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能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可见,能用文字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是习作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教学中,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都把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呢?本文就培养习作兴趣、积累素材、坚持练习、先写后导、增强信心等几个方面谈谈小学生习作指导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 习作指导 有效策略
长期以来,习作教学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很多学生怕习作,把习作视为是一项“苦事”,提起习作就头痛。如何治愈学生习作头痛病,让学生习作走上快乐之路?
一、培养兴趣,热爱写作。
我们知道,《新课标》关于写作的要求比《大纲》有了明显的降低,写作训练重点应放在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方面。小学生作文是“习作”而不是“创作”,所以不要从立意、选材、语言等各方面过高地设置要求,以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对学生而言,只要他们写出自己所看到的生活,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就可以。比如,我教一年级语文时,就鼓励学生给我写心里话,把这项活动作为收集学生信息和习作的途径。我曾这样对学生说:我能看出,同学们都很喜欢老师,信任老师,都很想把心里话说给老师听。老师也很想多听听同学们的心里话,但是这样的机会有限,根本不能满足全体同学的需求。如果同学们能把心里话写在纸上,直接交给老师,那么,老师就能利用晚上的时间,细细地看同学们的心里话了。你们愿意把心里 话写给老师吗?“同意!”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表明他们都乐意参与写话活动。从此,我每天都能收到一沓大大小小的纸片。上面有写一两句话的,有写三五句话的,也有写一大段话的。对那些真实表达思想,如实表明看法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得到同学们的赞赏,体验到写话的快感,享受到写话的乐趣,让写话逐步成为令孩子们快乐的事,从而为以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好语文,积累素材。
1、在生活中捕捉习作材料。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教师就要经常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镜头,以及在学校、家庭、社会出现的丰富多彩并具有典型意义的场景、事件和人物,用随笔的形式把这些材料记录下来,如课堂中随机发生的事情,校园、班级里开展的各项活动,邻里间的故事等。让学生把自己亲眼所见的,亲自体验的,生活中的新鲜事以“写真”的形式记录下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去观察生活,去发现生活。捕捉生活的镜头就是为了强调“写真”。由于学生明白了习作是记录生活,不能编瞎,内容非常的生活化。
2、开展活动拓展学生习作材料。
小学生好胜心强,特别喜欢参加活动。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在日常的劳动中、体育比赛中、美术展览中、作文评比中以及其他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在活动中获得情感,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素材值得去写。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拓展了思维,既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提高了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也为习作积累了素材。
3、广泛阅读积累习作材料。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教材中的因素,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在朗读中积累语言素材,增强语感。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表演读、比赛读、配乐朗诵等多种形式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句子,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从而积累优美的词句,为今后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大量的阅读丰富词汇,获得间接知识经验,为习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及写作技巧。阅读可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有了广泛的阅读,学生就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式中产生了语感,激发灵感,写作不在犯愁。
三、抓住契机,坚持练习。
1、结合文章构思,引导学生仿写
构思简单的说就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儿详写,哪儿略写……教材中有些文章明显地体现了作者的构思和具体的写作方法,抓住这些文章的特点,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文章构思的指导。
2、延伸课文内容,实现迁移练笔。
人教版三年级教材中安排了很多小练笔,这些小练笔都是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的,这种形式的“小练笔”就是绝佳的习作训练途径。因为学生学了课文,有了依托,觉得有话可写,知道该怎么写,写作也就有了兴趣。真正做到了“言之有物”。这样的练笔,水到渠成。
四、调整顺序,先写后导。
综观平时大部分的习作教学一般都是教师先指导,然后学生再写,鲜有学生先写教师再导的。学生也产生了等待和依赖的心理,认为反正老师会先指导,用不着提前思考。实际上,任何的学习活动都需要学生持有积极求知的心理状态,像习作这样充满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更需要学生积极思考。习作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先观察调查和搜集资料,再动脑筋写,然后再上习作指导课,教师的指导会更有针对性,知道哪些学生需要习作内容的拓展,哪些学生需要表达技巧的点拨,哪些学生的思考很新颖,哪些学生的认识有偏差等。作为学生,听教师指导也会更有主动性和针对性。曾在習作内容选择方面碰到困难的学生,会很留心老师和同学介绍习作内容;曾苦于缺乏恰当语句表达的学生,则会对如何写具体、如何使语句通顺的讨论很用心参与。这样的习作指导必然更有效,对于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很有益。
五、积极评价,增强信心 。
古人云:“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现代行为科学也认为一个人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能力就有可能得到发展。因此,作文评价更要多表扬多鼓励,以肯定成绩为主。如,用红笔圈出用得好的词语,划出写得好的句子;对写得有意思的地方,写上几句发自内心的称赞的话,或者写出自己阅读后的感受;挑选一些比较好的作文,张贴在作品展览栏中。对那些写作能较差的学生,要倍加关爱,悉心指导,稍有进步,及时表扬。我班有一名学生写作能力很差,我常在他作文本中写上“能看出你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只要能多阅读,多积累,你的作文很快就会出现在作品展示栏中的”之类的话,对他鼓舞很大,没过多久,他也能写出像回事的作文了。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一点一滴地去渗透引导,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贯穿整个习作教学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大家共同探讨习作教学之路,使之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2]《作文教学与教法》,李菀.时代出版.
【关键词】新课标 习作指导 有效策略
长期以来,习作教学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很多学生怕习作,把习作视为是一项“苦事”,提起习作就头痛。如何治愈学生习作头痛病,让学生习作走上快乐之路?
一、培养兴趣,热爱写作。
我们知道,《新课标》关于写作的要求比《大纲》有了明显的降低,写作训练重点应放在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方面。小学生作文是“习作”而不是“创作”,所以不要从立意、选材、语言等各方面过高地设置要求,以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对学生而言,只要他们写出自己所看到的生活,写出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就可以。比如,我教一年级语文时,就鼓励学生给我写心里话,把这项活动作为收集学生信息和习作的途径。我曾这样对学生说:我能看出,同学们都很喜欢老师,信任老师,都很想把心里话说给老师听。老师也很想多听听同学们的心里话,但是这样的机会有限,根本不能满足全体同学的需求。如果同学们能把心里话写在纸上,直接交给老师,那么,老师就能利用晚上的时间,细细地看同学们的心里话了。你们愿意把心里 话写给老师吗?“同意!”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表明他们都乐意参与写话活动。从此,我每天都能收到一沓大大小小的纸片。上面有写一两句话的,有写三五句话的,也有写一大段话的。对那些真实表达思想,如实表明看法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得到同学们的赞赏,体验到写话的快感,享受到写话的乐趣,让写话逐步成为令孩子们快乐的事,从而为以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好语文,积累素材。
1、在生活中捕捉习作材料。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教师就要经常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镜头,以及在学校、家庭、社会出现的丰富多彩并具有典型意义的场景、事件和人物,用随笔的形式把这些材料记录下来,如课堂中随机发生的事情,校园、班级里开展的各项活动,邻里间的故事等。让学生把自己亲眼所见的,亲自体验的,生活中的新鲜事以“写真”的形式记录下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去观察生活,去发现生活。捕捉生活的镜头就是为了强调“写真”。由于学生明白了习作是记录生活,不能编瞎,内容非常的生活化。
2、开展活动拓展学生习作材料。
小学生好胜心强,特别喜欢参加活动。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在日常的劳动中、体育比赛中、美术展览中、作文评比中以及其他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在活动中获得情感,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素材值得去写。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拓展了思维,既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提高了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也为习作积累了素材。
3、广泛阅读积累习作材料。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教材中的因素,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在朗读中积累语言素材,增强语感。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表演读、比赛读、配乐朗诵等多种形式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句子,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从而积累优美的词句,为今后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大量的阅读丰富词汇,获得间接知识经验,为习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及写作技巧。阅读可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有了广泛的阅读,学生就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式中产生了语感,激发灵感,写作不在犯愁。
三、抓住契机,坚持练习。
1、结合文章构思,引导学生仿写
构思简单的说就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儿详写,哪儿略写……教材中有些文章明显地体现了作者的构思和具体的写作方法,抓住这些文章的特点,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文章构思的指导。
2、延伸课文内容,实现迁移练笔。
人教版三年级教材中安排了很多小练笔,这些小练笔都是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的,这种形式的“小练笔”就是绝佳的习作训练途径。因为学生学了课文,有了依托,觉得有话可写,知道该怎么写,写作也就有了兴趣。真正做到了“言之有物”。这样的练笔,水到渠成。
四、调整顺序,先写后导。
综观平时大部分的习作教学一般都是教师先指导,然后学生再写,鲜有学生先写教师再导的。学生也产生了等待和依赖的心理,认为反正老师会先指导,用不着提前思考。实际上,任何的学习活动都需要学生持有积极求知的心理状态,像习作这样充满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更需要学生积极思考。习作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先观察调查和搜集资料,再动脑筋写,然后再上习作指导课,教师的指导会更有针对性,知道哪些学生需要习作内容的拓展,哪些学生需要表达技巧的点拨,哪些学生的思考很新颖,哪些学生的认识有偏差等。作为学生,听教师指导也会更有主动性和针对性。曾在習作内容选择方面碰到困难的学生,会很留心老师和同学介绍习作内容;曾苦于缺乏恰当语句表达的学生,则会对如何写具体、如何使语句通顺的讨论很用心参与。这样的习作指导必然更有效,对于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很有益。
五、积极评价,增强信心 。
古人云:“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现代行为科学也认为一个人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能力就有可能得到发展。因此,作文评价更要多表扬多鼓励,以肯定成绩为主。如,用红笔圈出用得好的词语,划出写得好的句子;对写得有意思的地方,写上几句发自内心的称赞的话,或者写出自己阅读后的感受;挑选一些比较好的作文,张贴在作品展览栏中。对那些写作能较差的学生,要倍加关爱,悉心指导,稍有进步,及时表扬。我班有一名学生写作能力很差,我常在他作文本中写上“能看出你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只要能多阅读,多积累,你的作文很快就会出现在作品展示栏中的”之类的话,对他鼓舞很大,没过多久,他也能写出像回事的作文了。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一点一滴地去渗透引导,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贯穿整个习作教学过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大家共同探讨习作教学之路,使之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2]《作文教学与教法》,李菀.时代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