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形势下,博物馆已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场所。专题类博物馆如何真正体现核心价值,实现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的成长,完善自身的社会教育体系,成为博物馆发展规划的首要问题。为此,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组织策划了“万物启蒙”夏令营,印证了专题式教育活动开发是符合本馆实际、具有创新精神的发展出路之一。
关键词 博物馆教育 专题式活动 夏令营
0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逐渐从专注于征集、收藏、陈列和研究文物的公共机构,演变成侧重于提高公民素养、启迪民智的教育机构。当下,全球博物馆已达成一个初步的共识:博物馆的功能设置中“收藏与研究是手段和方法,社会教育是目的和意义”。
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以港口文化为主题,是传播海洋文明、现代科技的重要平台,也是夯实和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文明基础的重要基地。展陈框架由“港通天下”中国港口历史陈列、“创新之路”现代港口知识陈列、“海濡之地”北仑史迹陈列、“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港口科学探索馆、“数字海洋”体验馆六个模块组成。我们矢志建设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支点,为国内外研究中国港口历史、探求港口未来的学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为参观者了解中国港口发展历程、掌握港口知识提供深入学习环境;为广大青少年科学感知港口的发展、培育对港口的兴趣提供直观形象和互动氛围;为交通运输文化的传播和提升提供全面展示和深度研究空间。
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发有明确受众、有系列主题的教育活动,相继打造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品牌活动,如“我与港博同成长”青少年体验活动、“港博讲坛”专题讲座和“探古寻幽”北仑市民走进北仑历史古迹活动等。一方面以此来创新、健全自身的博物馆教育体系,另一方面“满足观众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以实现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最终价值。下面聚焦“‘万物启蒙’夏令营·竹君子”,详细阐述这一专题式教育活动的初衷、过程与效果。
1 教育理念
在完成幼小衔接过渡后,小学生生活开始以学习为主导。但是学校教育的系统化教学因知识面单一、课程体系固定、教学模式死板,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提升活动的主体性、趣味性非常必要。作为博物馆社会教育的主要目标群体,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求知若渴、可塑性强,尤其是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成长速度快、开始感觉到自我意识并开始自我表达,具有独立的倾向。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可以让他们习得知识、认知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自我观点并激发学习的热情。
在掌握小学高年级段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博物馆组织策划适合学生个人身心发展的、弘扬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突破单向传播教育方式的专题性教育服务项目。“万物启蒙”夏令营择取学生身边随处可见,又具有深厚传统文化的“竹”为主题,围绕主题不断向传统文化、历史人文、科学艺术的维度广度扩展,设计出符合青少年心智和能力的进阶制活动,不仅还原事物的完整性,而且向学生展示了该物演变成现代中国人精神生活一部分的过程。夏令营通过游学结合课堂的教学模式打破灌输模式,以兴趣为先导引导学生全方位认识“竹”,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物保护观念并形成初步的美学思想。
2 活動目标
本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原则,根据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馆藏相关竹文物,结合《万物启蒙:竹》教材,把活动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
(1)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竹的生物特性、中国及世界范围的竹子分布;了解竹的功用、历史、经济价值和竹文化,认识与竹相关的文物和非遗工艺。
(2)技能目标包括:发现生活中的竹子制品,培养观察能力;习得通过纹饰、器型区分竹子相关文物的能力以及初步鉴赏的能力;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体验,锻炼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分组活动过程中,培养形成自身观点的能力,并锻炼人际交往的能力;通过美术、书法、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实践具备初步的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形成世界万物皆为体系复杂、历史悠久、具有科学内涵、富有艺术人文气息的综合体的世界观。
(3)情感目标包括: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激发学生产生对历史文明进程的崇敬之情、对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的认同感;调动学生对万事万物的探究热情,增强学习兴趣;让学生认可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教育方式,使博物馆更为顺利地纳入终身教育的课堂。
3 活动实施过程
“万物启蒙”夏令营面向学校招募30名三到六年级(9~12岁)小学生,在暑期期间集中七天时间完成的专题式活动。如表1所示,活动分为12个板块,除将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设为主活动现场外,还设置了六处游学地点,其中有一天住进浙东大竹海体验竹林人家生活,其余几天均为走读形式。
3.1 活动主题
为丰富本馆教育活动体系的形式和内容,我们尝试设计区别于馆内之前开展的活动,计划用较长时间完成一项专题的集中学习。暑期学生能抽出的连续时间最长,因此设定了七天时长的活动将一个专题解释透彻,让学生从文物学、历史学、民俗学、科学、地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认识一项事物,形成立体的世界观。在活动主题及流程设计的过程中,博物馆首先成立以博物馆社教工作人员、“万物启蒙”团队、学校小学教师组成的活动开发小组,开展学生兴趣调查,明确活动资源并最终确定活动教材及流程。过程持续三个月左右。博物馆社教人员积极促进活动开发小组的运作。在“明确活动资源”的环节中,活动开发小组发现,对于“竹”的主题,博物馆可提供的资源如竹纹饰或竹器型的文物等,非遗馆可提供的资源如竹刻工艺展示等,“万物启蒙”团队、学校教育可提供的资源以及区域内自然资源最为丰富,因此第一季的夏令营以“竹”为主题。
3.2 活动内容:各学科糅合,划分为整
(1)在内容选择上,以竹为“万物”之首物,见微知著,是青少年博物启蒙之佳选。“竹”分布面积广阔,本地即可就地取材学习条件便利;应用广泛,从古到今生活、艺术中无不有它的身影;君子品格,衍生文化寓意深远。项目设计的阶梯式活动,糅合历史、人文、科学、艺术等不同学科,建立起人与物的密切联系。 (2)历史文物为核心。“让文物活起来”是让博物馆的典藏文物重新焕发活力的途径,也是当下考量博物馆是否能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标准。博物馆为夏令营的孩子们开放馆藏,为他们提供了近距离接触竹文物的机会。第二天下午的“征服自然的竹子”,营员在博物馆文物鉴赏室近距离接触从元代到民国时期的竹相关文物,由文物专家亲身介绍竹材质的生活用品如以及带有竹纹饰不同材质的生活用品及工艺品等。一方面,引导营员从材质、纹饰上赏析不同时代不同种类竹文物,培养初步的文物鉴赏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实例诠释文物是历史见证的实施,如一件元代黑陶仓的主体部分刻意剔刻竹编状构造,反应当时江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文化交流(竹子非草原植物,喜依山傍山区域)。在观摩历代竹制文物和竹元素文物的过程中,让营员们体味竹的历史功用和竹的精神文化。
(3)科学地理为背景。“竹”从具象的物演变成抽象的元素,是基于人类对于“竹”这一物体的了解。以竹子产业的生态村为基地,以基地专业人员为老师,深入竹林竹海,通过亲密接触来调动全部感官认识竹子;用科学实验来考察竹子的生理结构特点,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引导营员从生物学的角度了解竹子的一生;勾勒出全世界包括中国的竹子空间地图,探索竹子分布与气候环境之间的联系。背景知识的详尽丰富必然有助于营员理解竹称之为“竹君子”的文化内涵。
(4)经济生活为应用。功用之竹,古已有之。从历史中走来存续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民俗竹文化渗透到夏令营的启蒙中。老艺人的竹刻及竹编工艺以手把手的方式教给营员们,深刻地诠释了“传承”二字。大型超市之行则将营员们从历史领回现实,多种类大批量竹产品的收罗,不仅让营员领悟竹之“万物”的概念,而且引导营员发现商品定价的影响因素等经济学常识。
(5)人文艺术为提升。君子如竹,宁折不屈,高洁品质,世人称颂。喜竹、爱竹甚至以竹自比的古代文化名人的诗文,成为营员理解感受竹文化的辅助载体。营员们在诗文诵读、绘画、书法、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上的综合表现,充分反映了他们在短短一周时间内体悟到的勾连过去与现在的竹文化。
3.3 活动形式:打破课堂藩篱,兴趣先导
与学校教育不同,“万物启蒙”夏令营的教学环境轻松自由,倡导老师启发兴趣、营员主导学习的模式。老师的任务不是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引导营员自发提问、主动思考、找出答案,建立起发散思考的思维模式。夏令营的课堂在竹林乡间,席地而坐,实地考察竹之生态;在博物馆以文物为教学工具,追溯竹文物的历史;在非遗馆手把手教学,体验老工艺等等。
总之,夏令营的课堂主要在教室外。夏令营采用游学与教室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拿捏宜动宜静的活动节奏,入则温故而知新,出则行动与实践,两相结合,互相映衬,加深营员们对竹的理解与记忆。教室教学也采用分小组讨论,甚至采用论辩的方式鼓励每位营员表达意见,形成不同观点。
4 活动评估
4.1 亮点及创新点
“万物启蒙”夏令营作为博物馆社会教育精品项目,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独创精神,旨在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有着许多的创新点。
(1)实物性。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把事务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博物馆教育最为独特的优势就是拥有大量丰富精美的文物具有实物性和直观性。实物直观教学方式非常适合青少年理性认识不足的认识规律,有助于提高营员的兴趣,促进想象力发展理解能力和长久记忆。夏令营充分发挥博物馆具有丰富“竹”文物的优势,甚至抛弃了PPT讲课的形式,精心组织策划活动,适应青少年的发展需要,强化了学习效果。
(2)主题性。博物馆主题活动是现阶段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热门首选,主题性活动可以在纷繁复杂的文物藏品体系和展陈体系中截取相关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活动策划,是提高活动效率、增强活动效果的有力途径。夏令营以“竹”为项目主题,以历史、科学、地理、经济、生活、人文、艺术等板块的综合体,呈现出竹子的传统文化地图和5D框架,实现了小切入点、大深意的活动主题。
(3)自主性。在博物馆,自主性教育就是观众保持主体地位,自主学习相关知识的过程。夏令营不设置考核标准,不强迫学习,青少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自主选择接纳符合自己兴趣的内容。在活动过程中,富有趣味性、极具吸引力的活动吸引青少年自由思考、愉快接受与“竹”相关的系统知识。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的本能决定人要调动自己的所有感官才会有可信的反应。[2]夏令营通过营造看文物、听丝竹、品竹肴、做竹编、画竹画、舞竹舞等多重环境有意识触发青少年的感官感受,刺激大脑应急处理,形成记忆、处理信息的联动模式,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与创新精神。
(4)宣传性。在数字化互联网时代,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受众渐趋年轻化,微信、微博及直播平台等传播媒介成为博物馆扩大文化影响力的新选择。夏令营的全程图文直播在第一时间更新在中国港口博物馆的网络宣传平台,起到良好的反响。这对于突破博物馆高墙,走入百姓生活,实现“无边界博物馆”是一种有益尝试。
4.2 活动效果
专题式教育活动的效果需通过多层面的反馈,及评估分析活动投入产出性价比、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方面来综合考察。
(1)评估分析。本次活动由多方合作的活动开发小组集体开发,博物馆社教工作人员、“万物启蒙”团队及学校小学教师对活动的认可度均很高。根据他们的反馈,先期教材的编写细致,港口博物馆的场地布置及时,教学用具准备充分,3位主讲老师以及4位后勤老师的配备,均保证了活动的正常开展。
在活动结束后,30位营员中有25位营员留下了反馈感言,所有的营员均表示夏令营让他们对竹有了全新的认识;80%营员感受到千年文化的传承;48%的营员提到竹的坚强品质;72%的营员提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80%的营员表示热爱自然;88%的营员表示下次还要再来体验。 (2)傳播效应。夏令营在活动期间通过摄影摄像在多个平台每日跟踪播放活动的进展;官方微信公众号每日下午准时推送前一日活动核心内容及精彩瞬间;与家长沟通的微信群每天发布次日活动的流程及营员的注意事项,由后勤老师随时更新活动动向,并在下午转载前一日活动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并鼓励家长转发宣传。在活动结束后2个月内整理出活动的活动图录以回顾活动的精华内容,图录邮寄营员并广为分发进行宣传。相关新闻报道在地区报纸的《宁波晚报》以及弘博网等文博行业网络传媒均有报道,有关“万物启蒙”夏令营第二季“东方树叶”的新闻还荣获宁波市“2017年十佳科普新闻”,起到显著的社会效益。
(3)活动操作性及推广性。对于青少年而言,以物为核心的活动内容充满新奇,游学结合课堂的教学模式则极具吸引力,以兴趣为先导的教学宗旨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次项目的实践,见证了该项目的可行性和取得的成效,不断总结经验,慎重选择主题事物,陆续策划不同主题的系列活动,实现“万物启蒙”品牌的可复制性。而首次“万物启蒙”夏令营的项目实践对于博物馆策划社会教育精品项目具有创新意义。
4.3 教学反思
根据第一次活动实践的经验,博物馆也对“万物启蒙”夏令营的设计进行了反思,认为可以在一些环节上进行改进:
(1)可以增加馆内文物鉴赏活动的比重,通过文物修复、文物测量、文物记录、文物研究等文物学实践加深对文物的理解;
(2)完善活动细节,在与游学地点对接的时候,要明确告知对方我们的活动意图,并模拟组织教学的演练,以向对方提出更具实际意义的要求;
(3)加强对活动评估的量化评估分析,对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活动效果等环节进行更具体的评估。
5 结语
在博物馆发展的浪潮中新兴的专题类博物馆,具有履行社会教育尤其是青少年教育的责任与使命的积极性。“万物启蒙”夏令营是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针对青少年开发的以“万物为师,与自然为友”的社会教育新模式精品服务项目,旨在引万物入活动、以世界为教材,带领孩子多学科、多形式地接受自然和人文教育,开拓文化遗产活用的新天地。从狭义上说,通过一次活动,青少年拓宽了思路,发展了想象力,收获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从广义上说,青少年及家长可以在与学校教育的对比中逐渐改变对博物馆的认识,加深对博物馆社会教育的理解,并在其后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博物馆作为终身教育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钱锋.万物启蒙:竹[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6.
[2]翁骏德.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初探[J].科技博物,2006(1):79-87.
[3]王启祥.戏里戏外:一项博物馆教育的纪实与省思[J].科技博物,2002(3):80-89.
[4]程美珍,吴晓阳.博物馆举办学生夏令营活动之社会价值[J].东南文化,1988(1):114-115.
Abstract Nowadays, with social education as one of their core functions, more and more museums are willing to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lifelong education” for the general public. The new theme museums give top priority to the function of providing for young visitors the knowledge different from that taught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with the goal of helping them achieve well-rounded growth. The themed summer camp "Enlightenment: Bamboo" organized by China Port Museum is one of the good examples. This essay dwells on the educational activities, which boast some innovations, and concludes that this kind of special educational program is a normal extension of the museum’s missions as well as an innovative way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social education.
Keywords museum education, theme activities, summer camp
关键词 博物馆教育 专题式活动 夏令营
0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逐渐从专注于征集、收藏、陈列和研究文物的公共机构,演变成侧重于提高公民素养、启迪民智的教育机构。当下,全球博物馆已达成一个初步的共识:博物馆的功能设置中“收藏与研究是手段和方法,社会教育是目的和意义”。
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以港口文化为主题,是传播海洋文明、现代科技的重要平台,也是夯实和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文明基础的重要基地。展陈框架由“港通天下”中国港口历史陈列、“创新之路”现代港口知识陈列、“海濡之地”北仑史迹陈列、“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港口科学探索馆、“数字海洋”体验馆六个模块组成。我们矢志建设新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支点,为国内外研究中国港口历史、探求港口未来的学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为参观者了解中国港口发展历程、掌握港口知识提供深入学习环境;为广大青少年科学感知港口的发展、培育对港口的兴趣提供直观形象和互动氛围;为交通运输文化的传播和提升提供全面展示和深度研究空间。
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发有明确受众、有系列主题的教育活动,相继打造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品牌活动,如“我与港博同成长”青少年体验活动、“港博讲坛”专题讲座和“探古寻幽”北仑市民走进北仑历史古迹活动等。一方面以此来创新、健全自身的博物馆教育体系,另一方面“满足观众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要求”,以实现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最终价值。下面聚焦“‘万物启蒙’夏令营·竹君子”,详细阐述这一专题式教育活动的初衷、过程与效果。
1 教育理念
在完成幼小衔接过渡后,小学生生活开始以学习为主导。但是学校教育的系统化教学因知识面单一、课程体系固定、教学模式死板,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提升活动的主体性、趣味性非常必要。作为博物馆社会教育的主要目标群体,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求知若渴、可塑性强,尤其是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成长速度快、开始感觉到自我意识并开始自我表达,具有独立的倾向。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可以让他们习得知识、认知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自我观点并激发学习的热情。
在掌握小学高年级段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博物馆组织策划适合学生个人身心发展的、弘扬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突破单向传播教育方式的专题性教育服务项目。“万物启蒙”夏令营择取学生身边随处可见,又具有深厚传统文化的“竹”为主题,围绕主题不断向传统文化、历史人文、科学艺术的维度广度扩展,设计出符合青少年心智和能力的进阶制活动,不仅还原事物的完整性,而且向学生展示了该物演变成现代中国人精神生活一部分的过程。夏令营通过游学结合课堂的教学模式打破灌输模式,以兴趣为先导引导学生全方位认识“竹”,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物保护观念并形成初步的美学思想。
2 活動目标
本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原则,根据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馆藏相关竹文物,结合《万物启蒙:竹》教材,把活动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
(1)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竹的生物特性、中国及世界范围的竹子分布;了解竹的功用、历史、经济价值和竹文化,认识与竹相关的文物和非遗工艺。
(2)技能目标包括:发现生活中的竹子制品,培养观察能力;习得通过纹饰、器型区分竹子相关文物的能力以及初步鉴赏的能力;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体验,锻炼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分组活动过程中,培养形成自身观点的能力,并锻炼人际交往的能力;通过美术、书法、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实践具备初步的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形成世界万物皆为体系复杂、历史悠久、具有科学内涵、富有艺术人文气息的综合体的世界观。
(3)情感目标包括: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激发学生产生对历史文明进程的崇敬之情、对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的认同感;调动学生对万事万物的探究热情,增强学习兴趣;让学生认可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教育方式,使博物馆更为顺利地纳入终身教育的课堂。
3 活动实施过程
“万物启蒙”夏令营面向学校招募30名三到六年级(9~12岁)小学生,在暑期期间集中七天时间完成的专题式活动。如表1所示,活动分为12个板块,除将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设为主活动现场外,还设置了六处游学地点,其中有一天住进浙东大竹海体验竹林人家生活,其余几天均为走读形式。
3.1 活动主题
为丰富本馆教育活动体系的形式和内容,我们尝试设计区别于馆内之前开展的活动,计划用较长时间完成一项专题的集中学习。暑期学生能抽出的连续时间最长,因此设定了七天时长的活动将一个专题解释透彻,让学生从文物学、历史学、民俗学、科学、地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认识一项事物,形成立体的世界观。在活动主题及流程设计的过程中,博物馆首先成立以博物馆社教工作人员、“万物启蒙”团队、学校小学教师组成的活动开发小组,开展学生兴趣调查,明确活动资源并最终确定活动教材及流程。过程持续三个月左右。博物馆社教人员积极促进活动开发小组的运作。在“明确活动资源”的环节中,活动开发小组发现,对于“竹”的主题,博物馆可提供的资源如竹纹饰或竹器型的文物等,非遗馆可提供的资源如竹刻工艺展示等,“万物启蒙”团队、学校教育可提供的资源以及区域内自然资源最为丰富,因此第一季的夏令营以“竹”为主题。
3.2 活动内容:各学科糅合,划分为整
(1)在内容选择上,以竹为“万物”之首物,见微知著,是青少年博物启蒙之佳选。“竹”分布面积广阔,本地即可就地取材学习条件便利;应用广泛,从古到今生活、艺术中无不有它的身影;君子品格,衍生文化寓意深远。项目设计的阶梯式活动,糅合历史、人文、科学、艺术等不同学科,建立起人与物的密切联系。 (2)历史文物为核心。“让文物活起来”是让博物馆的典藏文物重新焕发活力的途径,也是当下考量博物馆是否能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标准。博物馆为夏令营的孩子们开放馆藏,为他们提供了近距离接触竹文物的机会。第二天下午的“征服自然的竹子”,营员在博物馆文物鉴赏室近距离接触从元代到民国时期的竹相关文物,由文物专家亲身介绍竹材质的生活用品如以及带有竹纹饰不同材质的生活用品及工艺品等。一方面,引导营员从材质、纹饰上赏析不同时代不同种类竹文物,培养初步的文物鉴赏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实例诠释文物是历史见证的实施,如一件元代黑陶仓的主体部分刻意剔刻竹编状构造,反应当时江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文化交流(竹子非草原植物,喜依山傍山区域)。在观摩历代竹制文物和竹元素文物的过程中,让营员们体味竹的历史功用和竹的精神文化。
(3)科学地理为背景。“竹”从具象的物演变成抽象的元素,是基于人类对于“竹”这一物体的了解。以竹子产业的生态村为基地,以基地专业人员为老师,深入竹林竹海,通过亲密接触来调动全部感官认识竹子;用科学实验来考察竹子的生理结构特点,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引导营员从生物学的角度了解竹子的一生;勾勒出全世界包括中国的竹子空间地图,探索竹子分布与气候环境之间的联系。背景知识的详尽丰富必然有助于营员理解竹称之为“竹君子”的文化内涵。
(4)经济生活为应用。功用之竹,古已有之。从历史中走来存续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民俗竹文化渗透到夏令营的启蒙中。老艺人的竹刻及竹编工艺以手把手的方式教给营员们,深刻地诠释了“传承”二字。大型超市之行则将营员们从历史领回现实,多种类大批量竹产品的收罗,不仅让营员领悟竹之“万物”的概念,而且引导营员发现商品定价的影响因素等经济学常识。
(5)人文艺术为提升。君子如竹,宁折不屈,高洁品质,世人称颂。喜竹、爱竹甚至以竹自比的古代文化名人的诗文,成为营员理解感受竹文化的辅助载体。营员们在诗文诵读、绘画、书法、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上的综合表现,充分反映了他们在短短一周时间内体悟到的勾连过去与现在的竹文化。
3.3 活动形式:打破课堂藩篱,兴趣先导
与学校教育不同,“万物启蒙”夏令营的教学环境轻松自由,倡导老师启发兴趣、营员主导学习的模式。老师的任务不是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引导营员自发提问、主动思考、找出答案,建立起发散思考的思维模式。夏令营的课堂在竹林乡间,席地而坐,实地考察竹之生态;在博物馆以文物为教学工具,追溯竹文物的历史;在非遗馆手把手教学,体验老工艺等等。
总之,夏令营的课堂主要在教室外。夏令营采用游学与教室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拿捏宜动宜静的活动节奏,入则温故而知新,出则行动与实践,两相结合,互相映衬,加深营员们对竹的理解与记忆。教室教学也采用分小组讨论,甚至采用论辩的方式鼓励每位营员表达意见,形成不同观点。
4 活动评估
4.1 亮点及创新点
“万物启蒙”夏令营作为博物馆社会教育精品项目,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独创精神,旨在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有着许多的创新点。
(1)实物性。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把事务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博物馆教育最为独特的优势就是拥有大量丰富精美的文物具有实物性和直观性。实物直观教学方式非常适合青少年理性认识不足的认识规律,有助于提高营员的兴趣,促进想象力发展理解能力和长久记忆。夏令营充分发挥博物馆具有丰富“竹”文物的优势,甚至抛弃了PPT讲课的形式,精心组织策划活动,适应青少年的发展需要,强化了学习效果。
(2)主题性。博物馆主题活动是现阶段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热门首选,主题性活动可以在纷繁复杂的文物藏品体系和展陈体系中截取相关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活动策划,是提高活动效率、增强活动效果的有力途径。夏令营以“竹”为项目主题,以历史、科学、地理、经济、生活、人文、艺术等板块的综合体,呈现出竹子的传统文化地图和5D框架,实现了小切入点、大深意的活动主题。
(3)自主性。在博物馆,自主性教育就是观众保持主体地位,自主学习相关知识的过程。夏令营不设置考核标准,不强迫学习,青少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自主选择接纳符合自己兴趣的内容。在活动过程中,富有趣味性、极具吸引力的活动吸引青少年自由思考、愉快接受与“竹”相关的系统知识。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的本能决定人要调动自己的所有感官才会有可信的反应。[2]夏令营通过营造看文物、听丝竹、品竹肴、做竹编、画竹画、舞竹舞等多重环境有意识触发青少年的感官感受,刺激大脑应急处理,形成记忆、处理信息的联动模式,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与创新精神。
(4)宣传性。在数字化互联网时代,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受众渐趋年轻化,微信、微博及直播平台等传播媒介成为博物馆扩大文化影响力的新选择。夏令营的全程图文直播在第一时间更新在中国港口博物馆的网络宣传平台,起到良好的反响。这对于突破博物馆高墙,走入百姓生活,实现“无边界博物馆”是一种有益尝试。
4.2 活动效果
专题式教育活动的效果需通过多层面的反馈,及评估分析活动投入产出性价比、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方面来综合考察。
(1)评估分析。本次活动由多方合作的活动开发小组集体开发,博物馆社教工作人员、“万物启蒙”团队及学校小学教师对活动的认可度均很高。根据他们的反馈,先期教材的编写细致,港口博物馆的场地布置及时,教学用具准备充分,3位主讲老师以及4位后勤老师的配备,均保证了活动的正常开展。
在活动结束后,30位营员中有25位营员留下了反馈感言,所有的营员均表示夏令营让他们对竹有了全新的认识;80%营员感受到千年文化的传承;48%的营员提到竹的坚强品质;72%的营员提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80%的营员表示热爱自然;88%的营员表示下次还要再来体验。 (2)傳播效应。夏令营在活动期间通过摄影摄像在多个平台每日跟踪播放活动的进展;官方微信公众号每日下午准时推送前一日活动核心内容及精彩瞬间;与家长沟通的微信群每天发布次日活动的流程及营员的注意事项,由后勤老师随时更新活动动向,并在下午转载前一日活动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并鼓励家长转发宣传。在活动结束后2个月内整理出活动的活动图录以回顾活动的精华内容,图录邮寄营员并广为分发进行宣传。相关新闻报道在地区报纸的《宁波晚报》以及弘博网等文博行业网络传媒均有报道,有关“万物启蒙”夏令营第二季“东方树叶”的新闻还荣获宁波市“2017年十佳科普新闻”,起到显著的社会效益。
(3)活动操作性及推广性。对于青少年而言,以物为核心的活动内容充满新奇,游学结合课堂的教学模式则极具吸引力,以兴趣为先导的教学宗旨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次项目的实践,见证了该项目的可行性和取得的成效,不断总结经验,慎重选择主题事物,陆续策划不同主题的系列活动,实现“万物启蒙”品牌的可复制性。而首次“万物启蒙”夏令营的项目实践对于博物馆策划社会教育精品项目具有创新意义。
4.3 教学反思
根据第一次活动实践的经验,博物馆也对“万物启蒙”夏令营的设计进行了反思,认为可以在一些环节上进行改进:
(1)可以增加馆内文物鉴赏活动的比重,通过文物修复、文物测量、文物记录、文物研究等文物学实践加深对文物的理解;
(2)完善活动细节,在与游学地点对接的时候,要明确告知对方我们的活动意图,并模拟组织教学的演练,以向对方提出更具实际意义的要求;
(3)加强对活动评估的量化评估分析,对活动准备、活动实施、活动效果等环节进行更具体的评估。
5 结语
在博物馆发展的浪潮中新兴的专题类博物馆,具有履行社会教育尤其是青少年教育的责任与使命的积极性。“万物启蒙”夏令营是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针对青少年开发的以“万物为师,与自然为友”的社会教育新模式精品服务项目,旨在引万物入活动、以世界为教材,带领孩子多学科、多形式地接受自然和人文教育,开拓文化遗产活用的新天地。从狭义上说,通过一次活动,青少年拓宽了思路,发展了想象力,收获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从广义上说,青少年及家长可以在与学校教育的对比中逐渐改变对博物馆的认识,加深对博物馆社会教育的理解,并在其后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博物馆作为终身教育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钱锋.万物启蒙:竹[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6.
[2]翁骏德.博物馆教育活动规划初探[J].科技博物,2006(1):79-87.
[3]王启祥.戏里戏外:一项博物馆教育的纪实与省思[J].科技博物,2002(3):80-89.
[4]程美珍,吴晓阳.博物馆举办学生夏令营活动之社会价值[J].东南文化,1988(1):114-115.
Abstract Nowadays, with social education as one of their core functions, more and more museums are willing to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lifelong education” for the general public. The new theme museums give top priority to the function of providing for young visitors the knowledge different from that taught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with the goal of helping them achieve well-rounded growth. The themed summer camp "Enlightenment: Bamboo" organized by China Port Museum is one of the good examples. This essay dwells on the educational activities, which boast some innovations, and concludes that this kind of special educational program is a normal extension of the museum’s missions as well as an innovative way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social education.
Keywords museum education, theme activities, summer c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