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又廷有一张干净的脸。这是一张体会过“慢”的脸,一张生在当下的脸,能够经得起各种角色的投射。
这一特性反映在他的多部作品当中——在《痞子英雄》中,他是容易冲动的热血警察吴英雄。但紧接着,他却要在《艋胛》中,扮演一个性格自卑的周以文,和阮经天、凤小岳的热血张扬相互映衬。《艋胛》之后,他接到陈凯歌的邀请,邀请他出演《搜索》里的杨守诚,性格懦弱又隐忍,但在内心深处,却酝酿着一场爆发,这和周以文有相似之处,也有极大的差异。
随后让他被更大范围的观众注意到的,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的陈孝正。这个角色是20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生活在两个时代的交接点,从一个理想主义的时代,转向一个务实的、商业的、喧闹的、充满变动的时代。他们摸着石头过的,不是爱隋这条河,而是时代这条河。他们的选择因此惆怅难言,从适应新时代到适应爱情,都没人教他们。他们在前一个时代的和未来世界的叵测之间,做出各种选择,慢慢走上不归路,在一条不回头的河流里沉浮。
吴英雄、周以文、杨守诚、陈孝正。这是4种出身、性格、职业、生存环境都有极大差异的角色,但赵又廷却接连攻克了这些关卡。其间原因,或许可以从当初他与陈凯歌的对话中找到答案。那时的他认为自己是个新人,不太明白为什么会被陈凯歌看中,并且向对方提出了这个问题。他得到的回答是:“我喜欢你清澈的眼神。”
而这张干净的面庞,其来有自。赵又廷的父亲赵树海写过一本《听赵树海说的书(父子篇)》,许多细节非常有趣。童年的赵又廷,在女生中的人缘非常好,他的妈妈不放心,告诫他“不可以对每个女孩子都一样,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后来再接到约会请求,他用自己的办法处理了,女孩喊他看电影,他没拒绝,但是叫了6个朋友一起去,7男1女,看一场电影。
未必只有强烈的个入风格和个人特质,才是好演员的必经之路。能够容纳角色的特质,能够让角色带动自己,能够让角色顺利地将自己染色,也是好演员的特质。这种特质,甚至比那种用力地揣摩、用力地进入更为重要,因为人只有此生此世,一个身体一张脸。
在性格方面,赵又廷也像父亲一样,淳厚清淡,喜欢自然。他曾在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商学系专业读书,那是在他看来“平均年龄应该有50岁到60岁的一个地方”,但他很快适应了那里的节奏,学会了过慢生活,一天只干一件事。去超市买苹果,可能顺路还可以干别的,“但就没必要啊,就明天再说吧。”他也时常去海边,什么也不干就躺着,不然就去森林里面瞎逛,“就是很轻松,好像跟大自然融为一体的那种与世无争的感觉。”
儿时的成长经历塑造了赵又廷与世无争的性格底色,但他后来的机遇与所得,则要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去理解。2010年之前的10年,每每提起华语影坛,总有人对演员断层表示不满。其实并非新人没有出现,年轻人一刻也没停地生长着,断层的出现,是制造新人的力量不够、势头不足,明星机制出现了调整,没有足够的力量让新人跃出。赵又廷却遇到了华语电影的崛起以及中国城市文化的攀升,电影业也在复苏,正需要他这样有着明朗面容的角色出现。
尤其重要的是,此时的中国影视,也在寻找新的表演方式。过去多年,那种戏剧化的、舞台腔的表演,已经逐渐淡出,帝王将相、传奇军阀、大英雄大枭雄,已经不是银幕上的主要角色,个人主义的时代,人们期待看到更生活化、更细腻的表演,希望看到更贴近现实、减弱传奇性的角色。
赵又廷清淡而自然的表演风格,正适合这股潮流。他从外形到表演方式,都不过分强烈,对角色的建立不形成干扰,是最好的“被写体”。尤其特别的是,和别的男演员比起来,他长着一张“没有受过欺负的脸”,而这种脸,是当下中国银幕上稀缺的。
这也是他得到徐克青睐,接连出演两部《狄仁杰》电影的原因。和其他历史人物相比,狄仁杰是正直的、有格局的,又是俊逸的、飘忽的、神秘的,有别于包拯的过分正大庄严,更具个人魅力。赵又廷的脸和气质,和徐克的创作趣味不谋而合,徐克用他那张干净的、可以容纳各种角色投射的臉,完成了这个俊逸的人物,并且营造出一种神秘、迷离、怀旧、悲哀的气氛,也描画出一个在时间空间共同作用下,变得奥妙无穷、氤氲混沌的古老中国。
所以,未必只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个人特质,才是好演员的必经之路。能够容纳角色的特质,能够让角色带动自己,能够让角色顺利地将自己染色,也是好演员的特质。这种特质,甚至比那种用力地揣摩、用力地进入更为重要,因为人只有此生此世,一个身体一张脸。一个演员出演过几部戏之后,他的一切表情和动作,观众都已经很熟悉了,用力很可能是徒劳。能够拥有“被写体”特质,让角色自然写入,让角色的特质在自己身上流动,未尝不是另一种幸运。 这一特点体现在他参演的最新作品《兰心大剧院》中。这部娄烨执导的作品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偷袭珍珠港为背景,巩俐扮演的角色在女演员身份掩护下,为盟军搜集清报。赵又廷饰演话剧导演谭呐,和她有精彩的对手戏。
在拍摄中,娄烨导演给予所有演员非常大的空间,大到希望每一条表演都是不一样的,赵又廷对此的理解是:“一个好像走钢索一样的体验吧……他不像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导演,我觉得他比较像是一个真实的捕捉者,像一个纪录片一样在拍这个东西。”后来,他又说,这是“真人秀一样”的拍摄方式。
當被问到“信念”的时候,赵又廷回答的信念是:我一定要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他给年轻人的建议也是“希望大家慢下来”,“每天尽可能多地给自己一点儿时间,不管是思考、读书或者是放松,或玩乐都行,我觉得是给自己一点儿时间,然后慢下来。”
这也给表演者带来了困难,但也因此激发出他们的全部灵性、全部体悟,在这个“遇强则强,遇弱则弱”的环境里,赵又廷突破了表演的尺度,也突破了个人性格的尺度:“你看到经典里面那些伟大的演员,他们都是非常自私的。就是现在我希望所有人看我就好了,你们都不重要,另外对手肯定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可以飙戏,非常好看、精彩。”
他曾经觉得自己一直以来都做不到这个事情。“我一直都是一个非常客气、礼貌的演员,我会很顾虑我的对手,我会想要先成全他,再顾我自己。但在这次我觉得我没有做到,就会真的完全不管对方,就还蛮爽决的。”
赵又廷讲述了其中一个细节,有一场戏,是他和巩俐在一个咖啡厅对话,所有的台词都说完了,所有的状态都到了尽头,他听到摄影师在他旁边已经累到大口喘气。他于心不忍,提议要回去,就要拿外套的时候,巩俐说还想再待会儿,并说出一个精彩的句子。那句出来之后,导演就喊了“咔”。“真的炸了,哇,太牛了。你就得把大家逼到那个点上才能逼出这么一句金句,当场就跪倒了。而且这句话一定会被用的我觉得,不用太可腊了。”
总之,对了,到位了,被成功地写入了。
这也得是一张干净的脸,一张没有受过欺负的脸,一张看过海、一张在海风中驱散过所存心事的脸,才能完成的事。很多脸,在刚刚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在应该懵懂无辜的时候,就已经老练旷达了;在不应该知道欲望为何物的时候,就已经有被欲望洗礼的痕迹了。
周云蓬说,真正正常的人,是投入人群再无音信的人,是可以消失在视野里的人,像水回到水,那些触目地立在人面前的,都是不正常的人。名利场中的人,通常做不到这点。如法拉奇在《好莱坞的七宗罪》里所说:“在好莱坞,所有人都想显出自己很正常,但没有一个人能做到,就是在谈话的时候也做不到。一些形容最高状态的词从他们嘴里流出来,就像秋天的树叶从树上掉下来一样,什么都是‘巨大的、精彩的、壮观的、非凡的、可怕的’。”
通过赵又廷出演的一系列角色,早期的或者近期的,古代的或者现代的,我们都可以嗅出某种异质的色彩,那种异质感,不因为他强烈他特别,恰恰是因为他无意于强烈,从不留下用力的痕迹。他扮演的角色,通常秀美但却内敛,专注又淡泊,热情也投身于大世界但却保留了个人主义,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怀有爱意,但却又不以为然。他保持着一种纯真纯正的白纸状态,任由角色来到这里,在这张纸上书写,任由纷繁的经验自己流动到他这里。
所以,当被问到“信念”的时候,他回答的信念是:我一定要成为一个快乐的人。他给年轻人的建议也是“希望大家慢下来”,“每天尽可能多地给自己一点儿时间,不管是思考、读书或者是放松,或玩乐都行,我觉得是给自己一点儿时间,然后慢下来。”因为他一直以来就是这样的,“前面有两条岔路,我一定会先想想,想清楚所有的前因后果,好,那我选定这条,选定了就不后悔了。”
而他推荐的书和电影,是《小王子》和吉田修一的《横道世之介》与《星期天们》。两本关于心性的书,尤其《横道世之介》,既有书也有电影,讲述的都是单纯的心性给这个世界带来的改变。
40年来,关于电影,关于男星和女星的审美,一直在变。以前的内地男星审美,拥有承载着复杂的意味,难得轻松和单纯。现在的男星审美,越来越多本真。越来越多干净的、没有受过欺负的脸,出现在银幕上,越来越多流动的、自然的心性呈现。
而赵又廷是这个过程的阶段性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