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的社会建构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x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城市作为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空间存在,总会伴随着现代化的各种问题与矛盾,这些也引领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开展和推进相关的研究。但是理论和现实之间的鸿沟一直存在。如何捕捉与城市空间相互形塑的种种社会过程,寻求建设性的共识是学者们讨论的初衷。
  谭纵波:城市问题最近被人热议,我是城市规划专业的,每到这个时候,好像就会有一种批评我们这个专业的声音。我想说,不是所有问题都应由城市规划来“背锅”。城市规划,古今中外一直都存在,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它关注的重点、内容、技术手段,完全不一样。城市规划看上去是谋划现实和未来空间的手段,但事实上它仅是个工具,真正起决策作用的、进行各种博弈的,其实是在技术之外的东西。
  我個人更愿意把所谓“城市病”看成是城市“成长的烦恼”。人少密集度低,所有事情都好办,一个村子中大家有事一商量,没那么复杂,当然你也没有那么多好处。城市发展了,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关键是怎么去化解这些问题。城市规划专业的诞生,无论是英国一八四八年的《公共卫生法》还是后来的《住房与城市规划法》,还有美国的区划制度,以及日本一九一九年的《都市计划法》等,都关涉近代城市的起源,初衷都是要解决所谓的城市问题。
  如果站在建设性的角度,我觉得城市规划虽然着眼于当下的问题,但更多的是要展望未来。未来怎么办?就得有一个很好的参照物。以单个大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为例,韩国人口大概不到六千万人,大首尔人口将近三千万,占全国人口的一半左右;再大一点像日本的首都圈,大概三千多万到四千多万,是日本人口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样子。我们国家,“珠三角”大概七八千万,“长三角”大概一亿五千万,已经超过总人口的10%,京津冀目前能称得上城市圈的人口满打满算五千万上下。什么意思?就是未来我们遇到的问题,可能是人类到目前为止没有遇到过的。我觉得像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一个人口大国,有10%的人口聚集在首都周围过分吗?一点不过分。反常吗?我认为太正常了。我们现在遇到的这些问题,还不算是太大的问题。其实最严重的问题还没有来呢,这才多少,北京说是两千三百万,加上天津两千万左右,河北能算进来的还有一千多万,不就五六千万人嘛,再来一个亿很正常,关键是整个京津冀地区怎么才能容纳一亿多人口的问题。
  我认为城市归根到底是一个经济活动的产物,一个社会中,你只要想发展经济,城市就一定会变大,城市变大就一定会出现问题。而专业人员要去做的事情是要解决这些问题,预见未来的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是知识界应该发挥的作用。
  茅明睿:我不用理论框架谈这个问题,我说很朴素的想法。我们一般看待世界,用两个维度:有序一中立一混乱、善一中立一恶。实际上这两个维度,也可以组合成有序善良和混乱善良、有序邪恶和混乱邪恶,等等。我们现在所遇到的问题,往往还是这几个维度的问题。但是善和有序,是不是对等的?混乱和恶,是不是对等的?在政府的治理观和普通百姓的心里,一个遵守秩序的有序的社会是好社会。而在建筑师的视野中,恰恰要反叛一点,经常对传统价值观做些突破。我们试图去证明这个无序是善的,政府试图证明有序是善的。所以,在实践中,所有问题无论是我们解读政府政策,还是政府看待民问,经常处在秩序和善恶之问的错配中。
  以土地财政为例,它不是目的,而是政府为了达到有序所采取的手段,卖地也不是为了发展经济。我研究了一年的北京财政,发现大量土地财政的钱用来修地铁,修污水处理厂、廉租房,等等。政府认为:我就是在做善事,我做善事的目的就是以人为本,就是站在人的视角治理城市,我没有土地财政、没有钱,我怎么实现这些理想?再比如人口密度问题,在我看来,降低它反而会恶化“城市病”;可政府切实地认为解决大城市的问题,就是要降低人口密度。这的确代表了治理观的不同。
  我二0一七年四月发表《数据与城市正义》,引起了网络的关注。后来我又带着整个团队,去观察、分析网络舆情,发现老百姓是非常支持政府的封堵“开墙打洞”等治理政策的,有一些路段和街区甚至是百分之百支持。反对声音往往针对脏街,有很多来京打工者会说,拆掉脏街毁掉了我们青春的记忆。可见,点赞和对抗是非常鲜明的。在这个问题上,政府跟本地百姓基本是一个阵营,即便中立的,也是说这些问题本就是政府不作为的表现,早该得到解决。所以知识分子不要想当然地以为老百姓跟你的想法一样。
  但是学者仍然也必须要参与进来,尤其是在政策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这就涉及实际工作中,学术界需要注意的问题:不要试图输出价值观。大家站在解决问题的立场上,究竟人口密度是不是“城市病”的来源,我们要把这个方法论说清楚,这个问题完全可谈。如果政府没有按照你的意见执行,那么也要用学术的方法来观察、检测具体治理中可能带来的变化,以帮助政府在下一步工作中降低社会风险与成本,更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就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要缓解冲突,不是单纯的有序一无序、善一恶,而是看看各种力量怎么组织起来,让我们的城市生活变得更美好。
  王军:前面两位先生都提到人口密度和土地财政的问题,我想就这两个话题谈一谈。对于城市建设和改造,不能站在道德或立场的角度,而是应该知道一个城市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北京为例,我们说人口要控制在两千三百万,过去几年北京的人口每年大概会新增五六十万,各方面资源已经触到天花板,就要控制人口。而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是匹配的。经济规模持续增长,人口规模就很难下降。这是一个根本矛盾。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北京要不要成为一个经济中心,争论不断。虽然八十年代以后,不再提把北京建设成为一个经济中心,可事实上,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北京与其他城市一样,执行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北京市承担着首都地区的公共服务,中央政府并没有设立首都财政,北京市是以小财政支撑着大服务。按照目前的税制,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一是靠增值税,二是靠卖地。说到底是靠做大经济规模做大税收。经济规模做大了,人口就来了,因为机会集中在你这个城市。
其他文献
9月的体育赛事精彩纷呈,全运会正赛是上半月的主旋律,国内体坛名将汇聚津门,为家乡荣誉奋力拼搏。进入下半月,球类赛事成为焦点,主力重新集结的中国女排将出征大冠军杯赛。与此同时,欧洲足球赛事步入了正轨,炎热散去,体坛狂热不减。赛事 国际田联钻石联赛时间 9月1日地点 比利时 布鲁塞尔本年度钻石联赛的最后一站,不少悬念将在此揭晓。每个项目的最终冠军将被授予一座镶有钻石的奖杯、5万美元奖金以及田径世锦赛的
俄国著名科学家罗蒙诺索夫留学德国期间,遇到了在物理和化学方面名望都很高的教授沃尔夫。在学习上,他对罗蒙诺索夫严格要求;在生活上,他对罗蒙诺索夫多方照顾。罗蒙诺索夫因生活困难,欠下的债务,也是沃尔夫教授慷慨解囊帮助偿还的。沃尔夫教授是罗蒙诺索夫当之无愧的恩师。  但是,一件似乎是令人难以理解的事情发生了。《德国科学》杂志突然登出一篇驳斥沃尔夫教授某个错误观点的文章,文章的署名竟然是“罗蒙诺索夫”。 
保姆恶性事件在媒体的频频曝光,一次又一次挑动了公众的敏感神经。一方面,老龄化社会到来、全面二孩政策开放让雇用保姆市场持续火爆,好保姆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市场监管不完善、保姆档案机制缺失,又为这个大市场增加了太多不确定因素:本刊在问卷星上发布的网络调查结果显示,60.19%的人对自己聘请的保姆“有限度地信任,会安装一些监控系统”;51.85%的人建议,“完善保姆档案机制,将有不良行为的保姆列入黑名单
穆巴拉克,这位执政30年的埃及前总统,已经被宣布“靠技术支持存活”,无论他能否撑过此劫,埃及都毫无疑问地要向前走了。穆尔西,依靠51%的投票率中51%的得票率,成为埃及历史上首位真正意义的民选总统。他同时拥有美国的博士学位与穆斯林兄弟会的宗教背景。  这一出新旧交替的悲喜剧,在西亚北非倒也不陌生:塔利班被击溃了,卡尔扎伊却未带领阿富汗人民摆脱贫困;萨达姆上了绞刑架,自杀式的爆炸声依然在巴格达街头不
2014年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签署克里米亚入俄条约前,发表了电视演讲,就克里米亚问题阐述了俄罗斯立场。现场听众包括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俄联邦各地区负责人和公民代表等。演讲充满爱国激情,会场不时响起欢呼喝彩声,许多听众热泪盈眶。他们觉得,克里米亚终于回家了。  然而,乌克兰人心中五味杂陈。乌克兰和俄罗斯这对有着共同祖先的邻居,几百年来积累了太多的恩怨情仇。在克里米亚入俄的当口,人们想起了两国
〔关键词〕创伤反应;家庭动力;亲子信任;案例解读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08-0068-03  学习是一个自主自发的过程,并不是老师父母提的要求越高,学生的成绩就会越好,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只有让学生自主自发地学习,才能充分激发潜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持续不断地学习和进步的动力。  案例故事:  江南某名校一位高一女生小玲(
小侄女在游乐场摔伤了腿,被哥哥背回家,刚一进家门立刻就号啕起来,大家立刻围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的安慰她,而小姑娘哭的声音更大了。  她腿上的伤口不大,走了一路早已不流血了,可这会儿却哭得像个小泪人,谁也劝不住,背她回来的哥哥又好气又好笑,问:“你刚刚摔倒没有哭,一路回家也没哭,为什么回了家反而哭了,难道这会儿比刚才还疼吗?”  小姑娘眼泪汪汪,一边抽噎一边理直气壮地回答:“刚才哭有什么用,他们又不
欧洲的一位教育心理学家在一所大学进行过一项调研:请200名大学生按照提供的选项如实选择自己欣赏或崇拜的名人。当然,如果不欣赏或不崇拜,就可不必选擇。他为大学生提供的四个选项分别是:A巴尔扎克、B贝多芬、C毕加索、D不欣赏或都不崇拜。同时,他要求大学生,对自己所选择的名人作出简要的生平介绍。  统计结果是:  30%的大学生欣赏或崇拜巴尔扎克。这些大学生认为,巴尔扎克最大的特点是勤奋努力。他有一个精
二00五年夏,中法文化交流年进入尾声,时任法国驻华使馆文化专员、法国汉学家柯蓉(Christine Cornet)与合作者方许文(FrancoisVerdier)等,分别在上海、苏州和北京,举办了主题为“水上人家”的摄影艺术展。展品是从法国神父卫德骥(Joseph De Reviers De Mauny,1892-1974)于一九三二年秋至一九三三年夏在中国拍摄的四千多张照片中选出,这些照片再现了
江苏省苏州中学历来重视素质教育,将学生的发展目标定位在“基础扎实,素质全面,能力较强,特长明显,人格健全,社会适应性强”上。可以看出,学生培养目标的每一个方面都需要健康的心理作为基础。所以说,心理素质是学生众多素质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基于这样一个认识,我校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来,始终把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1996年,学校确定了“中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