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1
识字教学本生是枯燥的,尤其对于听障班学生来说,他们整天处在无声的世界,听不见外界的任何声音,他们只能靠看字形来认字,如果一味地让他们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听障班汉语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听障学生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那么如何做才能激发听障学生识字的乐趣呢?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尝试:
一、通过直观设计感悟
一些心理学家的教学实验研究证明:那些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形象生动的、带有实际操作的内容易引起学生的认识动机。如在教学字母时,除念准其音、讲清发音要领外,还可用手与手指拼成与字母相近的形状,或让学生用肢体做一做字母,或几个同学共同表演,用他们的形体表现一个音节一个字母。比如我在教小学生声母“M”时,安排了三个学生来到讲台,把高个子排在第一个,两个在后面搭肩膀,组织字体,然后问学生象什么字?这样化枯燥为形象,不仅学生学得轻松,更使学生通过直观集中注意力,以兴趣帮助记忆,达到巩固、熟练的目的。运用插图,启发想象是直观感悟设计的又一方法。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根据听障学生教材文图并茂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或启发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或栩栩如生地状景,或神形兼备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受,通过这些启发,引导小学生认字引导学生用手语造句。目前,有些老师上课时,面孔冰冷、语言呆板,一讲到底,整个课堂死水一潭,毫无感情,更无生气,使学生积极的思维和美好的向往消失殆尽。教学中,要启开学生的心扉,吊起他们的学习情感,老师首先放飞童心。比如教师体态语的运用非常重要。“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面部表情是情绪的“晴雨表”,有时一个眼神会使学生激动不已,一个手势会使学生专注认真,一个微笑会使学生心花怒放,一个动作会使学生开怀大笑……
二、归类识字
从汉字的造字法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有一定的规律。在教学时若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识记效率。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记的范围。例如在教学“树、松、柏、杨、梨、枝、材”都是形声字,都带有“木”。在教学时,我就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得出结论:“这些生字都带有‘木’,都跟树木有关系。”同时进行拓展,让学生想一想还认识哪些带“木”的字。然后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巾,学生不仅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而且认识了一些课外的生字。拓宽了识字面。又如:让学生识字“灯、厅、打”。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的回答很出彩。有的学生说:“这三个生字都带有‘丁’,带‘火’的足‘灯’,带‘厂’的是‘厅’,带‘丰’的是‘打’。”有的学生说:“因为有‘火’才能点‘灯’,用手才能‘打’。”这样把一些带有共同点的字进行归类,再通过比较,不仅有利于提高识记的效果.而且有利于学生区分形近字。归类识字法在学生识字方面自.重要的作用,既有助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形成一定的识字结构.又有助于学生触类旁通地拓宽识字面。
三、引导学生在课外识字
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是因为课本包含的东西实在太有限了。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广告牌、商品包装袋、还有各种报刊杂志,这些都可以成为儿童识字的最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就成了他们自己喜爱的“课外识字材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还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但是孩子识的字多了,如不及时巩固运用,会渐渐遗忘。因此,我在班上指导孩子制作了“识字袋”。将每天认识的字写在一张纸卡上,如果会画画的还可以配上相应的图画,然后装进袋里。每周将字卡拿出,认识上面的字。孩子在体会成功的同时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生字。长此下去,“识字袋”渐渐重了,孩子们的识字量也逐渐增多
四、游戏识字
听障学生因为抽象思维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所以进行一些直观情景教学的话效果更好,就是把生字放在一些教师设定的情景中,这样学生既有浓厚的兴趣,又有很好的参与度。
第一,摘果子游戏。在很多的教学用书上或者练习题上都有这种识字方法,但前提是要准备好一些教学具或者制作一些课件,这种识字游戏一般用于把同一类的偏旁的生字摘到一个篮子里面,教师可以制作成课件的形式,让同一个偏旁的生字掉到一个篮子里,如果没有多媒体的话,就可以让学生把偏旁相同的卡片上的生字放到一起,这样还可以通过小组间的竞争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这样的模式,效果很不错。
第二,小老师领读。在很多时候老师常常会是学生模仿的对象,这点在听障学生的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他们对老师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崇拜,他们很喜欢模仿老师的动作和神态。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看谁能够像老师一样用手语把生子的意思表达出来或者读出来,这样一说就会有很多同学都跃跃欲试,从而促使他们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第三,笔画加减法。中国的汉字,的确十分奇妙,给汉字加一笔或减一笔或变一笔,字就不同了。要不就是变一个偏旁就会变成另一个字。比如,“日”加一笔,就可以变成目,白,由,旧,电,田等很多个字。由此可见玩好这个游戏,在培养学生拆分生字的能力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再比如,“青”字换个偏旁就会变成很多个不同的字,可以变成“请、情、请、晴、蜻”等等,这样学生还会用这些不同的自来组词,在认识生字的同时还使学生对生字的意思有了大概的了解,还可以对形近字有个大概地区分。
总之,汉字是最古老又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是古代勞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听障生语文识字课学得轻松,就会很容易达到听障学生学汉字,识字课教学目的,学生识字量也会不断增加,识字能力会不断提高。
识字教学本生是枯燥的,尤其对于听障班学生来说,他们整天处在无声的世界,听不见外界的任何声音,他们只能靠看字形来认字,如果一味地让他们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听障班汉语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听障学生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那么如何做才能激发听障学生识字的乐趣呢?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尝试:
一、通过直观设计感悟
一些心理学家的教学实验研究证明:那些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形象生动的、带有实际操作的内容易引起学生的认识动机。如在教学字母时,除念准其音、讲清发音要领外,还可用手与手指拼成与字母相近的形状,或让学生用肢体做一做字母,或几个同学共同表演,用他们的形体表现一个音节一个字母。比如我在教小学生声母“M”时,安排了三个学生来到讲台,把高个子排在第一个,两个在后面搭肩膀,组织字体,然后问学生象什么字?这样化枯燥为形象,不仅学生学得轻松,更使学生通过直观集中注意力,以兴趣帮助记忆,达到巩固、熟练的目的。运用插图,启发想象是直观感悟设计的又一方法。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根据听障学生教材文图并茂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或启发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或栩栩如生地状景,或神形兼备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受,通过这些启发,引导小学生认字引导学生用手语造句。目前,有些老师上课时,面孔冰冷、语言呆板,一讲到底,整个课堂死水一潭,毫无感情,更无生气,使学生积极的思维和美好的向往消失殆尽。教学中,要启开学生的心扉,吊起他们的学习情感,老师首先放飞童心。比如教师体态语的运用非常重要。“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面部表情是情绪的“晴雨表”,有时一个眼神会使学生激动不已,一个手势会使学生专注认真,一个微笑会使学生心花怒放,一个动作会使学生开怀大笑……
二、归类识字
从汉字的造字法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有一定的规律。在教学时若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识记效率。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记的范围。例如在教学“树、松、柏、杨、梨、枝、材”都是形声字,都带有“木”。在教学时,我就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发现这些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得出结论:“这些生字都带有‘木’,都跟树木有关系。”同时进行拓展,让学生想一想还认识哪些带“木”的字。然后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巾,学生不仅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而且认识了一些课外的生字。拓宽了识字面。又如:让学生识字“灯、厅、打”。通过观察比较,学生的回答很出彩。有的学生说:“这三个生字都带有‘丁’,带‘火’的足‘灯’,带‘厂’的是‘厅’,带‘丰’的是‘打’。”有的学生说:“因为有‘火’才能点‘灯’,用手才能‘打’。”这样把一些带有共同点的字进行归类,再通过比较,不仅有利于提高识记的效果.而且有利于学生区分形近字。归类识字法在学生识字方面自.重要的作用,既有助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形成一定的识字结构.又有助于学生触类旁通地拓宽识字面。
三、引导学生在课外识字
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是因为课本包含的东西实在太有限了。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把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广告牌、商品包装袋、还有各种报刊杂志,这些都可以成为儿童识字的最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就成了他们自己喜爱的“课外识字材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还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但是孩子识的字多了,如不及时巩固运用,会渐渐遗忘。因此,我在班上指导孩子制作了“识字袋”。将每天认识的字写在一张纸卡上,如果会画画的还可以配上相应的图画,然后装进袋里。每周将字卡拿出,认识上面的字。孩子在体会成功的同时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生字。长此下去,“识字袋”渐渐重了,孩子们的识字量也逐渐增多
四、游戏识字
听障学生因为抽象思维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所以进行一些直观情景教学的话效果更好,就是把生字放在一些教师设定的情景中,这样学生既有浓厚的兴趣,又有很好的参与度。
第一,摘果子游戏。在很多的教学用书上或者练习题上都有这种识字方法,但前提是要准备好一些教学具或者制作一些课件,这种识字游戏一般用于把同一类的偏旁的生字摘到一个篮子里面,教师可以制作成课件的形式,让同一个偏旁的生字掉到一个篮子里,如果没有多媒体的话,就可以让学生把偏旁相同的卡片上的生字放到一起,这样还可以通过小组间的竞争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这样的模式,效果很不错。
第二,小老师领读。在很多时候老师常常会是学生模仿的对象,这点在听障学生的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他们对老师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崇拜,他们很喜欢模仿老师的动作和神态。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看谁能够像老师一样用手语把生子的意思表达出来或者读出来,这样一说就会有很多同学都跃跃欲试,从而促使他们产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第三,笔画加减法。中国的汉字,的确十分奇妙,给汉字加一笔或减一笔或变一笔,字就不同了。要不就是变一个偏旁就会变成另一个字。比如,“日”加一笔,就可以变成目,白,由,旧,电,田等很多个字。由此可见玩好这个游戏,在培养学生拆分生字的能力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再比如,“青”字换个偏旁就会变成很多个不同的字,可以变成“请、情、请、晴、蜻”等等,这样学生还会用这些不同的自来组词,在认识生字的同时还使学生对生字的意思有了大概的了解,还可以对形近字有个大概地区分。
总之,汉字是最古老又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是古代勞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听障生语文识字课学得轻松,就会很容易达到听障学生学汉字,识字课教学目的,学生识字量也会不断增加,识字能力会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