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老师如何让自己的课堂走向生成呢?我觉得在平时备课过程中,要“重点滴、精备课”;在课堂上,要“重讨论、多迁移”。下面以《商山早行》一文为例,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重点滴,精备课
课堂情境是千变万化的,教师要能在课堂上从容不迫,就必须精备课,重视备课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商山早行》是一首五言诗。在上课之前,我本准备将这首诗与前一首诗《长安晚秋》一起讲,但在备课过程中发现,这首诗可讲之处太多,先从题目分析入手,把握诗歌的中心;接着,在读诗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少可以拓展的地方。于是,我改变了原先一节课教学两首诗歌的的想法,潜心研究这首诗。备课中,我搜集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形成了自己一定的认识。认识虽多但却很杂乱,不知道这样一首简单的诗歌该以何作为切入点,甚至不知道怎样导入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当时,我想是不是可以用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来导入,或者从作者的身世介绍来导入……想了很多却始终没有合适的。反复思量,总觉得不尽人意。这时,我忽然发现,自己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不能用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学习。于是,我决定,自己先认真钻研教材,以不变应万变,在备好教材的同时,备好学生。
我就以《商山早行》一诗作为尝试,让学生预习文本、查阅资料之后,以纸条的形式或者网上留言的方式告诉我,他们在预习时遇到的困难。让我惊叹的是学生的思维太活跃了,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给我的备课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在研究学生问题的基础上,我又进行了二次备课,思路豁然开朗。一位学生在纸条上说:“老师,你可以从作者离开家乡的感受导入诗歌。”这位学生能够写出这样的话,证明他是认真预习了。预习能够达到这种境界,我已经觉得很欣慰了。有位文学评论家说:我们去读文学作品时最重要的是用生活逻辑去鉴赏它,感受它。教学时,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所以,我在导入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同学们有没有出门在外、离开父母的经历啊?能不能谈谈感受呢?学生立刻七嘴八舌地说着他们各自不同的感受,有的同学说兴奋,有的同学说想家,也有同学说紧张。于是,我接着问:同学们为什么有这些不同的感受呢?学生很自然就想到这是由于各自不同的出门原因:当我们几个朋友结伴外出旅游的时候,我们会兴奋;当我们离开家乡到外地求学的时候,我们会兴奋但也会紧张甚至有时候会觉得无助。当别人知道你的经历也就能理解你的心情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只有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才能把握作者的情感,这也是诗歌阅读的一个重要方法——知人论世。
二、重讨论,多迁移
教学《商山早行》时,我针对重点内容进行了两方面的拓展。
一是对诗歌意象进行有意识的拓展。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对这些惯用意象的特殊意义,我们必须了解,这对于拓展思维、正确解读诗意、把握诗情是很有帮助的。我主要联系了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诗歌来分析其中的意象,这样学生比较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在这过程中,学生自己也列举了不少典型的意象。这样的拓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抒愁写恨的常用“水”、“草”、“雨”等意象来表达:流水比喻愁(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雨比喻愁(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柳”、“柳枝”等意象则常用来表惜别怀远(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等。诗词中出现这样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惯用意象时,可以把它作为优先考虑的鉴赏方向。
二是对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与方法再次进行了强化。我用投影仪出示2005年江苏高考试卷的诗歌鉴赏题——阅读《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然后回答问题: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做简要说明。(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
这样,让学生再次强化对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的认识。学生在完成这首诗歌鉴赏时,就显得比较从容了。对作者李益,尽管不太了解,但学生从注释中了解到了作者与苗发司空曙之间的深厚友谊,从对题目分析中知道“微风”贯穿全篇,需要逐句翻译分析。从意象分析入手,知道本诗渲染了一种清冷、幽寂的氛围。综合整首诗的分析,学生就能理解作者思念友人的孤寂之情了。
(责任编辑 韦 雄)
一、重点滴,精备课
课堂情境是千变万化的,教师要能在课堂上从容不迫,就必须精备课,重视备课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商山早行》是一首五言诗。在上课之前,我本准备将这首诗与前一首诗《长安晚秋》一起讲,但在备课过程中发现,这首诗可讲之处太多,先从题目分析入手,把握诗歌的中心;接着,在读诗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少可以拓展的地方。于是,我改变了原先一节课教学两首诗歌的的想法,潜心研究这首诗。备课中,我搜集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形成了自己一定的认识。认识虽多但却很杂乱,不知道这样一首简单的诗歌该以何作为切入点,甚至不知道怎样导入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当时,我想是不是可以用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来导入,或者从作者的身世介绍来导入……想了很多却始终没有合适的。反复思量,总觉得不尽人意。这时,我忽然发现,自己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不能用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学习。于是,我决定,自己先认真钻研教材,以不变应万变,在备好教材的同时,备好学生。
我就以《商山早行》一诗作为尝试,让学生预习文本、查阅资料之后,以纸条的形式或者网上留言的方式告诉我,他们在预习时遇到的困难。让我惊叹的是学生的思维太活跃了,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这给我的备课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在研究学生问题的基础上,我又进行了二次备课,思路豁然开朗。一位学生在纸条上说:“老师,你可以从作者离开家乡的感受导入诗歌。”这位学生能够写出这样的话,证明他是认真预习了。预习能够达到这种境界,我已经觉得很欣慰了。有位文学评论家说:我们去读文学作品时最重要的是用生活逻辑去鉴赏它,感受它。教学时,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所以,我在导入的时候是这么说的:同学们有没有出门在外、离开父母的经历啊?能不能谈谈感受呢?学生立刻七嘴八舌地说着他们各自不同的感受,有的同学说兴奋,有的同学说想家,也有同学说紧张。于是,我接着问:同学们为什么有这些不同的感受呢?学生很自然就想到这是由于各自不同的出门原因:当我们几个朋友结伴外出旅游的时候,我们会兴奋;当我们离开家乡到外地求学的时候,我们会兴奋但也会紧张甚至有时候会觉得无助。当别人知道你的经历也就能理解你的心情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只有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才能把握作者的情感,这也是诗歌阅读的一个重要方法——知人论世。
二、重讨论,多迁移
教学《商山早行》时,我针对重点内容进行了两方面的拓展。
一是对诗歌意象进行有意识的拓展。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对这些惯用意象的特殊意义,我们必须了解,这对于拓展思维、正确解读诗意、把握诗情是很有帮助的。我主要联系了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诗歌来分析其中的意象,这样学生比较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在这过程中,学生自己也列举了不少典型的意象。这样的拓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抒愁写恨的常用“水”、“草”、“雨”等意象来表达:流水比喻愁(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雨比喻愁(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柳”、“柳枝”等意象则常用来表惜别怀远(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等。诗词中出现这样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惯用意象时,可以把它作为优先考虑的鉴赏方向。
二是对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与方法再次进行了强化。我用投影仪出示2005年江苏高考试卷的诗歌鉴赏题——阅读《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然后回答问题: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做简要说明。(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
这样,让学生再次强化对诗歌鉴赏的一般步骤的认识。学生在完成这首诗歌鉴赏时,就显得比较从容了。对作者李益,尽管不太了解,但学生从注释中了解到了作者与苗发司空曙之间的深厚友谊,从对题目分析中知道“微风”贯穿全篇,需要逐句翻译分析。从意象分析入手,知道本诗渲染了一种清冷、幽寂的氛围。综合整首诗的分析,学生就能理解作者思念友人的孤寂之情了。
(责任编辑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