课程上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形象生动,具有一定启发性,变过去教学中以教师单向传授的被动模式为教师与学生双向沟通、互相促进的积极教学模式[4],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养成探究、创新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PBL教学法打破了学科界限,拓展临床思维,讨论所激发的思考以及分析所获得的结论都使学生具有表达的欲望,表达的成就感有助于激发学生产生进一步交流的热情,由此形成热烈的课堂教学氛围和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病案导入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以病案为切入点,提出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分析,继而导入讲授部分,最后讨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病案导入教学法可以加深理解、强化教学内容,同时密切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激发了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只有发现问题,才有可能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中医理论得到升华,提高临床诊治疾病能力。
合理运用CAI课件。教学方法应该是多样性、综合性的,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具有生动、鲜明、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借助图片、声音、视频、文本等的综合应用,使学生看得见、听得懂,变抽象为具体、深奥为浅显、枯燥为生动,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3]。所以应用CAI课件要继承发扬传统理论授课的合理内核,课程讲授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中医内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讲授核心的知识点,对七年制学生讲授内容宜“少而精、宽而新”,适度地介绍临床各学科新进展、新动态及中医药的优势病种,开拓思路,在恰当的时机,糅入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直观,增加学生感性认识,加深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记忆,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教学主动性、实践性。
同时,我们开设了课堂实践教学,进行名家医案讨论,介绍古今名家临床辨证思路和学术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典型病案进行剖析、辨证、分型、治疗用药以及追踪随访,将规范的诊疗过程比较客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激发了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丰富了课堂理论教学,开拓学生中医临床诊治思路,提高临床辨证施治能力,为七年制后期专业选择及跟师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解决中医内科学时少、课间实习时间不够及附属医院学生课间实习压力大等问题。
加强后期实践教学的监控与管理。七年制学生在跟师临床实习阶段是全面训练临床能力的关键时期,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临床技能培训的中心环节。临床实习质量对学生毕业后能否当一名优秀的临床医师具有直接的影响,为此我们为七年制学生制定跟师实习计划、实习大纲、临床能力考核标准及相关制度,其中重点突出临床实践操作。通过制定“3 1 1”学生质量监控等考核办法,加强后期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及监督管理,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切实将课本上的抽象理论运用到具体的临床实践中来,给学生带来了难度和压力,但也给学生增加了学习的动力,增强了导师及临床带教老师的责任心,避免目前七年制研究生一篇论文就能毕业的单一性、局限性,促进了七年制研究生临床后期实践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马睿杰,林咸明,陈晓军.中医临床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光明中医,2013,28(5):1062-1063.
[2]曹敏,佘世锋.对七年制医学生培养的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5(1):26-27.
[3]王中琳.《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刍议[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6):158-159.
关键词:临床后期教学;七年制;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0-0131-02
中医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应用学科,医学对教学的要求有它的特殊性,即教学的直观性和教学的实践性。中医药高级人才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对中医药发展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为更好地培养创新型、实用型的高级中医人才,针对我校本硕七年制研究生,在培养模式、授课内容及方式、方法、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出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适合七年制研究生培养需求、独具中医药特色的现代中医药院校教育模式,为我校学科建设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并对培养实用型的高级中医人才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一、理论教学
1.研究对象:选取2012—2013学年有中医内科学教学任务的辽宁中医药大学本硕七年制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其中2010级中西医结合方向91人,2009级中医学方向30人,共121人。
2.研究方法:将理论授课126学时,调整为理论授课102学时,增加课堂实践教学24学时。
课堂理论教学:本着临床课与临床专业对口的原则,授课教师从各临床内科中多年从事临床、教学工作副高职以上教师承担理论授课及实践课,便于把握实践教学环节与质量。理论授课采用PBL式、病案导入式、CAI课件与传统授课组合式等多形式教学法。
课堂实践教学:开展名家医案讨论。为了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我们制作了古今名家医案库,并与中医内科学教材相对应制作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以名家医案讨论方式实现课堂实践教学,共24学时,进行临床实际能力培养。
3.研究结果: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20%,包括学生的出勤率、课堂提问、名家医案讨论中的表现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80%,从多方面评价、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多形式教学法及名家医案讨论实践教学,在2010级中西医结合班、2009级中医学班运行一年,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学生上课出勤率达98%以上,平均成绩88.98分。
二、实践教学
1.研究对象:以2012—2013学年进入临床实习的本硕七年制2007级中医方向、中西医结合方向共计89名学生为实施对象,实行导师负责制,依托各临床科室监督管理的运行机制,发挥学科集体作用,注重学生全面的临床实践能力训练。
2.研究方法:通过严格执行“3 1 1”考核办法,进行临床实践的监管与评价,加强后期临床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七年制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3”是指在实践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的3次阶段性考核,包括:岗前培训——实习初期,由研究生部组织关于临床实习中相关问题的培训;中期考核——实习中期,在临床主管部门监督下,由导师及所在科室专家5~7人组成专家组,对本专业学生进行与专业相关的理论和临床技能两部分的考核,严格按照《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表》进行;毕业考核——实习后期,由科室主人负责,按照中医职业技能考核模式进行,要求内容全面,覆盖面广。两个“1”是指贯穿实习过程始终的出科考核和病例书写考核——出科考核要求考核内容覆盖本科室常见病、多发病,覆盖面广,重点突出;病历书写要求学生能独立书写中医住院病历,书写规范,正确运用中医术语,重点突出,病因病机分析比较深入,文理通顺,字迹工整,病历质量达到甲级标准,并由带教老师及时批阅修改。五个考核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不通过都不能进入下一阶段实习,促进了七年制研究生临床后期学习态度和实践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3.研究结果:通过对本硕七年制2007级中医方向、中西医结合方向共计89名学生的科室考核、中期考核、毕业考核的成绩观察,学生对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扎实,尤其是临床基本技能方面进步较快,可以独立完成中医、西医的诊治过程,病志书写规范,平均成绩为91.5分,并得到科室老师的一致好评。
三、讨论
目前七年制本硕连读高等中医教育得以全面推广,各高等中医院校基本实施“院校式”培养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基本上沿用了西医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其主要培养途径是以“课程式”为主体的系统化、规范化教学,课堂主要形式是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通过教材课堂板书或多媒体等形式传授知识;院校模式的临床教学是通过在医院实习来实现的[1]。目前中医院校七年制教育的缺点是忽视存在了几千年的实践教育力量,对中医临床的继承存在脱节现象;由于学制短,时间紧,以致课程设置不尽合理,重基础轻专业,重理论轻实践,造成学生学术视野狭窄,中医临床思维欠缺,缺乏临床实际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2]。如何探索独具中医药特色的中医药院校七年制的教育模式,各高等院校在教学实践中仍处于探索、改革之中。从2000年至今,承担我校本硕七年制不同专业中医内科学课程,以教学为核心,以临床技能操作为主要内容的临床基础课程达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本项研究以我校中医学专业七年制为实施对象,将理论授课126学时,调整为102学时,增加课堂实践教学24学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以名家医案讨论方式实现课堂实践教学;授课方式采用PBL式、病案导入式、CAI课件与传统授课组合式等多形式教学法。 PBL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双向交流。通过设问、讨论的方式进行,在课程上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形象生动,具有一定启发性,变过去教学中以教师单向传授的被动模式为教师与学生双向沟通、互相促进的积极教学模式[4],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养成探究、创新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PBL教学法打破了学科界限,拓展临床思维,讨论所激发的思考以及分析所获得的结论都使学生具有表达的欲望,表达的成就感有助于激发学生产生进一步交流的热情,由此形成热烈的课堂教学氛围和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病案导入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以病案为切入点,提出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分析,继而导入讲授部分,最后讨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病案导入教学法可以加深理解、强化教学内容,同时密切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激发了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只有发现问题,才有可能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中医理论得到升华,提高临床诊治疾病能力。
合理运用CAI课件。教学方法应该是多样性、综合性的,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具有生动、鲜明、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借助图片、声音、视频、文本等的综合应用,使学生看得见、听得懂,变抽象为具体、深奥为浅显、枯燥为生动,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3]。所以应用CAI课件要继承发扬传统理论授课的合理内核,课程讲授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中医内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讲授核心的知识点,对七年制学生讲授内容宜“少而精、宽而新”,适度地介绍临床各学科新进展、新动态及中医药的优势病种,开拓思路,在恰当的时机,糅入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直观,增加学生感性认识,加深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记忆,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教学主动性、实践性。
同时,我们开设了课堂实践教学,进行名家医案讨论,介绍古今名家临床辨证思路和学术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典型病案进行剖析、辨证、分型、治疗用药以及追踪随访,将规范的诊疗过程比较客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激发了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丰富了课堂理论教学,开拓学生中医临床诊治思路,提高临床辨证施治能力,为七年制后期专业选择及跟师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解决中医内科学时少、课间实习时间不够及附属医院学生课间实习压力大等问题。
加强后期实践教学的监控与管理。七年制学生在跟师临床实习阶段是全面训练临床能力的关键时期,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临床技能培训的中心环节。临床实习质量对学生毕业后能否当一名优秀的临床医师具有直接的影响,为此我们为七年制学生制定跟师实习计划、实习大纲、临床能力考核标准及相关制度,其中重点突出临床实践操作。通过制定“3 1 1”学生质量监控等考核办法,加强后期临床实践教学环节及监督管理,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切实将课本上的抽象理论运用到具体的临床实践中来,给学生带来了难度和压力,但也给学生增加了学习的动力,增强了导师及临床带教老师的责任心,避免目前七年制研究生一篇论文就能毕业的单一性、局限性,促进了七年制研究生临床后期实践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马睿杰,林咸明,陈晓军.中医临床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光明中医,2013,28(5):1062-1063.
[2]曹敏,佘世锋.对七年制医学生培养的思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5(1):26-27.
[3]王中琳.《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刍议[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6):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