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皇反腐,暴力先行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91275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14年,俄罗斯帝国的监察官涅斯捷罗夫揭发西伯利亚省总督加加林公爵犯了盗窃国库罪。可这桩指控始终未能成功,因为枢密院办这案子的是多尔格鲁吉公爵,跟加加林的关系不错,两位老爵爷互相袒护。
  三年之后,涅斯捷罗夫找到机会,上奏沙皇彼得一世,诉说加加林如何敲诈勒索、中饱私囊、侵吞国库。彼得一世于是派了个调查委员会——自己身边出生入死的近卫军侍从,前去调查。
  事实很快就查清楚了。近卫军回来了,带回了足够的证据。加加林认了罪,然后求彼得一世让自己去修道院悔罪,度过余生。因为彼得一世就是这么处置他姐姐索菲亚公主的。
  可是彼得一世摇了摇头。1721年夏天,就在拿到北海出海口的俄罗斯史诗之年,彼得一世把加加林绞死了。彼得一世接下来的举措更奇妙:揭发加加林有功的铁面监察官涅斯捷罗夫也被绞死了。理由是虽然涅斯捷罗夫精明能干、不畏强暴、刚直不阿,但在1718年,他包庇了自己的一位下属、雅罗斯拉夫省的一位监察官。落到彼得一世的手里,那就没有容情的余地了——这家伙本来就六亲不认。
  涅斯捷罗夫死后第二年,彼得一世设立了枢密院总监察署,当家的是亚古任斯基,时年39岁,没什么背景,唯一的靠山是彼得一世.这意思很明确:用来监察腐败状况的,必须是直属的、只听命于彼得一世自己的人。亚古任斯基曾经和彼得一世有过一段意味深長的对话。
  彼得一世某天异想天开,有了个新想法:谁偷的钱够买一条绳子,就用这条绳子把谁活活绞死。这个刑罚听起来很直观,确实能让预谋犯罪者望而却步,但亚古任斯基道:“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小偷,只不过有人偷得更多、办法更巧妙罢了。”
  事实是:哪怕是彼得一世如此大刀阔斧地搞改革,也无法根绝腐败。他鞭打绞杀了无数贵族,给自己换上了一批直系下属,但也无法完全阻止他们腐败。也因此,俄罗斯始终未能变成一个真正的文明现代国家,它依然是一个瑕瑜互见的国家。只是比起彼得一世对腐败下狠手之前,效率更高一些罢了。
  如果彼得一世使的手段文明一些,高雅一些,俄罗斯会变得更开明吗?未必。因为他接手的那个国家是如此腐败,如此不堪。臣民保守,官吏腐败,大片地域未经开化,结果他硬生生地用同样野蛮的办法,让俄罗斯帝国从北国的冰雪和泥淖里诞生,用一批残忍但高效的官吏,代替了先前腐化的贵族,于是俄罗斯这头白熊开始向西方蠢蠢欲动了。
其他文献
明朝沐王府的官方ID叫“黔国公府”,在云南是个特立独行的政治存在。云南有很多散居的少数民族,由各处土司统治,为防他们“无组织、无纪律”,朝廷钦定的黔国公与当地政府(如云南巡抚等)共同管理土司。  说起黔国公的始祖,那可大有来头,就是朱元璋的养子沐英。因为靠山够硬,再加上沐英的确能打,所以沐王府在土司中很有权威。但随着明朝的实力一跌再跌,黔国公的继承者们逐渐hold不住了。传到沐天波这代,各处土司已
世界上最“简陋”的景点能达到什么程度?答案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简陋到只有一个水泥砌成的圆柱形建筑,一年只有三个月发出光束的观赏时间,全球却有数百万游客追捧其为最有意义的景点,甚至有百万人亲自签名并广为流传。  它就是豎立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以北的维迪岛上的世界著名景点“梦想和平塔”,每年10月9日,灯塔点亮,直到12月8日熄灭。  而这两天正是英国摇滚音乐家约翰·列侬的生日和忌日。作品的设计者是列侬
世人提起拿破仑,通常有两个印象:个子虽矮,却是个战神。但拿破仑的人生,远远不只有辉煌的军事成就。  拿破仑很爱读书,他坚信,要想创造历史,先要研究历史,所以阅读了大量历史、哲学、政治类书籍,是个十足的社科迷。  在军校上学时,他已在读伏尔泰、卢梭的作品,毕业后当了尉兵,别的同事结束执勤就出去浪,他则在自家的破房子里研读炮兵的原理和历史、攻坚战的法则、柏拉图的《理想国》-远征埃及时,他在船上也塞了很
巴山夜雨,涨满秋池,点滴屋檐似是细碎的管弦声。  绢纸削薄,微微发黄,笼罩着一星单薄的烛火。李义山缓缓剔亮灯笼,眼神迷离,约是思念起故人。我见他闲坐无聊,便从灯里化形出来,抬手一点他的额头:“黄叶风雨,秋寒入骨,你可是思念妻子了,为何不回去看看?”  他忽然见我,却也不惊,可能知道我是伴他多年的这盏孤灯,只是怅然抬手,去接那飘零夜雨:“身为男儿,不建功立业,怎么归乡见妻子?”可那眉宇间却是说不出的
敦煌石窟里那些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头顶没有光环,借助云但不依靠云的神就是飞天,他们靠衣裙、彩带飞上天。然而把这些彩带运用得得心应手的,并不一定都是柔美轻盈的小仙女。  敦煌石窟创建于北凉时期,窟中的内容基本上是对西域石窟的模仿,此时的飞天造型简朴,多为椭圆脸,大鼻子,深凹的眼窝,大眼睛,大耳朵,且多为男性,并且动作比较僵硬,飘带舞动的形式单一,身子只要是“U”字形,基本就是在飞舞了。  一眼认出西域
明朝开国年间,混搭风相当讨嫌。有不懂法的军汉们擅自穿靴子在街上踢球,被朱元璋撞见后,统统当场砍脚。明初最杰出的画家戴进也因为给画里的平民错用了官服的大红色,被明宣宗剥夺了画家身份,晚年贫寒而死。  但从明朝中期起,混搭却成了服饰潮流。成化年间,朝鲜使团来人贡,朝鲜人穿的马尾裙瞬间吸引了满朝文武的眼球,引得官员们纷纷效仿。随后,混搭風越来越大胆:明初时士绅们指定穿戴的峨冠方巾,大户人家的佣人大摇大摆
梅兰芳扮演穆桂英时用到了印匣道具,只是一个黄绸包裹的六面体,却代表着王权。出征之际,元帅威风凛凛地高擎印匣,便可调动兵将,指挥千军万马。  戏中的桥段是。朝廷将印匣送来,命穆桂英率兵出征,穆桂英想起杨家满门忠烈却屡遭奸臣陷害,朝廷从来不闻不问,只有等到战势危急才想起杨家。这方印匣能接吗?穆桂英心生犹豫,但佘太君的态度很坚决,“一事当前,以国家社稷为重。你若实在不肯挂帅,就让我这个百岁之人来吧!”穆
说到《水浒传》里潘金莲的悲剧,有人认为她是自作自受,罪有应得;有人对她则报以哀其不幸的深切同情;也有人把她个人悲剧归结为当时的社会。那么,在围绕潘金莲的主客观情境中,究竟有哪些暗藏的“悲剧”元素?  无力改变的贫穷已注定没有人权。  潘金莲是穷人家的孩子,小小年纪被卖给清河县的张大户家当丫鬟。当时的社会,穷人家卖儿卖女的现象很多,尤其是遇到灾荒年。丫鬟就像主人家的房屋、存款一样,属于私有财产。既然
希特勒非常热爱读书,他从奥地利的一个小镇“北漂”到维也纳后,读完了维也纳图书馆1/3的书;参加德军去前线打仗时,别的战友都在讨论女人和美食,他却专心致志地读书;当上德国总理后依然嗜书如命,哪怕苏军兵临城下,他还在地堡里读书。  希特勒读的书五花八门,其中历史类占了很大的比例。他希望通过历史——尤其是伟大君主的历史,想象自己就是救世主,将会领导德国从衰败走向荣耀。不过,他只是有选择地读符合自己观点的
安史之乱众所周知,但很少有人知道祸源之一是安禄山的秘书高尚。  高尚原名高不危,出身贫苦,母亲以乞讨为生。但他勤奋好学,文采斐然,出人头地的欲望也很强烈,曾对朋友说:“我应为举大事而死,绝不能一辈子咬着草根、啃着菜叶!”  后来他靠人推荐做了安禄山的秘书,成为领导的死忠粉,不肯离开片刻,甚至跟进卧室。安禄山肥胖嗜睡,打起呼噜也是山响,而高尚能守在旁边办公直到天亮。秘书做到“贴身保姆”的级别,自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