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间故事《白蛇传》一直是影视改编的热门题材,而纵观由中国人自己改编的《白蛇传》题材的影视作品,其中所体现出的中国神话改编以人物注释改编为主,尤其是以女性人物为侧重点,体现出了女主角形象的变异、男性形象反差以及全面女性主义的特点。
[关键词]神话改编 女性形象 注释式改编
《白蛇传》作为民间流传已久的故事,其主要文献记载有谭正璧《三言二拍》中辑录的《太平广记》卷四百五十八《李黄》、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以及清黄图泌、方成培均有的《雷峰塔传奇》,在这些文献记载中白娘子的形象也由最初的蛇妖经过半妖半人最终转变为蛇仙,其对许仙的爱情也由最初的“色诱”变为“殉情”。其中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可谓承前启后之作,在这个话本中许宣、白娘子、小青、法海等主要人物大都出场,情节内容也已初具规模,成为后来故事改写流传演变、甚至影视改编的蓝本。
近年来《白蛇传》成为影视改编的热点,从1980年赵燕侠、李炳淑京剧版《白蛇传》,到1993年赵雅芝版《新白娘子传奇》同年的王祖贤版《青蛇》,再到2001年,新加坡范文芳版《青蛇与白蛇》,以至央视版《白蛇传》,有关《白蛇传》的影视不下几十部,而且有关《白蛇传》的故事早在1958年就已被日本东映动画公司拍摄成动画片《白蛇传》,在这个故事里小青还没有演变为一条青蛇,只是一个鱼精,而正是这点体现出了本部影视改编所依据《白蛇传》故事版本的“古老”之处。
我们知道作为民间故事《白蛇传》其故事是以白素贞和许仙的爱情为主线,小青作为白素贞的妹妹情同手足,更是为姐姐和许仙的爱情两肋插刀,同法海抗争,而法海则作为得道高僧,多次试图收服白青两蛇,并阻挠、破坏许白的爱情婚姻,由此而展开了双方的恩怨仇杀。基本按照此故事改编而成的影视当属1980年京剧版的《白蛇传》和1993年赵雅芝版《新白娘子传奇》,在这两部影视中,白素贞作为故事的绝对主角,小青则为其做红娘、捍卫白许两人的婚姻,而男主角许仙则相对暗色,在京剧版《白蛇传》中许仙完全是懦弱的小白脸的形象。本片一大亮点与大胆尝试就在于舍弃了民间故事原有的白蛇报恩而嫁许仙,把两人的爱情当作次偶然,有着白蛇作为女性欣赏男色,大胆追求爱情的自觉性追求,许仙则完全是处于被动立场:对于法海,则是作为反面角色被批评与批判的,到1993年赵雅芝版《白蛇传》冲的许仙、法海的形象基本没有变化,而最后以他们群体成仙的大团圆收尾,更是一种虚假的和平罢了,终失去了1980京剧版《白蛇传》小青卧薪尝胆后火烧法海的畅快与民间意味。
而到王祖贤版的《青蛇》和2001年范文芳版的《青蛇与白蛇》时,女主角开始由白蛇转移到青蛇身上,而这种转变集中体现在小青对于爱情大胆自由的追求上。王祖贤版《青蛇》怍为后现代叙事下的影片,以小青作为第一人称,影片中,青蛇开始有了自我的个性与独立追求,对许仙和法海的诱惑和为“抢”许仙而与白蛇翻脸,虽然在这些行为上,青蛇有着明显的因羡慕而模仿、因嫉妒而不择手段,但其对爱情追求的勇气和魄力有着明显的“人性”的觉醒和自我认同的冲动,而到最后小青怒杀许仙,更是高扬爱情专一和对懦弱、无耻的许仙的绝望;在2001年范文芳版《青蛇与白蛇》中,青蛇对于爱情的追求更疯狂,这集中在其对法海由试探到真情再到被遗弃后疯狂的报复行为中所体现,而在这里白蛇与许仙的爱情已是佛教的轮回、赎罪思想作用,是佛教观念注入原先神话的典型表现。再看男性形象,在《青蛇》中,许仙以私塾先生出场,其实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书生,最后一人躲在金山寺而不顾妻儿生死,更是把其懦弱无能的假斯文形象暴露无遗;而法海在这部影片中一方面因禁不住青蛇诱惑而动了凡心,怒从心起,暴露其人性的一面,而最后法海冒死救白蛇的儿子更体现出其觉悟自己过错而试图弥补的用心,其“伪道士”的形象在这里因其人性的萌生而增加了几分了暖色,使法海的形象得到了改变。而到了2001年范文芳《青蛇与白蛇》,许仙是一个嗜赌成性的破皮无赖,只因前世是吴王夫差,才受前世为西施今世赎罪的白蛇的眷顾:而对于法海,突出描写了其对小青的爱和后来为求佛而弃之不顾的“伪道士”形象,而其对白蛇与许仙爱情婚姻的阻挠破坏,也因其作为范蠡轮回报仇、因果相循佛教教义的现实演示而披上了一层宗教的外衣。整部影片也因此弥漫着浓重的道德说教和佛理修行的宗教功利色彩。
至于央视版的《白蛇传》在故事情节、内容设置上更多的是模仿与抄袭,整部电视剧像是旧版《新白娘子传奇》、电影《青蛇》与电影《倩女幽魂》及动漫片《小倩》以及拼凑版。其中所体现出的“三角恋”、“婚外恋”等更是迎合时下都市情欲变态的市场需求的商业作品。最后白蛇自愿走进雷峰塔虽增显了其对爱情的执着与矢志不渝,但终因其放弃反抗,而显得悲壮有余,精蕴不足:而小青的离去虽有学艺归来、誓杀法海的留言但终没后文,显得潦草无力。至于许仙,本部影视演出了其面对爱情选择的困惑与为难的那种当下都市“小资”的矫情与造作,但最后许仙誓扫雷峰塔,体现出其对爱情的忠诚和对法海的抗争,给这个人物增加了诸多亮点:至于法海,整部影片更是突出了其人性、佛性、魔性的思想斗争过程,但其因嫉妒而破坏许仙与白蛇的爱情婚姻,甚至爱上白蛇,则纯粹是恶搞,虽增加了整部影片的看点与卖点,但终是哗众取宠、思想苍白的佐证罢了。
从以上由《白蛇传》故事改编成的影视作品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对女主角角色上体现出其从白蛇到青蛇以至两者并重的转移反复特点,而女主角转移集中体现在对青蛇追求爱情的表现上,体现出小青身份、角色与地位的提高,而且对于小青爱情的描述,少了白蛇与许仙其中所存爱情必然的“报恩”和“赎罪”,展现出一种人性的对爱情的需求,从而体现出一种全面的女性主义,比单纯刻画白娘子抗争法海更前进了一步:而对男主角许仙的刻画上则体现出一种丑化与讽刺成分加重的趋势:而对于法海由无情绝情到富有人情味、人性成分、世俗成分的加重,体现出影视对于人性在认识与表现刻画水平的加深和提高。而以上这些特点,虽然一方面是出于改编力求新意,而吸引观众、赢得市场的“客观规律”使然,但小青角色地位的提高、许仙形象的丑化、法海世俗性的加强,则在另一层面上体现出女性意识的全面提升和由此必然发展而来的对整个人性的认识的提高,以至谋求男女双性和谐相处、完善人性的追求和努力。
[关键词]神话改编 女性形象 注释式改编
《白蛇传》作为民间流传已久的故事,其主要文献记载有谭正璧《三言二拍》中辑录的《太平广记》卷四百五十八《李黄》、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以及清黄图泌、方成培均有的《雷峰塔传奇》,在这些文献记载中白娘子的形象也由最初的蛇妖经过半妖半人最终转变为蛇仙,其对许仙的爱情也由最初的“色诱”变为“殉情”。其中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可谓承前启后之作,在这个话本中许宣、白娘子、小青、法海等主要人物大都出场,情节内容也已初具规模,成为后来故事改写流传演变、甚至影视改编的蓝本。
近年来《白蛇传》成为影视改编的热点,从1980年赵燕侠、李炳淑京剧版《白蛇传》,到1993年赵雅芝版《新白娘子传奇》同年的王祖贤版《青蛇》,再到2001年,新加坡范文芳版《青蛇与白蛇》,以至央视版《白蛇传》,有关《白蛇传》的影视不下几十部,而且有关《白蛇传》的故事早在1958年就已被日本东映动画公司拍摄成动画片《白蛇传》,在这个故事里小青还没有演变为一条青蛇,只是一个鱼精,而正是这点体现出了本部影视改编所依据《白蛇传》故事版本的“古老”之处。
我们知道作为民间故事《白蛇传》其故事是以白素贞和许仙的爱情为主线,小青作为白素贞的妹妹情同手足,更是为姐姐和许仙的爱情两肋插刀,同法海抗争,而法海则作为得道高僧,多次试图收服白青两蛇,并阻挠、破坏许白的爱情婚姻,由此而展开了双方的恩怨仇杀。基本按照此故事改编而成的影视当属1980年京剧版的《白蛇传》和1993年赵雅芝版《新白娘子传奇》,在这两部影视中,白素贞作为故事的绝对主角,小青则为其做红娘、捍卫白许两人的婚姻,而男主角许仙则相对暗色,在京剧版《白蛇传》中许仙完全是懦弱的小白脸的形象。本片一大亮点与大胆尝试就在于舍弃了民间故事原有的白蛇报恩而嫁许仙,把两人的爱情当作次偶然,有着白蛇作为女性欣赏男色,大胆追求爱情的自觉性追求,许仙则完全是处于被动立场:对于法海,则是作为反面角色被批评与批判的,到1993年赵雅芝版《白蛇传》冲的许仙、法海的形象基本没有变化,而最后以他们群体成仙的大团圆收尾,更是一种虚假的和平罢了,终失去了1980京剧版《白蛇传》小青卧薪尝胆后火烧法海的畅快与民间意味。
而到王祖贤版的《青蛇》和2001年范文芳版的《青蛇与白蛇》时,女主角开始由白蛇转移到青蛇身上,而这种转变集中体现在小青对于爱情大胆自由的追求上。王祖贤版《青蛇》怍为后现代叙事下的影片,以小青作为第一人称,影片中,青蛇开始有了自我的个性与独立追求,对许仙和法海的诱惑和为“抢”许仙而与白蛇翻脸,虽然在这些行为上,青蛇有着明显的因羡慕而模仿、因嫉妒而不择手段,但其对爱情追求的勇气和魄力有着明显的“人性”的觉醒和自我认同的冲动,而到最后小青怒杀许仙,更是高扬爱情专一和对懦弱、无耻的许仙的绝望;在2001年范文芳版《青蛇与白蛇》中,青蛇对于爱情的追求更疯狂,这集中在其对法海由试探到真情再到被遗弃后疯狂的报复行为中所体现,而在这里白蛇与许仙的爱情已是佛教的轮回、赎罪思想作用,是佛教观念注入原先神话的典型表现。再看男性形象,在《青蛇》中,许仙以私塾先生出场,其实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书生,最后一人躲在金山寺而不顾妻儿生死,更是把其懦弱无能的假斯文形象暴露无遗;而法海在这部影片中一方面因禁不住青蛇诱惑而动了凡心,怒从心起,暴露其人性的一面,而最后法海冒死救白蛇的儿子更体现出其觉悟自己过错而试图弥补的用心,其“伪道士”的形象在这里因其人性的萌生而增加了几分了暖色,使法海的形象得到了改变。而到了2001年范文芳《青蛇与白蛇》,许仙是一个嗜赌成性的破皮无赖,只因前世是吴王夫差,才受前世为西施今世赎罪的白蛇的眷顾:而对于法海,突出描写了其对小青的爱和后来为求佛而弃之不顾的“伪道士”形象,而其对白蛇与许仙爱情婚姻的阻挠破坏,也因其作为范蠡轮回报仇、因果相循佛教教义的现实演示而披上了一层宗教的外衣。整部影片也因此弥漫着浓重的道德说教和佛理修行的宗教功利色彩。
至于央视版的《白蛇传》在故事情节、内容设置上更多的是模仿与抄袭,整部电视剧像是旧版《新白娘子传奇》、电影《青蛇》与电影《倩女幽魂》及动漫片《小倩》以及拼凑版。其中所体现出的“三角恋”、“婚外恋”等更是迎合时下都市情欲变态的市场需求的商业作品。最后白蛇自愿走进雷峰塔虽增显了其对爱情的执着与矢志不渝,但终因其放弃反抗,而显得悲壮有余,精蕴不足:而小青的离去虽有学艺归来、誓杀法海的留言但终没后文,显得潦草无力。至于许仙,本部影视演出了其面对爱情选择的困惑与为难的那种当下都市“小资”的矫情与造作,但最后许仙誓扫雷峰塔,体现出其对爱情的忠诚和对法海的抗争,给这个人物增加了诸多亮点:至于法海,整部影片更是突出了其人性、佛性、魔性的思想斗争过程,但其因嫉妒而破坏许仙与白蛇的爱情婚姻,甚至爱上白蛇,则纯粹是恶搞,虽增加了整部影片的看点与卖点,但终是哗众取宠、思想苍白的佐证罢了。
从以上由《白蛇传》故事改编成的影视作品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对女主角角色上体现出其从白蛇到青蛇以至两者并重的转移反复特点,而女主角转移集中体现在对青蛇追求爱情的表现上,体现出小青身份、角色与地位的提高,而且对于小青爱情的描述,少了白蛇与许仙其中所存爱情必然的“报恩”和“赎罪”,展现出一种人性的对爱情的需求,从而体现出一种全面的女性主义,比单纯刻画白娘子抗争法海更前进了一步:而对男主角许仙的刻画上则体现出一种丑化与讽刺成分加重的趋势:而对于法海由无情绝情到富有人情味、人性成分、世俗成分的加重,体现出影视对于人性在认识与表现刻画水平的加深和提高。而以上这些特点,虽然一方面是出于改编力求新意,而吸引观众、赢得市场的“客观规律”使然,但小青角色地位的提高、许仙形象的丑化、法海世俗性的加强,则在另一层面上体现出女性意识的全面提升和由此必然发展而来的对整个人性的认识的提高,以至谋求男女双性和谐相处、完善人性的追求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