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气和做老师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cm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记得新学期前我的心情——整整一个暑假,想起即将面对的一年级新生,我就焦躁不安。正在我为新学期到来夜不能寐、食不知味的时候,从同事那里得到了这本《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我从下午一直看到深夜,从好奇疑惑到心悦诚服到沉醉其中。我深深地感动于书中娓娓道来的平实话语,深深地敬佩作者对学生的那份爱和真。手抚着绿色的封面,再没有一点儿睡意,但是我的心却真正平静了下来。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作者是一位极其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名叫薛瑞萍。她没有炫人的诸如特级教师之类的头衔和荣誉,如果一定要找出一项荣誉来的话,薛老师曾经是合肥市语文评优课一等奖获得者,那是她唯一一次参加赛课活动。可从那以后,薛瑞萍坚辞一切公开课,每逢评优,便声明退出。一时间,“薛弃权”成了薛瑞萍的外号。她的“隐逸”只是不想再为外在压力所苦,读愿意读的书,做愿意做的事,让自己和学生尽量过得宽松、舒服。
  《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和以往所看的教育书籍不同,这是一本原生态的教育随笔,书中没有大套大套空洞的理论和抽象的概念,而以一则则短小精悍的教育日记,一个个朴实无华的教学故事,折射着教育的真谛。书中最能触动我灵魂,最能引发我的思考的,不是薛瑞萍老师广博的学识和勤勉的耕耘,不是她用音乐浸润的课堂,也不是她对家长的改造,而是她站在“教育草根”的立场、以一个一线教师的身份,在书中阐述出来的那些与众不同的观点。
  是啊,在如今的教育现状中要心平气和地做一名老师是多么困难,来自社会、学校、学生、家长方方面面的压力有时候压得你喘不过气来。每一样工作都要量化,都要评比,都限时限刻,老师们的头上都带着紧箍咒,导致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急功近利、浮光掠影,甚至在学生面前声嘶力竭、气急败坏、面目可憎。正因为感觉这样是不对的,我才会在最应该放松的假期里紧张不安啊。我庆幸在我“病”了的时候读到了这本书,仿若一帖对症的药化解了我的心头病,犹如一泓甘洌的泉滋润了我枯竭的心田。
  当我开学面对43名新生的时候,看着他们花一般鲜嫩的脸蛋,我觉得自己也是新的,是重生了的我。我想着《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想着我们班也应该是心平气和的一(3)班。我想着薛瑞萍老师细致地教孩子读书写字,想着她写给家长的21封书信,我就觉得只要我勤勉付出,我的孩子也能如花一般盛开。我想着薛老师面对孩子犯错误时的淡定睿智,我也就能平和地处理了。是的,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从书中明白了:我可以心平气和地做老师。做我最本分的,做我最应该为孩子付出的。一日一日,教书育人,踏踏实实,心安理得。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定能生慧,静纳百川。”鲁迅曾在书桌上刻一个“早”字,让我也把书中的这些话种在心头,静待鲜花盛开的时候。
  (徐晓芳,无锡新区旺庄实验小学,214028)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实践教学是实践者共同完成并服务于实践者培育的教育过程。推进实践者在专业硕士实践教学中的落地深耕,是专业硕士实践教学的新方向。它意味着我们在专业硕士实践教学中实现既定目标,必须:一是要明确实践者、实践的本质内涵,廓清实践教学理论蕴含;二是围绕培养真正的实践者重设实践教学理念;三是以实践者的培养为主线,构建专业硕士实践教学体系;四是以实践需求为依据,构建实践教学运行与保障体系。  关键词:实
廖乃雄先生在《论音乐教育》一书中指出:二十一世纪的音乐教育应以人为本,而音乐审美则应以乐为本;这“乐”既是快乐,也是音乐。从人出发、从音乐出发,使学生能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并通过这样的途径去学习和掌握音乐。[1]  在大量调查研究中发现,儿童喜爱音乐的程度大于喜爱音乐课。音乐教育要想被儿童所认同和悦纳,就必须要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构筑属于儿童自己的音乐,因此我们提出音乐教学的新主张:“童心音乐”。
一个18岁的青年,虽已成年,却往往因涉世未深而显得青涩单纯。创建于1994年的江阴市花园实小就是一个18岁的青年,但是,当我们走近他、了解他,却发现他有着“同龄人”不一样的丰润身姿、深刻思想和成熟个性。这所年轻的学校,不仅教育质量上乘,而且办学特色鲜明而多元:科技、艺术、体育、英语、数学……学校的特色项目多点开花,各展风采,让学校真正成为了一座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花园,成为了一所孩子自由徜徉、快乐
摘要:一堂成功的语文课,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而教学主线的建构是收放自如的策略之一。主线教学中只要把握好自主学习与主线建构之间的平衡,文本核心价值与学生独特体验之间的平衡,就既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见仁见智,自主学习,又可以适度收拢,不放纵茫然无绪的自由,让学生在“自由”与“规则”之间实实在在地行走,让“主体”借助“主线”扎扎实实地前行。  关键词:语文教学;主线教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博客吸收的是博客RSS、TrackBack等核心,显著特点是零技术、个性化、协作性、交互性,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崭新的现代教育交流平台。本文从教育博客的应用角度进行了分析,阐述它是如何改变着教师的学习、生活、工作和交流方式,如何孕育并催生出新的教研文化,如何成为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利器。  关键词:教育博客;网络教研;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 
【名师档案】  张齐华,男,江苏海门人,1997年参加工作,2004年调入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工作,现任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一直致力于数学课堂文化的探索与实践,曾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教学观摩大赛荣获一等奖。《人民教育》、《小学教学》先后对其在数学文化领域的探索给予专题报道,2007年《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了其数学课堂系列教学艺术。参与数学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数
实事求是地说,十年前,陆红兵上的《田忌赛马》是很不错的,清晰、准确,语言干净、明快,词语训练到位,“以智取胜”主题的演绎、呈现、彰显自然、鲜明。  不过,也实事求是地说,十年后,陆红兵再上《田忌赛马》更多了一份沉稳和从容,更多了一些灵气和灵气中显现出的一些大气,更多了理性的自觉和深度。他的语文教学像一根线。十年前,这根线把他的语文教学牵向“生动”;而十年后,这根线折向另一个角度,在追求“生动”的同
在一次培训活动中,授课专家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我国的一些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爱护公物”“请勿随地吐痰”等司空见惯的提示牌,作为国人并未感觉到有什么不妥,而某一天某一外国代表团参观某大学时,对这些提示牌大惑不解:“大学生还要进行这些幼儿园小朋友都懂的品德教育吗?”这一问题的提出猛然惊醒了很多的教育学者。同样也令我这样一位普通的幼教工作者陷入沉思:在大学里张贴这种标语是出于文化氛围建设的需要还是为
摘要:春江中心小学以“享受如春教育,培育有根新人”为办学理念,积极构建“如春教育”文化,追求发展儿童个性的多元化教育,围绕“植根的环境文化、滋养的管理文化、生机的课程文化、生长的教学文化、多彩的评价文化”开展研究,精心打造“如春教育”,让儿童的生命自由舒展。  关键词:如春教育;学校文化;多元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9-0016-04 
徐州十三中始建于1964年,地处市区中心地带,风景秀丽的云龙湖畔。45年来,学校以规范的管理、优良的校风、鲜明的特色、一流的质量而著称,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为许多家长所称道,为众多学子所仰慕,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  随着徐州教育的发展、城市适龄生源的日益减少、学校之间竞争的日益加剧,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扩大,学校的命运面临着新的挑战。  于是,“阳光教育”成为我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