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读: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正在进入关键时期,绿色生态城区已经成为各地城市转型发展的模式,其中绿色建筑集中发展是重中之重。基于对绿色建筑规划现存问题的分析,我国已提出了一种绿色建筑星级因子规划法,该规划法包括绿色建筑星级目标制定、星级潜力影响因子分析、星级潜力影响因子评估、区域绿色建筑星级规划,并在实际项目中进行应用,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之绿色建筑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绿色生态;星级目标;潜力布局;科技创新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5.05.011
一、绿色建筑星级因子规划法的意义与范畴
为了推动绿色建筑集中规模化发展,中央政府层面及上海先后制定了系列政策予以支持,如《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的通知》(建科﹝2013﹞53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建设管理委等六部门制订的〈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的通知》(沪府办发﹝2014﹞32号)等,这些政策都明确指出要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规模化发展绿色建筑,引导城镇化绿色生态低碳转型。同时,这些政策都明确要求需要编制绿色建筑专项规划,但目前我国的传统规划中,还没有相关的法规和规范来指导编制绿色建筑专项规划。因此,在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及绿色建筑集中化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如何兼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地进行绿色建筑专项规划,是需要重点攻克的难点之一。
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绿色建筑星级因子规划法,本规划方法包括绿色建筑星际目标制定、星级潜力影响因子分析、星级潜力影响因子评估和区域绿色建筑星级规划四大部分内容,本方法可以较好地指导我国城区绿色建筑规划。
二、绿色建筑规划发展实施的现状与问题
(一)绿色建筑规划发展现状
在全国大规模发展绿色建筑的背景下,为了加快贯彻落实国家及各省市绿色生态城区及绿色建筑集中化发展的目标,有必要编制绿色建筑发展规划,从建筑规划阶段开始严格落实绿色建筑理念,解决建筑产业发展中绿色建筑技术体系不成熟、落实不到位、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因此各个研究机构、技术咨询机构、学者等都需要开展绿色建筑规划方面的实践与研究。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中明确要求编制绿色建筑专项规划;《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的通知》(建科﹝2013﹞53号)中明确了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如胡汝林介绍了光明新区绿色建筑示范区的绿色建筑专项规划,包括绿色建筑空间的布局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施工和绿色运营等内容;[1]孙桦、韩继红等总结了一套使用于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的“生态碳链”有机四步法,用于指导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魏景姝、李琳等总结了常规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编制的框架思路,利用案例分析法对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编制方法进行探讨研究;[3]潘洪艳则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块星级潜力评估的绿色建筑群布局评价方法,用于指导绿色建筑群的空间规划。[4]
(二)问题分析
尽管我国政府及学者积极开展绿色建筑规划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但由于绿色建筑规划还是一个新兴事物,在具体项目实施中难免存在诸多问题,归总如下:
1.绿色建筑星级标准定位具有随意性。在绿色建筑集中发展的现状下,某地块的绿色建筑星级标准的设定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个人意志性,并且由于绿色建筑属于新生事物,部分决策者难免存在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解读与应用实施的差异,从而导致绿色建筑星级标准确定的不合理性。
2.城区绿色建筑呈现碎片化发展现象。由于招商引资、施工进度等不确定因素,城区绿色建筑发展呈现碎片化,从而不能有效发挥技术的协同作用和集成化效益,比如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问题、地下空间的集中开发问题、能源中心的集中贡献作用等。
3.绿色建筑规划缺乏理论与方法支撑。我国常规规划的理论体系中缺失绿色建筑规划理论的研究及方法,阻碍了绿色建筑规划与城乡规划的融合,无法形成强化规划引导城区绿色生态建设的效益,绿色建筑发展目标无法在常规规划审批管理中予以落实。
为使城区及建筑的建设在规划阶段就能合理采用绿色建筑技术,需要制定合理的绿色建筑专项规划,指导城区绿色建筑技术指标的合理落实,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地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实现绿色建筑星级目标。因此,积极开展绿色建筑规划的理论及方法研究,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及绿色建筑集中化发展的重要措施。
三、绿色建筑星级因子规划法的模型与评估
(一)绿色建筑星级因子规划法模型
绿色建筑专项规划是在既有规划成果基础上,梳理绿色建筑的规划理念及空间布局,进而形成约束性和指导性的技术文件和管理文件,以全寿命期的绿色生态建设模式为后续建设提供支撑。
绿色建筑星级因子规划法模型如图1所示。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相关上位规划、基地SWOT,筛选出包括生态基底、功能区位、建设方式、建筑类型、建筑环境、能源布局、绿地指标、地下空间、交通便捷、生活便利等在内的十个地块布局影响因子,形成对地块绿色建筑星级的创新规划方法,实现绿色建筑规划的区域协同目标。
(二)绿色建筑星级目标制定
1.政策导向分析
通过对国家、省级、市级、生态城区等政策标准调查,各地方根据自身气候特征、经济发展状况和绿色生态建设发展情况,自上而下地制定绿色建筑规划的建设目标。
2.区域SWOT分析 基于对区域的上位规划及基地现场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利于SWOT分析方法对区域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全面生态诊断,自下而上地制定场地的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的建设目标。
总之,兼顾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目标制定的分析方法,制定具有适宜性、先进性和可行性的绿色建筑规划的预期目标。
(三)星级潜力影响因子分析
1.影响因子提取
绿色建筑规划的星级潜力影响因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因子,一是主观因子。客观因子包括建筑环境、地下空间、生活便利、交通便捷、绿色指标、能源布局六大类因子;主观因子主要来自上位规划和开发建设模式,包括生态基底、功能区位、建筑类型、建设方式四大类因子。
2.地块潜力分析
需要根据项目的上位规划条件,综合分析项目生态基底和功能定位等主要因素,并对主要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按照地块星级影响因子的综合得分来评价地块的潜力,将地块定义为高星级绿色建筑潜力较大地块、高星级绿色建筑的潜力适中地块、低星级绿色建筑的适宜地块。
(四)星级潜力影响因子评估
1.影响因子潜力赋值
影响因子潜力赋值法采用了三层级赋值法,对地块星级潜力影响大的因子赋值为10分;对地块星级潜力影响较高的因子赋值为6分;对地块星级潜力影响一般的因子赋值为2分。以能源布局因子为例,以场地与规划的绿色低碳能源站的距离Le的取值范围为评价标准,当某场地的Le小于等于1km时,该场地的能源布局被定为为高影响因子,该因子的得分为10分;当某场地的Le位于1km和2km之间时,该因子被定为为较高影响因子,该因子的得分为6分;当某场地的Le位于2.5km与3.5km之间时,该因子被定义为一般影响因子,该因子的得分为2分。
2.影响因子权重分析
影响因子的权重是评价地块星级潜力重要条件之一,本方法中的权重分析主要采用了调查问卷法、专家打分法和综合评估方法。其中建筑环境、能源布局、绿地指标、地下空间、交通便捷、生活便利六个因子主要来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其权重重点考虑了其在标准中所占分值的比重,同时参考了专家打分的意见,综合两种方法得出这六个因子的权重;生态基底、功能区位、建设方式、建筑类型四个因子的权重重点参考了专家的打分,同时参考了基于对参与绿色建筑认证的专业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的结果,综合两种方法得出这四个因子的权重。十大影响因子的权重如图2所示,各个因子的权重之和为1,其中建设方式的权重最大(0.15),生活便利指标的权重最小(0.07)。
(五)区域绿色建筑星级规划
1.地块星级综合评估
地块星级潜力综合评估的总得分按下式进行计算,影响因子F1~F10的评分得分依据表1来取值,权重ω1~ω10按图2取值。地块的星级综合评估最高得分为100分,最低得分为20分。
2.绿色建筑星级规划
根据地块星级潜力综合评估得分,进行地块绿色建筑星级规划,当地块得分F位于80~100分(含80分)之间时,地块的星级宜定义为三星级;当地块得分F位于50~80分(含50分)之间时,地块的星级宜定义为二星级;当地块的得分位于20~50分(含20分)之间时,地块的星级宜定义为一星级。
四、绿色建筑星级因子规划法的落地与保障
利用星级因子规划法进行城区绿色建筑规划,后续需要通过系列措施保障规划的落地(见图3)。其中绿色生态城区之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和绿色建筑管理办法是落实绿色建筑规划和确保绿色建筑技术与区域空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绿色建筑技术措施的应用效果与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和资源现状密切相关,因地制宜是绿色建筑提倡的理念之一。不同的建筑功能对绿色建筑技术措施有不同的要求,在实施绿色建筑时的侧重点有差异,因此在绿色生态城区的规划建设过程中,政府管理部门有必要对适应当地的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进行引导。编制绿色建筑适宜技术导则,以供城区内的项目设计选用,是保障城区内绿色建筑实施效果的重要措施。
绿色生态城区及绿色建筑集中区建设周期一般都较长,当地政府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城市管理模式,制定绿色建筑管理办法,在土地拍卖和项目立项、设计、建设、运维全过程,明确各单位的责任和任务,确保生态城区绿色建筑建设顺利推进。同时,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主管部门应该建立绿色建筑后评估机制,每年对绿色建筑实践经验和问题进行总结,调整指导方案和技术管理措施,保证后期绿色建筑实践的效果。
五、绿色建筑星级因子规划法的实践与方法
南京某项目总规划面积约3.66平方公里,以居住、办公、商业用地为主,总建筑面积约为448万平方米。其规划定位为建设成为具有生态示范意义、绿色科技创新的生态新城。
通过对基地相关上位相关规划和现状基础情况分析,利用星级因子规划法对本项目的地块绿色建筑星级潜力进行了评估。根据地块星级潜力评估计算方法,得出本项目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的地块的得分大于等于80分,这些地块被定义为绿色建筑三星级潜力区;建筑面积约228万平方米的地块的得分位于50分至80分之间,这些地块被定义为绿色建筑二星级潜力区;建筑面积约177万平方米的地块的得分位于20分至50分之间,这些地块被定义为绿色建筑一星级潜力区。本项目的绿色建筑星级潜力布局如图4所示,本规划结果有利于绿色建筑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投入最小化和绿色建筑星级潜力最大化的双赢目标。
六、结语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之绿色建筑规划的理论及方法研究是新兴课题,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综合考虑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传统规划体系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绿色建筑星级因子规划法,本规范法的星级影响因子主要包括建筑环境、地下空间、生活便利、交通便捷、绿色指标、能源布局、生态基底、功能区位、建筑类型、建设方式等十大因子,并通过专家打分法、问卷调查法和综合评价法给出了十个因子赋值原则和权重,通过加权法对地块的星级潜力进行评价。本规划法在实际项目中进行了示范应用,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可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之绿色建筑规划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说明:本文系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关键技术体系研究与集成示范”(课题编号:2012BAJ09B02)。
参考文献:
[1]胡汝林.光明新区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专项规划[J].建设科技,2012(8).
[2]孙桦,韩继红,汤鹏.绿色生态城区中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研究与实践[J].建设科技,2013(16).
[3]魏景姝,李琳,张亮,等.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编制探讨[J].建筑科学,2014,6(30).
[4]潘洪艳.生态城区之绿色建筑群星级布局评价方法[J].城市发展研究(增刊),2015(22).
责任编辑:张 炜
关键词:绿色生态;星级目标;潜力布局;科技创新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5.05.011
一、绿色建筑星级因子规划法的意义与范畴
为了推动绿色建筑集中规模化发展,中央政府层面及上海先后制定了系列政策予以支持,如《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的通知》(建科﹝2013﹞53号)、《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建设管理委等六部门制订的〈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的通知》(沪府办发﹝2014﹞32号)等,这些政策都明确指出要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规模化发展绿色建筑,引导城镇化绿色生态低碳转型。同时,这些政策都明确要求需要编制绿色建筑专项规划,但目前我国的传统规划中,还没有相关的法规和规范来指导编制绿色建筑专项规划。因此,在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及绿色建筑集中化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如何兼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地进行绿色建筑专项规划,是需要重点攻克的难点之一。
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绿色建筑星级因子规划法,本规划方法包括绿色建筑星际目标制定、星级潜力影响因子分析、星级潜力影响因子评估和区域绿色建筑星级规划四大部分内容,本方法可以较好地指导我国城区绿色建筑规划。
二、绿色建筑规划发展实施的现状与问题
(一)绿色建筑规划发展现状
在全国大规模发展绿色建筑的背景下,为了加快贯彻落实国家及各省市绿色生态城区及绿色建筑集中化发展的目标,有必要编制绿色建筑发展规划,从建筑规划阶段开始严格落实绿色建筑理念,解决建筑产业发展中绿色建筑技术体系不成熟、落实不到位、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因此各个研究机构、技术咨询机构、学者等都需要开展绿色建筑规划方面的实践与研究。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中明确要求编制绿色建筑专项规划;《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的通知》(建科﹝2013﹞53号)中明确了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如胡汝林介绍了光明新区绿色建筑示范区的绿色建筑专项规划,包括绿色建筑空间的布局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施工和绿色运营等内容;[1]孙桦、韩继红等总结了一套使用于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的“生态碳链”有机四步法,用于指导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魏景姝、李琳等总结了常规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编制的框架思路,利用案例分析法对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编制方法进行探讨研究;[3]潘洪艳则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块星级潜力评估的绿色建筑群布局评价方法,用于指导绿色建筑群的空间规划。[4]
(二)问题分析
尽管我国政府及学者积极开展绿色建筑规划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但由于绿色建筑规划还是一个新兴事物,在具体项目实施中难免存在诸多问题,归总如下:
1.绿色建筑星级标准定位具有随意性。在绿色建筑集中发展的现状下,某地块的绿色建筑星级标准的设定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个人意志性,并且由于绿色建筑属于新生事物,部分决策者难免存在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解读与应用实施的差异,从而导致绿色建筑星级标准确定的不合理性。
2.城区绿色建筑呈现碎片化发展现象。由于招商引资、施工进度等不确定因素,城区绿色建筑发展呈现碎片化,从而不能有效发挥技术的协同作用和集成化效益,比如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问题、地下空间的集中开发问题、能源中心的集中贡献作用等。
3.绿色建筑规划缺乏理论与方法支撑。我国常规规划的理论体系中缺失绿色建筑规划理论的研究及方法,阻碍了绿色建筑规划与城乡规划的融合,无法形成强化规划引导城区绿色生态建设的效益,绿色建筑发展目标无法在常规规划审批管理中予以落实。
为使城区及建筑的建设在规划阶段就能合理采用绿色建筑技术,需要制定合理的绿色建筑专项规划,指导城区绿色建筑技术指标的合理落实,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地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实现绿色建筑星级目标。因此,积极开展绿色建筑规划的理论及方法研究,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及绿色建筑集中化发展的重要措施。
三、绿色建筑星级因子规划法的模型与评估
(一)绿色建筑星级因子规划法模型
绿色建筑专项规划是在既有规划成果基础上,梳理绿色建筑的规划理念及空间布局,进而形成约束性和指导性的技术文件和管理文件,以全寿命期的绿色生态建设模式为后续建设提供支撑。
绿色建筑星级因子规划法模型如图1所示。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相关上位规划、基地SWOT,筛选出包括生态基底、功能区位、建设方式、建筑类型、建筑环境、能源布局、绿地指标、地下空间、交通便捷、生活便利等在内的十个地块布局影响因子,形成对地块绿色建筑星级的创新规划方法,实现绿色建筑规划的区域协同目标。
(二)绿色建筑星级目标制定
1.政策导向分析
通过对国家、省级、市级、生态城区等政策标准调查,各地方根据自身气候特征、经济发展状况和绿色生态建设发展情况,自上而下地制定绿色建筑规划的建设目标。
2.区域SWOT分析 基于对区域的上位规划及基地现场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利于SWOT分析方法对区域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全面生态诊断,自下而上地制定场地的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的建设目标。
总之,兼顾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目标制定的分析方法,制定具有适宜性、先进性和可行性的绿色建筑规划的预期目标。
(三)星级潜力影响因子分析
1.影响因子提取
绿色建筑规划的星级潜力影响因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因子,一是主观因子。客观因子包括建筑环境、地下空间、生活便利、交通便捷、绿色指标、能源布局六大类因子;主观因子主要来自上位规划和开发建设模式,包括生态基底、功能区位、建筑类型、建设方式四大类因子。
2.地块潜力分析
需要根据项目的上位规划条件,综合分析项目生态基底和功能定位等主要因素,并对主要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按照地块星级影响因子的综合得分来评价地块的潜力,将地块定义为高星级绿色建筑潜力较大地块、高星级绿色建筑的潜力适中地块、低星级绿色建筑的适宜地块。
(四)星级潜力影响因子评估
1.影响因子潜力赋值
影响因子潜力赋值法采用了三层级赋值法,对地块星级潜力影响大的因子赋值为10分;对地块星级潜力影响较高的因子赋值为6分;对地块星级潜力影响一般的因子赋值为2分。以能源布局因子为例,以场地与规划的绿色低碳能源站的距离Le的取值范围为评价标准,当某场地的Le小于等于1km时,该场地的能源布局被定为为高影响因子,该因子的得分为10分;当某场地的Le位于1km和2km之间时,该因子被定为为较高影响因子,该因子的得分为6分;当某场地的Le位于2.5km与3.5km之间时,该因子被定义为一般影响因子,该因子的得分为2分。
2.影响因子权重分析
影响因子的权重是评价地块星级潜力重要条件之一,本方法中的权重分析主要采用了调查问卷法、专家打分法和综合评估方法。其中建筑环境、能源布局、绿地指标、地下空间、交通便捷、生活便利六个因子主要来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其权重重点考虑了其在标准中所占分值的比重,同时参考了专家打分的意见,综合两种方法得出这六个因子的权重;生态基底、功能区位、建设方式、建筑类型四个因子的权重重点参考了专家的打分,同时参考了基于对参与绿色建筑认证的专业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的结果,综合两种方法得出这四个因子的权重。十大影响因子的权重如图2所示,各个因子的权重之和为1,其中建设方式的权重最大(0.15),生活便利指标的权重最小(0.07)。
(五)区域绿色建筑星级规划
1.地块星级综合评估
地块星级潜力综合评估的总得分按下式进行计算,影响因子F1~F10的评分得分依据表1来取值,权重ω1~ω10按图2取值。地块的星级综合评估最高得分为100分,最低得分为20分。
2.绿色建筑星级规划
根据地块星级潜力综合评估得分,进行地块绿色建筑星级规划,当地块得分F位于80~100分(含80分)之间时,地块的星级宜定义为三星级;当地块得分F位于50~80分(含50分)之间时,地块的星级宜定义为二星级;当地块的得分位于20~50分(含20分)之间时,地块的星级宜定义为一星级。
四、绿色建筑星级因子规划法的落地与保障
利用星级因子规划法进行城区绿色建筑规划,后续需要通过系列措施保障规划的落地(见图3)。其中绿色生态城区之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和绿色建筑管理办法是落实绿色建筑规划和确保绿色建筑技术与区域空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绿色建筑技术措施的应用效果与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和资源现状密切相关,因地制宜是绿色建筑提倡的理念之一。不同的建筑功能对绿色建筑技术措施有不同的要求,在实施绿色建筑时的侧重点有差异,因此在绿色生态城区的规划建设过程中,政府管理部门有必要对适应当地的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进行引导。编制绿色建筑适宜技术导则,以供城区内的项目设计选用,是保障城区内绿色建筑实施效果的重要措施。
绿色生态城区及绿色建筑集中区建设周期一般都较长,当地政府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城市管理模式,制定绿色建筑管理办法,在土地拍卖和项目立项、设计、建设、运维全过程,明确各单位的责任和任务,确保生态城区绿色建筑建设顺利推进。同时,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主管部门应该建立绿色建筑后评估机制,每年对绿色建筑实践经验和问题进行总结,调整指导方案和技术管理措施,保证后期绿色建筑实践的效果。
五、绿色建筑星级因子规划法的实践与方法
南京某项目总规划面积约3.66平方公里,以居住、办公、商业用地为主,总建筑面积约为448万平方米。其规划定位为建设成为具有生态示范意义、绿色科技创新的生态新城。
通过对基地相关上位相关规划和现状基础情况分析,利用星级因子规划法对本项目的地块绿色建筑星级潜力进行了评估。根据地块星级潜力评估计算方法,得出本项目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的地块的得分大于等于80分,这些地块被定义为绿色建筑三星级潜力区;建筑面积约228万平方米的地块的得分位于50分至80分之间,这些地块被定义为绿色建筑二星级潜力区;建筑面积约177万平方米的地块的得分位于20分至50分之间,这些地块被定义为绿色建筑一星级潜力区。本项目的绿色建筑星级潜力布局如图4所示,本规划结果有利于绿色建筑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投入最小化和绿色建筑星级潜力最大化的双赢目标。
六、结语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之绿色建筑规划的理论及方法研究是新兴课题,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综合考虑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传统规划体系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绿色建筑星级因子规划法,本规范法的星级影响因子主要包括建筑环境、地下空间、生活便利、交通便捷、绿色指标、能源布局、生态基底、功能区位、建筑类型、建设方式等十大因子,并通过专家打分法、问卷调查法和综合评价法给出了十个因子赋值原则和权重,通过加权法对地块的星级潜力进行评价。本规划法在实际项目中进行了示范应用,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可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之绿色建筑规划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说明:本文系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关键技术体系研究与集成示范”(课题编号:2012BAJ09B02)。
参考文献:
[1]胡汝林.光明新区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专项规划[J].建设科技,2012(8).
[2]孙桦,韩继红,汤鹏.绿色生态城区中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研究与实践[J].建设科技,2013(16).
[3]魏景姝,李琳,张亮,等.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编制探讨[J].建筑科学,2014,6(30).
[4]潘洪艳.生态城区之绿色建筑群星级布局评价方法[J].城市发展研究(增刊),2015(22).
责任编辑:张 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