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课堂中的创新教育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1026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作为基础性学科的语文,追求创新意义尤其重大。实施语文创新教育,需要我们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其创新能力,健全其创新人格。
  
  一、变换教学手段,点燃创新之火
  
  学生个体的千差万别要求我们必须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都有被重视的感觉,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思维的活跃性,唯有如此,才能调动他们的创新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并运用到自身教学中去。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不断变换教学思路,寻找最佳切入点,落实教学目标。如教《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邹忌和齐王,以课本剧表演的形式再现这一故事。让学生通过再现故事的环境,感受文章精巧构思的魅力,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感受。这种体验学习往往能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实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统一。当学生有了充分的体验之后,教师要及时诱导他们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开阔思路,加深其对课文的理解。
  
  二、创设民主氛围,激发创新意识
  
  学生是否思维活跃、心情愉悦是一节课能否上出成效的关键。因此,我们应创设出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时间和空间。当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时,我们要有耐心,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也不应立即否定,可先让其坐下,请别的同学回答或请大家讨论,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一些“双差生”,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平时多给他们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以慢慢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相反,教师如果一味地独断专行,而缺乏教学民主,势必会造成课堂气氛的沉闷和压抑,学生就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聪明才智与激情被遏制,最终扼杀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鼓励质疑,增强参与意识
  
   教师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固然重要,但更应该注重在探究和自主学习中,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兴趣、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独特见解、设想,完成富有个人特色的创造性作业。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贯穿和渗透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之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是这样”。对于教师的分析和有关观点,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看法,不要也不必强求一律,从而禁锢学生思维。对学生质疑问难、敢于亮出自己观点的做法,教师要进行积极性评价,或给予表扬,或加以鼓励,使之有一种成就感,进而强化这种探索精神。
  
  四、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实施创新教育,要求我们不应将学生局限于课堂上、束缚在教材中。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加强课外阅读,以拓宽学生知识的视野,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受各方面的锻炼,激发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鼓励他们自主、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并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责 编 木 子)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老年肺结核患者孤独感与治疗依从的相关性及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干预的效果。方法同意参与研究的老年肺结核患者37例,采用状态与特质孤独量表及治疗依从性量表在患者入院
肝小静脉闭塞症(hepatic veylo~occlusive disease,HVOD)是肝小叶中央静脉和小叶下静脉损伤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而产生的肝内窦后门静脉高压症,临床以肝脏肿大、肝区疼痛、腹水为主
小学生习作一般应经历“积累—表达—修改”的过程。这一过程既符合小学生认知的规律,也符合小学生写作的客观规律。而目前不少农村小学生忽略了“积累”与“修改”,只保留“表达”这一环节。他们的习作往往是提起笔来才开始,很少认真主动地进行作文前材料的积累,结果是时常觉得无话可说,没什么可写。我认为缺乏写作素材仍是学生习作的通病之一,是作文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自主积累写作素材的能力,是提高其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