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顺应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教育改革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探索趋势,结合国内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问题,就计算机专业提出了“本硕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从生源选拔、培养资源、培养过程三个维度具体构建,优化人才选拔制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双校”机制并行运转,提高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水平,增强人才与需求间的契合度.
【机 构】
:
哈尔滨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顺应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教育改革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探索趋势,结合国内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问题,就计算机专业提出了“本硕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从生源选拔、培养资源、培养过程三个维度具体构建,优化人才选拔制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双校”机制并行运转,提高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水平,增强人才与需求间的契合度.
其他文献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中职专业课蕴含着丰富的专业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在专业课教学中积极落实课程思政要求是提升育人质量的必然要求.当前中职专业课教学课程思政的特点是:广泛认同,但过于窄化,不少专业课教师将课程思政窄化为爱国、工匠精神或劳动教育等某一方面的教育;全面推进,但比较随意,课程思政内容零碎,目的性模糊;内容丰富,但形式单一,以语言讲述与视频播放为主.为提高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效,专业课教师需要围绕人才培养,以“三观”教育为核心,以工匠精神为重点,以职业生涯教育为特色,深挖
科学、合理地构建基于风险管理的高校心理危机管控机制,对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完善高校风险管理体系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高校危机管控机制建设的理论依据出发,以对大学生的心理排查、开展制度的整理与检查、建立心理危机风险管控制度为实施途径,探讨了关于高校风险管理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建设及其运行.
高校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其课程思政能力水平直接影响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结构是一般能力、特殊能力、核心能力的有机组合,这种组合方式不是诸能力要素简单的叠加,而是各种能力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梳理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组成要素与层次结构,可以为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设提供逻辑框架和路径指引.
对于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来说,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受到多方面因素带来的影响,应付方式、控制方式以及控制感都是十分常见的影响因素,文章就针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应付方式、控制方式以及控制感与他们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具体关联进行了详细探讨,并且结合相关的调研以及分析结果进行了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具体措施的探讨.
混合式教学是指在网络化背景下,借助信息技术,结合线上与线下并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理念.由于教学改革要求、后疫情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促使混合式教学走向常态化.为回应高校思政课改革要求、时代要求、受教育者主体诉求,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从“主演”到“导演”的角色转换、从关注线下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体系重建、从以知识能力为主到全方位教学能力的开发,以思维转变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职业院校的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工具的选择并没有紧紧围绕视觉文化新时代特点,这直接影响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因此,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应在正确理解视觉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营造良好的视觉文化氛围,以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当前公共生活日益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素质群体的大学生,其社会公德素养对整个社会的公德水平提升影响深远.是否认可公共规则和维护公共利益是提升大学生公德水平的前提和关键.本文在厘清公共意识和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基础上,试图从公共意识的角度来探讨如何促进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养成.
针对全国建筑类设计院制作并发放调查问卷,综合考察了当前人工智能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得到了设计院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环)毕业生的能力需求.总结分析了我国建环专业排名前十高校的培养方案,明确了当前建环人才培养体系与行业发展对人才能力需求之间的差异,提出人才输出侧的教学改革建议,以适应新工科建设的要求,促进人工智能在建筑环境领域的发展.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环境下的必然选择,纯洁的政治生态能推动国家整体可持续发展.高校作为培养国家建设生力军的摇篮,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至关重要.当今有的高校基层党组织一定程度上存在党建工作务虚不务实、对党建工作政治引领认识不足、理想信念不坚定等问题.要从创新、实践、意识等方面找准工作着力点,实现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提质增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紧密围绕地方经济发展、行业企业需求,打破传统教育教学的局限性,从“跨思维界”“跨知识界”“跨组织界”三个维度着手,通过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构建多元育人体系、深化专创融合模式、完善产教融合机制、拓宽校企融合渠道等举措,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质量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