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宁波向西南行35公里,便到了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故里——奉化市溪口镇。该镇处于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中,诸山环镇,起伏秀逸,犹似一个剖开后的葫芦。镇中一条三里长街依一脉澄碧横贯东西,街两边上百家店铺排列有序。我们是上午9时左右来到镇上的,透过薄薄的雾霭,给人的感觉多少有些朦胧,又由于它与一个历史人物的渊源关系,本来就有些神秘色彩,乍然间,更显迷茫邃远了。
溪口镇有千余年的历史,现有诸多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其浏览景点大多与蒋氏家族有密切关系。比如溪口博物馆、武岭门、文昌阁、蒋氏故宅、车镐房、玉泰盐铺、蒋母墓道、毛氏宅基及妙高台和张学良将军幽禁处等。
大巴径自把我们拉到该镇西北方向的雪窦山,一路傍山险道,寒气带着松脂味的清香袭进车内,感觉异常美妙,直爬了36道弯才到了山的最高处——“截出万山之表”的妙高台。此台又叫夭柱峰,因台直插云际,前人感叹:“一峰高出白云端,俯瞰天涯万千山。试向冈头掷圆石,不知何日到人间。”据导游讲,1930年,此为蒋介石在这里建造的三楹二楼别墅,自题“妙高台”楼额,用以观景赏月之用。1949年蒋下野后,又在这里遥控指挥李宗仁代总统的南京政府,多次召开高层要员秘密会议。台边还盖有一个小亭,电影《大决战》中有一组蒋介石与孙子下棋的镜头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张学良将军幽禁处坐落在离妙高台下坡处500公尺的一片谷地里,这是一栋独立的小平房,6室1厅。旁边是被誉为天下禅宗十刹之一的雪窦寺。这里山高峰奇,瀑飞谷深,风光异常美丽。据管理员介绍,“幽禁处”现已改为“张学良将军纪念馆”。在“西安事变”后,张将军被幽禁于此,为限制他的自由,蒋曾规定他“东不得出镇海口,西不准过曹娥江”的60里活动范围。在幽禁期间,夫人于凤至和秘书赵一荻轮流到这里陪伴。由于张将军愤时忧国,在林间散步时常拔出手枪以树当靶,可见苦闷至极。在馆内我们还看到数百幅张将军的生平照片,由屋及人,由人引思,如张将军在天有灵,一定能时时想起囹圄之地,那感慨必定是千肠萦绕,百味回生。
下山路过蒋母墓道,这里刚好是长街的尽头不远处。公路边,一座青石牌坊映入眼帘。上书“蒋母墓道”四个大字。从牌坊向长满翠柏的山上行走200米,便是蒋介石的生母王采玉的墓庐——慈庵。由慈庵再上448米就到了墓地。整个墓地占地百亩。墓道深隐在漫山的林木中,草花满坡,灿然若锦。慈庵内有王采玉的遗像,墙上书有蒋介石自撰的《哭母文》,记述了王采玉的身世、经历及生儿育女的情况。坟墓坐南朝北,周围砌以石块并嵌以水泥,墓碑横刻“民国十年、蒋母之墓,孙文题”的中山手书,两边“别头柱”上刻有蒋介石自撰的对联,上联为:“祸及贤慈,当日顽梗已晚”,下联为:“愧为逆子,终身沉痛靡涯”。字里行间,足见蒋介石对生母的子孝之情。当笔者问及蒋介石父母为何不合葬?导游说,其父死得早,原本是一墓四穴,一穴为其父,男三穴分别为元配徐氏,续弦孙氏和其母王采玉,后王采玉临终时有遗嘱,说她生时作为小妾已备受歧视,死后再不肯屈居下位,加之蒋当时已就高位,确实不愿被人议论为填房的儿子,即未按旧俗把母与父合葬。
返回镇上已近中午,离用餐尚有一个钟头,导游又把一行人带到了三里长街上。天已放晴,街道很直,因为一边是剡源溪,房屋只好都建在另一边。建筑多为二层砖木结构,样式也无特别之处,或许是经济的发展,或许是历史上这里的人家就有经商的习惯,铺面都敞开经营。商品多以食品、丝绸、玉器、工艺品、服装为主,食品中又以奉化特产“千层饼”为甚。老板热情,和蔼有加。由于到这里观光旅游的多,生意很兴隆。街上行人有当地居民也有附近农民,穿着打扮都十分朴素,如果你不识路,他们会友好地告诉你。长街东口,正在兴建不少的高级宾馆,全是中西风格样式,红瓦黄墙,在阳光下异常醒目。据朋友介绍,每天到这里观光者不下万人,所有宾馆、旅社、招待所都满员。
徜徉街上,剡源溪畔一幢十分典雅别致的小楼映入眼底,这就是当地人叫的“小洋房”。它凭山临水而建,为三间两楼平顶,背后有丈余高的水塔。平顶据说是供跳水用的,水塔则是当年宋美龄要求蒋介石修建的。因为这位留美女人在外国使用自来水和抽水马桶惯了。溪口中旅社的人说,“小洋房”建于1930年,主要是给蒋介石回乡和一些来访显要居住,蒋宋的美国顾问端纳也住过。1937年蒋经国从苏联留学回来时,与妻子和儿子也住在楼上,蒋介石对儿子要求很严,要他“从容不迫地修心养性”,且不容倦怠,每天做完作业都要经蒋审阅。儿媳蒋方良,因不通中文,又专请了一位慈溪籍女教师教授辅导。可见蒋对儿子的指导用心良苦。
蒋介石的父亲名叫蒋肇聪,字肃庵。在中街见到一粉白高墙的石库门院落,这就是其祖父蒋玉表、父亲蒋肇聪所开的“玉泰盐铺原址”,此六个正楷大字系蒋亲题,蒋介石就出生在此屋楼上。据说其祖父起初只是以酿酒、卖盐为主,后“家道以之渐亨”,又兼营起大米、干菜等。到了蒋肇聪时,盐铺更加扩大,发展到作坊的规模。一直到蒋肇聪去世,铺子才由蒋介石之兄蒋介卿接管。
在这里,还有蒋介石的原配毛福梅的故事。毛氏墓就在中街溪口区校的一块操场上,这是一冢普通的坟墓,全无半点王采玉墓的显赫。墓前一块石碑上刻有“显妣毛太君之墓”,上首书“男经国敬立”字样。这里原是一私家园林,巨松古樟甚多,生前因毛氏与蒋介石不合,便一人常来这里礼佛诵经,寻求灵魂寄托。她是1939年12月12日日机轰炸溪口时,因躲避不及被炸死的。她的去世,蒋经国视为“一生最痛心之事”,常常深夜饮泪,自省自痛。后认为母亲生前最喜欢这个地方,遂选此安葬。传说,毛氏安葬后,蒋介石偕宋美龄曾到墓前凭吊。
溪口镇有千余年的历史,现有诸多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其浏览景点大多与蒋氏家族有密切关系。比如溪口博物馆、武岭门、文昌阁、蒋氏故宅、车镐房、玉泰盐铺、蒋母墓道、毛氏宅基及妙高台和张学良将军幽禁处等。
大巴径自把我们拉到该镇西北方向的雪窦山,一路傍山险道,寒气带着松脂味的清香袭进车内,感觉异常美妙,直爬了36道弯才到了山的最高处——“截出万山之表”的妙高台。此台又叫夭柱峰,因台直插云际,前人感叹:“一峰高出白云端,俯瞰天涯万千山。试向冈头掷圆石,不知何日到人间。”据导游讲,1930年,此为蒋介石在这里建造的三楹二楼别墅,自题“妙高台”楼额,用以观景赏月之用。1949年蒋下野后,又在这里遥控指挥李宗仁代总统的南京政府,多次召开高层要员秘密会议。台边还盖有一个小亭,电影《大决战》中有一组蒋介石与孙子下棋的镜头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张学良将军幽禁处坐落在离妙高台下坡处500公尺的一片谷地里,这是一栋独立的小平房,6室1厅。旁边是被誉为天下禅宗十刹之一的雪窦寺。这里山高峰奇,瀑飞谷深,风光异常美丽。据管理员介绍,“幽禁处”现已改为“张学良将军纪念馆”。在“西安事变”后,张将军被幽禁于此,为限制他的自由,蒋曾规定他“东不得出镇海口,西不准过曹娥江”的60里活动范围。在幽禁期间,夫人于凤至和秘书赵一荻轮流到这里陪伴。由于张将军愤时忧国,在林间散步时常拔出手枪以树当靶,可见苦闷至极。在馆内我们还看到数百幅张将军的生平照片,由屋及人,由人引思,如张将军在天有灵,一定能时时想起囹圄之地,那感慨必定是千肠萦绕,百味回生。
下山路过蒋母墓道,这里刚好是长街的尽头不远处。公路边,一座青石牌坊映入眼帘。上书“蒋母墓道”四个大字。从牌坊向长满翠柏的山上行走200米,便是蒋介石的生母王采玉的墓庐——慈庵。由慈庵再上448米就到了墓地。整个墓地占地百亩。墓道深隐在漫山的林木中,草花满坡,灿然若锦。慈庵内有王采玉的遗像,墙上书有蒋介石自撰的《哭母文》,记述了王采玉的身世、经历及生儿育女的情况。坟墓坐南朝北,周围砌以石块并嵌以水泥,墓碑横刻“民国十年、蒋母之墓,孙文题”的中山手书,两边“别头柱”上刻有蒋介石自撰的对联,上联为:“祸及贤慈,当日顽梗已晚”,下联为:“愧为逆子,终身沉痛靡涯”。字里行间,足见蒋介石对生母的子孝之情。当笔者问及蒋介石父母为何不合葬?导游说,其父死得早,原本是一墓四穴,一穴为其父,男三穴分别为元配徐氏,续弦孙氏和其母王采玉,后王采玉临终时有遗嘱,说她生时作为小妾已备受歧视,死后再不肯屈居下位,加之蒋当时已就高位,确实不愿被人议论为填房的儿子,即未按旧俗把母与父合葬。
返回镇上已近中午,离用餐尚有一个钟头,导游又把一行人带到了三里长街上。天已放晴,街道很直,因为一边是剡源溪,房屋只好都建在另一边。建筑多为二层砖木结构,样式也无特别之处,或许是经济的发展,或许是历史上这里的人家就有经商的习惯,铺面都敞开经营。商品多以食品、丝绸、玉器、工艺品、服装为主,食品中又以奉化特产“千层饼”为甚。老板热情,和蔼有加。由于到这里观光旅游的多,生意很兴隆。街上行人有当地居民也有附近农民,穿着打扮都十分朴素,如果你不识路,他们会友好地告诉你。长街东口,正在兴建不少的高级宾馆,全是中西风格样式,红瓦黄墙,在阳光下异常醒目。据朋友介绍,每天到这里观光者不下万人,所有宾馆、旅社、招待所都满员。
徜徉街上,剡源溪畔一幢十分典雅别致的小楼映入眼底,这就是当地人叫的“小洋房”。它凭山临水而建,为三间两楼平顶,背后有丈余高的水塔。平顶据说是供跳水用的,水塔则是当年宋美龄要求蒋介石修建的。因为这位留美女人在外国使用自来水和抽水马桶惯了。溪口中旅社的人说,“小洋房”建于1930年,主要是给蒋介石回乡和一些来访显要居住,蒋宋的美国顾问端纳也住过。1937年蒋经国从苏联留学回来时,与妻子和儿子也住在楼上,蒋介石对儿子要求很严,要他“从容不迫地修心养性”,且不容倦怠,每天做完作业都要经蒋审阅。儿媳蒋方良,因不通中文,又专请了一位慈溪籍女教师教授辅导。可见蒋对儿子的指导用心良苦。
蒋介石的父亲名叫蒋肇聪,字肃庵。在中街见到一粉白高墙的石库门院落,这就是其祖父蒋玉表、父亲蒋肇聪所开的“玉泰盐铺原址”,此六个正楷大字系蒋亲题,蒋介石就出生在此屋楼上。据说其祖父起初只是以酿酒、卖盐为主,后“家道以之渐亨”,又兼营起大米、干菜等。到了蒋肇聪时,盐铺更加扩大,发展到作坊的规模。一直到蒋肇聪去世,铺子才由蒋介石之兄蒋介卿接管。
在这里,还有蒋介石的原配毛福梅的故事。毛氏墓就在中街溪口区校的一块操场上,这是一冢普通的坟墓,全无半点王采玉墓的显赫。墓前一块石碑上刻有“显妣毛太君之墓”,上首书“男经国敬立”字样。这里原是一私家园林,巨松古樟甚多,生前因毛氏与蒋介石不合,便一人常来这里礼佛诵经,寻求灵魂寄托。她是1939年12月12日日机轰炸溪口时,因躲避不及被炸死的。她的去世,蒋经国视为“一生最痛心之事”,常常深夜饮泪,自省自痛。后认为母亲生前最喜欢这个地方,遂选此安葬。传说,毛氏安葬后,蒋介石偕宋美龄曾到墓前凭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