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今读之我见

来源 :中华瑰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ccessfully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经典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必由之路,今天的读者应如何阅读产生于农耕时代的古代经典?
  经典成文久远,“今读”要古为今用。事实上,立足于传统的创新,和不断创新的传统,是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唯有如此,才能使悠久的文明立足于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亘古亘今、亦新亦旧”,世世代代滋养我们的“义理性命”。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文读本,选文自先秦至明末,遍涉经史子集,一度“家弦户诵”,流传很广,影响极大。已故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吴小如先生认为,今天的读者“熟读‘诗四观’,才能打下国学的基础”,这个“观”,就是《古文观止》。但鲁迅先生早有告诫:读此书可能会“从周朝人的文章,一直读到明朝人的文章,非常驳杂,脑子给古今各种马队践踏了一通之后,弄得乱七八糟”。两位前贤都是大家,素为笔者所敬重,故不揣浅陋,试谈一点如何兼顾的想法,就教于方家。
  知人论世  体贴前贤
  “知人论世”是孟子提出的读书方法,意思是要了解作者及其生活的时代特点。陈寅恪先生因此提醒后世读书人,应该“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把古人的言行抽离其所处的具体境况,就很难有准确公允的理解,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都是“因时因地因条件而异”的,即使是修养极高、原则性极强,也只不过是持守的底线较高、变化的幅度较小而已。
  推己及人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自觉,阅读经典著作时坚持这种自觉,结合作者所处的具体境况去理解文本,就是“体贴前贤”。这其实是一种常识,只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电子阅读的普及,浅阅读、轻阅读日益风行,常识被时尚遮蔽,以至于没有多少读者还有这样的读书习惯,这是不利于理解经典的。
  《古文观止》开篇的《郑伯克段于鄢》,讲述郑庄公之母帮助庄公之弟发动叛乱,庄公怨母亲偏心,击败叛军后囚禁其母,并發了一个毒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却“既而悔之”,于是采纳了大臣颍考叔的建议“掘地及泉”,与其母“隧而相见”。今人乍见,只觉得这一对君臣虚伪可笑,很难理解文末那一段对颍考叔的“君子赞语”。只有了解郑庄公手足相残的悲剧是对周礼的严重挑战,了解“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在周礼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周礼作为当时社会规范的神圣性,才能理解忠心耿耿的颍考叔和阴险狡诈的郑庄公为何要合谋这一场“闹剧”,从而明白孔子修《春秋》时字斟句酌地记录此事的良苦用心。
  以今人的立场和观点随意臧否古人,是一种轻薄,学习经典而不努力去“知人论世”同样如此。
  敬畏传统  立足现实
  对经典不可轻薄,但也不要膜拜。如果把经典捧为圣训,照抄照搬,那就是食古不化。《古文观止》的文章,基本上产生于农耕文明时代,有很多古旧的观念,我们需要立足当下去加以检视,既要理解,更要筛择、扬弃。
  比如作为“观止”一词出处的《季札观周乐》,吴公子季札对艺术的感受和品评全部出于礼教立场,无论是“勤而不怨”“忧而不困”的地方乐歌,还是“思而不二”“怨而不言”的文人雅调,他的评语总是指向社会风气和政治行为,这固然表现出贵胄公子的礼乐修养,但其实这只是出于审美的社会学角度,未免偏狭可笑,无趣之极。今人若此,恐怕要活活憋死—要么作死,要么累死!再如《报任安书》中的名句“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就有将人生工具化和他者化之嫌,而不是以人为本;而且,在男女平等已逐渐被全社会接受的今天,恐怕更多女性是愿意“女为己悦者容”吧!
  当下的“国学热”中有些“刻舟求剑”似的笑话,如提倡人们按照十二时辰来安排一天的生活,浑不知辽阔的中国横跨好几个时区;吃什么穿什么要遵照二十四节气,却忘了这种文化诞生于黄河中下游,并不适用于从漠河到海南的广大地区。在学习《古文观止》时,不要犯类似的错误。如果读了东汉马援的《诫兄子严敦书》,就一定要求孩子“口无择言,谦约节俭”,那就违背了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发孩子的能动性为宗旨”的原则。《中庸》早就告诫过:“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也就是说,愚昧却喜欢自以为是,卑贱却喜欢独断专行,生于当今的时代却一心想回到古代,这样是会导致灾祸降临的。
  由表及里  有所扬弃
  经典文本大多建立在作者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知识理据之上,内涵深刻,除了作者直接表达的观点、情感之外,还蕴含其原则立场、思想观念、逻辑体系及表达艺术等。如果浅尝辄止,则极易走向前文所说的两个极端:要么轻薄古人,入宝山却空手而返;要么膜拜教条,死记硬背走向“反古之道”。
  《古文观止》中的文章大多文情并茂,辞焕意畅,极富魅力,读者易被打动。然而时过境迁,如果只记住那些具体观点,那就所得有限,甚至买椟还珠。
  如《里革断罟匡君》中,那些保护水鱼鸟兽的具体措施及其解释,在今天已无实际意义,但“山不槎蘖,泽不伐夭,鱼禁鲲鲕,兽长麑麋,鸟翼鷇卵,虫舍蚔蝝,蕃庶物也”,不是和山林间伐、海洋休渔、绿色环保等现代理念相通吗?鲁宣公要收藏被里革割断的渔网,表明自己牢记教训,而侍从提醒他不如经常听取里革的忠言,这不是一种发扬民主的领导作风吗?《谏太宗十思疏》提醒君王避免犯错的“十思”,相对于“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现代政治思想,已经大为落后,并不可靠,但如果去体会魏征提出意见列举“十思”时清晰的针对性,学习他锤炼这一组犀利铺陈的遣词造句功夫,揣摩全文结构上的那种讲究—由浅入深而能要言不烦、缓急相间而又张弛有度、慷慨直言而始终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难道不是惠人良多吗?反之,如果把彼时彼地的策论,当成永远有效的真理,那就所得有限,甚或东施效颦、“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陈寅恪先生曾这样评价王国维先生:“先生的著作或许今后会湮灭无闻,其学说或许有的地方还值得商榷,但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将历千万年而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或许我们在阅读古代经典时,需要像陈寅恪先生阅读王国维先生的著作时,下一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功夫,深入探究其精神世界、胸怀襟抱、思维方式和价值选择,才会有较大的收获。
  熟读记诵  归纳提炼
  国学传统重视熟读记诵,惠人良多:多官并用能增强记忆,朗朗上口后语感浑成,熟极而流可供信手拈来,烂熟于心更易融会贯通……好处不一而足。所以,电子检索手段的发达,不能否定熟读记诵的必要性,这一点在当下的国学圈已有共鸣。但是,如果认为记诵功夫就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误以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那就错了。
  经典文本的学习和学习其他技能一样,离不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钻研功夫,否则就会事倍功半,也很难把前文所述的三条原则落到实处。比如,《谏逐客书》有大段迹近炫学的铺陈,什么“昆山之玉”“随和之宝”“明月之珠”“太阿之剑”,这些东西背起来非常困难,记住后也无甚意义,就是为了引出“今取人则不然……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的质问。那么,何必去死记硬背李斯的炫学文字呢?当然,如果读者连“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这样的千古名句都不屑背诵,那这篇《谏逐客书》就真是白读了。
  先师流沙河先生为鄙书院山门撰联:“由博古而通今,旧典籍须融入新世纪;用扬长以避短,新思想要照亮旧乾坤。”我想,这也应该是经典今读的基本原则。
  石地,成都天彭书院山长。
其他文献
埃德加·斯诺在陕北时曾说过:『人类能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生存,简直是一种奇迹。』他不知道,陕北人不仅能在黄土高原上生存,还能把日子过出花儿来。  陕北位于蒙古草原与号称“八百里秦川”的陕西关中平原之间,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先民们在此地留下了夏代早期中国北方的中心—石峁遗址。之后的几千年间,随着文化中心向中原迁移,北方的游牧民族如走马灯一样踏上这块土地,然后逐渐融入到中华民族之中。由此,陕北自
期刊
近年来,吉林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温暖相约·冬季到吉林来玩雪”和“清爽吉林·22℃的夏天”双品牌建设,在强化产业基础、优化产品结构等方面做出诸多努力。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杨安娣说:“美丽生态变成‘美丽经济’,优质项目是抓手。”面对群众的旅游多样化需求,吉林省通过改革创新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调动市场力量增加有效供给,带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吉刻出发”精品自驾游主
期刊
每至黄昏,净慈寺清越悠扬的钟声便在暮色苍茫的西湖上回荡,激起游人的无限遐思。这一片钟声光影,便是西湖最迷人的晚景—南屏晚钟。  我早在少年时,就因为痴迷香港女歌手徐小凤的《南屏晚钟》而知道了浙江杭州的南屏山,那低沉悠扬的女中音,引人遐想:  我匆匆地走入森林中  森林它一丛丛  我找不到他的行踪  只看到那树摇风  我匆匆地走入森林中  森林它一丛丛  我找不到他的行踪  只听到那南屏钟  南屏晚
期刊
陕北文化的根本不在于特色,而在于它是人类文明中的一个存在。那些活跃在黄土地上的老腰鼓和清醮会上的老秧歌,与陕北方言里的原音词一样,提醒我们,陕北文化是和中原文明一起从远古走来的。  刘应举曲线  我一直以为,刘应举没了,横山老腰鼓就没了。  刘应举话不多,慢腾腾,甚至有点瓷哼哼。白羊肚手巾系他头上,黑棉袄、棉裤穿他身上,一根长腰带系了几圈,羊毛袜外面穿遍纳鞋,憨憨笑着被我们推进腰鼓场中,抿着嘴尴尬
期刊
黄土高原造就了陕北人淳朴粗犷、忠厚诚实的性格,也衍生了具有黄土地特有风情的说唱艺术。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那些高亢激昂的声腔,在陕北的黄土高原上回响千年,至今不息。一代一代的陕北人,在说书、道情、民歌等陕北说唱艺术的熏陶下成长为民间艺术家,延续着陕北独特的文化根脉。  一把三弦说古今  没有听过说书,就等于没到过陕北。说书是陕北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结束一天的忙碌,晚上能听一场说书是陕
期刊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西周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之中:“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此处的“中国”取中央之国之意。而“中国”真正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名词,要一直到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的建立。后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正式成为中华儿女所属国家的代名词,为世界人民所知。  而在此之前,中华民族于何时从原始社会迈入文明时代,开始具备古代国家的性质,一直是
期刊
言菊朋的一生,是孤独寂寞的一生。『得意的日子很短,失意的日子很长。』票友下海,却终成一代京剧老生流派宗师。  言菊朋(1890—1942年)可能是京剧前后四大须生中最不知名的一个。余、高、马、谭、杨、奚这些老生流派,都至少有几出特色鲜明且传唱很广的代表性剧目、唱段,或有著名的流派传人。而言菊朋首创的言派,即便是资深戏迷,能对其艺术如数家珍者,怕也是寥寥无几。  言菊朋的言派声腔独具特色,精妙绝伦,
期刊
中国传统花轿是由官轿演化而来,因其装饰华丽考究,轿身配有各种吉祥图案,富丽堂皇,四周用红绸扎结,故谓『花轿』。  旧时女子出嫁时常要坐大红花轿,男方则到女方家迎花轿,将新娘接到婆家,一路上唢呐声声,热热闹闹,喜气洋洋。  花轿起源  花轿是我国传统婚礼中用于迎接新娘的专用交通工具,也称作“喜轿”。花轿一般装饰华丽,以红色为主,民间称“大红花轿”,以示婚礼的喜庆和吉祥。  花轿由官轿转化而来,而官轿
期刊
马远是南宋最杰出的画家之一,在画史上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为『南宋四家』,由他们所开创的山水画派被称为『院体』,以精微雅致的风格著称于世。  马远(字遥父,号钦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长于临安(今浙江杭州),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南宋1140—1225年。他出身于一个绘画世家,其曾祖马贲、祖父马兴祖、父亲马世荣、伯父马公显至兄长马逵,均在宫廷画院任职,其子马麟也为画院画师,故而有“一门五代皆画
期刊
二十世紀以来,找寻中华文明源头的探索从未停歇。我们从哪里来,关乎我们将到哪里去。中国何时成为『中国』,中华民族如何从多元走向一体?对二里头遗址六十多年的发掘与研究,也许会给出一个答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