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可扩张通道下腰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骨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n1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微创可扩张通道下腰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的优势.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48例具有腰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适应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8例患者采用单位组随机排列法随机分成可扩张通道下腰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组(通道组)和后路开放腰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组(传统组,包括后路椎间融合、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等),其中通道组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43~74岁,平均(56.6±5.1)岁;病程4~22个月,平均(6.7±1.8)个月;合并糖尿病1例,高血压病6例,心律不齐2例.传统组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43~73岁,平均(55.9±4.6)岁;病程4~26个月,平均(6.2±2.1)个月;合并糖尿病2例,高血压痛5例,心律不齐1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6个月的VAS评分、ODI评分及骨融合例数和切口相关并发症.结果:48例患者均获得6个月以上的随访.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术后3、6个月两组比较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ODI评分通道组低于传统组(P<0.01).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在通道组分别为(167.3±30.2) min、(407.3±149.4) ml、(12.3±2.4)d,在传统手术组分别是(197.5±48.7)min、(786.8±147.8) ml、(16.5±3.8)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椎体融合率和融合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切口相关并发症通道组4例,较传统组的7例明显减少(P<0.01).结论:微创可扩张通道下腰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较传统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功能恢复好,对椎体融合无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可以明显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是目前治疗众多膝关节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人
目的了解湖北省某高校教职工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湖北省某高校教职工中抽取的1 892例高血压患者及该校1 860名非高血
目的探讨高血压、体质指数(BMI)与临床术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为55~90岁临床诊断为BPH、施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BPH的患者;对照
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严重,严重者可在短时间内造成死亡。中国人口密度高,人员流动频繁,易于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因此,及时检测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
期刊
目的 了解人苍白杆菌形态、培养、生化及药敏等特性,建立对人苍白杆菌选择性的分离方法.方法 用改良头孢哌酮麦康凯平板对人苍白杆菌分离,API 20 E和VITEC2GN进行生化鉴定,A
志贺菌(Shigella,SH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大肠杆菌O157(Eschetichia coli O 157,O 157)是引
<正>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是一种重要的畜、禽、野生动物及人类共患性病原菌。由该菌引起的兔巴氏杆菌病传播快、病程急、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对养兔业危
目的 了解广西某金属冶炼厂周围农村居民膳食中铅、镉暴露情况,为预防控制铅、镉危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某金属冶炼厂周边村民家随机抽取自己种植的大米、蔬菜、瓜果和养殖
伏马毒素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发现的一类由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 Sheldon)产生的真菌毒素,主要存在于谷物中,以玉米居多.伏马毒素与马脑白质软化症、猪肺水肿症侯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