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种能力叫做“把庭审过堂变成会议报告”。11月12日,因贪腐落马的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监察总队原副巡视员王世坤,在法庭的被告席上改不了满嘴的“领导范儿”,一开口就是“首先,我要感谢国家、感谢组织对我的培养;其次,感谢同事对我的信任”。他用这一标准句式陈述自己的“忏悔”,滑稽而可悲地折射出思想与能力的双重贫瘠。
无须讳言,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两套语言体系,一套是大众语言体系,灵动、生活的语言活跃在普通人的口头笔下、字里行间;一套是官场语言体系,刻板、八股的语言存在于一些文件里、会议上,甚至成为一些秘书的看家本领、一些官员的口头法宝。最近微信上就流传着一篇文章,总结机关语言的诀窍是“性、感、多、点,不、化、新、力”,即“重要性、紧迫性,责任感、危机感,多层次、多方面,出发点、切入点,不松劲、不懈怠,规范化、程序化,新高度、新突破,影响力、创造力”,等等。
这种语言适当用于公文,也勉强说得过去,因为公文本身就要求严谨、精炼、规范,略带刻板并无不妥。但如果搬到嘴上,张口就来,滔滔不绝,真是“虚抬了自己、踢远了别人”,成了赤裸裸的“不会说人话”。拿这种语言在官员之间说话,谁能跟谁好好沟通、坦诚共事?拿这种语言跟民众说话,两个无法交融的“声轨”除了发出阵阵噪音,还能有什么结果?
更有甚者,一些人把这套语言带出国门,用到了国际交往场合。前不久,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就尖锐批评出席德国法兰克福书展的中国官员“语言水平太低”,冗长的讲话中没例子、没故事,假大空的话谁都听不懂,“累坏了秘书,催眠了听众,难死了翻译”。这如何能展现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呢?
怎样说话、说什么样的话,考验着各级官员改进作风的决心和能力,因为怎么说话的背后就是怎么做事。“鞋上不沾泥”,怎么知道民众在说什么?平日懈工怠政,怎么能讲出务实的话?习惯了对上谄媚逢迎、对下颐指气使,怎么能做到平等对话?视职权为官威、视监督为冒犯,种种“雷语”怎么不会脱口而出?是作风决定了话风,是行动的官僚造就了语言的歪风。
当然,还有另一类官员,他们勤工作、接地气、有才干、常思考,与他们“私聊”,发现对社情民意,他们了如指掌;良方益法,他们分析得有条有理。可是一到了公开场合,他们就钻进官话体系的“保护壳”里。原因无他,生怕说错话,保不住位子和帽子;生怕媒体关注,落得“出风头”“好虚名”的评语。在“不做事就不会做错事”的官场逻辑下,他们宁可选择与众人一致的“平庸的恶”,死记硬背那套晦涩难懂的语言,做一个“套中人”。比起肚里没货才不会说的官员,这类有想法却不敢说的官员更值得关注,因为他们的做法说明政治生态还不够健康,政治环境还不够开明。
但不论哪种原因,有些陋习必须去改变,有些表率必然要效仿。刚刚结束的APEC会议,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辞时,拉家常式地说道:“这几天我每天早晨起来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北京空气质量如何,希望雾霾小一些,以便让各位远方的客人到北京时感觉舒适一点……也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这番致辞被媒体总结为“锻造全新官话体系”,在生动、简短、有趣的讲话中表达了政策声音,其背后,是直面问题的决心和解决难题的信心。国家主席都在语言表达上率先垂范,各级官员还有什么顾虑不能丢掉嘴边的空话、套话?
打破官场语言体系,考验的已不仅是说话技巧,而是官员的心态和素质,更是政治的清明和开放。了解民众关心的事,讲民众能听懂的故事,传递民众能理解的声音,是为官者的本分;滋养一种官员都能好好说话的氛围,涵养一种实话都能尽情表达的气场,更是整个政治系统的本分。
无须讳言,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两套语言体系,一套是大众语言体系,灵动、生活的语言活跃在普通人的口头笔下、字里行间;一套是官场语言体系,刻板、八股的语言存在于一些文件里、会议上,甚至成为一些秘书的看家本领、一些官员的口头法宝。最近微信上就流传着一篇文章,总结机关语言的诀窍是“性、感、多、点,不、化、新、力”,即“重要性、紧迫性,责任感、危机感,多层次、多方面,出发点、切入点,不松劲、不懈怠,规范化、程序化,新高度、新突破,影响力、创造力”,等等。
这种语言适当用于公文,也勉强说得过去,因为公文本身就要求严谨、精炼、规范,略带刻板并无不妥。但如果搬到嘴上,张口就来,滔滔不绝,真是“虚抬了自己、踢远了别人”,成了赤裸裸的“不会说人话”。拿这种语言在官员之间说话,谁能跟谁好好沟通、坦诚共事?拿这种语言跟民众说话,两个无法交融的“声轨”除了发出阵阵噪音,还能有什么结果?
更有甚者,一些人把这套语言带出国门,用到了国际交往场合。前不久,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就尖锐批评出席德国法兰克福书展的中国官员“语言水平太低”,冗长的讲话中没例子、没故事,假大空的话谁都听不懂,“累坏了秘书,催眠了听众,难死了翻译”。这如何能展现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呢?
怎样说话、说什么样的话,考验着各级官员改进作风的决心和能力,因为怎么说话的背后就是怎么做事。“鞋上不沾泥”,怎么知道民众在说什么?平日懈工怠政,怎么能讲出务实的话?习惯了对上谄媚逢迎、对下颐指气使,怎么能做到平等对话?视职权为官威、视监督为冒犯,种种“雷语”怎么不会脱口而出?是作风决定了话风,是行动的官僚造就了语言的歪风。
当然,还有另一类官员,他们勤工作、接地气、有才干、常思考,与他们“私聊”,发现对社情民意,他们了如指掌;良方益法,他们分析得有条有理。可是一到了公开场合,他们就钻进官话体系的“保护壳”里。原因无他,生怕说错话,保不住位子和帽子;生怕媒体关注,落得“出风头”“好虚名”的评语。在“不做事就不会做错事”的官场逻辑下,他们宁可选择与众人一致的“平庸的恶”,死记硬背那套晦涩难懂的语言,做一个“套中人”。比起肚里没货才不会说的官员,这类有想法却不敢说的官员更值得关注,因为他们的做法说明政治生态还不够健康,政治环境还不够开明。
但不论哪种原因,有些陋习必须去改变,有些表率必然要效仿。刚刚结束的APEC会议,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辞时,拉家常式地说道:“这几天我每天早晨起来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北京空气质量如何,希望雾霾小一些,以便让各位远方的客人到北京时感觉舒适一点……也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这番致辞被媒体总结为“锻造全新官话体系”,在生动、简短、有趣的讲话中表达了政策声音,其背后,是直面问题的决心和解决难题的信心。国家主席都在语言表达上率先垂范,各级官员还有什么顾虑不能丢掉嘴边的空话、套话?
打破官场语言体系,考验的已不仅是说话技巧,而是官员的心态和素质,更是政治的清明和开放。了解民众关心的事,讲民众能听懂的故事,传递民众能理解的声音,是为官者的本分;滋养一种官员都能好好说话的氛围,涵养一种实话都能尽情表达的气场,更是整个政治系统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