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水稻土上水稻对硅、钾、钙、镁的吸收及其动力学研究

来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fc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南方稻区酸性水稻土上增施硅(Si)、钾(K)、钙(Ca)、镁(Mg)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其水稻对Si、K、Ca、Mg的吸收。结果表明,在酸性水稻土上增施Si、K、Ca、Mg肥及其配合施用均具有显著的增产效益,能明显地提高水稻对该种元素吸收速率和总吸收量。施Si肥主要是增加了水稻后期对Si的吸收,使水稻成熟期能保持较高的Si含量;施用K肥使水稻在移栽后能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K吸收速率;施Ca、Mg肥能使水稻保持较高的Ca吸收速率;K和Ca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交互作用。扩散方程、Elovich方程和多项式方程均能很好地描述水稻生长期内水稻对Si、K、Ca、Mg的吸收过程。可用扩散方程和Elovich方程的参数b值来评价水稻对Si、K、Ca、Mg吸收速率。
其他文献
近 2 0年来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 ,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化肥使用的投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经济作物上化肥投入的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其施肥面积已由 1980年的2
研究了婴幼儿配方奶粉(Ⅰ段、Ⅱ段、Ⅲ段)中的营养成分在货架期内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衰减规律。结果表明,各个阶段配方奶粉相同营养成分的衰减情况基本一致;货架期结束后,Ⅰ
组蛋白修饰是在基因组水平上起到重要调控作用的表观遗传修饰,随着ChIP-Seq的广泛使用,高通量数据的积累,为从全基因组研究组蛋白修饰模式奠定了基础。但目前缺乏在多样本间
本文根据1982年8、11月,1983年2、5月调查资料对长江口、杭州湾浮游动物的生态类型、数量分布、种类多样性等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对其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
本文以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为个案,分析并总结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提出高职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时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突出特色、
在25℃连续恒温培养条件下,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膜(IERM)提取,测定了不同缓释复合肥料(SRCF)在土壤中的氮、磷、钾养分的供肥特性,并与盆栽水稻的养分吸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56
<正>"保和丸"一方出自《丹溪心法》一书,是治疗脾胃疾病的常用方剂。黄甡教授临证时擅长用此方治疗儿科疾病,多获良效。特录数则医案,以供临症参考。
围绕推拿学教学的"点(教学重点)"、"线(学习方法,思维、动手能力培养)"、"面(临床、科研知识面)",论述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网络课程教学、病例教学、PBL教学、实习带教、
<正>对于宗教工作,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对于我们深入观察500年前那场宗教改革、
以15个常规粳稻品种为材料,设置0、150、2253、00 kg/hm2四种氮素水平,研究水稻硅素积累与分配对氮素的反应及其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硅在水稻各器官、全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