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之道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_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大学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全面坚持素质教育,将人文精神与专业知识有效融合,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同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大学生要提升自身社会认知能力,在日常学习中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除此之外,大学体育教师要提升教学内容设置的灵活性,积极创设完善的课程结构,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具体教学中,从而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1 人文精神概述
  人文和人文精神诠释的侧重点不同,我国相关书籍中认为人文主要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理解人文精神内涵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有的认为人文精神以国家和民族为立足点,是国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影响着物质文明建设水平。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和地区文化的核心,是衡量一个民族和地区文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人民的人文素养水平至直接影响着人文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有的则认为,人文精神是对人尊严的维护,价值的追求和命运的关切,高度重视人类遗留的各种文化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文精神就是给予人的价值和精神价值充分尊重。
  2 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策略
  2.1 将大学体育学科素质与人文精神有效结合
  大学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将学科素质与人文精神有效结合,打破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有效解决过分重视基础知识传授而忽视人文精神思想问题,将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科学素质的形成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首先,在实际教学中,大学体育教师要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比如游戏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从而使大学生更好的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做到融会贯通,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其次,大学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科艺术性、灵活性等特点,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学体育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设计和开发能够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让身心有所锻炼,形成良好的人文精神,实现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的有效结合。最后,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全面贯穿以人为本理念,密切关注学生,使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学生个性良好发展。为此大学体育教师要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积极探索和寻找体育学科与人文精神的交集,在日常教学和实践中融会贯通人文精神。
  2.2 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在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体育课堂是重要平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体育教师要深入分析和研究体育教材,重点关注和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例如,教师要积极寻找体育习题、体育历史和体育艺术间的结合点。通过学习体育学科历史,学生将会认识到体育的伟大,并且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较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大学体育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因此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形成开阔思维。除此之外,体育课程习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作风,从而实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大学体育教师要将基础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效运用基础理论知识,从而提升大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主动性、自觉性,有效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总之,大学体育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体育知识,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热情,从而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标。
  2.3 积极转变体育教学观念
  要想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必须使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提升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大学体育教师要重点关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不仅仅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大学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要鼓励学生深入学习和钻研大学体育知识,并且深刻了解体育技能和知识。其次,大学体育教师要实现从经济倾向向健美倾向转变,不仅要积极开展体育锻炼活动,而且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学生思想上和灵魂上的健美。在这一过程中,大学体育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在健美方面的价值,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形成人文精神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大学体育教师要积极分析和探索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2.4 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大学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为此高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继续教育中,引导大学体育教师掌握最前沿的学科发展动态,要求教师树立人文教育意识,让教师在人文教育意识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方式,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与形成。同时,教师要增强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完善意识,充分了解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的努力来提升自身人文教育能力。其次,大学体育教师要认识到自身在学生中的榜样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展现自身的奉献精神,向学生展示自己较强的人格魅力。在这一方面,无论是教学风格,还是学术造诣,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影响。为此,大学体育教师要真正做到自省、自律,在自控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从而让学生对自身产生敬佩之情,并且以此为基础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2.5 积极组织平等、开放的体育教学活动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学体育教师要积极制定开放性的、平等的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定位自身的角色,保证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平等性,从而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更好的学习体育技能和基础体育知识。同时,大学体育教师要与学生一同探索和研究教学内容,在充分尊重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身的见解,提出问题,自由的争辩。除此之外,大学体育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修正错误的行为,要求学生间相互尊重,养成良好的人文精神。
  3 大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处于重要时期,受到社会各界和教育部门的广泛关注。为此大学体育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将教育改革与国民素质有效联系在一起,重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养、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中,重视实践轻视人文问题十分明显,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这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在加强教育改革,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大学体育教学质量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忽视人文精神,产生了浮躁情绪,为此大学体育教师要认真处理这一问题,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积极使用快乐教学、开放式教学和情感教学等方式,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觀和价值观。除此之外,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利于使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在科学教育中,体育教学是重要分支,它不仅能够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且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为此大学体育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结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素质,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积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
其他文献
兴趣对于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一直保持充足的动力有着极大的作用,也影响着其在学习该项事物的过程中能够在其中投入的精力的多寡。小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体育本就是一项比较辛苦也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科目,若是没有兴趣的长久支撑,对于喜好新鲜事物且没有太大耐心的小学生来说是很容易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出现放弃的行为的。文中就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这一课
期刊
相较于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稳中向好的大趋势而言,大学生日益下滑的身体素质检测趋势让大学生当前的体质健康问题更为明显地暴露了出来,成了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工作应当予以重点关注的部分,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同样也是如此。基于此,本文充分响应习总书记于全国教育大会上的健康第一教学理念,加强了对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工作现存问题地认识与了解,与此同时,对以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进行了探讨,对于提
期刊
篮球运动与社区体育很好的融合到一起,不仅可以改变现阶段我国社区体育的现状,丰富社区体育的内容,繁荣社区文化,还可以增強城市居民的身体素质,也有利于篮球运动的社会化推广,促进大众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1 篮球运动在社区中的开展状况  1.1 社区篮球活动的管理状况  社区管理是指在街道范围内,由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主导的,社区体育职能部门、社区单位和居民积极参与的区域性、全方位的自我体育服务和自
期刊
1 实施分层优化教学的作用  由于综合高校的学生平时生活学习的压力较大,缺乏体育锻炼,所以一部分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弱。而体育课程的安排往往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过于严苛,同时体育项目种类繁多,不同的体育项目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的身体形态的要求也不同。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体育老师按照统一的教学模式对所有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实施相同的训练模式。这就导致了部分身体素质好的体育
期刊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全方面发展,各项改革已经全面在我国落实。举重项目体制改革现如今已经到达了重要的改革时期,立足实际经济制度发展情况,我国要将传统的举重运动公办形式发展为自由经营模式。举重运动的全面普及,提升了大众参与度,加强乡村学校的举重运动开拓,促进我国举重运动进一步发展,是我们一直努力想要达到的目标。  1 我国现阶段举重项目的发展现状  1.1实力水平的逐渐提升  相比从前来看,我国现阶段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