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遗忘曲线”是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的直观描述,人们可以从遗忘曲线中掌握遗忘规律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自我记忆能力。由此,我不禁想起了最近议论纷纷的语文课堂。
一堂课,长则45分钟,短则40分钟。根据课堂时间记忆时间段来划分,一节课,有效果记忆时间是不是也有相似的地方呢?但课堂有其特殊性,课前几分钟是学生好奇观望渐入的时间,所以,虽然不是记忆的主体时间,但不能忽视,它对后面的学生注意力的吸引有一定的铺垫作用。可以说是记忆的空白吸引时间。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现在就把注意力放在学生注意力和记忆力的集中时间和容易走神的时间段,思考一些唤醒学生注意力和记忆力,提升课堂效率的方法。这些方法我总结了三个,就是:故事、活动和提问,我认为,这是开启语文课堂效率大门的三把钥匙。
一.飘荡故事云彩的课堂
以前,尝试过,通过小故事来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比如,讲到课文《智取生辰纲》,我联想到了博古通今,才气横溢,35岁中进士,后弃官归故里,闭门著述的施耐庵,讲到与其同进士的刘伯温,曾抗元起义的张士诚,讲到张失败后,为避祸,举家迁到淮安,讲到倒拔垂杨柳……然后在等待学生安静的过程中,顺水而下地讲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讲到杨志卖刀,讲到智取生辰纲。讲到吴用。学生两眼瞪得大大的,耳朵长长的,虽然没有提问,但学生被故事吸引,充满无限好奇与激动,为教师的提问打下了基础。
讲到《范进中举》,教师板书对联一副:
老范进一生寒窗中举喜极发疯
胡屠夫两手扯衣敬婿前倨后恭
于是滔滔不绝,从伸出两个手指头,久久不咽气的严监生娓娓道来,讲到为什么他死不瞑目,讲到他的善良和小气。讲到世界的四大吝啬鬼,讲到莎士比亚,讲到果戈里,讲到葛朗台,讲到夏洛克,讲到胡屠夫,最后才讲范进,触及人物的描写,谈论为什么范进让人记忆犹新,过目不忘,拓展到原来写好一个人是这么有意思。
学生更是两眼睁得大大的,虽然没有提问,只有好奇和热闹的说笑,但故事中无形折射了对问题的思考。
二.长满智慧活动树的课堂
语文课的活动设计丰富多彩,摇曳多姿,因课因学生灵活设计,可临场发挥,可以提前预设,也可预设中临场发挥,尽显活动本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趣味性,学生参与面广,时效性高。这样的课,常教常新,不拘一格,而且可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
讲到鲁迅的作品,我编了一个顺口溜,让学生分小组比赛记。每次考试,总有5%左右的学生会错,而且对我编的这个顺口溜没有一点印象,其他学生还笑他的不听讲。有5%的学生将信将疑,有一点印象,但没有记牢靠。大部分学生对这种记忆活动非常感兴趣,而且效果不错。
顺口溜一:《孔乙己》回《故乡》看《社戏》,看得很兴奋,就《呐喊》一声。
顺口溜二:《阿长》早上在《百草园》看山海经,遇见了《藤野先生》。
顺口溜三:下《雪》天放《风筝》是《草》包。
顺口溜四:孟子在中大讲论语(“四书”记法)
讲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背诵,我编了这么一个记忆口诀:
孙悦叫管叔伯
苦劳饿空,行乱。
讲到《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我采用了押运打节拍的方式,分三字小节的背诵活动,像三字经一样朗朗上口:
君不见,雪海边,黄入天。
风夜吼,石如斗,满地走。
匈奴草,金山烟,汉家将。
将军甲,不得脱,半夜行。
戈相拨,风如割。
马汗蒸,旋作冰,砚水凝。
虏胆慑,不敢接,伫献捷。
大部分学生很快记住,而且兴趣非常高。
“四书”,有机谐音成“孟子在中大讲《论语》”,点戍横戌空心戊,一横一撇就是戎。学生对这些相似字记忆犹新。多音字的记忆更是充满了乐趣,比如“累”字有三个读音,果实一串串,扛在肩上累赘(读lěI),工作辛苦叫劳累(lèI),连续的受贿就成了连累(léI)。把语文变成一种文字和智慧活,让课堂随时充满了生气和机智,这样的课,有着小学的快乐,又蕴含着中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这种活动式记忆效果非常好,问题融化在活动中,不直问却胜过千万次无效地提问,但教师非常需要智慧。
三.撒满巧妙闪耀提问珍珠的课堂
特别是讲知识性的语文课,比如试卷评讲课,讲阅读课,讲复习课。提问可以让学生不因枯燥的课堂而游离课堂的学习和思考,特别是记忆。
比如,讲一套中考模拟试卷。我是这样反复提问的。
选择题,问不同的学生,我需要的结果是有不同的答案。让学生指出错误的地方,直到没有学生回答正确,这才是老师的天地了。只要有一线希望,教师都要穷追不舍地问学生。问得越多,学生注意力越集中,记得越牢。而且对学生回答过的或教师讲过的问题,还可以倒过来再次追问状态不好的学生,回答不好,站几分钟直到回答正确才坐下。
教师此时的备课足见功底,所涉知识点,左右逢源,顺手拈来。补充的知识也好,旧知识再错也好,要通过突然的提问来引起学生的重视和记忆。如果你只管速度,那你的课可能有一半学生是耳旁风。
提问过程中,要注意语气的变化,有时突然高声语,突然又跌入谷底,有时低声细语,有时故意调侃幽默,有时搞笑中直骂其要害,有时嬉笑中充满着语言的智慧。让学生在既怕又有意思的语言提问中,得到知识,获得体验。
阅读题,一样是轮流提问,让学生还原解题的情境,不足之处由学生点评,或教师追问所以然。
根据遗忘的规律,教师可以对本堂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适当的重复提问。问的人可以不同,或同一个问题,可以在不同时间问同一学生,或者,同样的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问法。此时,教师就像个高明的骑士,完全驾驭着学生思维的快马。
提问不能太多,太长久,可以穿插故事,游戏,活动,静态的沉思,反刍。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安静思考和解读。
四.故事,活动,提问三星灿烂的课堂
这是一种非常完美高效的课堂。学生的兴趣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所有的注意力都被教师的故事吸引,所有的记忆细胞都被提问激活,学生主体得以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思考体验得到充分的享受。
下面举两个古文教学中的智慧与启发例子。
1.借山水之乐景,抒心中之哀情——赏读式活动与提问。
《小石潭记》是一篇写景的游记散文。很巧,刚看了柳宗元的生平故事。47岁因病去世,在古代,这不算是英年早逝吧?但有一点,这么有才华的文学家,那《永州八记》,那因参与政治革新被贬的压抑不得志的心情,小石潭清冽而幽静的水,凄寒的心情,和苏轼的“闲人”,和陶弘景笔下的山川之美,和张岱雪景下的的痴独之叹,和《三峡》中哀转久绝的猿声,湍急的“乘奔御风不以疾”的夏水。《与朱元思书》的“奇山异水”,却无法排遣作者心中对山水留恋之余对功名鄙弃的感叹和对朋友的劝喻。
2.四联成趣——一线贯穿式活动与提问
借对联对四篇课文(《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桃花源记》)进行串读,比读,联读,趣读。
展示对联:
小石潭凄寒幽清(不问政事)
岳阳楼壮美雄奇(心忧天下)
醉翁亭蔚然翼立(与民同乐)
桃花源草美英纷(大同向往)
3.四人合作,活动组合。
提前布置,以四人为单位,共同探讨《孙权劝学》《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三文中劝、论和讽的不同点,以及对“士”的理解。
高效课堂只是一个追求,一种教学状态,这三把钥匙,也不是万能的,但运用的好,我想,可以起到提升课堂效率的良好作用。
廖华根,语文教师,现居广东深圳。责任编校:老 猛
一堂课,长则45分钟,短则40分钟。根据课堂时间记忆时间段来划分,一节课,有效果记忆时间是不是也有相似的地方呢?但课堂有其特殊性,课前几分钟是学生好奇观望渐入的时间,所以,虽然不是记忆的主体时间,但不能忽视,它对后面的学生注意力的吸引有一定的铺垫作用。可以说是记忆的空白吸引时间。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现在就把注意力放在学生注意力和记忆力的集中时间和容易走神的时间段,思考一些唤醒学生注意力和记忆力,提升课堂效率的方法。这些方法我总结了三个,就是:故事、活动和提问,我认为,这是开启语文课堂效率大门的三把钥匙。
一.飘荡故事云彩的课堂
以前,尝试过,通过小故事来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比如,讲到课文《智取生辰纲》,我联想到了博古通今,才气横溢,35岁中进士,后弃官归故里,闭门著述的施耐庵,讲到与其同进士的刘伯温,曾抗元起义的张士诚,讲到张失败后,为避祸,举家迁到淮安,讲到倒拔垂杨柳……然后在等待学生安静的过程中,顺水而下地讲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讲到杨志卖刀,讲到智取生辰纲。讲到吴用。学生两眼瞪得大大的,耳朵长长的,虽然没有提问,但学生被故事吸引,充满无限好奇与激动,为教师的提问打下了基础。
讲到《范进中举》,教师板书对联一副:
老范进一生寒窗中举喜极发疯
胡屠夫两手扯衣敬婿前倨后恭
于是滔滔不绝,从伸出两个手指头,久久不咽气的严监生娓娓道来,讲到为什么他死不瞑目,讲到他的善良和小气。讲到世界的四大吝啬鬼,讲到莎士比亚,讲到果戈里,讲到葛朗台,讲到夏洛克,讲到胡屠夫,最后才讲范进,触及人物的描写,谈论为什么范进让人记忆犹新,过目不忘,拓展到原来写好一个人是这么有意思。
学生更是两眼睁得大大的,虽然没有提问,只有好奇和热闹的说笑,但故事中无形折射了对问题的思考。
二.长满智慧活动树的课堂
语文课的活动设计丰富多彩,摇曳多姿,因课因学生灵活设计,可临场发挥,可以提前预设,也可预设中临场发挥,尽显活动本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趣味性,学生参与面广,时效性高。这样的课,常教常新,不拘一格,而且可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
讲到鲁迅的作品,我编了一个顺口溜,让学生分小组比赛记。每次考试,总有5%左右的学生会错,而且对我编的这个顺口溜没有一点印象,其他学生还笑他的不听讲。有5%的学生将信将疑,有一点印象,但没有记牢靠。大部分学生对这种记忆活动非常感兴趣,而且效果不错。
顺口溜一:《孔乙己》回《故乡》看《社戏》,看得很兴奋,就《呐喊》一声。
顺口溜二:《阿长》早上在《百草园》看山海经,遇见了《藤野先生》。
顺口溜三:下《雪》天放《风筝》是《草》包。
顺口溜四:孟子在中大讲论语(“四书”记法)
讲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背诵,我编了这么一个记忆口诀:
孙悦叫管叔伯
苦劳饿空,行乱。
讲到《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我采用了押运打节拍的方式,分三字小节的背诵活动,像三字经一样朗朗上口:
君不见,雪海边,黄入天。
风夜吼,石如斗,满地走。
匈奴草,金山烟,汉家将。
将军甲,不得脱,半夜行。
戈相拨,风如割。
马汗蒸,旋作冰,砚水凝。
虏胆慑,不敢接,伫献捷。
大部分学生很快记住,而且兴趣非常高。
“四书”,有机谐音成“孟子在中大讲《论语》”,点戍横戌空心戊,一横一撇就是戎。学生对这些相似字记忆犹新。多音字的记忆更是充满了乐趣,比如“累”字有三个读音,果实一串串,扛在肩上累赘(读lěI),工作辛苦叫劳累(lèI),连续的受贿就成了连累(léI)。把语文变成一种文字和智慧活,让课堂随时充满了生气和机智,这样的课,有着小学的快乐,又蕴含着中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这种活动式记忆效果非常好,问题融化在活动中,不直问却胜过千万次无效地提问,但教师非常需要智慧。
三.撒满巧妙闪耀提问珍珠的课堂
特别是讲知识性的语文课,比如试卷评讲课,讲阅读课,讲复习课。提问可以让学生不因枯燥的课堂而游离课堂的学习和思考,特别是记忆。
比如,讲一套中考模拟试卷。我是这样反复提问的。
选择题,问不同的学生,我需要的结果是有不同的答案。让学生指出错误的地方,直到没有学生回答正确,这才是老师的天地了。只要有一线希望,教师都要穷追不舍地问学生。问得越多,学生注意力越集中,记得越牢。而且对学生回答过的或教师讲过的问题,还可以倒过来再次追问状态不好的学生,回答不好,站几分钟直到回答正确才坐下。
教师此时的备课足见功底,所涉知识点,左右逢源,顺手拈来。补充的知识也好,旧知识再错也好,要通过突然的提问来引起学生的重视和记忆。如果你只管速度,那你的课可能有一半学生是耳旁风。
提问过程中,要注意语气的变化,有时突然高声语,突然又跌入谷底,有时低声细语,有时故意调侃幽默,有时搞笑中直骂其要害,有时嬉笑中充满着语言的智慧。让学生在既怕又有意思的语言提问中,得到知识,获得体验。
阅读题,一样是轮流提问,让学生还原解题的情境,不足之处由学生点评,或教师追问所以然。
根据遗忘的规律,教师可以对本堂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适当的重复提问。问的人可以不同,或同一个问题,可以在不同时间问同一学生,或者,同样的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问法。此时,教师就像个高明的骑士,完全驾驭着学生思维的快马。
提问不能太多,太长久,可以穿插故事,游戏,活动,静态的沉思,反刍。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安静思考和解读。
四.故事,活动,提问三星灿烂的课堂
这是一种非常完美高效的课堂。学生的兴趣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所有的注意力都被教师的故事吸引,所有的记忆细胞都被提问激活,学生主体得以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思考体验得到充分的享受。
下面举两个古文教学中的智慧与启发例子。
1.借山水之乐景,抒心中之哀情——赏读式活动与提问。
《小石潭记》是一篇写景的游记散文。很巧,刚看了柳宗元的生平故事。47岁因病去世,在古代,这不算是英年早逝吧?但有一点,这么有才华的文学家,那《永州八记》,那因参与政治革新被贬的压抑不得志的心情,小石潭清冽而幽静的水,凄寒的心情,和苏轼的“闲人”,和陶弘景笔下的山川之美,和张岱雪景下的的痴独之叹,和《三峡》中哀转久绝的猿声,湍急的“乘奔御风不以疾”的夏水。《与朱元思书》的“奇山异水”,却无法排遣作者心中对山水留恋之余对功名鄙弃的感叹和对朋友的劝喻。
2.四联成趣——一线贯穿式活动与提问
借对联对四篇课文(《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桃花源记》)进行串读,比读,联读,趣读。
展示对联:
小石潭凄寒幽清(不问政事)
岳阳楼壮美雄奇(心忧天下)
醉翁亭蔚然翼立(与民同乐)
桃花源草美英纷(大同向往)
3.四人合作,活动组合。
提前布置,以四人为单位,共同探讨《孙权劝学》《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三文中劝、论和讽的不同点,以及对“士”的理解。
高效课堂只是一个追求,一种教学状态,这三把钥匙,也不是万能的,但运用的好,我想,可以起到提升课堂效率的良好作用。
廖华根,语文教师,现居广东深圳。责任编校:老 猛