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保护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党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随着公平教育和“以人为本”理念愈加深入人心,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视角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展开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近年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立足于笔者之前所教的蓬安县济渡职业中学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调查,以小见大,试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产生的原因以及引发的社会问题出发,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对策
一、引言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公平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促使体现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首要人权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但是随着中国城镇化进城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由此产生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然成为我国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这个词汇最早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是指父母长期外出打工被迫留在家乡或寄宿在亲戚家中长期与父母分离的儿童。留守儿童是中国最近几年愈发严重的社会现象。关注留守儿童,发现问题及成因,有效、及时地提出建议和对策将会十分有用。
二、农村儿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人在蓬安县济渡职业中学执教时调查情况分析,该校留守儿童教育大致有几种结构类型:单亲型。父母一方在家照顾孩子的家庭称之为单亲教育型。祖辈型。父母双方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中让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和他们一起生活的家庭我们称作隔代教育型。寄托型。父母双方外出打工,把孩子寄托在亲戚或朋友家中的我们称之为寄养教育型。
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家庭、学校两个方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1.家庭教育的缺失
父母是孩子的先天教师,可是在农村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偏少,没有有效的引导,与孩子之间产生沟通隔膜。由上述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背景情况可知,大多孩子留守农村,没有跟随父母在一起。他们在成功的时候得不到父母的赏识,失败的时候得不到父母及时的鼓励,遇到困难、受到挫折的时候得不到心灵上的抚慰,导致留守儿童的“情感饥渴”,产生不良心理,形成了内向、悲观、孤僻、任性、冷漠的性格。
2.学校教育失当
(1)学校基础条件差
农村中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大部分中小学的教育资源非常有限,基础条件很差,学校建筑面积小,设施简陋,校舍破旧,偶的教室甚至没有窗户。教室配置更是甚少,只有破旧的桌椅板凳,教室地面是水泥地面,更没有城市中小学常见的多媒体投影仪、空调、风扇、饮水机等等。操场也非常简陋,多是水泥面操场,没有跑道,沙坑。
(2)教师流动性大,教育缺乏连续性
教师是受着社会的委托,在教育机构对学生的身心施加一定的影响的专业人员。一个好的教师,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学习的引导,并且能够对学生在行为上有所帮助,包括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养成积极待人的态度,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等等。但是我国城乡差别比较大,不仅表现在学校基础设施上,也表现在在教师的素质水平上。在贫困地区,教师的流动性非常大,流失严重。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应对策略
根据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文章从家庭、学校两个角度提出相对应的措施,力图找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良方。
(1)突出家庭教育
父母对留守子女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虽然不能经常陪在子女身边,但他们仍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履行教育责任:第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父母要树立新的观念,重视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并通过电视、报刊、收音机、书籍、网络等途径学习新教育理念,增强法制意识。第二,履行教育职责时不能忽视情感教育。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缺乏温暖和关爱,要比贫穷更可怕。父母要主动与留守子女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传达对孩子的关爱与厚望。
(2)发挥学校优势
作为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机构,农村中小学务必要做好对留守儿童的引育工作,学校要加强基础设施投入,教师要真正承担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责任。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完善农村学校教育设施。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在此同时,我们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首先,要完善学校最基础的设施——比如,孩子每天上课的教室,增加教学楼的数量和质量,但也要注意教室的环境,如:教室的采光,地面的平整,黑板不能反光等等问题。第二,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教师。要提高农村教师的文化知识水平。农村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增加教师出去培训的机会,增加教师的专业素质。第三,教师要重视、关心留守儿童,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如果教师能经常地关心,哪怕一句简单的问候,期待的眼神,肯定的微笑,都能弥补留守儿童在家庭中的关爱。
四、总结
近年来,全国各地、各部门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方面做了大量丰富有益的工作,各方面相结合,从法律、制度、实际等各个层面系统地综合考虑分析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这些还不够,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物质,更多的关爱,更多的关注。希望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所有的孩子们能够在同一片天空下,沐浴着阳光、雨露,自由、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周炜. 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和对策[J]. 新学术. 2007,02
[2] 段瑾妤. 多一点爱,多一分温暖——浅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J]. 文教资料. 2012,02
作者简介:李静(1990—),女,汉族,四川南充市人,教育学硕士,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对策
一、引言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公平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促使体现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首要人权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但是随着中国城镇化进城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由此产生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然成为我国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作为一个弱势群体,这个词汇最早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是指父母长期外出打工被迫留在家乡或寄宿在亲戚家中长期与父母分离的儿童。留守儿童是中国最近几年愈发严重的社会现象。关注留守儿童,发现问题及成因,有效、及时地提出建议和对策将会十分有用。
二、农村儿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人在蓬安县济渡职业中学执教时调查情况分析,该校留守儿童教育大致有几种结构类型:单亲型。父母一方在家照顾孩子的家庭称之为单亲教育型。祖辈型。父母双方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中让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和他们一起生活的家庭我们称作隔代教育型。寄托型。父母双方外出打工,把孩子寄托在亲戚或朋友家中的我们称之为寄养教育型。
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家庭、学校两个方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1.家庭教育的缺失
父母是孩子的先天教师,可是在农村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偏少,没有有效的引导,与孩子之间产生沟通隔膜。由上述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背景情况可知,大多孩子留守农村,没有跟随父母在一起。他们在成功的时候得不到父母的赏识,失败的时候得不到父母及时的鼓励,遇到困难、受到挫折的时候得不到心灵上的抚慰,导致留守儿童的“情感饥渴”,产生不良心理,形成了内向、悲观、孤僻、任性、冷漠的性格。
2.学校教育失当
(1)学校基础条件差
农村中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最薄弱的一个环节,大部分中小学的教育资源非常有限,基础条件很差,学校建筑面积小,设施简陋,校舍破旧,偶的教室甚至没有窗户。教室配置更是甚少,只有破旧的桌椅板凳,教室地面是水泥地面,更没有城市中小学常见的多媒体投影仪、空调、风扇、饮水机等等。操场也非常简陋,多是水泥面操场,没有跑道,沙坑。
(2)教师流动性大,教育缺乏连续性
教师是受着社会的委托,在教育机构对学生的身心施加一定的影响的专业人员。一个好的教师,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学习的引导,并且能够对学生在行为上有所帮助,包括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养成积极待人的态度,形成良好的自我认知等等。但是我国城乡差别比较大,不仅表现在学校基础设施上,也表现在在教师的素质水平上。在贫困地区,教师的流动性非常大,流失严重。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应对策略
根据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文章从家庭、学校两个角度提出相对应的措施,力图找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良方。
(1)突出家庭教育
父母对留守子女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虽然不能经常陪在子女身边,但他们仍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履行教育责任:第一,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父母要树立新的观念,重视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并通过电视、报刊、收音机、书籍、网络等途径学习新教育理念,增强法制意识。第二,履行教育职责时不能忽视情感教育。对于留守儿童而言,缺乏温暖和关爱,要比贫穷更可怕。父母要主动与留守子女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传达对孩子的关爱与厚望。
(2)发挥学校优势
作为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机构,农村中小学务必要做好对留守儿童的引育工作,学校要加强基础设施投入,教师要真正承担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责任。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完善农村学校教育设施。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的教育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在此同时,我们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首先,要完善学校最基础的设施——比如,孩子每天上课的教室,增加教学楼的数量和质量,但也要注意教室的环境,如:教室的采光,地面的平整,黑板不能反光等等问题。第二,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教师。要提高农村教师的文化知识水平。农村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增加教师出去培训的机会,增加教师的专业素质。第三,教师要重视、关心留守儿童,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如果教师能经常地关心,哪怕一句简单的问候,期待的眼神,肯定的微笑,都能弥补留守儿童在家庭中的关爱。
四、总结
近年来,全国各地、各部门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方面做了大量丰富有益的工作,各方面相结合,从法律、制度、实际等各个层面系统地综合考虑分析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这些还不够,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物质,更多的关爱,更多的关注。希望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所有的孩子们能够在同一片天空下,沐浴着阳光、雨露,自由、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周炜. 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和对策[J]. 新学术. 2007,02
[2] 段瑾妤. 多一点爱,多一分温暖——浅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J]. 文教资料. 2012,02
作者简介:李静(1990—),女,汉族,四川南充市人,教育学硕士,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