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导语
庞朴先生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文中指出,“传统文化应该是传统的文化的简称,落脚点在文化”。一切存在过的、或被继承或被取缔的文化都该纳入传统文化的范畴。传统文化根植于民族意识深处,成为一种先天的、与生俱来的文化,正如列宁所言,民族传统文化从孩子开始吃奶就开始了。巍巍中华五千年的灿烂历史,产生了不计其数的文化,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传统文化的包容性正是造成了他内容性质的两面性,既有精华,亦有糟粕。而这种区分,主要是以是否推进当今社会发展为主要判断依据。
继承下来的传统文化精华,在一个时期内有力的支持和促进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富强。16世纪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传统文化也一度漂洋过海受到世界各国的推崇与学习。但是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依托,逐渐进入闭关自守的中国,传统文化也随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维新运动预示着古老中国真正意义上涌进了世界现代文明社会的洪流。中国知识分子在探索中国现代化之初,对传统文化作出了强烈的批判,甚至要在中国实行全面西化,完全割裂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然而传统文化是一种更替积累的客观存在,谁都不能摆脱传统文化之网。更进一步的说,文化没有优劣,现代化发展与传统文化也不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我们要探讨的,应该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与共通之处,以及传统文化中有哪些部分应当为我所用,来促进现代化的发展。
二、文化和传统文化
(一)文化
“文化”一词由来已久,无论是古代中国还是古代西方都对其起源有着详细的解释,这个词汇也是文化学及其重要的一个概念,其现代涵义复杂广泛,研究者也是汗牛充栋、百家争鸣,很难给予一个准确而令人信服的定义和分类。1979年新版的《辞海》中解释为:“文化,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人类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指的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80年代以后,学术界的种种研究大体上也不出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较为侧重精神方面。那么文化究竟有哪些特质呢?上海学者韦定广先生曾作出过这样的总结:文化的内在特质有四点,一是生成中的自然性,即其与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外在因素有着重要的联系。二是作用中的集体无意识,理论的提出是瑞典心理学家荣格。三是继承中的积淀性,文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存和发展。四是交流中的融合性,各种文化本身都是互相渗透、转化和吸收的。这些内在特质的分析阐明了文化的产生、发展和作用,为我们了解其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必要的研究角度。
(二)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也就是传统的文化、过去的文化,他是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个民族在实践过程中产生和积累的各种文明成果。传统文化是个内容丰富的集合,只要是一个民族存在过的就可以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里需要指出是,传统是相对于近、现代而言的,是已经作古的前人所留下来的东西。这里面有文字记载的,也有口头传承或形成习俗的;有原始文化也有古代文化,内容广泛,无所不包,但前提是得以传承,否则就失去研究的基础。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其高度的稳定性。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一存留的国家,自秦帝国建立大一统的格局之后,两千年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连续性,与其他国家或文明不同的是,中国长久以来的文化结构一直随着王朝的更替不断修复与演变,在总体上是不断的继承,只是略微调整。正如罗荣渠先生所言:“中国的社会变迁是一种渐进式的微变模式,缺少断裂性的突变”。朝代的更替,并没有带来文化的断裂或改变,而是始终围绕儒家文化为核心的进一步演化。新的王朝的建立和鼎盛,必然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繁荣期。如历史上开国的封建王朝往往都以百废待兴、高速发展为开始,重建和调整已有的制度和社会秩序。产生了诸如西周“成康之治”、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明代“永宣之治”、清代“康乾盛世”等多次举世瞩目的盛世。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对皇权的支撑作用,其中儒家文化以较为温和保守的特点,得到历任统治者的高度推崇,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内容,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和世界许多国家。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完整,内涵丰富。文化的沉淀性和融合性决定了传统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和丰富。以主流的儒家文化试举,孔子提出儒家学说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在时代的大背景下,认真梳理总结前人的文化遗产后提出的具体思想体系学说。在其之后,又经过董仲舒、朱熹等人的补充和丰富,形成经久流长的经世致用之学,也成为现今世界华人的共同心理基础。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各种学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不仅仅是儒家,还有侧重法律建设的法家,崇尚自然、有无神论和辩证法倾向的道家,还有涉及政治、逻辑学的墨家等学说。各种学派彼此独立,各自发展。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就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按照时间节点细分为雏形期、定型及强化期和转型期三个时期,侧面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体系构建的完整性。
三、传统文化中促进现代化发展的积极因素
100多年前,德国著名社会学者马克思·韦伯在对现代资本主义兴起的文化社会学研究中提出东亚的传统文化是阻碍东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而今东亚地区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反驳了韦伯的观点。诚然,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其与现代化发展格格不入的地方,但是也应当看到许多可以促进现代化发展的积极因素。“传统文化中也可能包括现代性的因素。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例,儒家重道德,这与传统社会是相适应的;墨家尚功利,这与转型时期的社会是相适应的;法家重法权,这与工业社会的要求是相一致的;道家重自然,这与后工业社会的价值要求相适应。”
关于此类积极因素应当说举不胜举。就个人发展而言,强调自强不息。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激励着人们克服困难,锐意进取,形成一种较好的处世观。就人与国家而言,强调忠诚报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在现代社会可以增强国家的归属感和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就人与社会而言,强调和谐共处。如亲缘主义、尊长爱幼、仁者爱人等,在现代社会是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群体协调的,加强社会的道德约束,填补法治社会的不足,净化社会风气,提高国民素养。儒家朴素的义利观有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让人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要考虑是否符合“义”是否违反商业道德,提高市场竞争的良性循环,。要将获得的财富返还到社会去,在今天看来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与社会主义的宗旨是一样的。就人与自然而言,强调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仁民而爱物”等,在现代社会有助于提高公民保护环境的意识,走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
四、传统文化的归宿——适应发展的新文化
19世纪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华夏的大门,由此带来的先进的西方文化开始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来进行中西文化论战,争辩的结果无非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否具有适应现代化的因素,和能否从西方文化中汲取有利于中国进行现代化的条件。从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论到维新派的“西体中源”论,再到五四时期主张文化全盘西化的“西体西用”论,由于这三种不同的文化选择背离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规律,脱离了中国的国情,所以遭受了沉重的失败。因此我们要在发扬传统文化优势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符合中国国情,为中国人民所认同,有利于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新文化。
(一)对传统文化的合理扬弃
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应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合理地扬弃。一定的文化形成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但由于文化具有滞后性,因而当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传统文化并没有消失,反而是跨阶段地影响与制约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我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要有选择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综合,用历史和科学的观点来考察中国的传统文化,切实把握和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现代化的基本精神理念,进行有选择性的合理的吸收、改造、发展和创新。例如,社会主义本来是西方的思潮,在中国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用中国人所能接受的方式来建设社会主义。从前我们也曾生搬硬套地学习西方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由于脱离中国的实际,所以成效不大,推广不开。
(二)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蓄
文化本来就是多元化的统一,就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而言,也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应该具有积极健康的心态,要有勇气实行“拿来主义”,努力发掘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的精华,让一切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东西为我所用。当文化多元化趋势成为潮流,文化的交流势必也日益广泛。如果用封闭传统文化的方法来保护传统文化,则更容易限制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窒息传统文化的生命。要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生机,就必须使它形成一种开放的状态,迎接各种外来文化的挑战,在中西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中得到全新的发展和进步。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广泛吸收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是传统文化适应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从中国现在的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来考察,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成功是基于传统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式,汇总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而我们应该研究和学习国外的经验,吸收人类一切的优秀文化成果。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存在着许多相通之处。现代化的实现基于传统文化的内涵,传统文化必须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中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方面,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
在中国现代化的征途上,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完善、发展传统文化,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而传统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则会再现生机,使中国逐步走好现代化之路。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
庞朴先生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文中指出,“传统文化应该是传统的文化的简称,落脚点在文化”。一切存在过的、或被继承或被取缔的文化都该纳入传统文化的范畴。传统文化根植于民族意识深处,成为一种先天的、与生俱来的文化,正如列宁所言,民族传统文化从孩子开始吃奶就开始了。巍巍中华五千年的灿烂历史,产生了不计其数的文化,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传统文化的包容性正是造成了他内容性质的两面性,既有精华,亦有糟粕。而这种区分,主要是以是否推进当今社会发展为主要判断依据。
继承下来的传统文化精华,在一个时期内有力的支持和促进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富强。16世纪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传统文化也一度漂洋过海受到世界各国的推崇与学习。但是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依托,逐渐进入闭关自守的中国,传统文化也随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维新运动预示着古老中国真正意义上涌进了世界现代文明社会的洪流。中国知识分子在探索中国现代化之初,对传统文化作出了强烈的批判,甚至要在中国实行全面西化,完全割裂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然而传统文化是一种更替积累的客观存在,谁都不能摆脱传统文化之网。更进一步的说,文化没有优劣,现代化发展与传统文化也不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我们要探讨的,应该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与共通之处,以及传统文化中有哪些部分应当为我所用,来促进现代化的发展。
二、文化和传统文化
(一)文化
“文化”一词由来已久,无论是古代中国还是古代西方都对其起源有着详细的解释,这个词汇也是文化学及其重要的一个概念,其现代涵义复杂广泛,研究者也是汗牛充栋、百家争鸣,很难给予一个准确而令人信服的定义和分类。1979年新版的《辞海》中解释为:“文化,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人类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指的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80年代以后,学术界的种种研究大体上也不出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较为侧重精神方面。那么文化究竟有哪些特质呢?上海学者韦定广先生曾作出过这样的总结:文化的内在特质有四点,一是生成中的自然性,即其与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外在因素有着重要的联系。二是作用中的集体无意识,理论的提出是瑞典心理学家荣格。三是继承中的积淀性,文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存和发展。四是交流中的融合性,各种文化本身都是互相渗透、转化和吸收的。这些内在特质的分析阐明了文化的产生、发展和作用,为我们了解其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必要的研究角度。
(二)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也就是传统的文化、过去的文化,他是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个民族在实践过程中产生和积累的各种文明成果。传统文化是个内容丰富的集合,只要是一个民族存在过的就可以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里需要指出是,传统是相对于近、现代而言的,是已经作古的前人所留下来的东西。这里面有文字记载的,也有口头传承或形成习俗的;有原始文化也有古代文化,内容广泛,无所不包,但前提是得以传承,否则就失去研究的基础。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其高度的稳定性。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一存留的国家,自秦帝国建立大一统的格局之后,两千年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连续性,与其他国家或文明不同的是,中国长久以来的文化结构一直随着王朝的更替不断修复与演变,在总体上是不断的继承,只是略微调整。正如罗荣渠先生所言:“中国的社会变迁是一种渐进式的微变模式,缺少断裂性的突变”。朝代的更替,并没有带来文化的断裂或改变,而是始终围绕儒家文化为核心的进一步演化。新的王朝的建立和鼎盛,必然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繁荣期。如历史上开国的封建王朝往往都以百废待兴、高速发展为开始,重建和调整已有的制度和社会秩序。产生了诸如西周“成康之治”、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明代“永宣之治”、清代“康乾盛世”等多次举世瞩目的盛世。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对皇权的支撑作用,其中儒家文化以较为温和保守的特点,得到历任统治者的高度推崇,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内容,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和世界许多国家。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完整,内涵丰富。文化的沉淀性和融合性决定了传统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和丰富。以主流的儒家文化试举,孔子提出儒家学说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在时代的大背景下,认真梳理总结前人的文化遗产后提出的具体思想体系学说。在其之后,又经过董仲舒、朱熹等人的补充和丰富,形成经久流长的经世致用之学,也成为现今世界华人的共同心理基础。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各种学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不仅仅是儒家,还有侧重法律建设的法家,崇尚自然、有无神论和辩证法倾向的道家,还有涉及政治、逻辑学的墨家等学说。各种学派彼此独立,各自发展。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就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按照时间节点细分为雏形期、定型及强化期和转型期三个时期,侧面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体系构建的完整性。
三、传统文化中促进现代化发展的积极因素
100多年前,德国著名社会学者马克思·韦伯在对现代资本主义兴起的文化社会学研究中提出东亚的传统文化是阻碍东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而今东亚地区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反驳了韦伯的观点。诚然,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其与现代化发展格格不入的地方,但是也应当看到许多可以促进现代化发展的积极因素。“传统文化中也可能包括现代性的因素。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例,儒家重道德,这与传统社会是相适应的;墨家尚功利,这与转型时期的社会是相适应的;法家重法权,这与工业社会的要求是相一致的;道家重自然,这与后工业社会的价值要求相适应。”
关于此类积极因素应当说举不胜举。就个人发展而言,强调自强不息。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激励着人们克服困难,锐意进取,形成一种较好的处世观。就人与国家而言,强调忠诚报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在现代社会可以增强国家的归属感和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就人与社会而言,强调和谐共处。如亲缘主义、尊长爱幼、仁者爱人等,在现代社会是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群体协调的,加强社会的道德约束,填补法治社会的不足,净化社会风气,提高国民素养。儒家朴素的义利观有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让人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要考虑是否符合“义”是否违反商业道德,提高市场竞争的良性循环,。要将获得的财富返还到社会去,在今天看来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与社会主义的宗旨是一样的。就人与自然而言,强调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仁民而爱物”等,在现代社会有助于提高公民保护环境的意识,走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
四、传统文化的归宿——适应发展的新文化
19世纪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华夏的大门,由此带来的先进的西方文化开始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来进行中西文化论战,争辩的结果无非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否具有适应现代化的因素,和能否从西方文化中汲取有利于中国进行现代化的条件。从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论到维新派的“西体中源”论,再到五四时期主张文化全盘西化的“西体西用”论,由于这三种不同的文化选择背离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规律,脱离了中国的国情,所以遭受了沉重的失败。因此我们要在发扬传统文化优势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符合中国国情,为中国人民所认同,有利于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新文化。
(一)对传统文化的合理扬弃
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应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合理地扬弃。一定的文化形成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但由于文化具有滞后性,因而当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传统文化并没有消失,反而是跨阶段地影响与制约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我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要有选择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综合,用历史和科学的观点来考察中国的传统文化,切实把握和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现代化的基本精神理念,进行有选择性的合理的吸收、改造、发展和创新。例如,社会主义本来是西方的思潮,在中国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用中国人所能接受的方式来建设社会主义。从前我们也曾生搬硬套地学习西方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由于脱离中国的实际,所以成效不大,推广不开。
(二)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蓄
文化本来就是多元化的统一,就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而言,也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应该具有积极健康的心态,要有勇气实行“拿来主义”,努力发掘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的精华,让一切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东西为我所用。当文化多元化趋势成为潮流,文化的交流势必也日益广泛。如果用封闭传统文化的方法来保护传统文化,则更容易限制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窒息传统文化的生命。要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生机,就必须使它形成一种开放的状态,迎接各种外来文化的挑战,在中西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中得到全新的发展和进步。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广泛吸收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是传统文化适应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从中国现在的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来考察,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成功是基于传统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式,汇总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而我们应该研究和学习国外的经验,吸收人类一切的优秀文化成果。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在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存在着许多相通之处。现代化的实现基于传统文化的内涵,传统文化必须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中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方面,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
在中国现代化的征途上,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完善、发展传统文化,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而传统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则会再现生机,使中国逐步走好现代化之路。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