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重要基础。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终生发展。语文教育中,阅读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提升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评价美的能力,让他们能够有创意性地进行阅读,还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精读、略读。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予以高度关注。但从目前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核心素养;策略
一、前言
新教育实验的提倡者朱永新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其实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可以贯穿一个人生命的始终。”小学高年级学生年纪尚浅,要对他们开展高效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会阅读,为他们的日后发展奠定基础。但是部分教师依旧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语文教师无法全面掌握新课改的根本目标,依旧采取传统的方法开展阅读教学。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需要教师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本文提出开展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做法,意在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二、加强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正确设置阅读教学目标
开展阅读教学,首先要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这是教师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基础。新课改指出,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要设置良好的目标,尽可能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并学会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注意设计一些过程性目标,以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为指导,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来设计教学目标。笔者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一课,为学生设置的教学目标是1.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语。2.根据不同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体会毛泽东的内心世界,了解课文所隐含的情感。3.培养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的习惯,养成热爱祖国的精神。这样的教学目标考虑到了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三个维度。笔者围绕这些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在课堂上,当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时,笔者没有直接来判断他们答案的对错,而是引导学生一起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
(二)创新阅读教学方法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在阅读教学中必须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
一是应用信息技术。21世纪是一個“互联网 ”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领域,教师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来学习语文。比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第三自然段时,笔者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进创设的情景中,引导他们把课文中描写的景观想象具体,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教学课文第五自然段时,为学生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影视片段,当看到侵略者在圆明园内抢夺、破坏、放火的野蛮行径时,他们热泪盈眶,内心充满了悲愤,情绪得到了高涨,这时候学生的感情得到自然升华。
二是引入小组合作法。新课程改革指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这就指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入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合作讨论过程中激活思维,进行思考,更好地进行阅读。在教学部编版《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时,笔者让学生分组讨论北京的春节是如何过的,再讲一讲自己是如何过春节的。这样的小组合作可以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领略更多的中国民俗文化。
三是引入角色扮演法。在教学《军神》这篇课文时,笔者让学生扮演沃克医生和刘伯承,让他们进行对话,使他们深入感受在当时的情境下,刘伯承表现出来的钢铁般的意志和他为了能全身心地投入革命,不惜自己承受巨大痛苦的精神,以及沃克医生的内心变化,深化了学生的体验。
四是采取续编课文法。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的内容具有教育性和思想性。笔者有时候会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续写。比如,教学完《军神》后,笔者让学生续写刘伯承康复后的故事,学生都认为刘伯承康复后会继续为国家而奋斗,进一步体会了这位“军神”的精神。
总而言之,教学无法、贵在得法,改进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有着各种各样的方法,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灵活选择,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小学高年级学生年纪尚浅,教师应进行阅读指导,将合适的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让他们能够运用这些方法提升阅读能力,为日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精读、略读、浏览等,教师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学生学会这些阅读方法。笔者为学生介绍批注阅读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边思考边批注,在书上做注释,写评语,可以进一步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笔者将几种比较常见的符号介绍给学生,包括:①用波浪线或直线画出文章重要的语句,以便加深记忆、理解。②用圈点标出文章的重点词汇或优美词汇。③用问号标出自己不懂的地方。鼓励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阅读,加强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为学生介绍阅读方法后,要对学生进行长期的训练,直至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方法进行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在实行“大语文观”的背景下,只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构建读书机制,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交流自己阅读的课外文章,激活他们的成就感。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要针对学生群体设置课外阅读和交流分享机制。每个学期开学初,可以列一张清单,推荐阅读书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从中选择一些比较感兴趣的书籍阅读。推荐的书籍类型要包括绘本、童话故事、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生阅读完书籍之后,可组织阅读分享和交流班会,为了使学生的阅读交流形成常态,可以制定一个统一的时间,安排学生参加“读书交流会”。 也可以实施抽签的方式,每次随机抽选一位学生上台汇报,鼓励其事先做好准备,制作PPT或者微课视频,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感受,实现资源共享。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核心素养;策略
一、前言
新教育实验的提倡者朱永新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其实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可以贯穿一个人生命的始终。”小学高年级学生年纪尚浅,要对他们开展高效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会阅读,为他们的日后发展奠定基础。但是部分教师依旧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语文教师无法全面掌握新课改的根本目标,依旧采取传统的方法开展阅读教学。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需要教师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本文提出开展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具体做法,意在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二、加强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正确设置阅读教学目标
开展阅读教学,首先要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这是教师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基础。新课改指出,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要设置良好的目标,尽可能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并学会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要注意设计一些过程性目标,以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为指导,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来设计教学目标。笔者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青山处处埋忠骨》这一课,为学生设置的教学目标是1.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语。2.根据不同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体会毛泽东的内心世界,了解课文所隐含的情感。3.培养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的习惯,养成热爱祖国的精神。这样的教学目标考虑到了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三个维度。笔者围绕这些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在课堂上,当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时,笔者没有直接来判断他们答案的对错,而是引导学生一起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
(二)创新阅读教学方法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在阅读教学中必须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调动他们的阅读兴趣。
一是应用信息技术。21世纪是一個“互联网 ”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领域,教师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来学习语文。比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第三自然段时,笔者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进创设的情景中,引导他们把课文中描写的景观想象具体,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教学课文第五自然段时,为学生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影视片段,当看到侵略者在圆明园内抢夺、破坏、放火的野蛮行径时,他们热泪盈眶,内心充满了悲愤,情绪得到了高涨,这时候学生的感情得到自然升华。
二是引入小组合作法。新课程改革指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这就指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入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合作讨论过程中激活思维,进行思考,更好地进行阅读。在教学部编版《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时,笔者让学生分组讨论北京的春节是如何过的,再讲一讲自己是如何过春节的。这样的小组合作可以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领略更多的中国民俗文化。
三是引入角色扮演法。在教学《军神》这篇课文时,笔者让学生扮演沃克医生和刘伯承,让他们进行对话,使他们深入感受在当时的情境下,刘伯承表现出来的钢铁般的意志和他为了能全身心地投入革命,不惜自己承受巨大痛苦的精神,以及沃克医生的内心变化,深化了学生的体验。
四是采取续编课文法。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的内容具有教育性和思想性。笔者有时候会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续写。比如,教学完《军神》后,笔者让学生续写刘伯承康复后的故事,学生都认为刘伯承康复后会继续为国家而奋斗,进一步体会了这位“军神”的精神。
总而言之,教学无法、贵在得法,改进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有着各种各样的方法,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灵活选择,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小学高年级学生年纪尚浅,教师应进行阅读指导,将合适的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让他们能够运用这些方法提升阅读能力,为日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精读、略读、浏览等,教师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使学生学会这些阅读方法。笔者为学生介绍批注阅读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边思考边批注,在书上做注释,写评语,可以进一步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笔者将几种比较常见的符号介绍给学生,包括:①用波浪线或直线画出文章重要的语句,以便加深记忆、理解。②用圈点标出文章的重点词汇或优美词汇。③用问号标出自己不懂的地方。鼓励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阅读,加强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为学生介绍阅读方法后,要对学生进行长期的训练,直至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方法进行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在实行“大语文观”的背景下,只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构建读书机制,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交流自己阅读的课外文章,激活他们的成就感。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要针对学生群体设置课外阅读和交流分享机制。每个学期开学初,可以列一张清单,推荐阅读书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从中选择一些比较感兴趣的书籍阅读。推荐的书籍类型要包括绘本、童话故事、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生阅读完书籍之后,可组织阅读分享和交流班会,为了使学生的阅读交流形成常态,可以制定一个统一的时间,安排学生参加“读书交流会”。 也可以实施抽签的方式,每次随机抽选一位学生上台汇报,鼓励其事先做好准备,制作PPT或者微课视频,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感受,实现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