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谓中医之肝火
李增华
肝火是肝阳的表现形式,“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气属于阳,肝气就是指肝的阳气,通俗地说就是肝功能的外在表现。它在正常状态下是维持肝脏各项功能的原动力。 肝火旺是指肝气亢盛之热象,多因七情过极、肝阳化火或肝经蕴热所致:可表现为肝脏之热,又可表现为肝经之热。肝为“将军之官,罢极之本”“体阴而用阳”,若肝火旺盛,可见头晕、面红、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边尖红、脉弦数,甚或昏厥、发狂、呕血等。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肝火上炎:是指肝火病症中表现为上部有热象或具有上冲性特点者,如头晕、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边尖红。甚或昏厥、发狂、呕血等。中医认为火有“火性炎上”的特点,因此多表现为人体上半身的病症。治宜疏肝降火为主,可用天麻钩藤饮等。
2 肝火不得卧:见于《病因脉治》卷三,指肝火侵扰所致的失眠。多由思虑过度,恼怒伤肝,气火拂逆,或肝血耗伤,神失所守而成。因“肝藏魂”,肝火旺则神不守舍。症见夜卧不宁,善惊,口渴多饮,胁肋时胀,或小腹季胁引痛,痛连阴器,脉弦数。洽宜疏肝清火为主,可用疏肝散等方。
3 肝火耳聋耳鸣:见于《医学元要·耳》,耳聋之因于肝火上攻,致耳鸣善怒、面赤、口苦胁痛、耳窍胀塞、脉弦者。因肝肾同源,肾开窍于耳,故肝火可致耳聋。治宜清肝降火,可用龙胆泻肝汤等方。
4 肝火眩晕:眩晕的一种,见于《证治汇补·眩晕》。由于肾水亏少,肝胆相火上炎所致。症见头晕头痛,面红升火,口苦目赤,舌质红,脉弦数。可见于现代高血壓病、脑动脉粥样硬化症等。因肝开窍于目,肝经上行于巅顶。偏火旺者,宜以清肝泻火为主,用龙胆泻肝汤;偏阴虚者,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丸。
5 肝火月经先期:经行先期证型之一。出自《妇人良方》,病因郁怒伤肝,肝郁化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所致。症见经行先期,经量时多时少,色红或紫,或有淤块,乳房及小腹胀痛,烦躁易怒等。治宜疏肝解郁清热,方用丹枙逍遥散加减。
6 肝热自汗:自汗之一,见于《证治汇补·汗病》。因肝热所致,常兼见口苦多眠。治宜清肝敛汗,可用逍遥散加减。
7 肝热恶阻:恶阻证型之一,因孕后血聚养胎,冲脉气盛,冲气挟肝胃之气上逆所致。多见于平时性情急躁的妇女,症见呕吐苦水或食入即吐、眩晕、¨苦等、宜清肝和胃,降逆止呕,可用加味温胆汤(陈皮、制半夏、茯苓、炙甘草、枳实、竹茹、黄芩、黄连、芦根、麦冬)。
8 肝火头痛:头痛病证之因肝火上扰所致,见于《类证治裁·头痛》,“内风扰巅者筋惕,肝阳上冒,震动髓海”、症见头角及巅顶掣痛,眩晕烦躁,易怒,睡眠不宁,脉弦等。治宜平肝潜阳为主,用天麻钩藤饮、珍珠母丸等,若兼肝胆火盛者可予龙胆泻肝汤或当归龙荟丸等。
以上只是临床常见的病症,若见其他辨证属于肝火偏旺者,均可参考以上类型治疗,同时也应注意对兼症的治疗。
久服丹参片须补钾
夏 蕾
丹参片是活血化淤、镇静安神的中成药,主治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等;复方丹参片是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中成药,主要用于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高血压、颈椎病以及胸中憋闷等病症。因其药效可靠,副作用小,加之价格低廉,两药已成为使用频率较高的中成药。
但是,长期服用丹参片或复方丹参片可能引起血钾含量降低,产生低血钾症。经临床观察发现,有的冠心病患者按常规量连续服用复方丹参片数月后,血钾水平较治疗前降低,患者可出现腹胀、乏力等缺钾表现。
因此,专家建议在服用此药的过程中注意适当补钾,一般可经常吃些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橘子汁、黄豆、花生、蘑菇、土豆、白薯等。当出现腹胀、乏力等缺钾表现时,可加服钾盐。如门冬氨酸钾镁片(或口服液)是老年低钾患者的补钾良药,此药既抗高血压,又具有保护心脏功能及抗心律失常作用、有条件的患者还可以定期监测血钾浓度,以防低钾血症对身体造成损伤。
李增华
肝火是肝阳的表现形式,“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气属于阳,肝气就是指肝的阳气,通俗地说就是肝功能的外在表现。它在正常状态下是维持肝脏各项功能的原动力。 肝火旺是指肝气亢盛之热象,多因七情过极、肝阳化火或肝经蕴热所致:可表现为肝脏之热,又可表现为肝经之热。肝为“将军之官,罢极之本”“体阴而用阳”,若肝火旺盛,可见头晕、面红、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边尖红、脉弦数,甚或昏厥、发狂、呕血等。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肝火上炎:是指肝火病症中表现为上部有热象或具有上冲性特点者,如头晕、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边尖红。甚或昏厥、发狂、呕血等。中医认为火有“火性炎上”的特点,因此多表现为人体上半身的病症。治宜疏肝降火为主,可用天麻钩藤饮等。
2 肝火不得卧:见于《病因脉治》卷三,指肝火侵扰所致的失眠。多由思虑过度,恼怒伤肝,气火拂逆,或肝血耗伤,神失所守而成。因“肝藏魂”,肝火旺则神不守舍。症见夜卧不宁,善惊,口渴多饮,胁肋时胀,或小腹季胁引痛,痛连阴器,脉弦数。洽宜疏肝清火为主,可用疏肝散等方。
3 肝火耳聋耳鸣:见于《医学元要·耳》,耳聋之因于肝火上攻,致耳鸣善怒、面赤、口苦胁痛、耳窍胀塞、脉弦者。因肝肾同源,肾开窍于耳,故肝火可致耳聋。治宜清肝降火,可用龙胆泻肝汤等方。
4 肝火眩晕:眩晕的一种,见于《证治汇补·眩晕》。由于肾水亏少,肝胆相火上炎所致。症见头晕头痛,面红升火,口苦目赤,舌质红,脉弦数。可见于现代高血壓病、脑动脉粥样硬化症等。因肝开窍于目,肝经上行于巅顶。偏火旺者,宜以清肝泻火为主,用龙胆泻肝汤;偏阴虚者,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丸。
5 肝火月经先期:经行先期证型之一。出自《妇人良方》,病因郁怒伤肝,肝郁化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所致。症见经行先期,经量时多时少,色红或紫,或有淤块,乳房及小腹胀痛,烦躁易怒等。治宜疏肝解郁清热,方用丹枙逍遥散加减。
6 肝热自汗:自汗之一,见于《证治汇补·汗病》。因肝热所致,常兼见口苦多眠。治宜清肝敛汗,可用逍遥散加减。
7 肝热恶阻:恶阻证型之一,因孕后血聚养胎,冲脉气盛,冲气挟肝胃之气上逆所致。多见于平时性情急躁的妇女,症见呕吐苦水或食入即吐、眩晕、¨苦等、宜清肝和胃,降逆止呕,可用加味温胆汤(陈皮、制半夏、茯苓、炙甘草、枳实、竹茹、黄芩、黄连、芦根、麦冬)。
8 肝火头痛:头痛病证之因肝火上扰所致,见于《类证治裁·头痛》,“内风扰巅者筋惕,肝阳上冒,震动髓海”、症见头角及巅顶掣痛,眩晕烦躁,易怒,睡眠不宁,脉弦等。治宜平肝潜阳为主,用天麻钩藤饮、珍珠母丸等,若兼肝胆火盛者可予龙胆泻肝汤或当归龙荟丸等。
以上只是临床常见的病症,若见其他辨证属于肝火偏旺者,均可参考以上类型治疗,同时也应注意对兼症的治疗。
久服丹参片须补钾
夏 蕾
丹参片是活血化淤、镇静安神的中成药,主治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等;复方丹参片是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中成药,主要用于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高血压、颈椎病以及胸中憋闷等病症。因其药效可靠,副作用小,加之价格低廉,两药已成为使用频率较高的中成药。
但是,长期服用丹参片或复方丹参片可能引起血钾含量降低,产生低血钾症。经临床观察发现,有的冠心病患者按常规量连续服用复方丹参片数月后,血钾水平较治疗前降低,患者可出现腹胀、乏力等缺钾表现。
因此,专家建议在服用此药的过程中注意适当补钾,一般可经常吃些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橘子汁、黄豆、花生、蘑菇、土豆、白薯等。当出现腹胀、乏力等缺钾表现时,可加服钾盐。如门冬氨酸钾镁片(或口服液)是老年低钾患者的补钾良药,此药既抗高血压,又具有保护心脏功能及抗心律失常作用、有条件的患者还可以定期监测血钾浓度,以防低钾血症对身体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