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建筑新家的人

来源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eng124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你重新筑起你的墙壁——
  你的炉灶,床铺,亲椅
  别把你的眼泪悬挂于那巳消逝的
  不再和你一起生活的事物
  把眼泪挂在石头上吧
  别挂在木头上——
  不然它会哭进你的睡眠
  短暂的,必须履行的睡眠
  当你躺下,别悲叹,
  不然,你的梦里
  将混入死者的汗液
  啊,是那些墙壁和器物
  像风的竖琴般敏感
  像一块农田,生长着你的痛苦
  井在你身体里,察觉尘埃的至亲
  建造吧,当时间轻轻流逝
  但别在剩余时光里哭泣
  泪滴和着遮蔽光明的尘
  荐诗/照朗
  奈莉·萨克斯( 1891-1970)出身于德国柏林的一个犹太家庭,1940年流亡瑞典,196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词是这样写的: “她以卓越的抒情诗和剧作,以感人的力量阐述了以色列的命运。”
  真正的失败不是跌倒,而是不想再爬起来,对一切都感到绝望。绝望会让所有努力变得虚无,让所有痛苦变得没有意义。
  在自己的民族饱受法西斯折磨、屠戮之后,诗人发出了劝慰,不是教人满足于“小确幸”,或是沉浸于“小确丧”。哭泣可以缓解情绪,却不能最终解决问题,毕竟,建起新居才是走出废墟的行動,我们更需要的是行动。
  不仅仅对于以色列如此,对每一个民族、每一个灵魂,都是如此。
其他文献
肩并着肩,面目模糊  伯爵和夫人躺在石基  他们体面的气度隐隐可见  自接合的盔甲,僵硬的褶皱  那微弱的荒诞的暗示——  他们脚下的小狗  这种前巴洛克风格的朴素  几乎不能留住视线,直到  看见他左于的护手套,仍旧  空空地攥在另一边:然后  发现,带着锋利而温柔的震撼  他的手抽回,握住她的于  他们想不到会躺这么久  雕像中的这种忠诚  正是朋友们看到的细处  雕刻者摆脱受人托付的  腻味
期刊
我祈祷一场瓢泼大雨,洗净这世间百态纷纷扰扰潮起潮落。  命运安排好的故事就像一部小说,再怎么躲避都躲不过的天灾人祸。  生和死全不在我,善与恶也不在我,世间的洪流滚滚向前把人一笔都带过。  ——题记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然而听到噩耗的一瞬间,手还是不自主地停到半空中,迟迟不肯下落。但我知道,那颗眼睛眨得很慈祥的星星,昨晚坠落到另一方净土了。  第一次见太外婆距现在也颇有些年月了。从脑海中搜索“太外
期刊
一、方法讲解  许多学生在写记人叙事抒情类作文时,在情感表达上,往往会出现两种问题:一是不知如何抒情,情感表达苍白;二是滥于抒情,情感表达空泛。情感表达苍白,则文气弱,难以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情感表达空泛,则内容虚,难以形成持久而强劲的感染力。当然,两个问题,各有各的解决办法,但有一个方法,却有一举两得的作用,那就是在写作中,寄情于物。  寄情于物,一方面是情感表达的途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借物
期刊
连续几周的必修课,都在围绕日本幻想文学《天守物语》展开阅读和讨论。上一周我和一位台湾学生用中文表演了其中的一段,收到了不少日本学生的反馈。  《天守物语》是日本浪漫主义作家泉镜花(1873-1939)在1917年完成的剧本。讲的是在姬路城的天守(日本建筑学术用语,指城楼),住着一群以富姬夫人为首的女妖,但凡擅闯天守的凡人没有一个可以活着离开那里。郁郁不得志的驯鹰者图书之助是一名武士,因为看管不严,
期刊
那个生物是谁  他又在渴望谁?  那是我,我坚信。我  并不试图叫出他的名字  因为怕他把我踩在聊下。  你相信什么,他问道。  我们都想要独处,  我回答他,除了我们  不想独处的时候;这个世界  已经向我的悲伤敝开  并且吃掉了它的大部分;  而今天是一个礼物于是  我準备好接受你。  荐诗/光诸  这首诗是一首具有神秘色彩的诗,使人想起19世纪的象征主义作品。初看让人有些费解,但只要你有生活
期刊
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导演:多洛塔·科别拉/休·韦尔什曼  编剧:多洛塔·科别拉/休·韦尔什曼/贾科·丹纳尔  主演:道格拉斯·布斯/杰罗姆·弗林/罗伯特·古拉奇克/埃莉诺·汤姆林森/西尔莎·罗南  类型:剧情/动画/传记  上映日期:2017-12-08  片长:95分钟  最近一部和梵高有关的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悄然上映,它没有夺目的明星阵容和花哨的动作场面,而是通过动画电影的形式去回顾
期刊
创作谈  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虱子咬人通常不会只咬一口,而是贪得无厌地以第一个伤口为直径,方圆寸长的皮肤都会被咬。虱子咬人留下的包,中间有一个圆点凸起,质地坚硬。整个包都让人十分痛痒,并且越挠越痛痒。如果你在用力挠时恰巧碰到了正在吸食鲜血的虱子,把它的身体挤破了,它体内的病原体很可能会随着抓痒被带入它咬的伤口,引发一系列后遗症。  初中的时候读到这句话,只觉得画面不良
期刊
这是一个动感的年代,速度与节奏变成生活的代名词,人们一天一天让自己身处前所未有的辽阔之下,却将生活过得越发粗疏,让外在的动感与感动背道而馳。此时,我们是否要将自己从科学与理性中暂时解放出来,回到生活本身,感受每一个细节,为之而动情动心,恢复其本有的温情。
期刊
★★★  知青穿上一件鲜红大衣,抹一只艳彩胭脂,挥一挥拳头,“绝不服输。”她说。  出门去等公司的车来接。  车子来迟了。  知青拉一拉大衣襟。  一阵寒风吹来,她打一个冷战,老天,这里快变西伯利亚了。  她想起女上司幽幽地抱怨: “早上不愿起床时,只想叫‘所有的名与利都不要了,让我多睡三个小时吧’。”真没出息。  知青不由得笑出来。  她顿着足取暖,该死的司机,把车开到什么地方去了。  就在这个
期刊
无论古人还是今人,似乎都很喜爱旅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后者是亲赴绿水青山的感官享受,前者是足不出户却犹在绿水青山中的心灵体验。现代人往往选择去不同于日常环境的陌生地度假。旅途中,哪怕开着熟悉的车,听着家人同样的絮叨,吃着习以为常的食物,感受却与平时大不相同,似乎在风景秀丽的野外或陌生的城市,平常事都更值得珍惜,也更易触动日渐麻木的心。  旅途的珍贵便在于此,它把人们从两点一线的生活中抽离出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