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上,中央民族大学杨圣敏、中山大学周大鸣、复旦大学纳日碧力戈和北京大学马戎等教授分别做了题为“人类学民族学中国学派的道路、历史的脚步与当前的任务”、“中国乡村都市化再研究”、“差异与共生的五个维度”和“关于当前我国民族问题的进一步讨论”的主题演讲,内容关涉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本刊将其主要观点摘录如下:
“大河儿女”一部电视剧热播中。上世纪20年代,河南钧瓷手艺高手贺窑主一家,在侵略吉有凶极恶,以活埋生杀相威逼而欲霸占中国大鼎和手艺绝活的生死关头,贺焰生对年幼孙子叮嘱:要把老祖宗传下的烧窑口诀记牢!
文章将消费基金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作为消费膨胀的两种类型.提出了测定方法.认为我国近几年发生的是消费需求膨胀,并提出了宏观对策。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研项目《消费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果之一。
“蒙古民族”概念的出现和使用与近当代中国历史和民族政治的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在近代蒙古地区,“民族”[tindiisiiten]概念的流行和使用无疑受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国内政治、汉人文化思想界和日本等东方国家的直接影响。蒙古民众和精英在传统的血统、部落、种族、宗教等概念的基础上逐渐接受了“民族”概念,并为传统的部落、部族赋予了新的意涵。本文通过系统考察蒙古地区近当代蒙古文文献与汉文文献记载,从知识社会学视角出发,深入阐释了“民族”[undtisuten]概念在近当代蒙古地区民族主义形成过程中的叙述形
1.《西北民族研究》的学术优势是对于西北民族研究成果的发表。所发表的论文皆有相当好的学术水平。
城乡统筹是一个地区全面发展的基础。虽然目前对城乡统筹的评价较多,每一种方法都有自身的特点,但是在城乡统筹评价中涉及大量的模糊信息。本文通过直觉模糊集方法对西北民族地区城乡统筹进行评价,认为西北民族地区城乡统筹总体水平较低,并且区域差异明显。
近期北欧和东欧的民俗学圈关注在全球化的文化环境整体变迁背景下的民俗学研究问题与方法,紧邻芬兰的爱沙尼亚的民俗学者冬季会议反映了这种动向。
百姓老话说":不怕不识货,单怕货比货"。"货比货"关键在"比",虽是举手之劳,但勤在现场,接地气,心怀民众。只要肯"比",真伪立现,还增长了识别者的"见识"。不肯下现场,不亲自去"比",靠在太师椅上听十人一词式汇报,就是"空对空"地扯淡。一旦陷入煞有介事的这类一面之词"游戏"里,往往被迷惑其中而一筹莫展,反把简单搅成复杂,为国添乱,徒陷庸人自扰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