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炊烟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hunb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久没有闻到炊烟的味道了。每当看见袅袅飘扬的炊烟,心中总会蓦然升起一种亲切温暖的感觉。那是饭菜的清香,米粿的甘甜,以及亲人深情的呼喚。
  小时候,即使是贪玩的孩子,远远的,只要朝着家的方向看到冉冉升腾的炊烟,就知道那是母亲在呼唤儿女回家吃饭的信号。儿女们知晓,炊烟升起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家园,炊烟升起的地方便有亲人的等待,妈妈正在家中盼望他们归来。于是,亲情在炊烟里飘荡,温馨在炊烟中弥漫。多情缠绵的炊烟,它牵回童真的步履,了却母亲心头的牵挂。
  少年时代,放学回家, 我第一眼看见的总是灶堂前金红色火苗映照着母亲清秀的脸庞,看见母亲凝聚着寄托和期盼的眼神。我知道,母亲在燃起灶火的同时,也把心中的慈爱倾注在她的厨艺之中,每一顿可口的饭菜都是母亲精心烹制的“佳作” 。炊烟的味道,是一种乡风民俗的味道。每逢农历传统的重大节日,袅袅的炊烟带来灶台前热气腾腾的金色米粿和甜糕,对于我们更是魅力深深的吸引和诱惑。在母亲的辛勤劳作中,馋涎欲滴的我们一次次饱享丰收的盛宴。在我的印象中,炊烟和家庭、亲情紧紧联系,简直可以说,他们之间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下乡到莆美镇上坑村当知青,因此,我们把养育成长的小山村当成终生眷恋的故乡。清晨,故乡的炊烟是温存柔软的,淡蓝色的炊烟,在农家小院的屋顶轻盈弥漫,它时而亭亭玉立,时而款款弯曲,让人联想山野树林遥相连接飘飘欲仙的雾霭与云霞。晨风吹来,村庄脱去轻纱般笼罩的睡衣,裸露出处女般初醒的羞涩与清纯。这时,拍翅的鸡,遛哒的狗,蹒跚的牛,蹦跳的孩子,拾粪的老汉,散淡的炊烟,到处生机盎然,醉人眼眸。特别是那些正当发情的公鸡,它们骄傲地翻拍着矫健的翅膀,迅速地跃上竹篱边的矮墙、石墩,自豪地炫耀几声亮丽的歌喉以后,往往要纠缠看上的母鸡调戏一番,更是渲染着远离闹市的山村独特的气氛。这样的早晨,怎么不让人神清气爽,愉悦涌荡。
  黄昏的时候,炊烟从高低不一的房顶袅袅升起,在晚霞的照射下,炊烟缭绕的村落升腾着一种朴实和单纯,显得格外幽雅、恬静。那轻轻拂动的炊烟是山村的消息树,点燃它们的是在灶间忙碌的老妈妈。田间地角劳作的儿女,每当看到这飘飘袅袅的炊烟,心中会突然萌生一种天然的归属感。在炊烟的召唤下,他们纷纷走上回家的路途,有的荷锄挑犁,有的担筐背篓,有的牵牛赶羊,慢悠悠地行走在乡村的田埂上……顿时,村姑的民俗小调,牧童的嘹亮竹笛,人们的放纵笑谈,牛羊的咪哞欢叫,混合成一阕多姿多彩的交响乐,将炊烟下村庄的黄昏点缀得充实而富于韵味。
  夜晚,当炊烟悄悄扩散,勤劳朴素的庄稼人团团围坐在堆满稻杆的场院里,一边品茶嗑瓜子,一边聆听老人讲述年代久远的历史传说。每逢空档的时候,那些英俊后生常常不失时机地插播几句逗乐的荤话, 个别大胆的小伙趁机对心仪的姑娘偷偷捏摸一下丰满的屁股或胸脯,这些,看来稍微出格而又懂得节制的放浪行为,总是恰到好处地引爆响彻云霄的欢声笑语。屡屡回眸,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美好、令人神往怀念的画面啊。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城镇和一些乡村逐步推广液化气或电磁炉代替柴草做饭煮菜的功能,原来随处可见的炊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可是,不管世道如何变化,岁月深处的炊烟依然固执地占据记忆屏幕的一角天地,灿烂着我缤纷的思绪。
  漂浮在故乡的炊烟,是那么自然、亲切,舒展而缠绵,总让人有一种归家后的甜蜜和疲惫时的抚慰。好想再闻一闻故乡炊烟清纯微醺的味道,好想再尝一尝老家灶前甘甜沁心的米粿和年糕……
其他文献
一说到母亲、母爱,这样的字眼,很多赞美的词语或许就会跳入我们的脑海,因为有太多的人写过感人的文章。趁春节放假期间,回娘家几天,陪母亲说说话。有时,看母亲年老瘦弱的身影,我想,母亲是那样的普通和弱小,说不上有什么高大上的赞美之词,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感人的故事。她的勤劳老实和善良柔弱,在我心里,或者更像老屋上灰黑的瓦,或者更像以前老家土楼里那厚实坚硬的墙壁,即使历尽风雨,也要为家人牢牢的撑起一个温暖的小
期刊
金秋时节,正是外出游玩的好时候。一天早上,我带上儿子,骑摩托车从南靖县城出发,经平和县坂仔、安厚、大溪等镇前往灵通山游玩。  一路上水泥公路宽畅平坦,路旁楼房整齐美观,山坡上下果树茂密,令人赏心悦目。我俩边走边看,边看边聊,一点也不感觉旅途劳累。记得十多年前,我曾骑自行车去坂仔镇探访林语堂旧居。那时公路狭小崎岖,路旁房屋低矮古旧,村镇面貌还很落后。如今一路走过,眼前的景象早已今非昔比。我不禁感慨,
期刊
漳州市民期待已久的“水上看漳州,唱响龙江颂”夜游船10月1日试航。游客分批次从南湖码头出发,前往水仙花大桥方向,再调转船头,穿过美丽的南山桥,行至中山桥附近掉头回到南湖码头,饱览“一江两岸四桥”美景。游船枕着一江微波,在九龙江两岸霓虹环抱之中航行,漳州的自然生态之美、夜景工程之绚如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南湖里惬意游动的天鹅,空气中充满着音乐的味道。当弦乐五重奏《多瑙河之波圆舞曲》的音符在大草坪上
期刊
人到老了,时常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怀旧感,总喜欢回忆往事。一旦打开怀旧的密码,往事就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的涌现。昨夜无眠,坐于窗前,思绪潮涌,伴随着皎洁的月光飞向魂牵梦萦的故乡。  想起故乡,蹦入我的脑海,撞击我的心怀,唤起我的遐想,是那口历尽风霜雨雪,记录沧海桑田的老井。  老井,位于家乡下路沟村落,人们管叫它下路沟井。老井何年何月开掘,无人知晓,与母亲聊起它时,母亲亦满脸谜团。她说,她祖母曾经说过
期刊
溪坂村,你去过吗?也许很多人会摇头。  东南花都,你去过吗?百分之九十九的闽南人会点头。  那好吧,不管去过的,还是没去过的,随我实地去探一探这个叫溪坂的地方,去领略一下东南花都这个花博园的胜景吧。  东南花都的所在地就在溪坂村,这个为东南花都贡献了土地的溪坂村,连同自己也被东南花都的大名给淹没了。它为海峡两岸的花卉事业,为“一带一路”的花卉构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溪坂与东南花都,从此命运息息相关。
期刊
办公室里的几个美眉,都是三十岁向上的人了,可一直没有找到男友,我很为她们着急。那天,我告诉她们,我认识一个非常不错的男子,问她们是否愿意见见?  提到介绍男友,她们几乎询问的是同一个话题:他有几套房?家产和人品怎样?没钱没房?唉!她们顿时像泄了气的球。  那一刻,我才确信我自己做了一件蠢事。现在谈恋爱,女孩子们谈的首先是钱。可有钱,对爱情真的那么重要吗?这千真万确。有一个社会学家,曾经做过一次调查
期刊
对陶瓷,我是从漠视直接跌入爱恋的。或许世界上最神奇的催化酶,叫“艺术”。  西溪生态文化园山明水秀,潋滟波光映射着陶艺文创中心,铭刻下我永不褪色的美好记忆。在陶瓷世界里沉醉不知归路的艺术家们,玩得不亦乐乎。六位中国陶瓷艺术家,六位法国重量级艺术家,他们身上有着共同的沉潜和修养,目光里有着共同的专注和执著。用中国的艺术语言,用法国的艺术语言,彼此对话彼此激发,共同呈现陶瓷的独特表达。  享受艺术,是
期刊
梅兰竹菊合称“四君子”,文人志士尤爱“四君子”,羡慕其高风亮节。明代有一位御史,名字中就有一个“兰”字,他为官四十多年,历任右都御史、漕运总督、南京工部尚书等要职,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后人赞其“一代名臣昌国运,三本奏章振朝纲”。他就是丛兰。  说到丛兰,这位明朝的肱骨大臣,不仅嫉恶如仇、不畏权贵,曾向朝廷上书,揭发宦官刘瑾的罪状,即便遭其弹劾也在所不惜,而且精于边务、富有谋略,他曾多次到北方边镇任
期刊
在九龙江西溪上游船场溪,有一座长400米,高20米的跨溪石拱桥,桥头的石墩依稀可辨“红卫桥”三个字,可以确切说此桥名“红卫桥”是无可辩驳了,但当地人都称它为仙人桥,红卫桥倒是鲜有人知。  关于仙人桥的来历,当地人津津乐道,传说八仙在船场坑头“八仙围棋山”下完棋后,经过张坑村白沙坑时,看到下面人群拥挤,抢着渡水,八仙心生怜悯,拂尘一挥,两岸多了两个桥墩,凡人见天降洪福,不能违背天意,于是众人齐心协力
期刊
1906年春天,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还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他在法国的首都巴黎学习,不过,此时的他已经发表了许多文章,也得到了不少人的夸赞,而且,他觉得自己写的有几篇文章还算是比较优秀的作品。  即使如此,茨威格还是一直渴望着自己能写出更好的东西,成为一个写作方面的大师。  只是,茨威格一直没有找到能够真正给予他指点的人,这让他感到很苦恼。  于是,茨威格时刻留意着,希望自己能在生活中找到成为大师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