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1-0142-03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广,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由此也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自学——互帮——释疑——建网”教学模式也是自然分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模式,下面笔者对该模式的各个环节作简单介绍。
首先介绍一下该模式的四个重要环节:
第一环节:自学。
在这一环节中,凡能让学生自学的内容,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学。当然,自学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毫无目的地学,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与组织下进行。该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环节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效指导需要解决“学什么”与“怎样学”的问题——或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或提供大致思路,要求学生形成完整的逻辑体系;或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查阅相关内容。教师的有效组织需要解决“愿意学”的问题。按照“三维目标体系”,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样需要良好的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需要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明指向、巧点拨、善诱导、严要求、会调控。
第二环节:互帮
在该环节中,学生经过互帮、小组讨论等形式,解决自学中出现的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同时在互帮的过程中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
但在实践过程中,这个环节操作不好往往会流于形式,得不到实效。主要问题有:
① 少数人动,多数人不动。能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要是一些学习能力较强、表现欲较强的学生,而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被忽视甚至被掩埋。
② 秩序混乱。学生的讨论不是围绕着教学要点,而是不着边际、漫无目标。或者学生不会倾听、收效甚微。
③ 教师游离在外。教师在课堂上缺少捕捉和判断有效信息的能力,缺乏有效的点拨、提升和中肯的评价。
因而,有效的互助讨论应具备如下条件:
一是形成相对稳定的互助群体,有得力的负责人(即需要有小组长负责);
二是有明确的互助讨论目标和具体的学习内容;
三是教师要介入学生的讨论,及时发现学生讨论中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为下面的释疑环节搜集信息;
四是时间上要予以保证,不能浅尝就止。
第三环节:“释疑”
在这个环节,就是针对学生在自学与互帮中提出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重点地讲解,启发学生自己解绝疑难问题。
在释疑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清晰。清晰授课,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要求教师用明确的语义、适中的语速、清晰的层次、流畅的表达给学生解疑释惑。
二是恰切。讲解的深度、难度要适应学生当前水平或略高于当前水平,但不能超出学生的理解水平。
三是启发。所谓“不愤不启,不诽不发”,要让学生学会积极的思考。
四是点拨。何为点拨?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
第四环节:建网
该环节是对当堂学习内容或某一问题的解决进行总结疏理,形成一个知识网络系统,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把握学习重点,进而达到巩固学习内容的目的。
总结的方法多种多样,可引导学生自主建网,也可师生共同回顾本节内容。大量研究表明,只有自主建构的知识才能持久、深刻,而没有经过自主建构的知识是不牢固的。
下面笔者就以《中心对称图形》为例,简单介绍该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具体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位地主老财,有两个儿子,儿子大了要分家了,于是他拿出一块矩形土地,但是在这块长方形土地上有一眼圆形井,用来浇地,为了公平需要在图中画一条线段,将这块地平均分成两份,并且井在分界线上,以利于两家浇地.你能帮他想想办法吗?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发现、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的过程,积累审美体验。
2.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及其基本性质,能判断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本环节我通过形象美观的中心图形的引入,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同时两个问题的提出不仅可以引领学生的思维,还可以更好的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从而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2 进行新课
(一)反思诊断 做好铺垫
它们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1.下列各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2.图形的旋转有哪些性质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教师问题及题目的设置回顾轴对称的相关知识和旋转的相关知识。
(三)普读求是 指导自学
1.观察右边图形并回答问题:
将上图中的“风车”绕其上的一点旋转180°,旋转前后的图形完全重合吗? 正六边形呢?.
2.轴对称图形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对称轴。
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在平面内,一个图形,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它的。
3.操作:将线段AO绕点O旋转180°,点A的对应点为B,AO和BO有何关系?
(位置和大小)
4.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特征:。
5.做一做,猜想并验证:
(1)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中心是?
(2)线段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对称中心是什么?
。
(3)正三角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正五边形呢?正六边形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活动主要围绕着自主性学习,探究式学习展开,学生在指导自学书的引导下,基本能顺利地完成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及性质,同时老师通过三色显示牌的使用,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通过知者加速,让优生更有,弱生上进,提高课堂效率。
(四)合作提高补读帮困
【设计意图】针对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对于弱生,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助使他们针对自己的学习缺陷及时矫正;对于优生,则可以通过对其他学生的讲解,使自己的知识更巩固,能力更增强。值得注意的是,有效的合作互助至少要具备如下条件:一是形成相对稳定的互帮群体,有得力的负责人;二是群体成员团结,氛围和谐,为了形成乐于助人的风气,要大讲“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
【效果检测】
1.下列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2.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等腰梯形B.平行四边形
C.正三角形D.矩形
自主建网:请在指导书的反面写清本节课的知识点,典型题,本节课的疑惑点。
【设计意图】对当堂学习内容进行总结疏理,有利于使学生把握学习重点,进而巩固学习内容。总结的方法多种多样,可引导学生自主建网,也可师生共同回顾本节内容。
因人作业:A:课本p133T1,T2B:课本p134T1,T2,T3
【设计意图】强调的是“因人”,这是体现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可分基本练习与拓展练习两种。
★兴趣型作业: 你能利用七巧板,尽可能多地摆出成中心对称的图案吗?看哪一小组摆的图案最多.
附:教学流程图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广,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由此也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自学——互帮——释疑——建网”教学模式也是自然分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模式,下面笔者对该模式的各个环节作简单介绍。
首先介绍一下该模式的四个重要环节:
第一环节:自学。
在这一环节中,凡能让学生自学的内容,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学。当然,自学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毫无目的地学,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与组织下进行。该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环节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效指导需要解决“学什么”与“怎样学”的问题——或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或提供大致思路,要求学生形成完整的逻辑体系;或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查阅相关内容。教师的有效组织需要解决“愿意学”的问题。按照“三维目标体系”,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样需要良好的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需要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明指向、巧点拨、善诱导、严要求、会调控。
第二环节:互帮
在该环节中,学生经过互帮、小组讨论等形式,解决自学中出现的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同时在互帮的过程中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
但在实践过程中,这个环节操作不好往往会流于形式,得不到实效。主要问题有:
① 少数人动,多数人不动。能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要是一些学习能力较强、表现欲较强的学生,而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活动被忽视甚至被掩埋。
② 秩序混乱。学生的讨论不是围绕着教学要点,而是不着边际、漫无目标。或者学生不会倾听、收效甚微。
③ 教师游离在外。教师在课堂上缺少捕捉和判断有效信息的能力,缺乏有效的点拨、提升和中肯的评价。
因而,有效的互助讨论应具备如下条件:
一是形成相对稳定的互助群体,有得力的负责人(即需要有小组长负责);
二是有明确的互助讨论目标和具体的学习内容;
三是教师要介入学生的讨论,及时发现学生讨论中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为下面的释疑环节搜集信息;
四是时间上要予以保证,不能浅尝就止。
第三环节:“释疑”
在这个环节,就是针对学生在自学与互帮中提出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重点地讲解,启发学生自己解绝疑难问题。
在释疑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清晰。清晰授课,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要求教师用明确的语义、适中的语速、清晰的层次、流畅的表达给学生解疑释惑。
二是恰切。讲解的深度、难度要适应学生当前水平或略高于当前水平,但不能超出学生的理解水平。
三是启发。所谓“不愤不启,不诽不发”,要让学生学会积极的思考。
四是点拨。何为点拨?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
第四环节:建网
该环节是对当堂学习内容或某一问题的解决进行总结疏理,形成一个知识网络系统,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把握学习重点,进而达到巩固学习内容的目的。
总结的方法多种多样,可引导学生自主建网,也可师生共同回顾本节内容。大量研究表明,只有自主建构的知识才能持久、深刻,而没有经过自主建构的知识是不牢固的。
下面笔者就以《中心对称图形》为例,简单介绍该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具体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位地主老财,有两个儿子,儿子大了要分家了,于是他拿出一块矩形土地,但是在这块长方形土地上有一眼圆形井,用来浇地,为了公平需要在图中画一条线段,将这块地平均分成两份,并且井在分界线上,以利于两家浇地.你能帮他想想办法吗?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发现、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和基本性质的过程,积累审美体验。
2.了解中心对称图形及其基本性质,能判断图形是否为中心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本环节我通过形象美观的中心图形的引入,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同时两个问题的提出不仅可以引领学生的思维,还可以更好的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从而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2 进行新课
(一)反思诊断 做好铺垫
它们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1.下列各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2.图形的旋转有哪些性质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教师问题及题目的设置回顾轴对称的相关知识和旋转的相关知识。
(三)普读求是 指导自学
1.观察右边图形并回答问题:
将上图中的“风车”绕其上的一点旋转180°,旋转前后的图形完全重合吗? 正六边形呢?.
2.轴对称图形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对称轴。
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在平面内,一个图形,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它的。
3.操作:将线段AO绕点O旋转180°,点A的对应点为B,AO和BO有何关系?
(位置和大小)
4.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特征:。
5.做一做,猜想并验证:
(1)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中心是?
(2)线段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对称中心是什么?
。
(3)正三角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吗?正五边形呢?正六边形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活动主要围绕着自主性学习,探究式学习展开,学生在指导自学书的引导下,基本能顺利地完成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及性质,同时老师通过三色显示牌的使用,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通过知者加速,让优生更有,弱生上进,提高课堂效率。
(四)合作提高补读帮困
【设计意图】针对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对于弱生,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助使他们针对自己的学习缺陷及时矫正;对于优生,则可以通过对其他学生的讲解,使自己的知识更巩固,能力更增强。值得注意的是,有效的合作互助至少要具备如下条件:一是形成相对稳定的互帮群体,有得力的负责人;二是群体成员团结,氛围和谐,为了形成乐于助人的风气,要大讲“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道理;
【效果检测】
1.下列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2.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等腰梯形B.平行四边形
C.正三角形D.矩形
自主建网:请在指导书的反面写清本节课的知识点,典型题,本节课的疑惑点。
【设计意图】对当堂学习内容进行总结疏理,有利于使学生把握学习重点,进而巩固学习内容。总结的方法多种多样,可引导学生自主建网,也可师生共同回顾本节内容。
因人作业:A:课本p133T1,T2B:课本p134T1,T2,T3
【设计意图】强调的是“因人”,这是体现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可分基本练习与拓展练习两种。
★兴趣型作业: 你能利用七巧板,尽可能多地摆出成中心对称的图案吗?看哪一小组摆的图案最多.
附:教学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