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中国的教育必须多一点轻松,多一份愉快。在中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要我们的教育在游戏的道路上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当务之急是,再也不能象过去那样,板着脸孔办教育,要在教育中多渗入一些游戏的成分,教师要在乐中教,学生就在玩中学,真正把教与游戏、学与玩联系起来。
关键词: 音乐游戏 音乐教学 地位 作用 运用
一、音乐游戏的意义
音乐课中渗透游戏的元素,使音乐课变得生动、充满生气,学生可以在游戏中体会音乐。音乐游戏在音乐课中的意义不容小觑,下面分别从中国和西方不同的视角来看音乐课中游戏的意义:
1.游戏在中国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意义
我国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规定: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要增设唱游内容。唱游内容包括: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和集体舞等。从儿童好玩、好动的特征来看,音乐游戏是唱游教学中重要的一个部分。音乐课上的游戏有其它学科不可企及的优势,它变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富有情绪的生动形象的游戏教学,既符合音乐艺术的运动特性, 又满足儿童好动好玩的特征,并充分体现了愉快教学。游戏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每位儿童成了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创造者,使学习不再成为负担, 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大批不喜欢音乐的儿童也爱上了音乐课,并能及早发现一些有 特殊音乐才能的学生。因此,音乐游戏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游戏在西方音乐教育中的意义
西方教育领域学者们对音乐游戏也有过广泛的探讨。弗洛伊德认为:"游戏能帮助儿童发展自我能力,游戏是缓解心理紧张和使儿童掌握大量经验的反映."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的源泉,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儿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性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 儿童天生具有活泼好动、好玩的天性,而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要求学生自己参与,在“玩”中悟、在“玩”中学。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理是“玩”,把游戏引进课堂,让儿童感受到音乐课是最有趣的课。……以游戏般的快乐心情开始,再以游戏般的快乐心情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以音乐游戏引起儿童对音乐的爱好,并使这种兴趣、爱好具有更深、更智慧的一种力量,促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开阔学生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从儿童好玩、好动的特征来看,音乐游戏是唱游教学中重要的一个部分。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音乐是它的灵魂,儿童在伴随音乐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并唤起好奇心与联想,从中学到一定音乐知识的集体活动,它是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和喜爱的一种综合性活动。
综上所述可見,在音乐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游戏,我们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音乐游戏只是学习音乐的手段,游戏必须伴随音乐,才能实现音乐教学的目的。
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但从学生对其所表现出的热情和兴趣来看,却不可忽视。这是因为音乐游戏本身具有愉悦性、互动性、竞赛性等特点,而小学生往往也有着强烈的好胜心理,急于向他人展示一技之长,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和赞扬。因此,在日常的音乐教学环境中,巧妙地设计几个恰倒好处的音乐游戏,适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情感刺激,能有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娱乐玩耍中学习和巩固新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消化原有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音乐游戏和儿童生活的关系
中国古代的生活哲学中,强调保持一颗“童心”。一个人,尤其是成年人和老人,如果丧失了童心,就不仅仅丧失掉天真,也会使生命力消亡。鲁迅先生也曾撰文形容和孩子们一起放风筝的深刻含义,这些都充分显示出游戏性的深刻本质,以及童心的可贵;德国教育家奥尔夫创办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十分强调游戏性在音乐教学中的重大作用和深刻含义,并使音乐和嬉戏二者有机地结合,这正是它的难能可贵之处。
奥尔夫主张儿童音乐教育应该从孩子的生活天地里取材,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音乐。的确,儿童的生活以游戏为重心,常在游戏中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发挥想象力,满足其天生的好玩好动性格。综观我国各民族童谣,大部分童谣的内容都是儿童生活感兴趣的事物并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见,游戏与儿童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的内容源于儿童的生活。
从儿童音乐教育的角度看,根据儿童的生理、知识水平、注意力等特点,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可能集中注意于音乐。日本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理特点是“玩”,把游戏引进课堂,让儿童感到音乐课是最有趣的课,上了还想上。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教师尽可能以儿童日常生活、身体活动和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为依据,创造出一些儿童喜爱并容易感受和接受的音乐游戏。根据赞可夫的理论,音乐教学原则的核心是发展和形成学生的音乐听觉表象。音乐游戏具备了将音乐听觉表象付诸于行动之中的功能,让儿童从音乐中来——感受音乐(听音乐);到音乐中去——表现音乐(音乐游戏);再回到音乐中来——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理解掌握音乐)。所以音乐游戏是帮助儿童架设学习音乐的一座桥梁。
我国音乐教育家廖乃雄先生说过:“在音乐课堂中,游戏性和音乐性必然原而有之,这样,作为音乐游戏,方才能成为一种再好不过的,生动有趣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兴趣是课堂教育地催化剂,而游戏是很好地产生催化剂地保证。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是基础教育成功地秘诀。
参考文献:
[1]廖乃雄 著《论音乐教育》
[2]黛安帕普利等《儿童世界》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95年版。
[3 ]多湖辉等著,苏文瑜、杨广青译《游戏总动员:启动孩子一生的学习计划》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黄全愈《玩的教育在美国》,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
[5]李女旦娜 修海林 尹爱青编著《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关键词: 音乐游戏 音乐教学 地位 作用 运用
一、音乐游戏的意义
音乐课中渗透游戏的元素,使音乐课变得生动、充满生气,学生可以在游戏中体会音乐。音乐游戏在音乐课中的意义不容小觑,下面分别从中国和西方不同的视角来看音乐课中游戏的意义:
1.游戏在中国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意义
我国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规定:小学低年级音乐课要增设唱游内容。唱游内容包括:律动、歌表演、音乐游戏和集体舞等。从儿童好玩、好动的特征来看,音乐游戏是唱游教学中重要的一个部分。音乐课上的游戏有其它学科不可企及的优势,它变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富有情绪的生动形象的游戏教学,既符合音乐艺术的运动特性, 又满足儿童好动好玩的特征,并充分体现了愉快教学。游戏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每位儿童成了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创造者,使学习不再成为负担, 融洽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一大批不喜欢音乐的儿童也爱上了音乐课,并能及早发现一些有 特殊音乐才能的学生。因此,音乐游戏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游戏在西方音乐教育中的意义
西方教育领域学者们对音乐游戏也有过广泛的探讨。弗洛伊德认为:"游戏能帮助儿童发展自我能力,游戏是缓解心理紧张和使儿童掌握大量经验的反映."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的源泉,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儿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性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 儿童天生具有活泼好动、好玩的天性,而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要求学生自己参与,在“玩”中悟、在“玩”中学。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理是“玩”,把游戏引进课堂,让儿童感受到音乐课是最有趣的课。……以游戏般的快乐心情开始,再以游戏般的快乐心情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以音乐游戏引起儿童对音乐的爱好,并使这种兴趣、爱好具有更深、更智慧的一种力量,促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开阔学生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从儿童好玩、好动的特征来看,音乐游戏是唱游教学中重要的一个部分。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音乐是它的灵魂,儿童在伴随音乐进行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具有一定形象、一定意境,并唤起好奇心与联想,从中学到一定音乐知识的集体活动,它是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和喜爱的一种综合性活动。
综上所述可見,在音乐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游戏,我们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音乐游戏只是学习音乐的手段,游戏必须伴随音乐,才能实现音乐教学的目的。
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音乐游戏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但从学生对其所表现出的热情和兴趣来看,却不可忽视。这是因为音乐游戏本身具有愉悦性、互动性、竞赛性等特点,而小学生往往也有着强烈的好胜心理,急于向他人展示一技之长,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和赞扬。因此,在日常的音乐教学环境中,巧妙地设计几个恰倒好处的音乐游戏,适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情感刺激,能有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娱乐玩耍中学习和巩固新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消化原有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音乐游戏和儿童生活的关系
中国古代的生活哲学中,强调保持一颗“童心”。一个人,尤其是成年人和老人,如果丧失了童心,就不仅仅丧失掉天真,也会使生命力消亡。鲁迅先生也曾撰文形容和孩子们一起放风筝的深刻含义,这些都充分显示出游戏性的深刻本质,以及童心的可贵;德国教育家奥尔夫创办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十分强调游戏性在音乐教学中的重大作用和深刻含义,并使音乐和嬉戏二者有机地结合,这正是它的难能可贵之处。
奥尔夫主张儿童音乐教育应该从孩子的生活天地里取材,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音乐。的确,儿童的生活以游戏为重心,常在游戏中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发挥想象力,满足其天生的好玩好动性格。综观我国各民族童谣,大部分童谣的内容都是儿童生活感兴趣的事物并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见,游戏与儿童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的内容源于儿童的生活。
从儿童音乐教育的角度看,根据儿童的生理、知识水平、注意力等特点,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可能集中注意于音乐。日本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理特点是“玩”,把游戏引进课堂,让儿童感到音乐课是最有趣的课,上了还想上。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教师尽可能以儿童日常生活、身体活动和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为依据,创造出一些儿童喜爱并容易感受和接受的音乐游戏。根据赞可夫的理论,音乐教学原则的核心是发展和形成学生的音乐听觉表象。音乐游戏具备了将音乐听觉表象付诸于行动之中的功能,让儿童从音乐中来——感受音乐(听音乐);到音乐中去——表现音乐(音乐游戏);再回到音乐中来——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理解掌握音乐)。所以音乐游戏是帮助儿童架设学习音乐的一座桥梁。
我国音乐教育家廖乃雄先生说过:“在音乐课堂中,游戏性和音乐性必然原而有之,这样,作为音乐游戏,方才能成为一种再好不过的,生动有趣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兴趣是课堂教育地催化剂,而游戏是很好地产生催化剂地保证。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是基础教育成功地秘诀。
参考文献:
[1]廖乃雄 著《论音乐教育》
[2]黛安帕普利等《儿童世界》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95年版。
[3 ]多湖辉等著,苏文瑜、杨广青译《游戏总动员:启动孩子一生的学习计划》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黄全愈《玩的教育在美国》,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
[5]李女旦娜 修海林 尹爱青编著《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