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城市作为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空间存在,总会伴随着现代化的各种问题与矛盾,这些也引领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开展和推进相关的研究。但是理论和现实之间的鸿沟一直存在。如何捕捉与城市空间相互形塑的种种社会过程,寻求建设性的共识是学者们讨论的初衷。
谭纵波:城市问题最近被人热议,我是城市规划专业的,每到这个时候,好像就会有一种批评我们这个专业的声音。我想说,不是所有问题都应由城市规划来“背锅”。城市规划,古今中外一直都存在,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它关注的重点、内容、技术手段,完全不一样。城市规划看上去是谋划现实和未来空间的手段,但事实上它仅是个工具,真正起决策作用的、进行各种博弈的,其实是在技术之外的东西。
我個人更愿意把所谓“城市病”看成是城市“成长的烦恼”。人少密集度低,所有事情都好办,一个村子中大家有事一商量,没那么复杂,当然你也没有那么多好处。城市发展了,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关键是怎么去化解这些问题。城市规划专业的诞生,无论是英国一八四八年的《公共卫生法》还是后来的《住房与城市规划法》,还有美国的区划制度,以及日本一九一九年的《都市计划法》等,都关涉近代城市的起源,初衷都是要解决所谓的城市问题。
如果站在建设性的角度,我觉得城市规划虽然着眼于当下的问题,但更多的是要展望未来。未来怎么办?就得有一个很好的参照物。以单个大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为例,韩国人口大概不到六千万人,大首尔人口将近三千万,占全国人口的一半左右;再大一点像日本的首都圈,大概三千多万到四千多万,是日本人口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样子。我们国家,“珠三角”大概七八千万,“长三角”大概一亿五千万,已经超过总人口的10%,京津冀目前能称得上城市圈的人口满打满算五千万上下。什么意思?就是未来我们遇到的问题,可能是人类到目前为止没有遇到过的。我觉得像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一个人口大国,有10%的人口聚集在首都周围过分吗?一点不过分。反常吗?我认为太正常了。我们现在遇到的这些问题,还不算是太大的问题。其实最严重的问题还没有来呢,这才多少,北京说是两千三百万,加上天津两千万左右,河北能算进来的还有一千多万,不就五六千万人嘛,再来一个亿很正常,关键是整个京津冀地区怎么才能容纳一亿多人口的问题。
我认为城市归根到底是一个经济活动的产物,一个社会中,你只要想发展经济,城市就一定会变大,城市变大就一定会出现问题。而专业人员要去做的事情是要解决这些问题,预见未来的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是知识界应该发挥的作用。
茅明睿:我不用理论框架谈这个问题,我说很朴素的想法。我们一般看待世界,用两个维度:有序一中立一混乱、善一中立一恶。实际上这两个维度,也可以组合成有序善良和混乱善良、有序邪恶和混乱邪恶,等等。我们现在所遇到的问题,往往还是这几个维度的问题。但是善和有序,是不是对等的?混乱和恶,是不是对等的?在政府的治理观和普通百姓的心里,一个遵守秩序的有序的社会是好社会。而在建筑师的视野中,恰恰要反叛一点,经常对传统价值观做些突破。我们试图去证明这个无序是善的,政府试图证明有序是善的。所以,在实践中,所有问题无论是我们解读政府政策,还是政府看待民问,经常处在秩序和善恶之问的错配中。
以土地财政为例,它不是目的,而是政府为了达到有序所采取的手段,卖地也不是为了发展经济。我研究了一年的北京财政,发现大量土地财政的钱用来修地铁,修污水处理厂、廉租房,等等。政府认为:我就是在做善事,我做善事的目的就是以人为本,就是站在人的视角治理城市,我没有土地财政、没有钱,我怎么实现这些理想?再比如人口密度问题,在我看来,降低它反而会恶化“城市病”;可政府切实地认为解决大城市的问题,就是要降低人口密度。这的确代表了治理观的不同。
我二0一七年四月发表《数据与城市正义》,引起了网络的关注。后来我又带着整个团队,去观察、分析网络舆情,发现老百姓是非常支持政府的封堵“开墙打洞”等治理政策的,有一些路段和街区甚至是百分之百支持。反对声音往往针对脏街,有很多来京打工者会说,拆掉脏街毁掉了我们青春的记忆。可见,点赞和对抗是非常鲜明的。在这个问题上,政府跟本地百姓基本是一个阵营,即便中立的,也是说这些问题本就是政府不作为的表现,早该得到解决。所以知识分子不要想当然地以为老百姓跟你的想法一样。
但是学者仍然也必须要参与进来,尤其是在政策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这就涉及实际工作中,学术界需要注意的问题:不要试图输出价值观。大家站在解决问题的立场上,究竟人口密度是不是“城市病”的来源,我们要把这个方法论说清楚,这个问题完全可谈。如果政府没有按照你的意见执行,那么也要用学术的方法来观察、检测具体治理中可能带来的变化,以帮助政府在下一步工作中降低社会风险与成本,更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就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要缓解冲突,不是单纯的有序一无序、善一恶,而是看看各种力量怎么组织起来,让我们的城市生活变得更美好。
王军:前面两位先生都提到人口密度和土地财政的问题,我想就这两个话题谈一谈。对于城市建设和改造,不能站在道德或立场的角度,而是应该知道一个城市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北京为例,我们说人口要控制在两千三百万,过去几年北京的人口每年大概会新增五六十万,各方面资源已经触到天花板,就要控制人口。而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是匹配的。经济规模持续增长,人口规模就很难下降。这是一个根本矛盾。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北京要不要成为一个经济中心,争论不断。虽然八十年代以后,不再提把北京建设成为一个经济中心,可事实上,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北京与其他城市一样,执行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北京市承担着首都地区的公共服务,中央政府并没有设立首都财政,北京市是以小财政支撑着大服务。按照目前的税制,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一是靠增值税,二是靠卖地。说到底是靠做大经济规模做大税收。经济规模做大了,人口就来了,因为机会集中在你这个城市。
谭纵波:城市问题最近被人热议,我是城市规划专业的,每到这个时候,好像就会有一种批评我们这个专业的声音。我想说,不是所有问题都应由城市规划来“背锅”。城市规划,古今中外一直都存在,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它关注的重点、内容、技术手段,完全不一样。城市规划看上去是谋划现实和未来空间的手段,但事实上它仅是个工具,真正起决策作用的、进行各种博弈的,其实是在技术之外的东西。
我個人更愿意把所谓“城市病”看成是城市“成长的烦恼”。人少密集度低,所有事情都好办,一个村子中大家有事一商量,没那么复杂,当然你也没有那么多好处。城市发展了,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关键是怎么去化解这些问题。城市规划专业的诞生,无论是英国一八四八年的《公共卫生法》还是后来的《住房与城市规划法》,还有美国的区划制度,以及日本一九一九年的《都市计划法》等,都关涉近代城市的起源,初衷都是要解决所谓的城市问题。
如果站在建设性的角度,我觉得城市规划虽然着眼于当下的问题,但更多的是要展望未来。未来怎么办?就得有一个很好的参照物。以单个大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为例,韩国人口大概不到六千万人,大首尔人口将近三千万,占全国人口的一半左右;再大一点像日本的首都圈,大概三千多万到四千多万,是日本人口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样子。我们国家,“珠三角”大概七八千万,“长三角”大概一亿五千万,已经超过总人口的10%,京津冀目前能称得上城市圈的人口满打满算五千万上下。什么意思?就是未来我们遇到的问题,可能是人类到目前为止没有遇到过的。我觉得像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一个人口大国,有10%的人口聚集在首都周围过分吗?一点不过分。反常吗?我认为太正常了。我们现在遇到的这些问题,还不算是太大的问题。其实最严重的问题还没有来呢,这才多少,北京说是两千三百万,加上天津两千万左右,河北能算进来的还有一千多万,不就五六千万人嘛,再来一个亿很正常,关键是整个京津冀地区怎么才能容纳一亿多人口的问题。
我认为城市归根到底是一个经济活动的产物,一个社会中,你只要想发展经济,城市就一定会变大,城市变大就一定会出现问题。而专业人员要去做的事情是要解决这些问题,预见未来的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这是知识界应该发挥的作用。
茅明睿:我不用理论框架谈这个问题,我说很朴素的想法。我们一般看待世界,用两个维度:有序一中立一混乱、善一中立一恶。实际上这两个维度,也可以组合成有序善良和混乱善良、有序邪恶和混乱邪恶,等等。我们现在所遇到的问题,往往还是这几个维度的问题。但是善和有序,是不是对等的?混乱和恶,是不是对等的?在政府的治理观和普通百姓的心里,一个遵守秩序的有序的社会是好社会。而在建筑师的视野中,恰恰要反叛一点,经常对传统价值观做些突破。我们试图去证明这个无序是善的,政府试图证明有序是善的。所以,在实践中,所有问题无论是我们解读政府政策,还是政府看待民问,经常处在秩序和善恶之问的错配中。
以土地财政为例,它不是目的,而是政府为了达到有序所采取的手段,卖地也不是为了发展经济。我研究了一年的北京财政,发现大量土地财政的钱用来修地铁,修污水处理厂、廉租房,等等。政府认为:我就是在做善事,我做善事的目的就是以人为本,就是站在人的视角治理城市,我没有土地财政、没有钱,我怎么实现这些理想?再比如人口密度问题,在我看来,降低它反而会恶化“城市病”;可政府切实地认为解决大城市的问题,就是要降低人口密度。这的确代表了治理观的不同。
我二0一七年四月发表《数据与城市正义》,引起了网络的关注。后来我又带着整个团队,去观察、分析网络舆情,发现老百姓是非常支持政府的封堵“开墙打洞”等治理政策的,有一些路段和街区甚至是百分之百支持。反对声音往往针对脏街,有很多来京打工者会说,拆掉脏街毁掉了我们青春的记忆。可见,点赞和对抗是非常鲜明的。在这个问题上,政府跟本地百姓基本是一个阵营,即便中立的,也是说这些问题本就是政府不作为的表现,早该得到解决。所以知识分子不要想当然地以为老百姓跟你的想法一样。
但是学者仍然也必须要参与进来,尤其是在政策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这就涉及实际工作中,学术界需要注意的问题:不要试图输出价值观。大家站在解决问题的立场上,究竟人口密度是不是“城市病”的来源,我们要把这个方法论说清楚,这个问题完全可谈。如果政府没有按照你的意见执行,那么也要用学术的方法来观察、检测具体治理中可能带来的变化,以帮助政府在下一步工作中降低社会风险与成本,更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就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要缓解冲突,不是单纯的有序一无序、善一恶,而是看看各种力量怎么组织起来,让我们的城市生活变得更美好。
王军:前面两位先生都提到人口密度和土地财政的问题,我想就这两个话题谈一谈。对于城市建设和改造,不能站在道德或立场的角度,而是应该知道一个城市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北京为例,我们说人口要控制在两千三百万,过去几年北京的人口每年大概会新增五六十万,各方面资源已经触到天花板,就要控制人口。而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是匹配的。经济规模持续增长,人口规模就很难下降。这是一个根本矛盾。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北京要不要成为一个经济中心,争论不断。虽然八十年代以后,不再提把北京建设成为一个经济中心,可事实上,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北京与其他城市一样,执行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北京市承担着首都地区的公共服务,中央政府并没有设立首都财政,北京市是以小财政支撑着大服务。按照目前的税制,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一是靠增值税,二是靠卖地。说到底是靠做大经济规模做大税收。经济规模做大了,人口就来了,因为机会集中在你这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