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窃手套的猫
当今社会,养宠物成为一种时尚和排遣,而邻里之间因为宠物滋生出来的纠纷也日益增多。如何化解这种纠纷?最近发生在美国某小区的一个故事倒是予人诸多启示。
丹·皮弗和妻子珍妮弗居住在环境优美的佩勒姆小区,他们养了一只名叫威利的猫,没有想到的是,这只顽皮的小猫使他们的家成为附近人人皆知的失物招领站。
佩勒姆是个遍布着一幢幢独立小屋的住宅区,家家都有花木葱茏的前后院落,家家都有从事园艺劳动的习惯和爱好。尤其是春夏两季,居民们喜欢在清晨或周末戴上花花绿绿的园艺手套,在自家的院内翻土、挖泥、修树,中途也会脱下手套去喝杯茶或做些其它的事情。也许因为这些手套色彩鲜艳、图案漂亮,使得宠物猫威利对它们情有所钟,它整天在小区巡游,觊觎着那些扔弃在草地上的园艺手套,一有机会就将它们叼到自家的院中。邻居们暗暗嘀咕,奇怪,怎么刚用过的手套就不见了?而皮弗夫妇下班回到家中,往往会看到在前院的台阶上、花坛里、篱笆边散落着一只只来自邻家的园艺手套。他们知道是威利所为,但又无法阻止。手套越积越多,怎么处置这些手套?如何向邻居解释?这些问题困扰着他们。苦思之中,他们终于有了一个妙法。
一天皮弗夫妇在自家前院的栅栏上系了一根长长的晾衣绳,将威利叼来的23只园艺手套夹在绳上,其中能配成对的有9副,另外5只是成单的。他们还在这些手套的上方贴了一张告示,它是用文字搀杂着图画组成的一句话:“我家的猫儿是个专偷手套的窃贼,烦请取走属于你的东西。”
这个不无幽默感的失物招领启事引得外围的邻居开怀大笑,此后,每当他们的园艺手套失踪了,他们不再气愤,不再狐疑,只是淡然地一笑,心想又是淘气的威利在捣鬼了。然后,心平气和地踱到皮弗家的院外,拿走自己的失物。
听觉回来了
家住明尼苏达州的吉姆·梅克威尔虽然早年就存在听觉上的问题,但还不至于失聪。1993年,他在工作时不慎摔倒,后脑重重地撞在一台电焊机上,造成颅骨碎裂,更不幸的是,从此他完全失去了听觉。
他四处求医,医生对他实施了各种各样的治疗手段,但毫无起色,最后医生对他的听力作了死亡判决,断定他的听觉再也不能恢复。他陷入极度痛苦之中,失去听力,他无法和人沟通,因此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工作,他说:“最不堪忍受的是我从此再也听不到妻子和孩子们的笑语,那曾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每天都在祈祷,求上苍垂怜我,恢复我的听觉。”
去年下半年,他的脑部开始一阵阵疼痛起来,一天比一天剧烈,他的整个身心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他想,这头痛病可能会像失听那样伴他终身。
一天他走进洗手间,头痛的症状又猛烈向他袭来,他的后脑像是快要爆裂,他眼前一黑就摔倒在地。他回忆说:“我失去了知觉,当我在神智朦胧中睁开眼睛,我觉得周围有些异样,不像平时那样静寂。我躺在地上,16岁的大儿子蹲在我身边,我意识到他在问我什么,但我不敢相信我听到了他的声音,我怀疑我是从他的嘴唇上读出他的意思。后来妻子芭布跑来帮着扶起我,我听到她的声音,这才相信我的听觉真的回来了。”吉姆喜极而泣,12年失聪的痛苦成为过去,他呼喊:“太棒了,我回到了声音的世界,我的家庭恢复了完美,我要重新开始生活!”
他拿起电话,电话对他而言已是久违了的通讯工具,他向他的母亲报喜,母亲简直被这消息惊呆了,静默了好一会之后连连地说:“这是奇迹,奇迹!是上苍对你的赐福。”吉姆的医生也觉得不可思议,对他作了种种检测,但是无法说明他的听力和头痛存在什么关联,更无法解释何以摔了一跤便把听觉给摔回来了。为揭开这个谜,吉姆将接受明尼苏达州大学的建议,去那里作进一步检查。
木偶图书馆
纽约有一个木偶图书馆,里面的读物不是书籍,而是造型和色彩令人眼花缭乱的木偶。除了在现场“阅读”木偶,倘若你有兴趣,还可以外借一个木偶回家过一番瘾。
木偶图书馆座落在纽约布碌伦区,每周仅星期六开放,它不仅是孩子们的天堂,甚至连成人也爱光顾。这个图书馆里收藏了数量惊人的木偶,它们来源于个人和团体的捐赠,它们的经历可不简单,有的是木偶剧团的淘汰之物,有的参加过儿童动画片的拍摄,有的是节日庆典和街头游行的吉祥物,有的则是为各种示威抗议活动定做的道具,它们在完成特定的使命后便被一一送入这个木偶图书馆落户,供公众“阅读”。
进入它的门厅,就像是进入一个奇诡的童话世界,一具具木偶在对你夹道欢迎,让你应接不暇,如果你在不经意之中触动一个按钮,旁边的木偶会动弹起来,给你带来一阵心悸。其中,微型的、小型的、大型的,人物、动物、植物,原始人、现代人、外星人,或者是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各种造型的木偶都有。
最意想不到的是,木偶图书馆还提供木偶的外借服务,允许每个来访者每次借出一具木偶,借期为两周。于是,每逢周六,木偶图书馆门外的大军人广场便成了一道独特的城市风景,因为一些痴迷木偶的玩家借出木偶后,往往会急不可待地在广场里耍弄起来,引得过路人驻足观赏。
鸽多成灾
如今,人类日益认识到和地球村其它动物和谐共处对环境及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因此,许多濒临绝灭的动物有了延续其物种的转机。然而走过头的是,有些动物因此而数量激增,反过来对人类的生活空间造成严重威胁。例如,在新泽西州,由于长期禁猎黑熊,导致其数量逐年猛增,它们时而潜入村民的院中,翻倒垃圾桶寻觅食物,甚至光天化日下闯入居民的厨房施暴,弄得居民为自身的安全惶恐不已。于是,州政府不得不隔时开放一下猎熊活动,以免它们泛滥成灾。同样,在城市里,鸽子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但若任其无度地膨胀,对城市卫生和市民的生活都有负面影响,纽约的罗宾·拉索和她的邻居就是这样一些长期以来生活在鸽子阴影中的人。
拉索居住在斯坦登岛的克劳森街,7年前,因为每天清晨有人将一袋袋鸽食放在街上,引得数以百计的鸽子络绎不绝地赶来美餐。倘若驱赶它们,它们会齐齐振羽而起,那声音简直就像是飞机在跑道上隆隆起飞,吓得小区的孩子们不敢出门。由于鸽食每天从不中断,所以鸽子越聚越多,它们密密麻麻地停在屋顶上、树梢上、院落里。房顶的塑料瓦被它们啄得斑驳,而鸽粪更是恼人,将院落、道路、墙壁、栅栏乃至泊在路旁的车辆全涂得污秽不堪,加以还时有死鸽的残骸出现,引来老鼠穿 梭和野猫哀号。为了减少鸽子的栖息地,拉索忍痛锯掉了院中的4棵大树,但无济于事。她灵机一动,买来一只塑料猫头鹰挂在栅栏上,试图吓走鸽子,岂料鸽子竟肆无忌惮停在它的身上拉屎。无奈之下她又用气哨驱赶鸽群,但很快它们又飞了回来。拉索和周围的41户邻居们不胜其扰,联名写了封致市议员的请愿信,法院为此发出不许喂鸽的禁令,并将罚款提高到1500元美金,但是街头仍然时有爱鸽族布下的鸟食,吸引鸽子大量来此结集。无奈之下,拉索只有上报纸刊登一则求助启事,诉说整个小区的苦衷,并向社会征求驱鸽良方。
还不知拉索和她的邻居何时能从鸽患中解脱?对付日益严重的城市鸽患,是否可仿效新泽西州,确立一个一年一度的捕鸽日?
漂浮的岛屿
行为艺术家的地景艺术往往是轰动整座城市的大手笔,它们不仅向市民展示了依存于环境的艺术作品的宏大美感,而且还会引起人们对人类和自然相互关系的思索。去年,地景艺术在万国之都的纽约可说是盛事连连,继保加利亚裔的克里斯托以中央公园为背景的《门》后,纽约本土艺术家罗伯特·斯密森的《漂浮的岛屿》再次成为城市的焦点。
克里斯托的《门》从构思到实施,耗费了艺术家三十余年的心力,无独有偶的是,斯密森的《漂浮的岛屿》也经历了35年的漫长等待。早在上世纪70年代,斯密森有感于工业化和自然生态的矛盾,构想以一艘拖轮和一艘平底船来组成他的地景作品:《漂浮的岛屿》。
1973年他为《漂浮的岛屿》绘制了一系列草图,然而由于地景艺术的实施是项牵涉到很多层面的综合活动,难度高,故而迟迟没有机会实现。三年前,壮志未酬的斯密森不幸死于坠机事故,他的遗孀南希·霍尔特继续不懈努力,终于找到合作伙伴。他们在斯坦登岛的船坞化了整整四个月,用钢板焊制了一艘宽30英尺,长90英尺的平底船,为了减轻重量,先在底部铺上一捆捆干草,然后填入来自中央公园的泥土,种上高大的枫树和柳树,周围绕以150棵高低参差的矮小灌木,地面铺上青草,并放置鸟饵,船沿则以产自曼哈顿的红色片岩作围栏。最后,用一艘大马力的拖轮拖着它在曼哈顿周围的水域巡游。船后衬托着的是刻刻都在变化的都市水滨景观,其间,时有鸟儿在平底船的绿洲上飞起飞落,真是一幅美妙的动态图画,令人不得不佩服艺术家的奇想巧思。
南希解释这件作品说:“隆响着的拖轮象征着公业化的日益加剧,披草植树的平底船则代表中央公园的一方绿地,更代表曼哈顿这块充满生机的土地。发展工业必须和环境保护同步,两者间的关系就象这拖轮和平底船。另外,这个作品也在暗示一个我们常常意识不到的事实:我们的栖所曼哈顿本身就是一个小岛。”
(程应铸)
(责任编辑 唐馨)
当今社会,养宠物成为一种时尚和排遣,而邻里之间因为宠物滋生出来的纠纷也日益增多。如何化解这种纠纷?最近发生在美国某小区的一个故事倒是予人诸多启示。
丹·皮弗和妻子珍妮弗居住在环境优美的佩勒姆小区,他们养了一只名叫威利的猫,没有想到的是,这只顽皮的小猫使他们的家成为附近人人皆知的失物招领站。
佩勒姆是个遍布着一幢幢独立小屋的住宅区,家家都有花木葱茏的前后院落,家家都有从事园艺劳动的习惯和爱好。尤其是春夏两季,居民们喜欢在清晨或周末戴上花花绿绿的园艺手套,在自家的院内翻土、挖泥、修树,中途也会脱下手套去喝杯茶或做些其它的事情。也许因为这些手套色彩鲜艳、图案漂亮,使得宠物猫威利对它们情有所钟,它整天在小区巡游,觊觎着那些扔弃在草地上的园艺手套,一有机会就将它们叼到自家的院中。邻居们暗暗嘀咕,奇怪,怎么刚用过的手套就不见了?而皮弗夫妇下班回到家中,往往会看到在前院的台阶上、花坛里、篱笆边散落着一只只来自邻家的园艺手套。他们知道是威利所为,但又无法阻止。手套越积越多,怎么处置这些手套?如何向邻居解释?这些问题困扰着他们。苦思之中,他们终于有了一个妙法。
一天皮弗夫妇在自家前院的栅栏上系了一根长长的晾衣绳,将威利叼来的23只园艺手套夹在绳上,其中能配成对的有9副,另外5只是成单的。他们还在这些手套的上方贴了一张告示,它是用文字搀杂着图画组成的一句话:“我家的猫儿是个专偷手套的窃贼,烦请取走属于你的东西。”
这个不无幽默感的失物招领启事引得外围的邻居开怀大笑,此后,每当他们的园艺手套失踪了,他们不再气愤,不再狐疑,只是淡然地一笑,心想又是淘气的威利在捣鬼了。然后,心平气和地踱到皮弗家的院外,拿走自己的失物。
听觉回来了
家住明尼苏达州的吉姆·梅克威尔虽然早年就存在听觉上的问题,但还不至于失聪。1993年,他在工作时不慎摔倒,后脑重重地撞在一台电焊机上,造成颅骨碎裂,更不幸的是,从此他完全失去了听觉。
他四处求医,医生对他实施了各种各样的治疗手段,但毫无起色,最后医生对他的听力作了死亡判决,断定他的听觉再也不能恢复。他陷入极度痛苦之中,失去听力,他无法和人沟通,因此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工作,他说:“最不堪忍受的是我从此再也听不到妻子和孩子们的笑语,那曾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每天都在祈祷,求上苍垂怜我,恢复我的听觉。”
去年下半年,他的脑部开始一阵阵疼痛起来,一天比一天剧烈,他的整个身心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他想,这头痛病可能会像失听那样伴他终身。
一天他走进洗手间,头痛的症状又猛烈向他袭来,他的后脑像是快要爆裂,他眼前一黑就摔倒在地。他回忆说:“我失去了知觉,当我在神智朦胧中睁开眼睛,我觉得周围有些异样,不像平时那样静寂。我躺在地上,16岁的大儿子蹲在我身边,我意识到他在问我什么,但我不敢相信我听到了他的声音,我怀疑我是从他的嘴唇上读出他的意思。后来妻子芭布跑来帮着扶起我,我听到她的声音,这才相信我的听觉真的回来了。”吉姆喜极而泣,12年失聪的痛苦成为过去,他呼喊:“太棒了,我回到了声音的世界,我的家庭恢复了完美,我要重新开始生活!”
他拿起电话,电话对他而言已是久违了的通讯工具,他向他的母亲报喜,母亲简直被这消息惊呆了,静默了好一会之后连连地说:“这是奇迹,奇迹!是上苍对你的赐福。”吉姆的医生也觉得不可思议,对他作了种种检测,但是无法说明他的听力和头痛存在什么关联,更无法解释何以摔了一跤便把听觉给摔回来了。为揭开这个谜,吉姆将接受明尼苏达州大学的建议,去那里作进一步检查。
木偶图书馆
纽约有一个木偶图书馆,里面的读物不是书籍,而是造型和色彩令人眼花缭乱的木偶。除了在现场“阅读”木偶,倘若你有兴趣,还可以外借一个木偶回家过一番瘾。
木偶图书馆座落在纽约布碌伦区,每周仅星期六开放,它不仅是孩子们的天堂,甚至连成人也爱光顾。这个图书馆里收藏了数量惊人的木偶,它们来源于个人和团体的捐赠,它们的经历可不简单,有的是木偶剧团的淘汰之物,有的参加过儿童动画片的拍摄,有的是节日庆典和街头游行的吉祥物,有的则是为各种示威抗议活动定做的道具,它们在完成特定的使命后便被一一送入这个木偶图书馆落户,供公众“阅读”。
进入它的门厅,就像是进入一个奇诡的童话世界,一具具木偶在对你夹道欢迎,让你应接不暇,如果你在不经意之中触动一个按钮,旁边的木偶会动弹起来,给你带来一阵心悸。其中,微型的、小型的、大型的,人物、动物、植物,原始人、现代人、外星人,或者是赫赫有名的风云人物,各种造型的木偶都有。
最意想不到的是,木偶图书馆还提供木偶的外借服务,允许每个来访者每次借出一具木偶,借期为两周。于是,每逢周六,木偶图书馆门外的大军人广场便成了一道独特的城市风景,因为一些痴迷木偶的玩家借出木偶后,往往会急不可待地在广场里耍弄起来,引得过路人驻足观赏。
鸽多成灾
如今,人类日益认识到和地球村其它动物和谐共处对环境及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因此,许多濒临绝灭的动物有了延续其物种的转机。然而走过头的是,有些动物因此而数量激增,反过来对人类的生活空间造成严重威胁。例如,在新泽西州,由于长期禁猎黑熊,导致其数量逐年猛增,它们时而潜入村民的院中,翻倒垃圾桶寻觅食物,甚至光天化日下闯入居民的厨房施暴,弄得居民为自身的安全惶恐不已。于是,州政府不得不隔时开放一下猎熊活动,以免它们泛滥成灾。同样,在城市里,鸽子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但若任其无度地膨胀,对城市卫生和市民的生活都有负面影响,纽约的罗宾·拉索和她的邻居就是这样一些长期以来生活在鸽子阴影中的人。
拉索居住在斯坦登岛的克劳森街,7年前,因为每天清晨有人将一袋袋鸽食放在街上,引得数以百计的鸽子络绎不绝地赶来美餐。倘若驱赶它们,它们会齐齐振羽而起,那声音简直就像是飞机在跑道上隆隆起飞,吓得小区的孩子们不敢出门。由于鸽食每天从不中断,所以鸽子越聚越多,它们密密麻麻地停在屋顶上、树梢上、院落里。房顶的塑料瓦被它们啄得斑驳,而鸽粪更是恼人,将院落、道路、墙壁、栅栏乃至泊在路旁的车辆全涂得污秽不堪,加以还时有死鸽的残骸出现,引来老鼠穿 梭和野猫哀号。为了减少鸽子的栖息地,拉索忍痛锯掉了院中的4棵大树,但无济于事。她灵机一动,买来一只塑料猫头鹰挂在栅栏上,试图吓走鸽子,岂料鸽子竟肆无忌惮停在它的身上拉屎。无奈之下她又用气哨驱赶鸽群,但很快它们又飞了回来。拉索和周围的41户邻居们不胜其扰,联名写了封致市议员的请愿信,法院为此发出不许喂鸽的禁令,并将罚款提高到1500元美金,但是街头仍然时有爱鸽族布下的鸟食,吸引鸽子大量来此结集。无奈之下,拉索只有上报纸刊登一则求助启事,诉说整个小区的苦衷,并向社会征求驱鸽良方。
还不知拉索和她的邻居何时能从鸽患中解脱?对付日益严重的城市鸽患,是否可仿效新泽西州,确立一个一年一度的捕鸽日?
漂浮的岛屿
行为艺术家的地景艺术往往是轰动整座城市的大手笔,它们不仅向市民展示了依存于环境的艺术作品的宏大美感,而且还会引起人们对人类和自然相互关系的思索。去年,地景艺术在万国之都的纽约可说是盛事连连,继保加利亚裔的克里斯托以中央公园为背景的《门》后,纽约本土艺术家罗伯特·斯密森的《漂浮的岛屿》再次成为城市的焦点。
克里斯托的《门》从构思到实施,耗费了艺术家三十余年的心力,无独有偶的是,斯密森的《漂浮的岛屿》也经历了35年的漫长等待。早在上世纪70年代,斯密森有感于工业化和自然生态的矛盾,构想以一艘拖轮和一艘平底船来组成他的地景作品:《漂浮的岛屿》。
1973年他为《漂浮的岛屿》绘制了一系列草图,然而由于地景艺术的实施是项牵涉到很多层面的综合活动,难度高,故而迟迟没有机会实现。三年前,壮志未酬的斯密森不幸死于坠机事故,他的遗孀南希·霍尔特继续不懈努力,终于找到合作伙伴。他们在斯坦登岛的船坞化了整整四个月,用钢板焊制了一艘宽30英尺,长90英尺的平底船,为了减轻重量,先在底部铺上一捆捆干草,然后填入来自中央公园的泥土,种上高大的枫树和柳树,周围绕以150棵高低参差的矮小灌木,地面铺上青草,并放置鸟饵,船沿则以产自曼哈顿的红色片岩作围栏。最后,用一艘大马力的拖轮拖着它在曼哈顿周围的水域巡游。船后衬托着的是刻刻都在变化的都市水滨景观,其间,时有鸟儿在平底船的绿洲上飞起飞落,真是一幅美妙的动态图画,令人不得不佩服艺术家的奇想巧思。
南希解释这件作品说:“隆响着的拖轮象征着公业化的日益加剧,披草植树的平底船则代表中央公园的一方绿地,更代表曼哈顿这块充满生机的土地。发展工业必须和环境保护同步,两者间的关系就象这拖轮和平底船。另外,这个作品也在暗示一个我们常常意识不到的事实:我们的栖所曼哈顿本身就是一个小岛。”
(程应铸)
(责任编辑 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