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与数学”教学实录与评析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thylife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2~53页。
  教学目标:
  1.复习时间单位、长度单位,体会它们之间的关系。
  2.结合实际体会交通与数学的关系;能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并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
  
  一、师生对话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每天上学,几点从家出发,距学校有多远,你想过吗?
  生:我每天7:20出门,十多分钟就到学校了。
  生:我家在学校附近,一会儿就到了。
  生:我乘车上学,等车加坐车用20分钟,从车站到学校要走10分钟,半个小时才能到学校。
  师:大家估计一下自己家距学校有多远,算一算你每天上学要走多少时间。
  (学生口算或笔算求出答案并在小组内交流。)
  评析:上课伊始,教师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紧扣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看着“小东上学”的主题图,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在小组内交流,看看谁提的问题最有意义。
  (学生小组合作研究主题图,提出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
  评析: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全班汇报交流
  
  生:我提醒大家,如果小东中午回家吃饭,就要走4个650米。
  生:还可以理解为2个1300米,就是2600米。
  师:小东家在六楼,每上一层楼大约用12秒,1分的时间能从一层走到家吗?(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为什么?
  生:一楼不用上楼梯,他实际只上了五层楼,1分钟他正好走到家。
  生:比如说我家住在二楼,实际只上了一层楼梯。
  生:我忽略了一楼不用上楼梯。现在我明白了,家住几楼,只要用“几”减去1,就是实际要上的楼层数。
  教师小结: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结合生活实际,像刚才发言的同学那样,认真想一想,再解答。(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家住的楼层,要上几层楼梯。)
  评析: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但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讲,要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注意了让学生通过交流,互相补充、提醒,真正达到了交流的目的。这种生生互教互动的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联系实际深化理解
  
  师:小叮当要乘火车去旅游,你能帮他买票吗?(出示火车硬卧票价表)从价目表上你知道哪些信息?
  生:我知道第一行是火车走的里程数。
  生:第二行是火车票的价钱。
  生:我从票价表中看出,路程越远,买票所付的钱就越多。
  师:从表上看出火车行驶的里程在某个范围内,对应着一个票价,比如在671~700千米这个范围内的票价是156元钱。那么大家思考回答第一个问题。698千米在哪个里程范围内,票价是多少?买4张票需多少元?
  生:在671~700千米这个里程范围内,每张票价156元,用156×4可以求出4张票的价钱。
  师:其余的题你能自己完成吗?
  (学生动手试做。全班汇报,订正。)
  评析: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从众多的信息中提取有用的数学信息,尝试解决问题。与传统教法相比,教师做到了“指而不明,引而不发”,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时间去探索、感悟,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的适度指导,学生的主动体验,正是对新课程理念的诠释。
  
  五、看图提问
  
  (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相互议议图意、提问题。)
  生:从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学生回答,并在图上指出。)
  生:最近的是哪一条,有多少米?(学生独立试做。全班汇报。)
  师:最近的这条路与其他的几条路比较,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生:最近的路拐弯少。
  评析:学生用平实的语言说出对问题的理解,体现了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全课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同桌相互说一说。
  生:我知道了每天上学大概走了多少米。
  生:数学知识真有用。
  生:我回去试试,走哪条路上学能快一点。
  生:我知道了路程不同,火车票的价格也不同。
  总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直观、形象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如同置身于实际生活中,并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发现问题,使学生感到“原来数学离我们这么近”。在教材的把握上,教师抓住了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这一基点,从学生熟悉的“上学路上”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讨,体现了教师对教材及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整堂课教师都在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以问题推动教学,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作者单位
  昆明市盘龙区新迎三小
  ◇责任编辑:李瑞龙◇
其他文献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起源于1955年开始筹建的农业电气化系,不断适应信息与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需求,建设和发展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院。几十年来,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秉承“团结、朴实、求是、创新”的校训,坚守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围绕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在文化传承创新和服务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院教学、科研实力雄厚,设有电力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和地理信息工程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