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永正,徐州小学语文教师,全国特级教师,久闻其名,昨天去图书室,偶见其书《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欣然借阅,一天读毕,收获颇丰。
首先,他的教学案例、课堂实录,有一种流畅、自然之感,没有丝毫做作之气。他把自己完全变成了孩子,与孩子们共同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本剧,甚至反串女孩、大妈,而且惟妙惟肖,也自然与孩子融为一体。这得益于于老师有一颗爱心,并转化为不泯的童心,带着微笑进课堂,这一点尤其是带着微笑进课堂,与林华民极力提倡的是一样的,自己恰恰缺乏这一点,今后努力做到。
微笑、宽容不代表放纵,他引用了《论语》中的“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对学生严厉批评后,要适当安抚,做到中庸之道,恩威并施,宽柔相济,确是至理名言,关键他能做到,特别是站到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控制自己的情绪,该发怒时,能保持冷静实属不易,他慨嘆,必须超过四十方能逐渐做到,这一方面得益于经验的积累、尤其得益于读书之故,与自己大有同感。
于老师备课时总能站到学生的角度思考,自己设计的问题学生能否理解、能否回答出等,也就是教学要和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结构相匹配才能使教学有效,这是一切教学的最高原则。周恩来总理在向外国朋友推荐《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是这样介绍的:请他们观看一部中国版的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对我们是很好的启发。对于学生根本回答不了的,就直接告诉他,然后再引导他慢慢理解,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比如他的《狐狸与乌鸦》的课堂实录中谈到,学生对于“奉承”还不知道这个词,那就直接告诉他们。在黑板上写下来,再通过这个故事理解这个词,这对我们的教学很有启发,因为我们在课堂上经常是无论什么问题都想过启发诱导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结果费时费力。直接告诉也是一种方法。再比如学习《草》这首诗的实录,小学生对“一岁一枯荣”就很难理解,于老师深入浅出、循循善诱、自然流畅地引导学生从“岁”开始,到“枯”、“荣”一步一步的理解并辅以简笔画,还通过回家给不同的家庭成员(老师来扮演)朗诵讲解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并考察他们是否理解了这首诗。
于老师非常重视朗诵,他认为一篇文章会朗诵了就变成自己的了,也基本上不用讲解了,讲解是剖析,朗诵是整体感知,会朗诵了也就真正体会了作者的感受、意图,实际上也就是理解了这篇文章,无需再讲。他还特别提到是读了张颂的《朗读学》才使自己的朗诵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这对当前的语文教学很有借鉴意义。
其次,于老师做人很成功教育也很成功。这是文化浸润的结果。读经典并把它内化,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正如周敦颐所说:“圣人之教,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道德,行之为事业”。以文化人,打铁需要自身硬,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阅读,不停地写作。
第三,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地表扬放大,这一点和林华民的观点也是一致的。《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所谓“新民”就是把人自身的优点发扬广大,达到至善的境界。任何一个人,即使是最完美的人也有缺点,所谓“人无完人”,再差的学生也有优点,关键在于是不是善于发现。教师尤其要善于发现美,而不是盯着学生的缺点,到学生出现问题时,赶紧换位思考,赶紧看看自己的五个手指,孔子说“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他引用了一位外国教育家的话说,大意是要关爱每个学生,哪怕只是做出关爱的样子,也是至关重要的。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情感在先,其次才有教育。幽默感也是必须的,学生大都喜欢幽默的教师。
第四,多才多艺。于老师会拉京胡、会唱京剧、会多种乐器,而且对书法很有研究,特别重视练字,每个字都讲究细节,所谓“细节有戏”。细心、认真从练字开始。这和我们的观点和做法一致。教师要追求多才多艺,不仅是语文教师,所有学科教师都应追求多才多艺,这是基本的人文素养。要尤其重视音乐的教育力量。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于老师班的学生不仅书法好,而且还都会一种乐器,还能合唱。这些都是他给学生自己开发的课程。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于老师就这样做了,所以他的学生都很优秀,人文素养特别高。
所以很多我们熟知的理念,于老师都坚持做到了,而我们知而不行,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谨以此语与阅此文者共勉。
首先,他的教学案例、课堂实录,有一种流畅、自然之感,没有丝毫做作之气。他把自己完全变成了孩子,与孩子们共同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本剧,甚至反串女孩、大妈,而且惟妙惟肖,也自然与孩子融为一体。这得益于于老师有一颗爱心,并转化为不泯的童心,带着微笑进课堂,这一点尤其是带着微笑进课堂,与林华民极力提倡的是一样的,自己恰恰缺乏这一点,今后努力做到。
微笑、宽容不代表放纵,他引用了《论语》中的“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对学生严厉批评后,要适当安抚,做到中庸之道,恩威并施,宽柔相济,确是至理名言,关键他能做到,特别是站到孩子的角度,换位思考,控制自己的情绪,该发怒时,能保持冷静实属不易,他慨嘆,必须超过四十方能逐渐做到,这一方面得益于经验的积累、尤其得益于读书之故,与自己大有同感。
于老师备课时总能站到学生的角度思考,自己设计的问题学生能否理解、能否回答出等,也就是教学要和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结构相匹配才能使教学有效,这是一切教学的最高原则。周恩来总理在向外国朋友推荐《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是这样介绍的:请他们观看一部中国版的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对我们是很好的启发。对于学生根本回答不了的,就直接告诉他,然后再引导他慢慢理解,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比如他的《狐狸与乌鸦》的课堂实录中谈到,学生对于“奉承”还不知道这个词,那就直接告诉他们。在黑板上写下来,再通过这个故事理解这个词,这对我们的教学很有启发,因为我们在课堂上经常是无论什么问题都想过启发诱导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结果费时费力。直接告诉也是一种方法。再比如学习《草》这首诗的实录,小学生对“一岁一枯荣”就很难理解,于老师深入浅出、循循善诱、自然流畅地引导学生从“岁”开始,到“枯”、“荣”一步一步的理解并辅以简笔画,还通过回家给不同的家庭成员(老师来扮演)朗诵讲解培养学生的朗诵能力,并考察他们是否理解了这首诗。
于老师非常重视朗诵,他认为一篇文章会朗诵了就变成自己的了,也基本上不用讲解了,讲解是剖析,朗诵是整体感知,会朗诵了也就真正体会了作者的感受、意图,实际上也就是理解了这篇文章,无需再讲。他还特别提到是读了张颂的《朗读学》才使自己的朗诵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这对当前的语文教学很有借鉴意义。
其次,于老师做人很成功教育也很成功。这是文化浸润的结果。读经典并把它内化,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正如周敦颐所说:“圣人之教,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道德,行之为事业”。以文化人,打铁需要自身硬,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阅读,不停地写作。
第三,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地表扬放大,这一点和林华民的观点也是一致的。《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所谓“新民”就是把人自身的优点发扬广大,达到至善的境界。任何一个人,即使是最完美的人也有缺点,所谓“人无完人”,再差的学生也有优点,关键在于是不是善于发现。教师尤其要善于发现美,而不是盯着学生的缺点,到学生出现问题时,赶紧换位思考,赶紧看看自己的五个手指,孔子说“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他引用了一位外国教育家的话说,大意是要关爱每个学生,哪怕只是做出关爱的样子,也是至关重要的。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情感在先,其次才有教育。幽默感也是必须的,学生大都喜欢幽默的教师。
第四,多才多艺。于老师会拉京胡、会唱京剧、会多种乐器,而且对书法很有研究,特别重视练字,每个字都讲究细节,所谓“细节有戏”。细心、认真从练字开始。这和我们的观点和做法一致。教师要追求多才多艺,不仅是语文教师,所有学科教师都应追求多才多艺,这是基本的人文素养。要尤其重视音乐的教育力量。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于老师班的学生不仅书法好,而且还都会一种乐器,还能合唱。这些都是他给学生自己开发的课程。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于老师就这样做了,所以他的学生都很优秀,人文素养特别高。
所以很多我们熟知的理念,于老师都坚持做到了,而我们知而不行,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谨以此语与阅此文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