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強教学专题研究,对于探索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结合校本教研的实践,提出了“四步法”专题教研模式,旨在营造教师之间的互动氛围,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获得实实在在的提高。
关键词:四步法;专题教研;实效
同一所学校,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科研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通过一种优质高效的教研形式来激活教师的“内驱力”,引领教师主动走向“我要发展”的道路上来。但在很多学校的校本教研中,时间和内容都是由教研组长定的。这样就使教师对教研活动缺乏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即使参与,整个教研会上要么害怕说或不愿意说,要么说不到点子上,更谈不上教师间思维的相互碰撞与交锋,整个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效。
针对以上实际,我们认为:要很好地实施新课程,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必须在校本教研的实效性上做文章。而“专题教研”就是一种可以有效提升校本教研实效的形式。专题教研,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富有共性的、又难于解决的问题,通过有目的教学活动来解决问题,以促进自我提高和发展的一种专题研究活动。
如何开展专题教研呢?下面是操作的四步流程:
第一步:调查问卷,确定主题
华南师大刘华良教授说:“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当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中出现某种问题并想方设法在行动中解决问题且不断回头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时,教师也就踏上了一条由问题—设计—行动—反思……。铺设的校本教学研究的旅程。” 因此,每一学年开学首先要做的便是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引领教师去审视自己的教学实际,寻找工作中最关注和感到最困惑的问题。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状态,对自己在教学中的失误、困惑、疑难的问题等进行了细致的反思和梳理,从实际出发,找到自己真正的教学问题,如实地进行了答卷。教务处将搜集上来的各种问题分类整理,并筛选出具有典型性、普遍性,急需集体攻关重点突破的问题,经过提炼,将其定为科组教研专题或全校教研专题,并紧密结合教学工作开展教研活动,努力做到“教研相长”。如:针对学校学生计算能力差的“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目的的“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实践研究;”以提高课堂实效性为目的的“教师教学评价语言的艺术”等。一般一个学期研究一个专题,确实没有研究透彻的专题我们也会用一个学年甚至两年来研究。
第二步:学习理论,提高认识
世界名画家达·芬奇曾经说过:“热衷于实践而不要理论的人好像一个水手上了一只没有舵和罗盘的船,拿不稳该往哪里航行。” 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为确保专题教研顺利开展所需的理论支撑,教研组长组织科组成员针对专题收集和整理相关的理论知识,学到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查找相关的实践策略的文章,找到值得借鉴的具体操作方法,并印发给所有的成员。要求每位成员在资料学习的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对照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围绕活动内容准备教案或教学体会,以便在研讨中做好发言准备。在此基础上,召开研讨会,每个成员轮流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并将自己的经验与困惑在会上说明,互相启发思考,从而提高教师对这个专题的认识,促进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
第三步:课例探究,实践验证
专题教研活动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我们的专题研究必须聚焦课堂,引导老师关注课堂,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能力,提升业务素养。为了使专题教研富有实效,并能充分激发全体成员参与的积极性,下面,我以我校教研专题“教师教学评价语言的艺术”为例,谈谈我们设计的研究流程:
(一)确定主备教师,设计教学预案
要求每个教研组根据专题内容,确定一位主备教师,并选择好相关的课例。主备教师经过自主思考,钻研教材,初步形成预案。
(二)尝试教学,集体研讨
形成教学预案后,主备教师在自己的班里进行上课,备课组教师集体听课。听课前,教研组长根据观察内容对每个听课老师进行分工,并分别下发两份《 “教师教学评价语言的艺术”课堂观察表》和《学生课堂反应情况观察表》,要求教师按照表格内容做好记录。
在评课中,上课教师谈感受、说反思。听课教师根据自己所记录的数据进行效果分析,并就这节课中教师教学语言运用不够恰当的地方,说明原因,各自提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改进建议。主备教师吸取众人意见,调整教学策略.并在原有教学预案的基础上做“ 加减法”,形成新的教学预案。在听课、评课的过程中,教师们不仅观察到了上课教师评价语言的艺术,也从评课教师中学到了改进的策略,更生成了自己的课堂思考所得,大家都收获颇丰。如:有一位教师在进行效果分析时说到:“课堂上,教师能及时、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也显得非常兴奋,但如果过于夸张、频繁地评价学生,结果就会导致学生盲目自信和自傲。那么,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评价的尺度呢?”可见,这位教师不仅关注了教学中教师精彩的评价语言,还关注了评价语言的“度”的问题,这样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不断反思和提高的过程。
(三)再次上课,比较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主备教师再用另一个班级上课。教研组长再次发下观察表,并要求听课教师观察教师的语言运用策略方面的变化,以及学生的反应。课堂展示结束后,集中全组教师进行讨论,重点讨论同一内容、相同教学环节安排下,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语言达到的不同的教学效果,最后达成教学语言运用上的一些共识。
(四)全面铺开,实践成果
达成共识后,备课组所有教师将在本次专题教研活动上学到教学语言运用艺术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际,并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悟。
第四步:总结反思,提升实效
教师们各自实践了一段时间后,备课组再次进行专题研讨,教师各自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梳理、归纳,并通过总结、论文、案例等方式与大家进行分享,实现认识的深化和提升。备课组长对整个教研过程中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对本组的研究情况进行小结、汇报,形成研究成果。
经过“四步法”专题教研流程,教师教学技能和教研水平得到了很快的提升,校本教研也走上了一条有序、有效的发展之路:
(一)专题教研,营造了想说、敢说、会说的教研氛围
专题教研,用课例研究的方式呈现,强调了人人参与。教师因为亲自参与了其中,所以人人都有切身的体会,人人都有话说。又因为有同伴的互助和方法的指引,所以人人都能说、会说,整个教研活动气氛热烈。
(二)专题教研,让每一位教师获得了真实的成长
专题教研的专题来源于教师的教学需要和成长的需要,使同一学科教师形成群体性的合作研究的局面。教师在主动探究、不断反思中,在群体间的交流、互助、合作中,在问题解决中获得能力,收获发展,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智慧。
参考文献:
[1]张俊怀,师瑞军. 多样化的校本教研模式探寻[J]中小学管理,2006:S2:113.
[2]沈建立.主题教研活动的尝试与思考[Z].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c091aaeb0101atbf.html
关键词:四步法;专题教研;实效
同一所学校,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科研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通过一种优质高效的教研形式来激活教师的“内驱力”,引领教师主动走向“我要发展”的道路上来。但在很多学校的校本教研中,时间和内容都是由教研组长定的。这样就使教师对教研活动缺乏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即使参与,整个教研会上要么害怕说或不愿意说,要么说不到点子上,更谈不上教师间思维的相互碰撞与交锋,整个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实效。
针对以上实际,我们认为:要很好地实施新课程,必须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必须在校本教研的实效性上做文章。而“专题教研”就是一种可以有效提升校本教研实效的形式。专题教研,是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富有共性的、又难于解决的问题,通过有目的教学活动来解决问题,以促进自我提高和发展的一种专题研究活动。
如何开展专题教研呢?下面是操作的四步流程:
第一步:调查问卷,确定主题
华南师大刘华良教授说:“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当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中出现某种问题并想方设法在行动中解决问题且不断回头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时,教师也就踏上了一条由问题—设计—行动—反思……。铺设的校本教学研究的旅程。” 因此,每一学年开学首先要做的便是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问卷引领教师去审视自己的教学实际,寻找工作中最关注和感到最困惑的问题。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状态,对自己在教学中的失误、困惑、疑难的问题等进行了细致的反思和梳理,从实际出发,找到自己真正的教学问题,如实地进行了答卷。教务处将搜集上来的各种问题分类整理,并筛选出具有典型性、普遍性,急需集体攻关重点突破的问题,经过提炼,将其定为科组教研专题或全校教研专题,并紧密结合教学工作开展教研活动,努力做到“教研相长”。如:针对学校学生计算能力差的“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为目的的“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实践研究;”以提高课堂实效性为目的的“教师教学评价语言的艺术”等。一般一个学期研究一个专题,确实没有研究透彻的专题我们也会用一个学年甚至两年来研究。
第二步:学习理论,提高认识
世界名画家达·芬奇曾经说过:“热衷于实践而不要理论的人好像一个水手上了一只没有舵和罗盘的船,拿不稳该往哪里航行。” 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为确保专题教研顺利开展所需的理论支撑,教研组长组织科组成员针对专题收集和整理相关的理论知识,学到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查找相关的实践策略的文章,找到值得借鉴的具体操作方法,并印发给所有的成员。要求每位成员在资料学习的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对照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围绕活动内容准备教案或教学体会,以便在研讨中做好发言准备。在此基础上,召开研讨会,每个成员轮流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并将自己的经验与困惑在会上说明,互相启发思考,从而提高教师对这个专题的认识,促进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
第三步:课例探究,实践验证
专题教研活动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我们的专题研究必须聚焦课堂,引导老师关注课堂,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能力,提升业务素养。为了使专题教研富有实效,并能充分激发全体成员参与的积极性,下面,我以我校教研专题“教师教学评价语言的艺术”为例,谈谈我们设计的研究流程:
(一)确定主备教师,设计教学预案
要求每个教研组根据专题内容,确定一位主备教师,并选择好相关的课例。主备教师经过自主思考,钻研教材,初步形成预案。
(二)尝试教学,集体研讨
形成教学预案后,主备教师在自己的班里进行上课,备课组教师集体听课。听课前,教研组长根据观察内容对每个听课老师进行分工,并分别下发两份《 “教师教学评价语言的艺术”课堂观察表》和《学生课堂反应情况观察表》,要求教师按照表格内容做好记录。
在评课中,上课教师谈感受、说反思。听课教师根据自己所记录的数据进行效果分析,并就这节课中教师教学语言运用不够恰当的地方,说明原因,各自提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改进建议。主备教师吸取众人意见,调整教学策略.并在原有教学预案的基础上做“ 加减法”,形成新的教学预案。在听课、评课的过程中,教师们不仅观察到了上课教师评价语言的艺术,也从评课教师中学到了改进的策略,更生成了自己的课堂思考所得,大家都收获颇丰。如:有一位教师在进行效果分析时说到:“课堂上,教师能及时、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也显得非常兴奋,但如果过于夸张、频繁地评价学生,结果就会导致学生盲目自信和自傲。那么,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评价的尺度呢?”可见,这位教师不仅关注了教学中教师精彩的评价语言,还关注了评价语言的“度”的问题,这样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不断反思和提高的过程。
(三)再次上课,比较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主备教师再用另一个班级上课。教研组长再次发下观察表,并要求听课教师观察教师的语言运用策略方面的变化,以及学生的反应。课堂展示结束后,集中全组教师进行讨论,重点讨论同一内容、相同教学环节安排下,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语言达到的不同的教学效果,最后达成教学语言运用上的一些共识。
(四)全面铺开,实践成果
达成共识后,备课组所有教师将在本次专题教研活动上学到教学语言运用艺术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际,并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悟。
第四步:总结反思,提升实效
教师们各自实践了一段时间后,备课组再次进行专题研讨,教师各自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梳理、归纳,并通过总结、论文、案例等方式与大家进行分享,实现认识的深化和提升。备课组长对整个教研过程中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对本组的研究情况进行小结、汇报,形成研究成果。
经过“四步法”专题教研流程,教师教学技能和教研水平得到了很快的提升,校本教研也走上了一条有序、有效的发展之路:
(一)专题教研,营造了想说、敢说、会说的教研氛围
专题教研,用课例研究的方式呈现,强调了人人参与。教师因为亲自参与了其中,所以人人都有切身的体会,人人都有话说。又因为有同伴的互助和方法的指引,所以人人都能说、会说,整个教研活动气氛热烈。
(二)专题教研,让每一位教师获得了真实的成长
专题教研的专题来源于教师的教学需要和成长的需要,使同一学科教师形成群体性的合作研究的局面。教师在主动探究、不断反思中,在群体间的交流、互助、合作中,在问题解决中获得能力,收获发展,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智慧。
参考文献:
[1]张俊怀,师瑞军. 多样化的校本教研模式探寻[J]中小学管理,2006:S2:113.
[2]沈建立.主题教研活动的尝试与思考[Z].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c091aaeb0101atb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