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传感器阵列混合气体检测算法研究

来源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 被引量 : 22次 | 上传用户:zida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传统模式识别算法对混合气体定性和定量检测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新型混合气体定性识别和浓度定量检测算法。算法首先构造传感器阵列数据特征图,然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取特征,根据特征提取后的特征图,使用不同分支网络对不同气体进行定性识别,得到气体种类和相应气体所处浓度区间;根据前面的气体识别结果,使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与梯度提升树(GBDT)对混合气体的组成成分进行定量估计;最后采用加州大学机器学习数据库的动态混合气体气体传感器阵列数据集进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乙烯和甲烷定性识别中准确率达到了98.7%,定量检测平均相对误差小于4.1%。通过与传统模式识别算法对比,所提出的基于机器学习的混合气体检测算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泛化能力。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板带材及型材热轧过程的特点,提出了数字化热轧系统的构成框图、板带热轧过程数值模拟平台和型材轧制数字化系统的基本架构。针对国内某热连轧产线典型低合金高强钢的实际生产过程进行了粗轧、精轧及轧后冷却残余应力形成的全过程模拟分析、组织转变模拟预测、数字化技术在百米重轨设计开发、尺寸精度控制、以及复杂断面型钢产品设计开发中应用的实例。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是认知的重要手段,隐喻无处不在。概念隐喻是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究隐喻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借助概念隐喻,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众多抽象事物。概念隐喻在新闻标题中的应用较为广泛。本文拟选取报刊中的新闻标题,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探讨概念隐喻在报刊新闻标题中的应用。
<正>推进“双减”工作以来,构建怎样的作业体系,才能实现“减压赋能”“减负增效”的终端愿景,这就需要教师在作业创新设计上“动脑筋”“下功夫”。“作业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设计是作业评价的关键。”由此可知,作业设计的优劣就成了评价学生是否有效学习的关键。笔者就作业设计的路径与方法开展专题研究,收获良多。现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为例进行阐述。
期刊
目的 比较利伐沙班与华法林治疗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2020年1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0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利伐沙班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华法林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下肢周径差(膝关节上周径差、膝关节下周径差)及临床指标;治疗后1、3个月,采用血管彩超检查2组患者
为筛选对水稻纹枯病具有生防潜力的木霉菌,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不同植物根际土样中分离纯化出20株木霉菌菌株。通过室内平板对峙培养试验,发现D1菌株及其发酵浓缩液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较强,抑菌率达分别达到了80.82%和69.55%。D1菌株对水稻安全,比对照增产27.41%;D1菌株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范围为51.09%~70.64%。先用D1菌株处理24 h后接种纹枯病菌的防效最高,其次是纹枯病
基于通量实验优化滤材的方法已经无法快速应对社会、工业对高性能滤材的需求,为了提高新型滤材的研制效率,迫切需要开展纤维滤材结构设计和过滤性能的模拟研究。以往的研究多集中在微米级尺度的纤维滤材模型,而鲜有以亚微米玻璃纤维滤材为对象的研究。本工作以实际多分散的亚微米玻璃纤维及玻纤滤材为基础,从玻璃纤维的表征,滤材的制备及其结构参数的确定,建立更加接近实际滤材结构的三维模型,并充分对比湿法成型工艺抄造的滤
东亚是世界范围内近视最严重的地区,各国为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采取了不同措施。本研究通过梳理和总结东亚四国(中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背景,对各国采取的近视防控措施进行比较,回顾近几十年来中国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方面的进展以及待提高之处,总结日本、新加坡和韩国近视防控方面值得借鉴的经验。
基于再分析资料揭示了2019年2—3月中国南方持续性降水事件的成因及其与Madden-Julian Oscillation(MJO)的关系。此次持续性降水事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降水覆盖了整个南方地区,第二阶段降水主要出现在华南地区,且降水强度比第一阶段更强。大尺度环流分析表明,此次降水事件中,中国南方和西太平洋的位势高度异常呈现出西低东高的形势,有利于南方地区出现偏南气流和水汽辐合。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