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成都市的中轴线,宽86米,全长13.5公里,双向12车道的天府大道像一条脐带,从成都中心城区的南部垂直延伸,连接着一个孕育中的新区。
2014年10月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四川天府新区。这是全国第11个国家级新区。
在成都人看来,最值得期待的,是“白纸画图,平地立城”的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核心区。在这块占地面积达到564平方公里(成都市区建成区面积528.9平方公里)的待开发土地上,将再造一个新成都。
用市场换投资
核心区的行政中枢、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办公大楼就坐落在天府大道路边。这里丝毫感受不到休闲的节奏,管委会工作人员连走路速度都快许多。目前,这个国家级新区成都片区的全部在编工作人员,不到160人。高度精简的机构建制下,有些部门要对应超过20个职能局的职责。
除了大部制导致的工作职责倍增之外,管委会的每个部门还都忙着招商。这是管委会目前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为了迅速扩大招商效果,天府新区多管齐下,每个部门根据自己的业务领域,同时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例如,财政金融局引入金融企业,科宣局引入科技创新企业,社会事业局则和医院学校对接。
“产业是一个城市的核心,没有产业作基础,其他都是空谈。”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投资服务局局长刘宇彤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刘宇彤拥有丰富的招商工作经验。在2013年6月来到天府新区管委会招商投资局之前,他曾经在成都市高新区工作了十年,其中有四年从事招商引资。
在一块尚未开发的土地上招商,和此前在高新区的工作完全不同。
“和其他地区的招商引资不同,成熟区域的招商引资是产业链招商,所做的工作是完善产业生态环境,找出哪个地方要强化补足。这里不一样,我们现在的工作是要先找个‘头’出来,有个‘头’才好说后面的事情。”刘宇彤说。
对于“头”的问题,成都的办法是用市场换投资。
“其他地方没有成都这么大的基础设施的开发量,因此成都对于基建企业来说是巨大的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主力军是央企,包括中铁、中交、中建、中电建、中冶等等,这些央企要来承建项目,那就要把设计中心或研发中心放过来,双方互惠互利。”刘宇彤说。
在国务院批复之前,天府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已经颇有成效。仅是创新科技城,2014年累计已有逾百亿元项目落户。而随着国家级新区的批复公开,天府新区的投资更趋火热。“新区批复后来访明显增加了,之前一周接待十个左右来访,现在要接待二三十个。”刘宇彤说。
南侧是发展的主方向
天府大道如同一个时空隧道,将成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尽收眼前。
从成都火车南站北望,1.5公里之外,就是成都市二环高架。在老成都人眼中,二环内就是那个火热、麻辣的成都市区。
从南站南下4.5公里,就到了天府大道和成都绕城高速交界处,成都市政府所在地。再从成都市政府出发,沿着中轴线南驰,大约14公里后,天府大道到了尽头。这里丘陵绵延,丛林茂盛,将是未来新成都的所在地。
“成都市区地形平坦,而成都片区核心区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我们以前习惯了平地建设,现在要依山就势,建设出一个反映地形特点的新区来,对规划是一个挑战。”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规建局副局长古利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从规划设计到工程建设如何体现地形特色?比如道路的建设,既要考虑地形的交叉起伏,又要考虑道路的功能和使用。”古利军说。
成都市坐落于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成都平原东部。成都城西北侧,是成都平原都江堰灌溉渠。“那里灌溉上千年,是发展农业的良田沃土,因此,成都的发展不能向西北,只能向东向南方向发展。”古利军说。
成都市早已实施完成的五路一桥工程(即三环路、人民南路南延线、成洛路、成龙路、老成渝路)和火车南站立交桥工程,便是引导城市向东向南发展。
成都主城区的东侧,是成都市十个市辖区之一的龙泉驿区,也是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所在地。龙泉驿区也是成都近年来后发的主要区域之一。
根据成都市产业布局规划,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经开区被打造成为专业发展汽车整车、配套零部件的“成都汽车工业园”。2011年11月,四川省政府批准并原则同意《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龙泉驿区成为天府新区“一城六区”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即龙泉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
这意味着,成都南侧成为天府新区未来新城区发展的主方向。
生态环境是最大的自然禀赋
相比新旧并列的成都主城区、高楼林立的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核心区将呈现另一幅面貌。
作为最为重要的先行基础设施之一,天府大道还在一路向南延伸。从施工中断处,再经过大约十分钟车程,就到了未来核心区的重心之一——创新科技城的所在地。
规划面积为15平方公里的创新科技城,包含4平方公里的兴隆湖和鹿溪河生态区。其中位于科技城核心区域的兴隆湖面积为5100亩,大约相当于476个标准足球场大小,人工打造,投资达92亿元, 是成都市迄今最大的人工生态湖泊。作为天府新区规划建设“生态先行”理念的具体实施项目,兴隆湖生态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目前已进入实验性蓄水阶段。眼下,兴隆湖边掘进机轰鸣,工程车穿梭,兴隆湖中已是湖面初现,波光粼粼。明年6月,这里将湖风清新、鸥鸟戏水、浮游动物乐翔浅底,蛙鸣一片,夕阳入晚。
兴隆湖生态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建成将极大提升天府新区生态环境质量,对天府新区生态建设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但兴隆湖生态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不仅仅是一个湖区工程,除了生态功能之外,兴隆湖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它的产业聚集效应,因为根据规划,天府新区创新科技城将环湖布局九个特色产业功能区,而且一大批重大项目和中小企业正踊跃进驻。围绕兴隆湖,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在此布局互联网大数据、创意设计、科技研发、智能制造等产业,重点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发、重大技术成果产业化,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研发产业聚集地。 创新科技城正是依山傍水,环湖而建。这里不仅将成为成都未来发展的“大脑”,也将成为未来新城区绿色肌体的一个代表作。
“天府新区非常注重产业跟自然融合发展,以往都是先规划园区,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核心区实行了‘反规划’,就是先把绿地、湿地规划出来,再规划产业功能区。”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经济发展局产业推进处副处长钟鹏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成都片区核心区的规划,用我们专业的话叫设计结合自然,也就是依山就势。” 古利军说。
在成都片区核心区的建设重点“一城一区一带”中,创新科技城的绿化规划面积达到29%,秦皇寺中央商务区绿化规划面积为24%,锦江生态带为25%。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注重产业跟环境的融合,注重生态发展。”钟鹏说。
“很多地方的城市开发,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尽可能把土地用来做商业地产,因为只要修成住宅,很快就能收回成本。但是,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核心区没有这么做。”刘宇彤说。
这并不意味着成都人完全无视利益,相反,他们认为这样做会得到更为长远的利益。“比如规划建设兴隆湖,就是为了打造环境,筑巢引凤。在兴隆湖最好的地段修建科技创新中心,这么良好的生态投资环境,一定能吸引高端产业前来。”刘宇彤说。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最大的自然禀赋,必须规划好、保护好、建设好。”古利军说。
产城融合是主要内容
从规划之初,产城融合便是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核心区主要的命题作文。
除了对公园绿地建设的分外重视,成都片区核心区中“一城一带一区”的规划又都兼具产业用地、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公建及配套用地和公园绿地。
这一规划设想体现在成都片区核心区的多个规划单元中。在分区规划里,成都片区核心区采用了“产城一体单元”。“根据不同的产业,有针对性地划分了不同的单元。按照每平方公里一万人的人口密度,每个单元用地规模20~30平方公里,其中包含产业、居住、商业、公建、绿地等功能,形成职住平衡、配套完善、布局融合的产城单元。”古利军说。
而在整体上,天府新区还力图将成都市的产业资源整合、经济转型升级、城市环境建设纳入通盘规划。
在天府新区一带两翼、一城六区的规划中,从人民南路至天府大道,沿天府中轴向南延续的高端服务功能聚集带位居整体规划的中路,成眉高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聚集带、龙泉经开区的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带在两侧遥相呼应。
处在地理中心、拥有空间距离优势的高端服务区不仅为两翼的产业区形成服务支撑,由于这一区域自然环境最佳,未来将吸纳最具附加值的高端产业进入,因此,也将为两翼的制造功能区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再造成都有两层含义,一是再造一个城市核心区,二是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核心区的招商引资和其他地方不一样,从一开始就是产城融合,招商引资的方向一是城市建设,二是产业发展。”刘宇彤说。
因此,成都片区核心区除了强调引进以商业模式创新和重大技术变革为驱动的新经济业态之外,还需要同步引进核心区城镇化过程中急需配套的相关产业,例如一些高端服务业。
值得注意的是,约占成都片区核心区总面积70%的绿化隔离带地区,还有九个特色镇。它们将承载一些城区之外的功能,其中多数以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为主。还有个别镇将养老康复产业作为发展方向。
2014年10月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四川天府新区。这是全国第11个国家级新区。
在成都人看来,最值得期待的,是“白纸画图,平地立城”的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核心区。在这块占地面积达到564平方公里(成都市区建成区面积528.9平方公里)的待开发土地上,将再造一个新成都。
用市场换投资
核心区的行政中枢、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办公大楼就坐落在天府大道路边。这里丝毫感受不到休闲的节奏,管委会工作人员连走路速度都快许多。目前,这个国家级新区成都片区的全部在编工作人员,不到160人。高度精简的机构建制下,有些部门要对应超过20个职能局的职责。
除了大部制导致的工作职责倍增之外,管委会的每个部门还都忙着招商。这是管委会目前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为了迅速扩大招商效果,天府新区多管齐下,每个部门根据自己的业务领域,同时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例如,财政金融局引入金融企业,科宣局引入科技创新企业,社会事业局则和医院学校对接。
“产业是一个城市的核心,没有产业作基础,其他都是空谈。”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投资服务局局长刘宇彤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刘宇彤拥有丰富的招商工作经验。在2013年6月来到天府新区管委会招商投资局之前,他曾经在成都市高新区工作了十年,其中有四年从事招商引资。
在一块尚未开发的土地上招商,和此前在高新区的工作完全不同。
“和其他地区的招商引资不同,成熟区域的招商引资是产业链招商,所做的工作是完善产业生态环境,找出哪个地方要强化补足。这里不一样,我们现在的工作是要先找个‘头’出来,有个‘头’才好说后面的事情。”刘宇彤说。
对于“头”的问题,成都的办法是用市场换投资。
“其他地方没有成都这么大的基础设施的开发量,因此成都对于基建企业来说是巨大的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主力军是央企,包括中铁、中交、中建、中电建、中冶等等,这些央企要来承建项目,那就要把设计中心或研发中心放过来,双方互惠互利。”刘宇彤说。
在国务院批复之前,天府新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已经颇有成效。仅是创新科技城,2014年累计已有逾百亿元项目落户。而随着国家级新区的批复公开,天府新区的投资更趋火热。“新区批复后来访明显增加了,之前一周接待十个左右来访,现在要接待二三十个。”刘宇彤说。
南侧是发展的主方向
天府大道如同一个时空隧道,将成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尽收眼前。
从成都火车南站北望,1.5公里之外,就是成都市二环高架。在老成都人眼中,二环内就是那个火热、麻辣的成都市区。
从南站南下4.5公里,就到了天府大道和成都绕城高速交界处,成都市政府所在地。再从成都市政府出发,沿着中轴线南驰,大约14公里后,天府大道到了尽头。这里丘陵绵延,丛林茂盛,将是未来新成都的所在地。
“成都市区地形平坦,而成都片区核心区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我们以前习惯了平地建设,现在要依山就势,建设出一个反映地形特点的新区来,对规划是一个挑战。”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规建局副局长古利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从规划设计到工程建设如何体现地形特色?比如道路的建设,既要考虑地形的交叉起伏,又要考虑道路的功能和使用。”古利军说。
成都市坐落于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成都平原东部。成都城西北侧,是成都平原都江堰灌溉渠。“那里灌溉上千年,是发展农业的良田沃土,因此,成都的发展不能向西北,只能向东向南方向发展。”古利军说。
成都市早已实施完成的五路一桥工程(即三环路、人民南路南延线、成洛路、成龙路、老成渝路)和火车南站立交桥工程,便是引导城市向东向南发展。
成都主城区的东侧,是成都市十个市辖区之一的龙泉驿区,也是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所在地。龙泉驿区也是成都近年来后发的主要区域之一。
根据成都市产业布局规划,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经开区被打造成为专业发展汽车整车、配套零部件的“成都汽车工业园”。2011年11月,四川省政府批准并原则同意《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龙泉驿区成为天府新区“一城六区”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即龙泉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
这意味着,成都南侧成为天府新区未来新城区发展的主方向。
生态环境是最大的自然禀赋
相比新旧并列的成都主城区、高楼林立的高新区,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核心区将呈现另一幅面貌。
作为最为重要的先行基础设施之一,天府大道还在一路向南延伸。从施工中断处,再经过大约十分钟车程,就到了未来核心区的重心之一——创新科技城的所在地。
规划面积为15平方公里的创新科技城,包含4平方公里的兴隆湖和鹿溪河生态区。其中位于科技城核心区域的兴隆湖面积为5100亩,大约相当于476个标准足球场大小,人工打造,投资达92亿元, 是成都市迄今最大的人工生态湖泊。作为天府新区规划建设“生态先行”理念的具体实施项目,兴隆湖生态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目前已进入实验性蓄水阶段。眼下,兴隆湖边掘进机轰鸣,工程车穿梭,兴隆湖中已是湖面初现,波光粼粼。明年6月,这里将湖风清新、鸥鸟戏水、浮游动物乐翔浅底,蛙鸣一片,夕阳入晚。
兴隆湖生态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建成将极大提升天府新区生态环境质量,对天府新区生态建设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但兴隆湖生态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不仅仅是一个湖区工程,除了生态功能之外,兴隆湖最重要的功能在于它的产业聚集效应,因为根据规划,天府新区创新科技城将环湖布局九个特色产业功能区,而且一大批重大项目和中小企业正踊跃进驻。围绕兴隆湖,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在此布局互联网大数据、创意设计、科技研发、智能制造等产业,重点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发、重大技术成果产业化,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研发产业聚集地。 创新科技城正是依山傍水,环湖而建。这里不仅将成为成都未来发展的“大脑”,也将成为未来新城区绿色肌体的一个代表作。
“天府新区非常注重产业跟自然融合发展,以往都是先规划园区,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核心区实行了‘反规划’,就是先把绿地、湿地规划出来,再规划产业功能区。”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经济发展局产业推进处副处长钟鹏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成都片区核心区的规划,用我们专业的话叫设计结合自然,也就是依山就势。” 古利军说。
在成都片区核心区的建设重点“一城一区一带”中,创新科技城的绿化规划面积达到29%,秦皇寺中央商务区绿化规划面积为24%,锦江生态带为25%。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注重产业跟环境的融合,注重生态发展。”钟鹏说。
“很多地方的城市开发,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尽可能把土地用来做商业地产,因为只要修成住宅,很快就能收回成本。但是,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核心区没有这么做。”刘宇彤说。
这并不意味着成都人完全无视利益,相反,他们认为这样做会得到更为长远的利益。“比如规划建设兴隆湖,就是为了打造环境,筑巢引凤。在兴隆湖最好的地段修建科技创新中心,这么良好的生态投资环境,一定能吸引高端产业前来。”刘宇彤说。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最大的自然禀赋,必须规划好、保护好、建设好。”古利军说。
产城融合是主要内容
从规划之初,产城融合便是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核心区主要的命题作文。
除了对公园绿地建设的分外重视,成都片区核心区中“一城一带一区”的规划又都兼具产业用地、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公建及配套用地和公园绿地。
这一规划设想体现在成都片区核心区的多个规划单元中。在分区规划里,成都片区核心区采用了“产城一体单元”。“根据不同的产业,有针对性地划分了不同的单元。按照每平方公里一万人的人口密度,每个单元用地规模20~30平方公里,其中包含产业、居住、商业、公建、绿地等功能,形成职住平衡、配套完善、布局融合的产城单元。”古利军说。
而在整体上,天府新区还力图将成都市的产业资源整合、经济转型升级、城市环境建设纳入通盘规划。
在天府新区一带两翼、一城六区的规划中,从人民南路至天府大道,沿天府中轴向南延续的高端服务功能聚集带位居整体规划的中路,成眉高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聚集带、龙泉经开区的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带在两侧遥相呼应。
处在地理中心、拥有空间距离优势的高端服务区不仅为两翼的产业区形成服务支撑,由于这一区域自然环境最佳,未来将吸纳最具附加值的高端产业进入,因此,也将为两翼的制造功能区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再造成都有两层含义,一是再造一个城市核心区,二是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核心区的招商引资和其他地方不一样,从一开始就是产城融合,招商引资的方向一是城市建设,二是产业发展。”刘宇彤说。
因此,成都片区核心区除了强调引进以商业模式创新和重大技术变革为驱动的新经济业态之外,还需要同步引进核心区城镇化过程中急需配套的相关产业,例如一些高端服务业。
值得注意的是,约占成都片区核心区总面积70%的绿化隔离带地区,还有九个特色镇。它们将承载一些城区之外的功能,其中多数以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为主。还有个别镇将养老康复产业作为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