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人机多光谱的棉花育种材料FPAR估测

来源 :河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g_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速、无损、高通量地获取棉花育种材料的光合有效辐射信息,对棉花高光效品种选育及栽培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于2020年8-9月在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采用大疆Matrice 600 Pro无人机搭载Micasense RedEdge-M多光谱成像仪获取棉花育种材料的多光谱影像,提取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率(Fraction of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FPAR)测量点蓝、绿、红、红边、近红外等5个通道反射率值构建多光谱变量;然后分析多光谱变量与FPAR的定量关系,建立FPAR的一元与多元回归模型;最后,基于实测FPAR对估测模型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棉花育种材料的多光谱遥感影像可以快速、直观表征植株冠层叶片颜色、长势等表型性状信息;基于多光谱影像构建的变换土壤调节植被指数(Transformed soil 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TSAVI)、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oil 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SAVI)、垂直植被指数(Perpendicular vegetation index,PVI)、比值植被指数(Ratio vegetation index,RVI)、差值植被指数(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DVI)、增强型的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大气阻抗植被指数(Atmospherically resistant vegetation index,ARVI)等8种多光谱变量均与棉花FPAR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为0.542~0.932;基于TSAVI构建的FPAR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棉花FPAR具有较好的估测效果,估测模型的R2为0.867,SE 为0.115,验证模型的R2为0.932,RPD 为2.468,RMSE 为0.119.
其他文献
为减少取样误差,提高小麦根系研究的精准性,于2018-2020年分别采用立方体取样法(CSM)、根钻法(CK1)、挖掘法(CK2)对西农979、周麦27进行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土层根系生长发育和活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CK1和CK2处理,CSM处理的根干质量、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测定值较高,20~40cm 土层中不同处理上述指标测定值的差异大于0~20 cm 土层,且在生育后期不同取样方法上述指标测定值之间差异较大.相较于CK1和CK2处理,CSM处理的根系活性测定值较高,通过不同取样方法测定的根系
DNA病毒基因组的编码能力有限,在其基因组复制过程中与细胞内的DNA损伤反应(DDR)信号网络发生复杂广泛的相互作用,创造利于病毒复制的细胞内环境.MRN复合物(MRE11-RAD50-NBS1)、复制蛋白A(RPA)分别识别DNA双链断裂(DSB)和单链断裂(SSB).DNA病毒选择性地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样激酶(PI3KK) ATM (Ataxia telangiectasia mutated)、ATR (Ataxia telangiectasia and Rad3 related)或DNA-PKc
以8个红花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分析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的细胞学特征,研究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官形态特征的关系,为采用花器官形态特征判断小孢子发育时期开展红花小孢子液体培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相同播期条件下,不同红花品种(系)因生育期进程不同导致小孢子发育时期不同,但小孢子沿雄配子发育的进程相同,均经历了小孢子母细胞时期、二分体时期、四分体时期、单核早中期、单核靠边期和双核期,且各发育时期细胞学特征明显.同一品种(系)单果球管状花的小孢子发育时期不同.8个红花品种(系)单核早中期的果球直径为0.90~1.7
为了挖掘和利用抗稻瘟病基因,培育抗稻瘟病品种,以抗稻瘟病亲本京宁11(父本)和感稻瘟病亲本2013ZJP-3(母本)培育的包含189份株系的F6和F7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作为试验材料,利用99对亲本间有多态性的SSR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同时,利用宁夏地区优势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采用人工接种和自然诱发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叶瘟、穗颈瘟抗性鉴定,并用QTL IciMapping 4.0软件对叶瘟抗性和穗颈瘟抗性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F7群体的抗叶瘟性状呈连续性分布,且大部分材料偏向于抗病亲本京宁11.Q
以水稻常规单作为对照(CK),研究水鸭(SY)、洋鸭(YY)和绿头鸭(LTY)对稻鸭共生系统土壤理化性质、水稻产量及稻田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稻鸭共生系统鸭品种选择及模式优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表明,与CK相比,3个稻鸭共生处理总体上均降低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变化,pH值均升高;YY和LTY处理水稻有效穗数、结实率和产量均显著增加,穗总粒数均显著降低,SY处理水稻有效穗数、结实率和产量虽有所增加但是差异不显著;3个稻鸭共生处理的经济效益均提高,表现
为探索短枝型富士矮生机制,以普通型品种富士冠军、昌红,短枝型品种礼泉短枝、天红2号为试材,连续2 a对树体大小、枝类组成进行调查,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普通型和短枝型品种1年生枝条导管分子的形态、大小及解剖结构,并对最大导水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短枝型品种在树高、干周、外围新梢长度、枝展等方面小于普通型品种,短枝比高于普通型品种;与普通型品种相比,短枝型品种导管分子长度短、直径小、端壁倾斜角大,导管密度、管腔直径、管腔面积、管腔总面积占木质部比例小,最大导水率小于普通型品种.表明短枝型品种导管分子短而狭窄,
以Y两优800、黄华占2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稻鲫鱼模式(FR)、稻鳅模式(LR)、常规栽培模式(对照,CK),研究不同稻鱼模式对再生稻头季、再生季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再生稻稻米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奠定理论基础.结果 表明,与CK相比,FR处理能显著提高两季稻谷总产量,黄华占和Y两优800的增幅分别为10.31%和9.80%,LR处理与CK差异不显著.2个水稻品种再生季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均高于头季.黄华占再生季稻米整精米率较头季显著增加了20.16~22.25个百分点,且两季糙米率均以LR处理最高;
采取二因素裂区设计,设置3个灌溉量(50、100、150 mm,记为W0、W1、W2)和4个施氮量(0、90、180、300 kg/hm2,记为N0、N1、N2、N3),研究不同氮水条件对甘薯叶面积指数、干质量、产量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甘薯生产中水肥调控措施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表明,各生育时期甘薯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质量、总干质量均随着灌溉量和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各生育时期甘薯块根干质量、单株结薯数、单个薯块平均质量、产量均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以W2N2处理最
对谷子、水稻、高粱、玉米、小麦等主要禾本科作物ASR(Abscisic acid-,stress-,ripening-induced protein)家族基因进行鉴定,并对其序列、系统进化、结构域、启动子及表达模式进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ASR蛋白功能提供参考.结果 表明,从谷子、水稻、高粱、玉米、小麦基因组中分别鉴定出7、6、8、9、29个ASR家族成员,不均匀分布在染色体上.ASR家族基因聚类为4个亚组,基因结构具有组内保守性和组间多样性.ASR蛋白具有保守的氨基酸基序,但Ⅱ-2亚组相较于其他亚组差异明
研究西北半干旱地区甘肃省榆中盆地的土壤养分特征,为其脆弱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以甘肃省榆中盆地4种典型的人工植被类型(草地、落叶林、针叶林、灌木林)下分布较为广泛的8种植物(苜蓿、梨树、银杏、松树、柏树、牡丹、月季、丁香)样地不同深度(0~10、10~20、20~30 cm)的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植物覆盖下土壤养分的时间和空间特征.结果表明,不同人工植被类型下8种植物样地的土壤养分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速效钾平均含量(130.62 mg/kg)>速效磷平均含量(76.16 mg/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