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提高听话的能力和思维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本文结合具体的作法,从以听聚神、以听促说、以听促思等步骤层层深入,试图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听话能力训练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高度集中;听写;思维能力
听,将信息输入大脑。21世纪科技大发展,社会发展对人们的视听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因为缺乏听的能力而导致学习被动。听话训练是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听话能力既是学生日常生活与交际的需要,又能促进小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
听话能力是指听懂别人说话的意思的本领。它一般包括三个层面:一是辩音能力,即对语音的感知能力;二是理解能力,能了解对方说话的含义和感情色彩,能了解大意,抓住中心;三是判断能力,能正确判断对方语言的正确与错误、好与坏、美与丑等。
小学生听话能力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接收知识、信息量的大小,从而影响到智力开发的快慢和学习成绩的好坏。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听话能力,要自小学开始,有针对性地、分步骤地将对学生进行听话训练贯穿语文教学之中,逐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学会思考和激发善听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做到愿听、会听的善听。
一、听写训练,以听聚神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明显不同的是,前者语音一发即逝,因此听者必须反应灵敏,立即听懂记住,这就要求听话时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听写具有培养语感的价值。听写时一方面要凭借语音唤起对相应字词的识记,另一方面又须迅速地将音、义转化为形、义,作出输出反应。这样,在训练中可以不断固化、敏化学习主体的语感。听写具有发展智力的价值。有效的听力训练必须以训练主体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耳、脑、手并用的协调运转能力为基础,听写对言语“接受——理解——表达”的同步性要求,有利于培养并促进训练主体的敏捷反应力,有助于他们注意力、记忆力等智力品质的开发和提高。听写具有丰富词汇的价值。听是内化、吸收,写是外现、表达,学生在听写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字词的识记理解,变消极词汇为积极词汇,使之固化为主体言语的组成部分。对小学生反复进行听写训练,即通过教师口述词语、一句话或一段话,学生听后把它写下来,这种做法能较好地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我在教学中,听写的内容很广泛,一是进行每节课的生字词听写,教师清晰、准确地将词语连续朗读两遍,要求学生写下,间隔的时间可逐步地由慢到快。除了常规的词语,还听写句子,包括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以及格言、歇后语、谚语等等。还尝试过据义听写的作法,即教师讲词或成语的意思,學生根据意思写相应的词语或成语。听的是“此”,写的是“彼”,听与写之间多了一道“转换”,从而丰富了训练的内涵。二是做课堂笔记时,训练学生逐句听写。教师把要求学生记录的句子,清楚地报给学生,要求他们用一般的速度记录下来,初始训练时,可将语速放慢些。三是准备一段话,让学生听话记录,先令学生静听教师的叙述或朗诵,之后要求学生记录时尽量忠于原文,有时可在不改变原文内容和叙述顺序的前提下,也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这种训练的难度虽较大一些,但确实能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效果。听写我还注重教材特点,如每册课本的语文园地习作中,都有写景的习作,为了帮助学生突破“抓住事物的特点”的重点,我在教学中穿插听写几段写景、状物的短文,使学生加深对事物的特点的认识。叶圣陶曾经说过:“语言这个东西必须历练才行。”作为学校语言、运用语言的训练手段、听写也必须细水长流。根据其高效紧张的活动特点,时间不宜过长,但次数不能太少。经常进行检查性、巩固性的听写,可促使学生重视语文基本技能,养成习惯。
二、听后转述,以听促说
小学生听话、记话的能力不强,往往听不出话语中的层次,不能正确地理解话语的内容,听、说不能很好地兼顾、漏听或误听几个主要情节的情况比较普遍。这里教师可利用说话课,分阶段对学生进行由易到难的训练。刚开始时,教师可讲述一个小实验,为了让学生能听出层次,将实验的过程分步骤,并在每个步骤前加上序号,如第一步、第二步……学生听话转述时,由于有清晰的层析提示,一般都不会漏听某一环节;在此基础上,逐步模糊层次的提示,如用先……再……然后……最后……随着听力水平的提高,学生渐渐能把握住所听内容的层次,并能做到有序地转达。当这种训练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即可转入高一阶段,让学生听广播中的一段新闻报道,教师提示学生抓住时间的六元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在练习转达时虽然不必按照原话一字不差,但也尽可能要求学生把内容表述完整、意思准确。经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学生不但听力得到提高,而且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加强。同时这种训练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三、听辨结合,以听促思
能听出别人说话的意思,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从纠正学生口头表达中的语病开始,引导学生听辨常见的语病。如让学生个别读课文,其余学生留意听辨他的语音是否正确;又如课堂上学生发言,教师作示范性评析,评比句子是否完整,用词是否正确,语句是否重复等。广州地区的学生,还易受方言的 影响,常出现语法上的错误,例如有个学生说:“今年春节妈妈给一个利是叔叔的儿子”,这时教师应该及时指出这句话的正确语序应该是“谁给了某人什么东西”,然后让学生重说一次。通过这种反复纠正和训练,多数学生都能改正并能指出类似的错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如让学生讲一件发生在身边的事,让大家来讨论对这件事的看法,是赞成或是反对,是肯定抑或否定等,逐步让学生会听话不仅听音,而且还能够知“音”。喜欢听故事是低年级学生心理特征之一。为了调动他们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讲童话故事训练学生的听力。听时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挺清楚童话故事的大概内容,边听边想。如教《乌鸦喝水》这课时,先让学生听故事,想一想:(1)这个故事讲几种动物?(2)主要讲谁?(3)主要讲了这么事?这个过程,主要是训练学生对语言的听辨能力和概括能力,养成边听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四、创构情景,以听引趣
个人的知识和能力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别人的肯定,会令人产生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反过来又能化为动力,小学生大都喜爱自我表现,开展讲故事比赛,自讲互评,他们往往热情极高,这就能创造出一种良好的听话氛围,激发起学生善听别人说话的兴趣,培养善于听的好习惯。刚开始时可进行规定的体裁和字数,比如讲笑话故事,字数在一百字以内,然后慢慢地有易到难,由通俗到幽默,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不断领略学习的快乐,在实践中不断产生智慧的火花。
语文学习的一条重要规律就是主体实践性,即必须学用合一,对形、音、义相统一的语言文字通过读写诸方式,从识记到理解进而掌握,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其中,听话训练是促进学生有效掌握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我们绝对要重视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延军.智慧灵性的小学语文教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3]安德森等.学习、教学和评估分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
【关键词】高度集中;听写;思维能力
听,将信息输入大脑。21世纪科技大发展,社会发展对人们的视听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因为缺乏听的能力而导致学习被动。听话训练是语文基本功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听话能力既是学生日常生活与交际的需要,又能促进小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
听话能力是指听懂别人说话的意思的本领。它一般包括三个层面:一是辩音能力,即对语音的感知能力;二是理解能力,能了解对方说话的含义和感情色彩,能了解大意,抓住中心;三是判断能力,能正确判断对方语言的正确与错误、好与坏、美与丑等。
小学生听话能力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接收知识、信息量的大小,从而影响到智力开发的快慢和学习成绩的好坏。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听话能力,要自小学开始,有针对性地、分步骤地将对学生进行听话训练贯穿语文教学之中,逐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学会思考和激发善听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做到愿听、会听的善听。
一、听写训练,以听聚神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明显不同的是,前者语音一发即逝,因此听者必须反应灵敏,立即听懂记住,这就要求听话时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听写具有培养语感的价值。听写时一方面要凭借语音唤起对相应字词的识记,另一方面又须迅速地将音、义转化为形、义,作出输出反应。这样,在训练中可以不断固化、敏化学习主体的语感。听写具有发展智力的价值。有效的听力训练必须以训练主体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耳、脑、手并用的协调运转能力为基础,听写对言语“接受——理解——表达”的同步性要求,有利于培养并促进训练主体的敏捷反应力,有助于他们注意力、记忆力等智力品质的开发和提高。听写具有丰富词汇的价值。听是内化、吸收,写是外现、表达,学生在听写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字词的识记理解,变消极词汇为积极词汇,使之固化为主体言语的组成部分。对小学生反复进行听写训练,即通过教师口述词语、一句话或一段话,学生听后把它写下来,这种做法能较好地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我在教学中,听写的内容很广泛,一是进行每节课的生字词听写,教师清晰、准确地将词语连续朗读两遍,要求学生写下,间隔的时间可逐步地由慢到快。除了常规的词语,还听写句子,包括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以及格言、歇后语、谚语等等。还尝试过据义听写的作法,即教师讲词或成语的意思,學生根据意思写相应的词语或成语。听的是“此”,写的是“彼”,听与写之间多了一道“转换”,从而丰富了训练的内涵。二是做课堂笔记时,训练学生逐句听写。教师把要求学生记录的句子,清楚地报给学生,要求他们用一般的速度记录下来,初始训练时,可将语速放慢些。三是准备一段话,让学生听话记录,先令学生静听教师的叙述或朗诵,之后要求学生记录时尽量忠于原文,有时可在不改变原文内容和叙述顺序的前提下,也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这种训练的难度虽较大一些,但确实能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效果。听写我还注重教材特点,如每册课本的语文园地习作中,都有写景的习作,为了帮助学生突破“抓住事物的特点”的重点,我在教学中穿插听写几段写景、状物的短文,使学生加深对事物的特点的认识。叶圣陶曾经说过:“语言这个东西必须历练才行。”作为学校语言、运用语言的训练手段、听写也必须细水长流。根据其高效紧张的活动特点,时间不宜过长,但次数不能太少。经常进行检查性、巩固性的听写,可促使学生重视语文基本技能,养成习惯。
二、听后转述,以听促说
小学生听话、记话的能力不强,往往听不出话语中的层次,不能正确地理解话语的内容,听、说不能很好地兼顾、漏听或误听几个主要情节的情况比较普遍。这里教师可利用说话课,分阶段对学生进行由易到难的训练。刚开始时,教师可讲述一个小实验,为了让学生能听出层次,将实验的过程分步骤,并在每个步骤前加上序号,如第一步、第二步……学生听话转述时,由于有清晰的层析提示,一般都不会漏听某一环节;在此基础上,逐步模糊层次的提示,如用先……再……然后……最后……随着听力水平的提高,学生渐渐能把握住所听内容的层次,并能做到有序地转达。当这种训练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即可转入高一阶段,让学生听广播中的一段新闻报道,教师提示学生抓住时间的六元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在练习转达时虽然不必按照原话一字不差,但也尽可能要求学生把内容表述完整、意思准确。经过这样的反复训练,学生不但听力得到提高,而且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加强。同时这种训练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三、听辨结合,以听促思
能听出别人说话的意思,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从纠正学生口头表达中的语病开始,引导学生听辨常见的语病。如让学生个别读课文,其余学生留意听辨他的语音是否正确;又如课堂上学生发言,教师作示范性评析,评比句子是否完整,用词是否正确,语句是否重复等。广州地区的学生,还易受方言的 影响,常出现语法上的错误,例如有个学生说:“今年春节妈妈给一个利是叔叔的儿子”,这时教师应该及时指出这句话的正确语序应该是“谁给了某人什么东西”,然后让学生重说一次。通过这种反复纠正和训练,多数学生都能改正并能指出类似的错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如让学生讲一件发生在身边的事,让大家来讨论对这件事的看法,是赞成或是反对,是肯定抑或否定等,逐步让学生会听话不仅听音,而且还能够知“音”。喜欢听故事是低年级学生心理特征之一。为了调动他们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讲童话故事训练学生的听力。听时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挺清楚童话故事的大概内容,边听边想。如教《乌鸦喝水》这课时,先让学生听故事,想一想:(1)这个故事讲几种动物?(2)主要讲谁?(3)主要讲了这么事?这个过程,主要是训练学生对语言的听辨能力和概括能力,养成边听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四、创构情景,以听引趣
个人的知识和能力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别人的肯定,会令人产生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反过来又能化为动力,小学生大都喜爱自我表现,开展讲故事比赛,自讲互评,他们往往热情极高,这就能创造出一种良好的听话氛围,激发起学生善听别人说话的兴趣,培养善于听的好习惯。刚开始时可进行规定的体裁和字数,比如讲笑话故事,字数在一百字以内,然后慢慢地有易到难,由通俗到幽默,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不断领略学习的快乐,在实践中不断产生智慧的火花。
语文学习的一条重要规律就是主体实践性,即必须学用合一,对形、音、义相统一的语言文字通过读写诸方式,从识记到理解进而掌握,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其中,听话训练是促进学生有效掌握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我们绝对要重视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陈延军.智慧灵性的小学语文教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3]安德森等.学习、教学和评估分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