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当前我国城市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多,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这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发展,但同时也对市政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各类市政工程中,给排水工程可以被认为是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市政给排水管道的设计和施工质量更是会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产生直接影响。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383-01
随着各地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市政给排水管道正在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但是,由于在施工工艺、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在分析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抛砖引玉,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1 市政给排水管道的设计问题分析
1.1 用水量估算不合理
在对市政给排水管道的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合理确定用水量。试想一下,如果对城市中各个区域的用水量估算不够合理,那么后续所规划的给排水管道就可能无法满足城市居民的用水需求。然而现实却是我国很多城市都存在对给排水用水量估算不合理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最终可能都会影响到给排水管道的规划和布局中去,进而造成城市居民的正常用水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
1.2 排污管道设计不合理
在市政给排水管道的设计中,如果没有对污水提升泵进行合理设置,就可能对污水管的埋深产生不利影响,进而也就会影响到市政规划管网的竖向高度,而这就会导致整个给排水系统的排污能力严重降低。此外,我国还有一些城市在进行给排水管道的设计时存在简单照搬其他设计方案的问题,没有对具体城市的水文地质情况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充分考虑,而这也会造成排污管道的设计不合理。
1.3 雨水管道设计不合理
对于市政给排水管道的设计来说,雨水管道设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对于一些处于南方多雨区的城市来说,雨水管道的设计更是重中之重。但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缺乏对雨水管道设计的足够重视,从而导致城市雨水管道中存在各种问题(如道路两侧预留的管口偏小等),而这就可能使得雨水不能正常排放,进而影响到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出行。
1.4 与其他城市规划不协调
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所牵扯的范围比较广,和城市中的很多工程都存在密切联系,并且相关之间还会存在比较明显的互相影响,而这就要求给排水管道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避免因考虑不周而影响到管道的后续建设和正常运行。此外,市政给排水管道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在设计过程中还必须充分考虑与其他市政建设的有效衔接,否则就可能因为设计地不够合理而影响到其他市政设施的正常运行。现实中,我国很多城市在进行市政给排水管道的设计时都存在方案过于理想化的问题,导致给排水系统在实际建设或后期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与其他市政设施衔接不上的现象。
1.5 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对于市政给排水管道的设计工作来说,设计人员是工作的主体,其专业水平和设计能力会直接影响到最终方案的合理性。然而现实却是我国有很多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人员都存在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已经明显滞后于市政给排水工程发展的需要。
2 市政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结合上述的实际情况,要解决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就要从城市用水的估计、城市功能之间的的协调以及管网的质量等方面进行增强和把控,把市政给排水的设计工作尽量做到最好。
2.1 准确估算用水量
用水量的估计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设计之前把城市的用水量估算正确,这样才能让给排水设计更加标准,并且有目的性地进行设计。在进行用水量估算时,要把整个城市的综合用水的总共额定数进行大概的计算,其中主要是依据城市居民的用水和城市的基本发展水平等情况,把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进行估算,然后获得城市用水的额度。在后续的设计中,要以高于这个额度的数据进行设计,从而满足城市居民和城市发展的用水需求。
2.2 确保给排水设计的协调性
在市政给排水设计的时候,相关部门要对城市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要把给排水设计放到整个城市的发展规划中进行,对在给排水设计中会产生的一些问题做充分的思考,尽量把设计做得更加全面化。同时还要把城市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和设计相结合进行设计。例如有些沿海的城市,就要对其加强给排水和防涝工程之间的协调,要保障其在大雨天气中能够有效排水,以免出现内涝的现象。同时,在这个信息科技化的时代中,也要把更多的新科技以及智能化的应用使用到市政给排水中,让给排水设计和其系统能够与时俱进,从而更加符合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2.3 选用优质的管管网材
为了避免在给排水系统运作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在管管网材方面还应该尽量选用一些比较优质的材料,结合相关的情况对使用的材料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使用的材料要具有耐腐蚀性,符合配水管要求或者主力管道等特征。目前我国比较常用的优质材料一般有铝塑复合管以及孔网钢带塑料复合管等这些材料,使用优质的材料能在根本上解决管网材料在质量上出现的问题,从而增加其使用寿命,进一步的保障了城市给排水设计的质量。同时有关的部门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中的一些法律法规进行逐渐的完善,制定出给排水工程建设的有效管理制度,从个方面把控好质量,进而提高市政给排水系统的整体水平。
2.4 严抓施工管理关
确保施工顺利进行,要在施工中必须对工程进行管理的规范化,理应要求施工方严格按照应有程序进行施工;努力提高施工人员法制观念,主动在施工前进行合同的签订,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对于相关部门则要加强监管,对于缺少证书及手续的,要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处罚;要科学用人,进行施工分配及调度的时候,在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保证质量。
2.5 严管施工图纸关
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满足专业建设要求,做好图纸管理工作也十分终于,提前进行地质勘察,避免对施工造成影响。在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过程中,要求必须了解实际情况,这样才能确保确定的设计参数能够合理。设计完成之后,还要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会审和交底,并对设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能随意对设计方案进行更改,理应将确定的设计方案作为施工方进行施工的依据,提高施工质量。
2.6 提高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为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的主体,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会对给排水管道的后期建设和运行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必须充分重视提升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设计能力。首先,相关单位和企业要加强对给排水管道设计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工作,通过举办技术讲座和与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等模式来提升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此外,作为设计人员自身,也不能故步自封,必须不断加强学习,研究那些优秀方案中的设计构思和相关技术,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
总之,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给排水管道施工是最基础的施工环节,也是相对较难的施工部分,不仅施工环境恶劣,对施工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因此,为了确保给排水系统能够被安全的使用,应当采用科学、适宜的方法去开展管道施工,选用适宜的方法去连接管道,并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掌控好管道施工的技术要点,以便保证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和效率,进而为推动城市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绍刚,陈伟.提高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建设优质市政给排水网络[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40).
[2] 栾秀娜,于成杰.市政给排水管道的基础处理与施工[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03).
[3] 邱旭昕.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質量控制要点分析[J].科技传播.2014(04).
[4] 陈宏达.浅谈加强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的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4).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383-01
随着各地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市政给排水管道正在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但是,由于在施工工艺、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在分析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抛砖引玉,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1 市政给排水管道的设计问题分析
1.1 用水量估算不合理
在对市政给排水管道的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合理确定用水量。试想一下,如果对城市中各个区域的用水量估算不够合理,那么后续所规划的给排水管道就可能无法满足城市居民的用水需求。然而现实却是我国很多城市都存在对给排水用水量估算不合理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最终可能都会影响到给排水管道的规划和布局中去,进而造成城市居民的正常用水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
1.2 排污管道设计不合理
在市政给排水管道的设计中,如果没有对污水提升泵进行合理设置,就可能对污水管的埋深产生不利影响,进而也就会影响到市政规划管网的竖向高度,而这就会导致整个给排水系统的排污能力严重降低。此外,我国还有一些城市在进行给排水管道的设计时存在简单照搬其他设计方案的问题,没有对具体城市的水文地质情况和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充分考虑,而这也会造成排污管道的设计不合理。
1.3 雨水管道设计不合理
对于市政给排水管道的设计来说,雨水管道设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对于一些处于南方多雨区的城市来说,雨水管道的设计更是重中之重。但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缺乏对雨水管道设计的足够重视,从而导致城市雨水管道中存在各种问题(如道路两侧预留的管口偏小等),而这就可能使得雨水不能正常排放,进而影响到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出行。
1.4 与其他城市规划不协调
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所牵扯的范围比较广,和城市中的很多工程都存在密切联系,并且相关之间还会存在比较明显的互相影响,而这就要求给排水管道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避免因考虑不周而影响到管道的后续建设和正常运行。此外,市政给排水管道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在设计过程中还必须充分考虑与其他市政建设的有效衔接,否则就可能因为设计地不够合理而影响到其他市政设施的正常运行。现实中,我国很多城市在进行市政给排水管道的设计时都存在方案过于理想化的问题,导致给排水系统在实际建设或后期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与其他市政设施衔接不上的现象。
1.5 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对于市政给排水管道的设计工作来说,设计人员是工作的主体,其专业水平和设计能力会直接影响到最终方案的合理性。然而现实却是我国有很多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人员都存在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已经明显滞后于市政给排水工程发展的需要。
2 市政给排水设计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结合上述的实际情况,要解决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就要从城市用水的估计、城市功能之间的的协调以及管网的质量等方面进行增强和把控,把市政给排水的设计工作尽量做到最好。
2.1 准确估算用水量
用水量的估计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设计之前把城市的用水量估算正确,这样才能让给排水设计更加标准,并且有目的性地进行设计。在进行用水量估算时,要把整个城市的综合用水的总共额定数进行大概的计算,其中主要是依据城市居民的用水和城市的基本发展水平等情况,把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进行估算,然后获得城市用水的额度。在后续的设计中,要以高于这个额度的数据进行设计,从而满足城市居民和城市发展的用水需求。
2.2 确保给排水设计的协调性
在市政给排水设计的时候,相关部门要对城市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要把给排水设计放到整个城市的发展规划中进行,对在给排水设计中会产生的一些问题做充分的思考,尽量把设计做得更加全面化。同时还要把城市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和设计相结合进行设计。例如有些沿海的城市,就要对其加强给排水和防涝工程之间的协调,要保障其在大雨天气中能够有效排水,以免出现内涝的现象。同时,在这个信息科技化的时代中,也要把更多的新科技以及智能化的应用使用到市政给排水中,让给排水设计和其系统能够与时俱进,从而更加符合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2.3 选用优质的管管网材
为了避免在给排水系统运作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在管管网材方面还应该尽量选用一些比较优质的材料,结合相关的情况对使用的材料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使用的材料要具有耐腐蚀性,符合配水管要求或者主力管道等特征。目前我国比较常用的优质材料一般有铝塑复合管以及孔网钢带塑料复合管等这些材料,使用优质的材料能在根本上解决管网材料在质量上出现的问题,从而增加其使用寿命,进一步的保障了城市给排水设计的质量。同时有关的部门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中的一些法律法规进行逐渐的完善,制定出给排水工程建设的有效管理制度,从个方面把控好质量,进而提高市政给排水系统的整体水平。
2.4 严抓施工管理关
确保施工顺利进行,要在施工中必须对工程进行管理的规范化,理应要求施工方严格按照应有程序进行施工;努力提高施工人员法制观念,主动在施工前进行合同的签订,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对于相关部门则要加强监管,对于缺少证书及手续的,要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处罚;要科学用人,进行施工分配及调度的时候,在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保证质量。
2.5 严管施工图纸关
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满足专业建设要求,做好图纸管理工作也十分终于,提前进行地质勘察,避免对施工造成影响。在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过程中,要求必须了解实际情况,这样才能确保确定的设计参数能够合理。设计完成之后,还要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会审和交底,并对设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能随意对设计方案进行更改,理应将确定的设计方案作为施工方进行施工的依据,提高施工质量。
2.6 提高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为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的主体,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会对给排水管道的后期建设和运行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必须充分重视提升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设计能力。首先,相关单位和企业要加强对给排水管道设计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工作,通过举办技术讲座和与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等模式来提升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此外,作为设计人员自身,也不能故步自封,必须不断加强学习,研究那些优秀方案中的设计构思和相关技术,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
总之,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给排水管道施工是最基础的施工环节,也是相对较难的施工部分,不仅施工环境恶劣,对施工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因此,为了确保给排水系统能够被安全的使用,应当采用科学、适宜的方法去开展管道施工,选用适宜的方法去连接管道,并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掌控好管道施工的技术要点,以便保证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和效率,进而为推动城市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绍刚,陈伟.提高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建设优质市政给排水网络[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40).
[2] 栾秀娜,于成杰.市政给排水管道的基础处理与施工[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03).
[3] 邱旭昕.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質量控制要点分析[J].科技传播.2014(04).
[4] 陈宏达.浅谈加强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的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