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所罗门之歌》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所创作的一部小说。在这部作品中,奶娃这一人物最终走向了悲惨的人生结局,从其悲惨命运中可以看出,环境因素的扭曲和人际关系因素的错位、缺失,共同造成了奶娃的人生悲剧。而实际上,奶娃的悲惨命运,从本质上审视,仍然是奶娃自身的性格缺陷,是在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共同作用下诱发的结果。
关键词:《所罗门之歌》 奶娃 托尼·莫里森 悲惨命运
托尼·莫里森作为美国著名的黑人女作家,其从有色人种和女性的角度对美国社会进行了重新观察,并且创作了一系列具备深刻社会反思价值的重要文学作品。《所罗门之歌》反映出的深刻危机,不仅仅是美国社会自身的问题,更是整个黑人民族在美国白人社会当中所出现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危机,尤其是在《所罗门之歌》中奶娃对于自身悲惨命运的反思,以及在悲惨命运当中的寻根过程。所以,《所罗门之歌》这部小说成为了莫里森在传播黑人精神文化的重要平台,也是莫里森第一次从黑人男性的视角中反思整个美国社会的变化,具有深刻的人文主义的价值。
一 《所罗门之歌》中奶娃悲惨命运的构成要素分析
1 奶娃与扭曲的环境因素
奶娃在《所罗门之歌》之所以会走向悲惨的命运,主要和奶娃所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密切的联系,因为奶娃所在的环境因素是失去了均衡的,发生了严重的扭曲。环境对奶娃的人格影响深刻,也奠定了奶娃悲剧人生的基调。比如,在小说当中,奶娃刚刚出生的时候,医生也没有办法活下去,选择了自杀。一个医生的自杀,可以看得出奶娃所在的社会是充斥着各种绝望的意志,白种人医院中的医生本来在社会上也是一份非常体面的工作,没有受冻挨饿的问题,可是医生仍然面对着生命无法承受的重量,所以最终自杀。而作为黑人家庭的孩子,奶娃竟然可以在白种人的医院当中出生,当时竟然成为了一桩新闻,也可以看出,等待着奶娃的,并不是整个社会的关怀和帮助,而是整个白种人社会的歧视以及压迫,本来黑种人的孩子在哪一个医院当中降生都是非常正常的,然而在《所罗门之歌》小说中,黑种人奶娃在呱呱坠地的时候,就需要面对这种扭曲和失衡的社会环境。而白种人和黑种人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社会当中,逐渐接受了肤色成为一种明显的界限,并且也互相之间仇视着。
而《所罗门之歌》中更是讲述了美国黑种人互相之间的矛盾。小说之中的奶娃是在一个相对较为富裕的黑种人家庭当中出生的,但是奶娃的父亲麦肯·戴德却把金钱看得非常重,甚至认为人只有不断赚钱,才能够存活下去,不惜伤害同样是黑种人的同伴。麦肯曾经要求喝醉酒准备自杀的波特把欠他的钱还给他,否则将会直接枪杀波特。可以看出,麦肯的无情也充分表明了社会的扭曲,而作为麦肯的儿子,奶娃也被其他的黑种人所仇视,他们并不会在乎奶娃是不是一个真正善良的人,而是将对麦肯的仇恨转移到奶娃的身上。同时因为奶娃家庭非常富裕,在小说中,南下寻找黄金的人很多并不能够买车,而奶娃却可以轻松买到车,所以很多人都嫉妒甚至仇视奶娃,认为奶娃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奶娃一直以来也被这种仇富的价值观所撕咬和扭曲。
不过,奶娃所面对最为扭曲的社会因素,是黑种人完全丧失了自己文化的根源,也就是黑种人长期在白种人的社会中生活,逐渐丧失了自己文化人格上的独立性,被白种人的文化所同化。奶娃所在的戴德家族,是从奶娃祖父那一代来到美国定居的。到了麦肯这一代人的时候,非洲的黑种人文化已经在他身上逐渐退却,他也对很多家乡的传统风俗不理解,文化上产生了断层。奶娃的祖父曾经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收获了很多财富,可是也因为和别人争夺财富而被白种人枪杀。奶娃非常深刻地感受到整个白种人的文化环境和自己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祖父是死于白种人之手,更是因为奶娃有着和白种人不同的文化之根,奶娃才会因此迷惘。
男尊女卑的扭曲社会价值观,也是奶娃人生悲剧的重要根源之一。奶娃尽管是一个有着善良禀赋的黑人青年,但是他仍然无法完全摆脱男尊女卑的社会价值观对其的桎梏,因此奶娃虽然知道女性不应该如此被人轻视,但是他也无法转变这样的一种悲剧的局面。比如麦肯的妻子露丝经常要忍受着自己丈夫的各种精神以及身体上的摧残。奶娃在非常漫长的生活中目睹着这些事情,却逐渐变得熟视无睹,根本没有觉得这种行为是不好的,奶娃甚至对自己的母亲露丝还产生了厌恶的心态。奶娃的两个姐姐也一样受到男尊女卑扭曲价值观的影响,被迫要成为自己父亲攫取利益的工具。不幸的是,奶娃的两个姐姐都没有找到合乎麦肯心意的富贵人家,所以最后都一直单身。奶娃在这样的一种扭曲的社会价值观中也对自己的姐姐加以轻视,他会在饥饿的时候让自己的姐姐给他做饭,也会要求在他困的时候不许吵闹,这些都是奶娃在男尊女卑的扭曲社会价值观下滋生的专横性格。
2 奶娃与错位的人际关系因素
《所罗门之歌》中,奶娃的悲惨命运,也和错位的人际关系因素密切联系。奶娃和周边的人之间产生的交流和沟通也都是错位的,正是这种错位的人际关系,导致了奶娃个人逐渐在悲惨的人生轨道中滑落。奶娃的父亲麦肯,本身对奶娃就有扭曲和错位的仇视,在奶娃的母亲怀孕的时候,麦肯就一直想要将奶娃害死,最终奶娃顺利出生,麦肯也一直对奶娃没有好感,而是继续憎恨奶娃,甚至没有给奶娃任何的关爱。从奶娃非常小的时候,麦肯就一直告诉奶娃,什么感情都是虚伪的,只有金钱才是最为真实的,也只有物质上的东西才能够真正改变整个世界,甚至告诉奶娃南方有金子,也正是如此,奶娃才会在寻找黄金的南下之路中丧失了性命。由此可见,奶娃的父亲麦肯和奶娃的悲惨人生之间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在小说之中,只有奶娃的姑姑派特拉真正感受到人生当中的快乐。派特拉对奶娃非常的关爱,她真心爱着奶娃,并且把奶娃视之为整个戴德家族的希望。不过,麦肯却不愿意让派特拉关爱奶娃,要求奶娃和派特拉之间保持距离。而奶娃也正是在离开派特拉之后,长期处在于缺乏爱的环境当中,其性格逐渐被自己父亲麦肯的金钱至上价值观所渗透,从而让奶娃变成一个唯利是图的人。因此,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关爱的缺失导致了奶娃在人格上逐渐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性格上趋向于冷酷,也为其悲剧的人生命运埋下了伏笔。 在小说中对奶娃影响非常大的女性还有奶娃的母亲露丝,她因为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比如在奶娃已经很大的时候,露丝还依然给奶娃喂奶,这也让奶娃一生都背负着“奶娃”这样奇怪的别名,让别人不断地嘲笑和侮辱他。奶娃也曾经受到自己父亲麦肯的谎言欺骗,跟踪自己的母亲露丝到墓地,发现原来自己的母亲只是过来向已经去世的外祖父墓地诉苦。面对自己母亲的精神痛苦,奶娃也无能无力,也正是这样一种扭曲的夫妻关系,对于他们的后代奶娃的人生轨迹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扭曲作用。对于奶娃而言,他身边的各种人际关系,归根结底都没有任何的关爱,他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奶娃的人生当中没有信任,也没有任何的其他温暖。
奶娃曾经有过一个非常真挚的朋友吉他,可是吉他最后却要杀死奶娃。奶娃对于吉他的依赖是很明显的,在小说《所罗门之歌》中,奶娃曾经将黄金的秘密告诉了吉他,可以看出吉他非常受到奶娃的信任,但是奶娃却不知道,吉他也是有着私心的。吉他跟随在追寻黄金的奶娃背后,一路追寻所谓的黄金。当奶娃发现南方根本没有黄金时,吉他却全然不相信,吉他认为是奶娃出于自己的私心,把所有的黄金都藏起来,所以吉他最终杀死奶娃,就是为了逼问奶娃把根本不存在的黄金交出来。可以看出奶娃的人生悲剧,也是由于各种扭曲而且错位的人际关系因素所造成的。
二 《所罗门之歌》中奶娃悲惨命运的实质:性格的自私
《所罗门之歌》这部小说,以奶娃这个黑人男青年作为小说叙事的中心和线索,奶娃作为一个美国富有黑人家庭中的男孩子,在一路往南寻找黄金的过程当中,最终找到自己家庭当中已经完全丢失的家族根源。在贫富悬殊的现实社会当中,贫苦家庭当中的黑人自然而然地陷入到更为痛苦的精神以及现实困境之中,但是富有家庭当中的黑人也因为长期在美国白种人的文化当中浸润,逐渐丧失了自己黑人独立的民族人格。因此,奶娃这种在美国白种人社会当中不断成长起来的年轻黑人青年,更不可能真正接触到自己黑人传统的文化根源,这也是奶娃产生社会角色混乱状况之根源。奶娃不仅仅是受到传统白人种族主义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因其与周围人之间产生了负面的文化渗透,最终造就形成了奶娃严重的人格缺陷。也正是这种人格上的缺陷,最后引导奶娃逐渐走向悲剧的命运道路。
《所罗门之歌》当中的奶娃之所以最后会面对悲惨的命运,和他性格深处的自私有密切的联系。因为奶娃所在的家庭当中,无论是麦肯还是露丝,他们都只是顾着自己的世界,而忽略了整个外边的世界。麦肯为了金钱,可以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向别人讨要金钱,甚至要求自己的女儿一定要找到一户富贵人家才可以考虑结婚等;而露丝则是完全忽视了社会的正常规律,把自己的关爱毫无保留地变成了溺爱,这些行为实际上都是不负责任的自私。正是在这样的一种自私的家庭中成长,《所罗门之歌》中的奶娃也变得非常自私,尤其是变得冷漠,对于整个世界都并不关心。小说当中,奶娃明明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被污蔑的,或者知道自己的父亲麦肯所做的一些事情实际上是非常极端而且没有人性的,可是出于自己人格上的自私,奶娃完全没有说出来,或者是帮助自己的父母亲消除互相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一味冷漠地看着整个世界的更迭。
只顾着自己寻找快乐,以此麻醉自己在家庭当中所面对的种种不悦,奶娃在小说当中找到了哈加尔,并且把哈加尔作为自己寻找快乐的工具。同样的,奶娃因为自己性格当中的自私,从来都没有给哈加尔任何的快乐,比如哈加尔希望和奶娃结婚,不过奶娃却从来没有把哈加尔希望得到的婚姻给她。在面对着哈加尔在婚姻问题上的渴望,奶娃选择了逃避,再也没有去找哈加尔。热衷于寻找黄金,完全忽略了自己爱人和家人的感受,这些实际上都是最为原始的自私元素在奶娃身上产生的严重的副作用。也正是如此,吉他这个最为贴近奶娃的人,才会怀疑奶娃独吞了所有的黄金,因为吉他非常清楚,奶娃为人的自私和冷酷,因而奶娃的自私,也最终导致了吉他的不信任,引发了枪杀。
三 结语
《所罗门之歌》这部小说是莫里森所创作的一部重要的小说,在这部小说当中,莫里森围绕美国黑人所面对的生存以及身份危机,进行重新解构和挖掘,反思种族主义在美国现当代的社会所引起的重要精神危机和社会危机。《所罗门之歌》这部小说不同于过去莫里森所创作的小说,她在小说当中突出展现了一个黑人男青年奶娃在寻找自我社会定位过程当中的个人悲剧,并且在悲惨的命运当中试图进行救赎的过程。从《所罗门之歌》奶娃的悲惨命运可以看到他作为一个美国黑人所特有的精神以及现实危机,具有深刻的社会角色范本意义。
参考文献:
[1] 任雪梅、李海燕:《试析托妮·莫里森〈所罗门之歌〉中的神话原型》,《名作欣赏》,2012年第6期。
[2] 刘彬:《解读〈所罗门之歌〉中黑人属下的多重声音与身份策略》,《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3] 徐影:《论〈所罗门之歌〉中黑人文化身份的迷失与认同》,《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吴艳,辽宁科技大学副教授)
关键词:《所罗门之歌》 奶娃 托尼·莫里森 悲惨命运
托尼·莫里森作为美国著名的黑人女作家,其从有色人种和女性的角度对美国社会进行了重新观察,并且创作了一系列具备深刻社会反思价值的重要文学作品。《所罗门之歌》反映出的深刻危机,不仅仅是美国社会自身的问题,更是整个黑人民族在美国白人社会当中所出现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危机,尤其是在《所罗门之歌》中奶娃对于自身悲惨命运的反思,以及在悲惨命运当中的寻根过程。所以,《所罗门之歌》这部小说成为了莫里森在传播黑人精神文化的重要平台,也是莫里森第一次从黑人男性的视角中反思整个美国社会的变化,具有深刻的人文主义的价值。
一 《所罗门之歌》中奶娃悲惨命运的构成要素分析
1 奶娃与扭曲的环境因素
奶娃在《所罗门之歌》之所以会走向悲惨的命运,主要和奶娃所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密切的联系,因为奶娃所在的环境因素是失去了均衡的,发生了严重的扭曲。环境对奶娃的人格影响深刻,也奠定了奶娃悲剧人生的基调。比如,在小说当中,奶娃刚刚出生的时候,医生也没有办法活下去,选择了自杀。一个医生的自杀,可以看得出奶娃所在的社会是充斥着各种绝望的意志,白种人医院中的医生本来在社会上也是一份非常体面的工作,没有受冻挨饿的问题,可是医生仍然面对着生命无法承受的重量,所以最终自杀。而作为黑人家庭的孩子,奶娃竟然可以在白种人的医院当中出生,当时竟然成为了一桩新闻,也可以看出,等待着奶娃的,并不是整个社会的关怀和帮助,而是整个白种人社会的歧视以及压迫,本来黑种人的孩子在哪一个医院当中降生都是非常正常的,然而在《所罗门之歌》小说中,黑种人奶娃在呱呱坠地的时候,就需要面对这种扭曲和失衡的社会环境。而白种人和黑种人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社会当中,逐渐接受了肤色成为一种明显的界限,并且也互相之间仇视着。
而《所罗门之歌》中更是讲述了美国黑种人互相之间的矛盾。小说之中的奶娃是在一个相对较为富裕的黑种人家庭当中出生的,但是奶娃的父亲麦肯·戴德却把金钱看得非常重,甚至认为人只有不断赚钱,才能够存活下去,不惜伤害同样是黑种人的同伴。麦肯曾经要求喝醉酒准备自杀的波特把欠他的钱还给他,否则将会直接枪杀波特。可以看出,麦肯的无情也充分表明了社会的扭曲,而作为麦肯的儿子,奶娃也被其他的黑种人所仇视,他们并不会在乎奶娃是不是一个真正善良的人,而是将对麦肯的仇恨转移到奶娃的身上。同时因为奶娃家庭非常富裕,在小说中,南下寻找黄金的人很多并不能够买车,而奶娃却可以轻松买到车,所以很多人都嫉妒甚至仇视奶娃,认为奶娃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奶娃一直以来也被这种仇富的价值观所撕咬和扭曲。
不过,奶娃所面对最为扭曲的社会因素,是黑种人完全丧失了自己文化的根源,也就是黑种人长期在白种人的社会中生活,逐渐丧失了自己文化人格上的独立性,被白种人的文化所同化。奶娃所在的戴德家族,是从奶娃祖父那一代来到美国定居的。到了麦肯这一代人的时候,非洲的黑种人文化已经在他身上逐渐退却,他也对很多家乡的传统风俗不理解,文化上产生了断层。奶娃的祖父曾经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收获了很多财富,可是也因为和别人争夺财富而被白种人枪杀。奶娃非常深刻地感受到整个白种人的文化环境和自己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祖父是死于白种人之手,更是因为奶娃有着和白种人不同的文化之根,奶娃才会因此迷惘。
男尊女卑的扭曲社会价值观,也是奶娃人生悲剧的重要根源之一。奶娃尽管是一个有着善良禀赋的黑人青年,但是他仍然无法完全摆脱男尊女卑的社会价值观对其的桎梏,因此奶娃虽然知道女性不应该如此被人轻视,但是他也无法转变这样的一种悲剧的局面。比如麦肯的妻子露丝经常要忍受着自己丈夫的各种精神以及身体上的摧残。奶娃在非常漫长的生活中目睹着这些事情,却逐渐变得熟视无睹,根本没有觉得这种行为是不好的,奶娃甚至对自己的母亲露丝还产生了厌恶的心态。奶娃的两个姐姐也一样受到男尊女卑扭曲价值观的影响,被迫要成为自己父亲攫取利益的工具。不幸的是,奶娃的两个姐姐都没有找到合乎麦肯心意的富贵人家,所以最后都一直单身。奶娃在这样的一种扭曲的社会价值观中也对自己的姐姐加以轻视,他会在饥饿的时候让自己的姐姐给他做饭,也会要求在他困的时候不许吵闹,这些都是奶娃在男尊女卑的扭曲社会价值观下滋生的专横性格。
2 奶娃与错位的人际关系因素
《所罗门之歌》中,奶娃的悲惨命运,也和错位的人际关系因素密切联系。奶娃和周边的人之间产生的交流和沟通也都是错位的,正是这种错位的人际关系,导致了奶娃个人逐渐在悲惨的人生轨道中滑落。奶娃的父亲麦肯,本身对奶娃就有扭曲和错位的仇视,在奶娃的母亲怀孕的时候,麦肯就一直想要将奶娃害死,最终奶娃顺利出生,麦肯也一直对奶娃没有好感,而是继续憎恨奶娃,甚至没有给奶娃任何的关爱。从奶娃非常小的时候,麦肯就一直告诉奶娃,什么感情都是虚伪的,只有金钱才是最为真实的,也只有物质上的东西才能够真正改变整个世界,甚至告诉奶娃南方有金子,也正是如此,奶娃才会在寻找黄金的南下之路中丧失了性命。由此可见,奶娃的父亲麦肯和奶娃的悲惨人生之间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在小说之中,只有奶娃的姑姑派特拉真正感受到人生当中的快乐。派特拉对奶娃非常的关爱,她真心爱着奶娃,并且把奶娃视之为整个戴德家族的希望。不过,麦肯却不愿意让派特拉关爱奶娃,要求奶娃和派特拉之间保持距离。而奶娃也正是在离开派特拉之后,长期处在于缺乏爱的环境当中,其性格逐渐被自己父亲麦肯的金钱至上价值观所渗透,从而让奶娃变成一个唯利是图的人。因此,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关爱的缺失导致了奶娃在人格上逐渐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性格上趋向于冷酷,也为其悲剧的人生命运埋下了伏笔。 在小说中对奶娃影响非常大的女性还有奶娃的母亲露丝,她因为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比如在奶娃已经很大的时候,露丝还依然给奶娃喂奶,这也让奶娃一生都背负着“奶娃”这样奇怪的别名,让别人不断地嘲笑和侮辱他。奶娃也曾经受到自己父亲麦肯的谎言欺骗,跟踪自己的母亲露丝到墓地,发现原来自己的母亲只是过来向已经去世的外祖父墓地诉苦。面对自己母亲的精神痛苦,奶娃也无能无力,也正是这样一种扭曲的夫妻关系,对于他们的后代奶娃的人生轨迹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扭曲作用。对于奶娃而言,他身边的各种人际关系,归根结底都没有任何的关爱,他也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奶娃的人生当中没有信任,也没有任何的其他温暖。
奶娃曾经有过一个非常真挚的朋友吉他,可是吉他最后却要杀死奶娃。奶娃对于吉他的依赖是很明显的,在小说《所罗门之歌》中,奶娃曾经将黄金的秘密告诉了吉他,可以看出吉他非常受到奶娃的信任,但是奶娃却不知道,吉他也是有着私心的。吉他跟随在追寻黄金的奶娃背后,一路追寻所谓的黄金。当奶娃发现南方根本没有黄金时,吉他却全然不相信,吉他认为是奶娃出于自己的私心,把所有的黄金都藏起来,所以吉他最终杀死奶娃,就是为了逼问奶娃把根本不存在的黄金交出来。可以看出奶娃的人生悲剧,也是由于各种扭曲而且错位的人际关系因素所造成的。
二 《所罗门之歌》中奶娃悲惨命运的实质:性格的自私
《所罗门之歌》这部小说,以奶娃这个黑人男青年作为小说叙事的中心和线索,奶娃作为一个美国富有黑人家庭中的男孩子,在一路往南寻找黄金的过程当中,最终找到自己家庭当中已经完全丢失的家族根源。在贫富悬殊的现实社会当中,贫苦家庭当中的黑人自然而然地陷入到更为痛苦的精神以及现实困境之中,但是富有家庭当中的黑人也因为长期在美国白种人的文化当中浸润,逐渐丧失了自己黑人独立的民族人格。因此,奶娃这种在美国白种人社会当中不断成长起来的年轻黑人青年,更不可能真正接触到自己黑人传统的文化根源,这也是奶娃产生社会角色混乱状况之根源。奶娃不仅仅是受到传统白人种族主义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因其与周围人之间产生了负面的文化渗透,最终造就形成了奶娃严重的人格缺陷。也正是这种人格上的缺陷,最后引导奶娃逐渐走向悲剧的命运道路。
《所罗门之歌》当中的奶娃之所以最后会面对悲惨的命运,和他性格深处的自私有密切的联系。因为奶娃所在的家庭当中,无论是麦肯还是露丝,他们都只是顾着自己的世界,而忽略了整个外边的世界。麦肯为了金钱,可以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向别人讨要金钱,甚至要求自己的女儿一定要找到一户富贵人家才可以考虑结婚等;而露丝则是完全忽视了社会的正常规律,把自己的关爱毫无保留地变成了溺爱,这些行为实际上都是不负责任的自私。正是在这样的一种自私的家庭中成长,《所罗门之歌》中的奶娃也变得非常自私,尤其是变得冷漠,对于整个世界都并不关心。小说当中,奶娃明明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被污蔑的,或者知道自己的父亲麦肯所做的一些事情实际上是非常极端而且没有人性的,可是出于自己人格上的自私,奶娃完全没有说出来,或者是帮助自己的父母亲消除互相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一味冷漠地看着整个世界的更迭。
只顾着自己寻找快乐,以此麻醉自己在家庭当中所面对的种种不悦,奶娃在小说当中找到了哈加尔,并且把哈加尔作为自己寻找快乐的工具。同样的,奶娃因为自己性格当中的自私,从来都没有给哈加尔任何的快乐,比如哈加尔希望和奶娃结婚,不过奶娃却从来没有把哈加尔希望得到的婚姻给她。在面对着哈加尔在婚姻问题上的渴望,奶娃选择了逃避,再也没有去找哈加尔。热衷于寻找黄金,完全忽略了自己爱人和家人的感受,这些实际上都是最为原始的自私元素在奶娃身上产生的严重的副作用。也正是如此,吉他这个最为贴近奶娃的人,才会怀疑奶娃独吞了所有的黄金,因为吉他非常清楚,奶娃为人的自私和冷酷,因而奶娃的自私,也最终导致了吉他的不信任,引发了枪杀。
三 结语
《所罗门之歌》这部小说是莫里森所创作的一部重要的小说,在这部小说当中,莫里森围绕美国黑人所面对的生存以及身份危机,进行重新解构和挖掘,反思种族主义在美国现当代的社会所引起的重要精神危机和社会危机。《所罗门之歌》这部小说不同于过去莫里森所创作的小说,她在小说当中突出展现了一个黑人男青年奶娃在寻找自我社会定位过程当中的个人悲剧,并且在悲惨的命运当中试图进行救赎的过程。从《所罗门之歌》奶娃的悲惨命运可以看到他作为一个美国黑人所特有的精神以及现实危机,具有深刻的社会角色范本意义。
参考文献:
[1] 任雪梅、李海燕:《试析托妮·莫里森〈所罗门之歌〉中的神话原型》,《名作欣赏》,2012年第6期。
[2] 刘彬:《解读〈所罗门之歌〉中黑人属下的多重声音与身份策略》,《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3] 徐影:《论〈所罗门之歌〉中黑人文化身份的迷失与认同》,《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吴艳,辽宁科技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